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民;毛毅敏;孙瑜霞
目的 分析影响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值的相关因素,特别是血尿酸水平对骨密度的影响以及血尿酸水平预测骨质疏松症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该科住院的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246例的临床资料,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患者腰椎和髋部骨密度测定结果的代谢指标.按照血尿酸和肌酐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血尿酸肌酐组(n =159)、单纯高尿酸血症组(n=40)、单纯血肌酐升高组(n=28)和高血尿酸肌酐组(n=19),比较各组的骨密度值.利用ROC工作曲线,筛选预测骨质疏松症的血尿酸水平界值.结果 246例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骨质疏松者占19.9%.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增龄、血肌酐水平升高降低腰椎和髋部骨密度,血尿酸水平升高增加腰椎和髋部骨密度.单纯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的腰椎骨密度测值高于正常血尿酸肌酐水平组(P<0.05),髋部骨密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同时合并有血肌酐水平升高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骨密度水平与正常血尿酸肌酐组患者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利用ROC工作曲线分析血尿酸水平对骨质疏松症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0.7(P <0.05),提示在研究人群中血尿酸水平对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Youden指数大对应的血尿酸水平为491.1μmol/L.结论 尿酸作为一种内源性抗氧化因子,能够增加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值,但这种作用会因为血肌酐水平升高得到消减.在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尿酸水平大于491.1μmol/L具有一定预测骨质疏松症的价值.
作者:程莹;游志清;艾智华;万勇;郭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 FOV)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内毒素诱发急性肺损伤模型兔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家兔34只,2只用于制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剩余32只随机分为4组:肺损伤组、HFOV组、MSCs移植组和HFOV+MSCs移植组,每组8只.全骨髓培养法体外培养兔MSC,传至第3代备用.通过向气管内滴注内毒素建立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模型.分别在干预后24 h时间点,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肺组织匀浆中IL-1β、TNF-α和IL-10含量;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肺组织IL-1β、TNF-α和IL-10mRNA的表达.结果 HFOV组和MSCs组,肺组织IL-1β与TNF-α水平及其mRNA表达降低,而IL-10水平及其mRNA表达升高,分别与肺损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HFOV+MSCs组中肺组织IL-1β与TNF-α水平及其mRNA表达低,IL-10水平及其mRNA表达高,分别与单一HFOV组和MSC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OV联合MSCs能显著降低ALI/ARDS体内促炎因子IL-1β和TNF-α的水平及其mRNA的表达,升高抗炎因子IL-10的水平及其mRNA的表达,对ALI/ARDS具有抗炎保护作用,优于单一方法,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彭珊珊;淦鑫;钟良英;郭光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该文首次从医院临床科研人员的角度,深入地分析了某大型综合性医院专利申请存在的问题,并解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继而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某大型综合性医院2009-2013年的专利情况.结果 医院临床科研人员专利申请存在职务发明专利定义不清,专利申请范围不清楚等问题;导致问题的原因包括专利维权知识不充分,专利管理部门管理不到位、不规范等.结论 防止误区的办法包括普及专利等相关法律知识,加强专利管理部门规范化管理等.
作者:方丽;沈璐;郭华;张莉;范学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基质衍生因子-1(SDF-1)对大鼠脑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从而为探讨SDF-1/CXCR4信号通路在脑出血后继发损伤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利用立体定位技术向大鼠尾状核内注入Ⅷ型胶原酶0.5U建立脑出血模型.设立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SDF-1处理组,各组于术后72h经尾状核行冠状切片,TUNEL染色观察神经细胞凋亡,RT-PCR和West-ern-Blot测定SDF-1的mRNA和蛋白水平.建立体外诱导大鼠皮质神经元凋亡模型,给予SDF-1及其受体CXCR4抑制剂AMD3100处理,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Blot法测定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基因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相比,SDF-1处理组中SDF-1的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增多;且血肿周围凋亡细胞数低于对照组.体外分析表明,80 ng/ml SDF-1处理后可明显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同时降低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AMD3100预处理后,SDF-1抗凋亡能力明显下降,同时caspase-3的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SDF-1具有抗神经细胞凋亡作用,这一作用可能是由CXCR4介导caspase-3通路来实现的,提示SDF-1/CXCR4可作为受损后神经保护的潜在靶点.
作者:黎柏源;白万胜;赵永博;孙平安;周波;胡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旨在检测选择性线粒体分裂抑制剂-1(Mdivi-1)预处理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SCI)后线粒体形态,线粒体膜电位(MMP)及线粒体ATP含量的影响.方法 成年雌性SD大鼠72只,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n=24):假手术组(Sham组)、单纯脊髓损伤组(SCI组)和Mdivi-1预处理组(1.20 mg/kg,Mdivi-1组),每组24只.SCI组和Mdivi-1组大鼠采用Allen's方法制备ASCI模型,Mdi-vi-1组和SCI组大鼠在脊髓打击之前15 min经尾静脉分别给予Mdivi-1或等容量二甲基亚砜(DMSO).每组大鼠再分为两个亚组,分别于脊髓暴露或者打击后的3和12h处死,取出脊髓T9-1,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线粒体形态,用荧光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MMP变化,用荧光分光度计检测线粒体ATP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Sham组相比,SCI 3 h组时,线粒体数目明显减少(P<0 01),截面积明显增大(P<0.01),但MMP和线粒体ATP含量无明显变化;SCI 12 h组时,线粒体数目明显增多(P<0.01),截面积明显减小(P<0 01),但MMP和线粒体ATP含量明显减低(P<0.01).与SCI组相比,Mdivi-1 3 h组时,线粒体数目、截面积及MMP和线粒体ATP含量无明显变化;而Mdivi-1 12 h组时,线粒体数目明显减少(P<0.01),截面积明显增大(P<0.01),MMP和线粒体ATP含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 选择性线粒体分裂抑制剂-Mdivi-1能有效抑制ASCI后线粒体分裂和MMP降低,增加线粒体中ATP的合成,从而保护了线粒体功能.
作者:李刚;张明超;贾志强;王继权;孙平;褚鑫;范仲凯;吕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在巨幼细胞贫血(MA)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研究了60例初诊MA患者入院时HCY、血清叶酸(folic acid,FA)、维生素B12(VitB.)检测值情况. 结果 MA患者HCY显著升高,(i±s)为(47.12±9.80)μmol/L,阳性率为93.33%;与血清FA/VitB12敏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4.20,P<0.05).HCY与血清FA、VitB12相关性分析分别为(r=-0.648,P=0.02)、(r=-0.756,P=0.006),相关性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CY对帮助诊断MA,特别是血清FA/VitB12检测值正常时,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亮;司玉玲;庞华;綦振家;王英娟;李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测定和比较肝癌患者围手术期和健康体检者尿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探讨DNA氧化损伤与肝癌的相关性以及尿8-OHdG作为肝癌疗效评价的生物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肝癌患者不同时期(治疗前、术后2周、首次免疫治疗后第1天)和健康体检者尿8-OHdG水平.结果 肝癌患者尿8-OHdG水平(16.53±4.92)ng/mgCr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12.11±4.36)ng/mgCr(t=-6.701,P<0.01),肝癌患者术后尿8-OHdG水平(13.80±4.23)ng/mgCr较术前(17.24±5.74)ng/mgCr明显下降(=3.100,P<0.01),与健康对照组接近.首次免疫治疗后第1天患者尿8-OHdG水平为(14.90±6.04)ng/mgCr,较免疫治疗前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9,P<0.01).同时,以不同AFP水平分组的组间两两比较尿8-OHdG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 尿8-OHdG水平有望成为肝癌临床诊断以及疗效评价领域中一个替在和辅助性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唐毅;刘丽丽;李辛平;唐振勇;唐耘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胰腺癌切除术后,在存活一定时间的基础上,评估其额外生存若干年/月的可能性.方法 对2007年1月-2012年12月由该院胰腺外科专家完成的胰腺癌切除手术的所有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先通过对临床病理学变量资料的评估来预测患者的生存时间.条件生存率(CS)的计算公式是CS=S(X+Y)/Sx,x是已经存活时间,Y是额外存活时间;实际生存时间是在已经存活时间的基础上,通过个体化的方式直接计算出的.结果 对于任一总体生存时间而言,CS随着已经存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甚至是在总体及预期生存时间减少的情况下.通过年龄、TNM分期分别对CS进行分层分析.年轻的患者、较低TNM分期,有更好的CS.结论 与实际生存时间相比较,有关胰腺癌术后的预后评分系统低估了生存时间.条件生存率,在自然增加的寿命的基础上,比预期或实际生存时间都要好,这表明生存时间是动态变化的,而不是静止的.当把已经存活时间作为当前肿瘤未知生物学影响因素的一种标记时,CS也许能够更加合适的被用来预测生存时间.
作者:孙诚谊;苏继钦;张浩;田舍;闫贵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榄香烯注射液联合放疗对肺癌患者近期疗效及血清MMP含量影响.方法 选择在该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纯接受放疗的对照组、接受榄香烯注射液联合放疗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清MMP含量及T细胞亚群水平等差异.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CR和PR率明显高于对照组,SD和PD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②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血清MMP-2及MMP-9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③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CD4+和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榄香烯注射液联合放疗可以有效提高肺癌患者的治疗后完全缓解率及部分缓解率,降低血清MMP含量,提升患者免疫水平.
作者:张英民;毛毅敏;孙瑜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韩国成人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PAH)患者超声心动图右心室Tei(RV-Tei)指数、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和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2007年1月-2012年11月韩国三星首尔医院就诊的54例次成人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超声心动图和血清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RVFAC、PASP、RV-Tei指数和血浆NT-proBNP浓度在轻中度PAH组和重度PAH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相关性分析:PASP与血浆NT-proBNP呈正相关(r=0.367,P<0.05),与RVFAC呈负相关(r=-0.755,P<0.05).RVFAC与NT-proBNP呈负相关(r=-0.640,P<0.05).RV-Tei与NT-proBNP、PASP、RVFAC均无相关性(r=-0.154、-0.227、-0.031,P>0.05).结论 PAH程度不同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与RVFAC具有相关性.提示血浆NT-proBNP浓度与RVFAC可作为PAH患者右心功能的评价指标.
作者:高艺花;I-Seok Kang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检测妊高征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的水平,探讨RBP4与妊高征的关系.方法 妊高征组60例(轻度妊高征组35例、重度妊高征组25例),正常妊娠组35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其血清中RBP4,并同时测定其空腹血糖(FBG)及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轻度和重度妊高征组血清RBP4和HOMA-IR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妊高征组RBP4和HOMA-IR明显高于轻度妊高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RBP4水平升高,可作为妊高征患者临床观察指标.
作者:秦辛玲;石青峰;汤希凡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肺栓塞引起的非感染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非感染性AECOPD的住院患者182例.将其分为肺栓塞组60例和无肺栓塞组12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既往病史、辅助检查结果,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肺栓塞导致的非感染性AECOPD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嗜烟史、长期家庭氧疗史、伴胸痛、伴咯血、伴心悸、伴呼吸困难、合并高血压病史、合并冠心病病史、合并糖尿病病史、既往有静脉血栓病史、伴心房纤颤、血氧分压和血二氧化碳分压的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栓塞组有25.00%卧床时间超过1周,36.67%双下肢周径相差1 cm以上,28.33%血二氧化碳分压≤36 mmHg(基线值),38.33%有深静脉血栓形成,98.33%患者D-二聚体≥500μg/L,均明显高于无肺栓塞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卧床时间超过1周、双下肢周径相差1 cm以上、有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肺栓塞导致非感染性AECOPD的危险因素.结论 长时间卧床、双下肢周径存在明显差异、有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肺栓塞导致非感染性AECOPD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重视肺栓塞的可能,避免发生漏诊.
作者:陈朝霞;朱平光;胡国泉;王巍;孙艳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阿魏酸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肾间质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该院接受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常规降糖治疗的对照组、接受阿托伐他汀联合阿魏酸钠治疗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及肾功能水平、血管紧张素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水平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尿素氮、血肌酐和尿蛋白排泄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血清及尿液血管紧张素Ⅱ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魏酸钠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糖及肾功能、延缓肾间质纤维化和降低全身炎症状态.
作者:王爱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检测电离辐射后早期SD大鼠肝脏内细胞因子TGF-β1和α-SMA表达的变化,为研究急性放射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思路.方法 雌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9只、实验1组9只、2组10只、3组8只、4组9只、5组9只(分别为照射后第3、7、14、21、28天).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速率法、病理HE染色法、免疫组化Elivision法等技术,建立SD大鼠急性放射性肝损伤模型,观察各组TGF-β1和α-SMA的定位及表达变化.结果 各组ALT、AST值均在正常范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细胞因子TGF-β1和α-SMA分布区域一致,表达于肝脏纤维间隔,中央静脉及汇管区周围细胞的胞浆中,而对照组基本不表达或少量表达.3、4和5组TGF-β1积分光密度值分别为(2 340.58±430.12)、(4 025.67±861.24)和(5 782.31±1 025.61),表达呈进行性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5组α-SMA积分光密度值为(2 512.23±504.16),与对照组(240.52±70.22)相比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胞因子TGF-β1和α-SMA参与了急性放射性肝损伤,其免疫组化测定比血清ALT和AST更早提示放射性肝损伤.
作者:陈暑波;冯军;赵帆;孙屏;陈迎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美沙拉嗪和柳氮磺吡啶口服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中TLR4和NF-κb表达量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接受美沙拉嗪治疗的8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纳入研究的观察组,同期接受柳氮磺砒啶治疗的8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肠道黏膜评分,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肠道黏膜中TLR4和NF-κb的mRNA含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腹痛、腹泻、脓血便以及黏膜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肠道黏膜中TLR-4和NF-κ b mRNA含量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肠道黏膜中TLR-4 mRNA含量和NF-κb mRN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肠道黏膜中TLR-4和NF-κb的mRNA含量与腹痛、腹泻、脓血便和黏膜评分呈正相关(P<0 05).结论 美沙拉嗪能够更为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和黏膜情况,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肠道黏膜中TLR4和NF-κb的表达来发挥的.
作者:周全魁;龚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不同尿白蛋白排泄量患者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表达水平,及其在糖尿病肾病(DN)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正常对照组49例和T2DM组144例进入该研究,根据尿白蛋白排泄水平,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49例),微量蛋白尿组(50例),临床蛋白尿组(45例).采用ELISA法测定受试者血清vWf的浓度.结果 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临床蛋白尿组,年龄、病程、BMI、HbA1C、FPG、FINS、HOMA-IR、ACR和vW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2DM患者血清vWf水平与T2DM病程、BMI、HOMA-IR、HbA1C、ACR和Fg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功能紊乱是DN发病机制之一,血清vWf水平可以成为DN早期的预测指标.
作者:邵滢;韩金玉;王秋月;陈芬琴;马小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舌下含化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足月阴道分娩产妇5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0例,在胎儿娩出后予米索前列醇舌下含化,并静脉滴注缩宫素;对照组250例,仅静脉滴注缩宫素.观察并对比两组产后2h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4 h出血总量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产妇在产后2h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24 h出血总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使用米索前列醇后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比单用缩宫素效果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唐海燕;王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住院死亡风险的关系.方法 选取通过急诊科转移到住院部且死亡的患者400例作为死亡组,另外400例是按照配对原则,同期从急诊科转移至住院部且存活病例中选择性别相同,年龄相似患者作为存活组,入选患者至急诊科后检测外周血RDW,根据患者RDW值分为RDW增高组和RDW正常组.结果 RDW增高患者在住院死亡组和存活组分别为40.0%和13.0%,OR值2.34(IC 95%:1A5~3.97).RDW增高组Chadson合并症指数(CCI)比RDW正常组增高(4 83±2 51比3.09±2.75,P<0.05).多元回归分析调整了性别、年龄、住院时间、入院原因和合并症等因素的影响后仍然显示出RDW增高与患者住院死亡独立相关.结论 RDW增高与患者住院死亡风险有相关,RDW增高患者有较高的Charlson合并症指数.
作者:蔡宗群;郭舜奇;郭旭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MiR-34b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43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通过qRT-PCR方法定量检测MiR-34b,并分析其与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MiR-34b在有淋巴结转移的三阴性乳腺癌中表达上调(P<0 05).MiR-34b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年龄、肿块大小、临床分期均不相关(P>0.05).MiR-34b的表达与总生存期呈负相关(P<0.05).结论 MiR-34b可能成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一种新的预后标记.
作者:王琼;刘蓓;贺玉娟;刘玮;冯俊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高糖致大鼠腹膜间皮细胞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及其修复酶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rOGm)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高糖所致腹膜间皮细胞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成3组:对照组(n=20,A组):每天1次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5 ml;模型组(n=20,B组):每天1次腹腔注射4.25%葡萄糖腹透液25 ml+每周1次腹腔注射乳酸红霉素6.25万IU;治疗组(n=20,C组):每天1次腹腔注射4.25%葡萄糖腹透液25 ml+GSH溶液150 mg/(kg·d)+每周1次腹腔注射乳酸红霉素6.25万IU.8周后分别处死每组各20只大鼠,取腹膜组织分别行HE及Masson染色病理学检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壁层腹膜间皮细胞8-OHdG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壁层腹膜间皮细胞rOGG1的表达.结果 ①与A组比较,B组腹膜间皮细胞8-OHdG表达上调(0.8843±0.0068,5.0733±2.0068,P<0.05),C组8-OHdG表达低于B组(5.0733±2 0068,1.6867±0.4867,P<005);②与A组比较,B组腹膜间皮细胞rOGG1表达减少(0.7576±0.0701,0.2226±0.0565,P <0.05),C组rOGG1表达增高(0.7576±0.0701,1.4793±0.3895,P <0.05);③与A组比较,HE染色时B组和C组可见腹膜间皮细胞变为圆形、柱形,间皮细胞肥大脱落,间皮下结缔组织明显增厚,可见血管生成以及纤维素样物质沉积,还可见成纤维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在B组表现尤为明显;④与A组比较,Masson染色显示腹膜组织有胶原沉积,B组比C组改变更明显.结论 高糖致大鼠腹膜间皮细胞DNA氧化性损伤标记物8-OHdG表达增高,GSH可能通过上调DNA修复酶OGG1mRNA表达,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DNA具有保护和修复作用.
作者:甘平;夏璇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