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黄金金
为了明确对脑卒中病人实施早期的康复治疗能够取得的临床疗效.将某院的多名患者分为两组,一组较早展开康复训练,另外一组于发生脑卒中七天之间展开康复训练,分别观察、记录卧床并发症和运动情况的变化.结果显示对脑卒中病人展开康复训练后,其运动情况有了显著改善,并且提早进行康复训练的效果比较好.这说明对脑卒中病人在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可以增强疗效,明显提高病人生活品质.
作者:朱晓丹;张旭;于洪艺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究赛肤润在PICC置管机械性静脉炎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5年9月—2017年3月来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240例PICC置管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是否将赛肤润喷涂于穿刺处上方对机械性静脉炎进行预防分为实验组(145例例)和对照组(95例),对两组患者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并对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4.14%,对照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16.84%,实验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赛肤润在PICC置管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中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华;国贝 刊期: 2017年第26期
探讨网络教学法在眼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根据临床眼科学教学特点,针对目前传统医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开展网络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并将网络教学应用到眼科本科教学中.调查问卷显示,超过80%的学生普遍认可网络学习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了师生互动交流.结论网络教学法在眼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作者:白雪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取的6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治疗期间为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外科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05%)显著高于对照组(88.23%),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2.94%)显著低于对照组(14.70%),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姚传会 刊期: 2017年第26期
以彭子益所阐述的人体中气如轴、四维如轮的圆运动思想论述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治疗的应用体会.并举典型病案予以佐证.
作者:甘孝方;赵琦;李孟麒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用Meta统计分析对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的相关文献进行合并、统计;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六味地黄丸合并基础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较单纯基础疗法有效(P〈0.005),OR值为2.43,95%的置信区间为1.38~4.28;结论:临床加用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较好.
作者:艾珏萍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紫苏叶中紫苏醛的提取方法及含量测定情况.方法:选择紫苏叶药材、紫苏醛对照品,采用加热回流法、索氏提取法、超声法对紫苏醛进行提取,并用气相色谱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观察佳提取方法、考查结果、提取时间,对比不同样品测定结果.结果:加热回流法有更佳的提取效果,无水乙醇有高的提取效率,1h内提取率.4份样品,样品1为8.62g,含紫苏醛70.6mg/100g;样品2为8.62g,含紫苏醛103.3mg/100g,样品3为8.62g,含紫苏醛139mg/100g;样品48.60g,含紫苏醛190.61mg/100g.结论:应用加热回流法提取紫苏叶中的紫苏醛,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含量测定,可指导应用.
作者:薛冰;王小永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原因与治疗措施.方法:以2015年6月~2016年3月期间就诊于我院并且伴有恶心呕吐症状的100例消化内科患者为分析对象,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胃肠道疾病所致恶心呕吐是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主要原因,与其他恶心呕吐发生原因所占比例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消化内科恶心呕吐患者经临床对症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87.0%,其中显效率高达60.0%,与无效率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当准确掌握恶心临床特征及其发生原因,接诊之后,应当详细询问患者病史、用药史等情况,并且依据其实际情况准确的判断病因,给予针对性治疗,提升患者疗效,确保其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
作者:严荣珍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痤疮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多为饮食不节、恣食肥甘厚味导致脾胃运化失职,肝郁气滞,湿、热、毒、瘀等邪气积集于肝脏.运用解毒消痤散加减治疗痤疮,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其治疗痤疮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黄江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比较阴道超声和腹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8例,对照组28例,分别接受经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诊断,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的符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检出子宫内膜增生9例,子宫内膜炎7例,子宫内膜息肉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2例,诊断符合率92.9%;对照组患者检出子宫内膜增生8例,子宫内膜炎6例,子宫内膜息肉4例,子宫黏膜下肌瘤2例,诊断符合率71.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符合率更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春荣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比较静脉腔内激光和传统手术治疗的近期疗效,为下肢静脉曲张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取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十剥脱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切口数量、应用镇痛药物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1年内复发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治疗方式对比,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近期疗效显著.
作者:李辉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使用周期性充气压力泵用来预防深静脉血栓所发挥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88例进行治疗分析,根据手术中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研究组在手术中采用周期性充气压力泵,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中出现深静脉血栓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周期性充气压力泵能够早期预防深静脉血栓,在腹腔镜手术治疗中发挥了非常好的效果,提升手术治疗的效果,改善预后,临床治疗意义积极.
作者:史迎春 刊期: 2017年第26期
慢性肾功能不全,临床常表现有浮肿、乏力、腰酸、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皮肤瘙痒等症,与祖国医学虚劳、水肿、关格等证有密切联系,尤其是虚劳和关格与肾功能不全颇为类似.据此,本文对慢性肾功能不全中医治疗辩证治疗展开研究.
作者:陈云根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输尿管解剖学形态,探讨输尿管生理狭窄的位置及狭窄的程度.方法 成人尸体9具18条输尿管(男12条,女6条)进行大体的测量.结果 输尿管各段形态男、女性有差别;原位肾倾斜角71°,男性大于女性.讨论掌握输尿管的解剖特点,熟练应用观测方法,能初步判断输尿管结石所在的位置和大小,增进对输尿管解剖及输尿管结石的认识.
作者:林锦茹;朱婉亭;谢群芳;林泽鑫;孙建永;唐顺胜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分析讨论对老年Ⅰ期肺癌使用立体定向放疗的不良反应和具体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老年Ⅰ期肺癌病人46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分为23例每组,1组为对照组,使用化疗;2组为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进行立体定向放疗.对比两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为86.96%和82.60%,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依次为69.57%好43.4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立体定向放疗对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任何影响,但能显著提高治疗效率.
作者:杨威 刊期: 2017年第26期
县级疾病防御控制中心需要完成卫生监督、卫生宣传、预防保健等基础职能工作外,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样不能小觑,本文简要分析和研究应急能力等方面,通过网络运用、人才储备、合理配置资源等方式,希望能够提升相应的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保障机制稳定运行.
作者:公利杰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有张力、无张力生物补片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00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气患者72例纳入本次研究,对其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取有张力修补手术,观察组采取无张力生物补片修补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明显差异,据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8%,明显低于对照组30.56%,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生物补片修补术更值得临床用于治疗腹股沟疝气患者.
作者:王妻红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啶应用于临床麻醉和术后镇痛的作用及效果.方法:以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全身麻醉.将其随机分为正常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其中正常组在术中使用芬太尼进行麻醉,术后使用舒芬太尼进行镇痛;研究组在术中使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术后使用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啶进行联合镇痛.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效果等.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和拔除气管时间均短于正常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h、12h、24h的NRS评分均低于正常组患者,说明镇痛的效果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全身麻醉的患者而言,应用舒芬太尼比芬太尼具有更好的麻醉效果,在术后镇痛效果上,使用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啶进行联合镇痛比单一使用舒芬太尼具有更好的镇痛效果,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麻醉恢复时间,减轻了术后疼痛程度,且药物的使用剂量更少,不良反应发生更少,可以安全使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崇佳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分析针对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以剖宫产术中腹主动脉预置球囊阻断术开展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患凶险型前置胎盘的60例患者,随机分组:参考组共30例,单行剖宫产术处理;研究组共30例,行剖宫产术中腹主动脉预置球囊阻断术处理.观察及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手术出血量与参考组相比显著更少,子宫切除率、继发凝血功能障碍率显著更低,住院时间显著更短(P<0.05).结论:针对凶险型前置胎盘以剖宫产术中腹主动脉预置球囊阻断术开展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简慧秋;王文丽 刊期: 2017年第26期
2016年10月13至15日,全国首届中医膏方论坛峰会在北京召开,国医大师唐祖宣、中国中医科学院客座教授卢祥之、北京康益德中西医结合肺科医院院长董瑞等专家针对中药膏方的现状和发展做了详尽的阐述和进行了全面交流,中药膏方制剂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各地迅速的成长起来,下面就结合我院的发展状况谈谈对膏方的认识.
作者:李双霞 刊期: 2017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