学术投稿

银质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曾海鹰

关键词:银质针,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疼痛评分, 屈伸活动度
摘要:目的:观察在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银质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文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的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32)和对照组(n=32),分别给予银质针治疗和常规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治疗后疼痛评分以及屈伸活动度等情况上存在显著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银质针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提供治疗不仅仅提高了临床治疗的效果,同时降低了患者的疼痛严重程度,改善了屈伸活动度,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联合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联合关节镜下膝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行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治疗组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配合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5%,治疗组有效率为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膝关节功能指标积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关节镜下膝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具有满意的疗效.

    作者:谢非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椎动脉V1段的解剖学特点及临床研究现状

    脑血管疾病通常与椎动脉狭窄特别是椎动脉起始段V1段的狭窄导致的后循环缺血有极大关联,椎动脉V1段的解剖学结构特点和临床研究更加深入化、细致化对治疗椎动脉V1段狭窄显得尤为重要.1 椎动脉和椎动脉V1段的形态特点1.1 椎动脉的形态特点正常情况下,椎动脉按其走形通常分为4段,包括横突孔段(V1)、横段(V2)、寰椎段(V3)、枕骨大孔段(V4).

    作者:沈丹;曾琬翠;童雁;陈燕;唐顺胜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目的:观察非布司他用于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3月~2016年4月诊治的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118例进行治疗分析,依照患者患者治疗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59例,研究组患者选择非布司他治疗,对照组采用别嘌呤醇指治疗,比较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相比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痛风半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中,非布司他发挥了很好的效果,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阮征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论述针药并用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头皮针配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并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焦氏头皮针治疗,疗程均为21d.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头皮针配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石熙然;张慧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94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对临床上94例病患的治疗过程以及效果的观察,为以后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提供创造性的借鉴经验.方法:选取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4例,对所有病患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统计患者的手术时长、出血量、康复情况以及髋关节功能性评分.结果:据统计,手术时长平均为1.02±0.15小时,出血量平均为310.6±14.2毫升,切口愈合、拆线状况良好,无感染.髋关节功能评分优87.2%,良10.8%.总之,手术的治疗效果、恢复情况以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等指标均处于比较乐观的状态.结论:建议临床针对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的方法,并在以后地治疗和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完善手术方法.

    作者:郝晓伟;彭艳中;孟亚强;贾虎城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来我院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102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每组各51例.比较组采用西药治疗,研究组则加入中药黄芪建中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6.1%、7.8%,显著优于比较组的72.5%、21.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从友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二仙汤联合针刺加热敏灸治疗肾阳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20例

    目的:观察二仙汤联合针刺加热敏灸治疗肾阳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为治疗肾阳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提供更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至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省中医院就诊的诊断为肾阳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二仙汤联合针刺加热敏灸组20例及二仙汤组20例,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二仙汤联合针刺加热敏灸组总有效率80%,二仙汤组总有效率60%,两组对比有差异性(P<0.05).结论:二仙汤联合针刺加热敏灸治疗肾阳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比单纯用二仙汤治疗肾阳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更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兰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和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性急性脑梗死134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性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134例老年性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7例患者,实验组利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三种药物联用治疗,对照则单纯利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不同方法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7.01%,对照组83.58%,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评分、血脂未见差异,治疗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老年性急性脑梗死属于高发疾病,患者年龄大、对药物耐受程度、代谢效果都有较大影响,利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以及阿托伐他汀治疗,患者用药效果显著,对神经功能具有改善、保护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崔欣欣;翟雨佳;闫闪闪;秦秀会;曹雪玲;舒景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游绍伟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经验

    游绍伟副教授运用中医药、苗医药相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丰富,见解独到,总结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以脾胃气阴两虚为本,血瘀、热毒为标,治疗以补益脾胃、益气养阴固其本,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治其标,以中药、苗药相结合,重视标本同治,疗效显著,体系完整,有效改善远期预后.

    作者:王文素;詹亚梅;游绍伟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0月来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神经内科患者100例,将入组患者按照临床护理干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组内各包含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规范化健康教育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后,其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物质生活状态评分相当,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前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相当,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患者中的实施,不仅加快了患者的康复,同时也显著的提升了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潘琼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浮针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浮针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20例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浮针组10例和常规组10例,治疗前及治疗后1小时、1天和1周,应用目测类比定级法(VAS)对疼痛进行评估.结果浮针治疗后1小时疼痛已减轻(P<0.05),常规组在治疗1周后疼痛减轻(t=2.554,P<0.05).与常规治疗比较,浮针治疗在治疗后1天(t=2.623,P<0.05)及1天(t=2.351,P<0.05)缓解疼痛效果显著.结论浮针对腰三横突综合征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谢亮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耳鼻喉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经验探讨

    目的:探讨耳鼻喉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经验.方法:为进一步加强耳鼻喉科规范化护士的培训,培养合格的临床护理专业人才,对2016年7月到2017年6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耳鼻喉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护理人员,开展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结果:规范化培训一年后,所有5名护士各项考核成绩合格率100%.结论:通过在我院耳鼻喉科对护士实施规范化的培训,可以尽快地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增强其临床业务能力及竞争力,使护士尽快融入临床护理工作,保障了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作者:王敏;曾艳;廖韵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桃红四物汤加减对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观察桃红四物汤对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均予以中医辩证论治,观察组在辨证论治基础上行桃红四物汤加减,7天1疗程,连用2疗程.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效果显著.

    作者:汪恒炜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探讨手术全期细节护理在预防与控制手术部位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手术全期细节护理在预防与控制手术部位感染(SS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6月收治的1100例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前期监测,筛选出Ⅲ类切口为观察对象;观察组在手术全期实施细节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抑郁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以及手术部位感染管理防控工作质量.结果:实施手术全期护理后,干预组的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全期对患者进行细节护理,是预防和控制SSI的重要可行的手段,加强手术全期护理,能提高手术部位感染管理防控工作的质量,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患者的抑郁水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文春蓉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网络教学法在眼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探讨网络教学法在眼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根据临床眼科学教学特点,针对目前传统医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开展网络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并将网络教学应用到眼科本科教学中.调查问卷显示,超过80%的学生普遍认可网络学习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了师生互动交流.结论网络教学法在眼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作者:白雪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两种剂量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比较

    目的:分析比较对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行以两种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8例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行以小剂量阿托伐他汀(20mg/d)、大剂量阿托伐他汀(40mg/d)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大剂量组患者的IL-6、hs-CRP、TC、TG、HDL-C、LDL-C、LVEF、LVEDD、IMT、斑块面积等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小剂量组(P<0.05).结论:相比于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行以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莫奇锦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接受手术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随访78例2013年6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慢性硬膜性血肿患者至今,观察复发情况、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年龄过大、血肿量过多、术前应用强力脱水剂、血肿CT密度过高是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率较高,临床上需明确其相关因素,展开针对性预防,以实现复发率的有效控制.

    作者:黄波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9月期间我院产科接收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4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2例,对照组22例,分别接受欣母沛和催产素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2h出血量、24h出血量、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产妇平均产后2h出血量83.2±8.8ml,产后24h出血量128.4±7.3ml,总有效率95.4%,不良反应2例;对照组产妇平均产后2h出血量125.4±7.6ml,产后24h出血量215.8±7.5ml,总有效率63.6%,不良反应8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陈珠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探讨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复杂四肢骨折的治疗

    目的 研究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复杂四肢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 取材于近两年(2015~2017年)来我院治疗复杂四肢骨折疾病的患者,数量为80例,其中新鲜复杂骨折患者数量为46例,单纯骨折不愈合患者数量为16例,骨折感染性不愈合患者数量为1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均随访调查至患者骨折完全愈合,随访时间一般在3个月以上、20个月以下,平均随访时间为(12.4±1.6).治疗过程中存在3例患者出现针道感染现象,4例患者在伤口愈合后出现膝关节屈伸功能障碍问题.结论 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患者,患者骨折愈合所需时间明显减少,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出现不良病症的患者数量也得到明显的控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治疗复杂四肢骨折患者时选择使用.

    作者:刘继文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推拿和功法训练并用治疗不同证型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的比较研究

    目的:分析推拿联合功法训练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分析不同证型对疗效的影响,总结治疗经验.方法:2016年10月~2017年4月,医院收治的痛经140例,其中寒湿凝滞50例、气滞瘀阻证49例、气血亏虚41例,均采用推拿和功法训练,持续8周.结果:推拿联合功法训练治疗寒湿凝滞、气滞瘀阻的控制+显效率分别为90.0%、81.6%高于气血亏虚58.5%,寒湿凝滞证无效率0.0%低于气滞瘀阻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联合功法训练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肯定,但对于气血亏虚的疗效可能不佳.

    作者:倪燕鹏 刊期: 2017年第26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