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94例临床效果观察

郝晓伟;彭艳中;孟亚强;贾虎城

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骨质疏松, 股骨粗隆间骨折
摘要:目的:通过对临床上94例病患的治疗过程以及效果的观察,为以后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提供创造性的借鉴经验.方法:选取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4例,对所有病患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统计患者的手术时长、出血量、康复情况以及髋关节功能性评分.结果:据统计,手术时长平均为1.02±0.15小时,出血量平均为310.6±14.2毫升,切口愈合、拆线状况良好,无感染.髋关节功能评分优87.2%,良10.8%.总之,手术的治疗效果、恢复情况以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等指标均处于比较乐观的状态.结论:建议临床针对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的方法,并在以后地治疗和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完善手术方法.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肱骨骨折应用手术和保守治疗的疗效对比

    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肱骨骨折患者应用手术和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法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5年4月~2017年8月在院治疗的肱骨骨折患者112例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6例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中医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试验组肱骨骨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肱骨骨折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可通过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中医治疗显著提高,并发症发生率能够得到明显降低,值得推广.

    作者:何忠民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圆运动理论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应用体会

    以彭子益所阐述的人体中气如轴、四维如轮的圆运动思想论述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治疗的应用体会.并举典型病案予以佐证.

    作者:甘孝方;赵琦;李孟麒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中医预防保健指导对高血压控制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中医预防保健指导对高血压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来我院治疗高血压的180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比较组和实验组,每组各90例.比较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入中医预防保健指导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值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13.5±3.3)mmHg、(79.2±2.5)mmHg,显著优于比较组的(124.5±2.4)mmHg、(87.5±3.2)mmHg,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医预防保健指导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丽琴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眩晕的辩证施护进展

    眩晕的辩证施护有助于控制患者血压、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护理中受到重视.本文收集、分析、总结了近五年来关于眩晕辩证施护的文献资料,介绍了眩晕的病因病机,重点总结了肝阳上亢型、气血亏虚型、肾精不足型、痰浊中阻型患者的辩证施护要点及效果,旨在梳理眩晕辩证施护的研究进展,为眩晕的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汪蕊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宫内节育器异位的预防附一例宫内节育器异位病例

    目的:总结宫内节育器直肠异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节育环异位的诊断与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北妇女儿童医院2017年6月收治的1例节育器异位患者的住院诊治过程.结果:患者经腹腔镜取出异位节育器,节育器穿透直肠,修补直肠,给予肛门留置肛管及腹壁留置引流管各一支,术后恢复可.结论:加强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的业务培训,了解放环适应证,节育器放置后应定期随访,以便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避免延误治疗,避免对患者造成巨大损伤.

    作者:马瑞娜;马彩梅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中药熏洗坐浴改善肛肠科术后疼痛水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坐浴改善肛肠科术后疼痛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9月肛肠科收治的行痔疮术后住院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予以中药熏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洗剂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VAS疼痛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对照组总有效率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为,对照组为,治疗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坐浴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提高临床疗效,且效果高于高锰酸钾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婷;石芳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探讨公共卫生护理在社区卫生机构中的作用

    现如今我国的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之下人们开始重视公共卫生服务,从社区的卫生背景条件来看,家庭和个人是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针对群体.在进行社区卫生服务的时候,公共卫生护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社区卫生机构其主要目标就是为了保证社区人群的健康,针对于此本研究主要,对于公共卫生护理在社区卫生机构中的作用进行简要叙述,以期为相关的卫生领域提供可行参考.

    作者:程静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碳酸氢钠治疗慢阻肺无创呼吸机治疗后口腔真菌感染的效果

    目的 探究碳酸氢钠治疗使用慢阻肺无创呼吸机后患者发生口腔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所收治的因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后发生口腔真菌感染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例,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碳酸氢钠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实施制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口腔PH值高于对照组,真菌持续感染时间低于对照组,总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于因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后而发生口腔真菌感染的慢阻肺患者中实施碳酸氢钠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感染情况得到改善,且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李新玲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有张力、无张力生物补片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有张力、无张力生物补片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00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气患者72例纳入本次研究,对其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取有张力修补手术,观察组采取无张力生物补片修补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明显差异,据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8%,明显低于对照组30.56%,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生物补片修补术更值得临床用于治疗腹股沟疝气患者.

    作者:王妻红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产前焦虑抑郁情绪对产科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究产前焦虑抑郁情绪对产科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2月~2017年7月就诊的150例孕妇,分为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50分或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分≥53分)和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50分且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分<53分),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衬孕妇的情绪进行评估.结果:对照组初产妇剖宫产率明显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科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增加孕妇产科并发症,探寻产前焦虑抑郁情绪对产科并发症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晓霞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中应用胺碘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我院急诊收治的112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研究,对照组行以常规急救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急救治疗基础上加行胺碘酮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心率、血压水平均得到有效控制,研究组这两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5.36%)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17.86%).结论: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中应用胺碘酮可明显改善心率及血压,同时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俞彩慧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苍龙摆尾针法对慢性腰肌劳损患者疼痛的影响

    目的:观察苍龙摆尾针法对慢性腰肌劳损疼痛的影响程度.方法:将60名因慢性腰肌劳损导致腰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苍龙摆尾针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法,7天为一个疗程,共1个疗程,观察两组疼痛改善情况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治疗方法均能减轻慢性腰肌劳损患者的疼痛.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治愈率为96.67%,对照组的治愈率为80.00%.结论:在疼痛的减轻程度和治愈率上,苍龙摆尾针法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针法,能更好的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

    作者:朱远洋;张义龙;王锐凡;赵可欢;谭锦阳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针灸组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和分析针灸组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5年1月起到2017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取其中的20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将这200例患者按照患者的个人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组方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针灸组方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徐跃华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目的:观察非布司他用于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3月~2016年4月诊治的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118例进行治疗分析,依照患者患者治疗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59例,研究组患者选择非布司他治疗,对照组采用别嘌呤醇指治疗,比较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相比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痛风半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中,非布司他发挥了很好的效果,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阮征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微创小切口在单纯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微创小切口在单纯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4月64例单纯性阑尾炎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用普通切口完成手术,微创小切口组用微创小切口完成手术.就两组患者切口长度、创伤失血、康复出院时间和单纯性阑尾炎转归率、感染率、发热率进行比较.结果:微创小切口组单纯性阑尾炎转归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微创小切口组感染率、发热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微创小切口组患者切口长度、创伤失血、康复出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小切口在单纯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高,可缩小切口,减轻创伤,减少出血,降低感染和发热发生率,加速出院.

    作者:苏广玉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游泳及抚触对新生儿保健的临床作用研究

    目的 分析游泳及抚触对新生儿保健的影响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的接诊的90例足月分娩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均45例,对照组接受单纯沐浴,实验组接受游泳及抚触,分析两组体重变化、胎粪初排与转黄时间、黄疸指数.结果 实验组胎粪初排与转黄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实验组、对照组的生理性体重、黄疸指数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游泳及抚触对新生儿保健具有重要的临床作用,不仅可以促进胎粪早日排出,而且能够明显降低黄疸指数.

    作者:朱莹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和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性急性脑梗死134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性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134例老年性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7例患者,实验组利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三种药物联用治疗,对照则单纯利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不同方法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7.01%,对照组83.58%,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评分、血脂未见差异,治疗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老年性急性脑梗死属于高发疾病,患者年龄大、对药物耐受程度、代谢效果都有较大影响,利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以及阿托伐他汀治疗,患者用药效果显著,对神经功能具有改善、保护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崔欣欣;翟雨佳;闫闪闪;秦秀会;曹雪玲;舒景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急诊护理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抢救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抢救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急诊护理,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接受面罩吸氧时间少于对照组,神经功能指标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诊护理应用于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抢救中,能尽快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指标,缩短抢救时间,并且取得良好的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代洁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神经外科引流管缝合固定方式改进及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神经外科引流管缝合固定方式的改进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于我院神经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20例,220例患者均为脑外伤患者,行常规去骨瓣减压术后所均留置引流管.此后,将220例患者按照常规引流管缝合固定方式与改进引流管缝合固定方式分配为两组,依次为改进组、参考组,两组患者均包含110例患者.其中,参考组患者手术后利用常规引流管缝合固定方式留置引流管,改进组患者手术后利用改进引流管缝合固定方式留置引流管.记录对比两组患者拔除引流管后皮肤切口渗出情况.结果 根据改进组与参考组研究结果显示,改进组患者拔除引流管后42例发生皮肤切口渗出情况,发生率为38.18%;参考组患者拔除引流管后8例发生皮肤切口渗出情况,发生率为7.27%;皮肤切口渗出发生率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对于常规引流管缝合固定方式而言,在神经外科脑外伤患者手术后利用改进引流管缝合固定方式留置引流管更能减少患者皮肤切口渗出发生情况,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秉恒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临床应用现状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肾脏病的患病率呈现只增不减的趋势,随之而来的就是它的治疗问题.通路技术和血液净化技术目前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治疗普及率也大大增加.笔者就目前的医疗环境和现状对当前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临床应用现状作一下分析.从我国当前的治疗大数据来看,我国的肾脏病患者首次透析使用的绝大多数是临时导管,AVF(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使用率很低<10%.由此而导致的一些问题也层出不穷,血管通路问题也是造成医疗花费的主要因素.因此,血管通路的选择、建立和维护以及并发症防治就极其重要.

    作者:李燕 刊期: 2017年第26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