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强“四观”教育对提高高校青年教师自身素质和心理健康的作用和影响

高天舒;朱忠祥;欧阳轶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 心理健康, “四观”教育, 作用和影响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存在的心理亚健康成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分析影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着手,提出了疏导高校青年教师心理亚健康的对策和举措,认为加强和改进“四观”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充分发挥“四观”教育在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思想保障、价值导向和智力支持作用,对于全面加强高校青年教师自身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抗人血清IgD抗体与微球颗粒连接方法的研究

    目的 研究抗人血清IgD抗体与微球颗粒连接的方法,为相关产品试剂盒的研发奠定基础.方法 微球颗粒表面有许多COOH基团,EDAC与COOH基团反应,形成一个中间产物,S-NHS能与这个中间产物反应,进一步形成一个稳定的能与氨基反应的S-NHS ester中间物,抗人血清IgD抗体上的氨基能与这个S-NHS ester中间物反应,从而将抗人血清IgD抗体共价键连接到微球颗粒上.结果 如果抗人血清IgD抗体被连接到微球颗粒上,这种微球颗粒在Luminex200仪器上检测时,平均荧光强度值高,而没有连接抗人血清IgD抗体的微球颗粒,平均荧光强度值低.同时被连接到微球颗粒上的抗人血清IgD抗体仍然能与相对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结论 该方法简单有效且重复性好,能够应用到临床检测及相关诊断试剂盒的开发中.

    作者:王雁云;张阳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高胰岛素血症对冠心病患者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4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在合并高胰岛素血症的冠心病患者血浆中的水平,探讨高胰岛素血症对冠心病患者RBP4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9年9月~2010年5月在湘雅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检查证实为冠心病患者59例,根据其胰岛素水平分为:单纯冠心病组(CHD)30例、冠心病合并高胰岛素组患者(CHD+HIn )29例;另选同期来我院行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 NC )30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上述人群血浆RBP4水平;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测腰围、臀围,计算腰/臀,测收缩压与舒张压;测空腹血糖、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测血脂水平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尿酸、游离脂肪酸等生化指标.结果 CHD+HIn组患者血浆RBP4水平显著高于CHD组和NC组(P<0.01),CHD与N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RBP4与BMI、FPG、FIn、2bPIn、HOMA-IR、TG、HDL-C、UA、hsCRP有显著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显示BMI、2hPIn、HOMA-IR是RBP4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合并高胰岛素血症的冠心病患者血浆RBP4水平显著升高,提示高胰岛素血症是影响RBP4的重要因素,RBP4可作为识别冠心病患者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的血清学指标;血浆RBP4与BMI、血脂、尿酸、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提示RBP4参与AS的发生、发展过程;BMI、2hPIn、HOMA-IR是RBP4的独立相关因素.

    作者:夏珂;李非;赵震宇;沈俐;杨天伦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医院学科建设规划的核心理念培育与发展

    医院学科建设规划是决定学科发展方向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针对目前医院学科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对其持续十年的医院学科建设理念和方法进行综合研究,提出分层建设、资源共享、创新、共生等学科建设规划原则,构建多学科综合性学科群,促进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不断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形成多学科的协调发展和合理布局的学科规划理念.

    作者:陈凌;吉训明;肖晖;何士大;张新胜;杨静芳;陈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全麻苏醒期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预防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 选择ASA分级Ⅰ~Ⅱ级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全麻行腹股沟疝行常规手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D组)组各30例,麻醉前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10mL,右美托咪定组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两组患儿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5μg/kg和丙泊酚2mg/kg麻醉诱导,麻醉维持采用静脉输注丙泊酚5mg/kg·h和瑞芬太尼0.2μ g/kg·min,在手术结束前15min静脉注射芬太尼0.1μ g/kg.记录小儿苏醒时(T0)、小儿苏醒后10 min(T1)、小儿苏醒后30 min(T2)、小儿苏醒后60 min(T3)的HR、Sp02.记录小儿苏醒时间、躁动评分及躁动例数.结果 两组小儿苏醒后各时间点Sp02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苏醒后各时间点右美托咪定组患儿的HR比对照组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D组比C组的苏醒时间延长,具有统计学意义.美托咪定组患儿躁动评分比对照组低,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躁动例数D组比C组明显少比较,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能有效预防小儿全麻术后躁动,且没有呼吸抑制作用,是预防小儿全麻术后躁动的一个很好选择.

    作者:马孝武;张宜林;伍军;马亚飞;邢群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肝细胞肝癌组织中NF-κB和Caspase-3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研究NF-κB和Caspase-3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45例HCC组织及12例正常肝组织中NF-κB和Caspase-3抗原表达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NF-κB在正常肝组织、癌旁肝组织及HCC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16.67%(2/12)、28.89%( 13/45)及62.22%(28/45)(P <0.05),同时NF-κB在HCC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有关.Caspase-3在正常肝组织、癌旁肝组织及HCC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83.33% (10/12)、68.89%(31/45)及42.22%( 19/45)(P<0.05),Caspase-3在高、中、低分化HCC组织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但与肿瘤的分期有明显相关性.Caspase-3 和NF-κB在HCC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该实验结果提示NF- κB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的活性从而抑制细胞凋亡,在HCC的生长和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夏钰弘;周婧;常艳华;杨国仪;洪建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白藜芦醇对IL-1β诱导体外培养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蛋白聚糖代谢的影响

    目的 通过体外培养骨关节炎(OA)软骨细胞体系,了解白藜芦醇对白细胞介素(IL)-1β诱导OA软骨细胞蛋白聚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软骨细胞采自OA患者,采用分阶段酶消化法体外原代培养人软骨细胞.在培养液中加入IL-1β诱导剂,设立兔血清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和白藜芦醇加药组;给予实验兔以白藜芦醇剂量灌胃后,抽取含药血清培养细胞.采用3种方法了解蛋白聚糖的代谢水平:1)用二甲基亚甲蓝分光光度法(DMMB法)检测细胞中及培养液中的糖安多糖(GAG)含量;2)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培养液中蛋白聚糖的不同代谢片段(Mab-3B3和5D4);3)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法检测软骨细胞的蛋白聚糖、基质金属蛋白酶-1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1)和MMPs-3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各浓度白藜芦醇含药血清组体外培养的软骨细胞释放入培养液中GAG百分比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白藜芦醇的增加,释放入培养液中GAG的百分比逐渐降低;3B3含量的均值较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与白藜芦醇浓度呈正相关,释放入培养液中5D4含量的均值则明显降低(P<0.05),与白藜芦醇浓度呈负相关;白藜芦醇可以增加OA患者软骨细胞和IL-1 β诱导的OA患者软骨细胞蛋白聚糖mRNA表达,减低MMPs-1、MMPs-3 mRNA的表达.结论 白藜芦醇可以抑制IL-1β对OA患者软骨细胞蛋白聚糖代谢的促进作用,达到保护软骨,防止OA的目的.

    作者:杨建辉;吕建国;聂会勇;申晓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游泳和抚触对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游泳和抚触对新生儿早期体重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研究组52例;对照组50例.研究组于出生后24 h后给予游泳、抚触各15min,每天1次至生后第10天,对照组给予沐浴,记录两组新生儿每天体重.结果 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生后第6天开始两组体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理性体重下降至低值的平均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理性体重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恢复到出生体重的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游泳和抚触能促进新生儿早期体重增加;促使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提前出现并提前恢复;而对生理性体重下降值无明显影响.

    作者:江秀敏;黄欣欣;陈巧云;危喜贞;陈伟;卞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重症胸外伤93例救治体会

    目的 探讨重症胸外伤的救治方法.方法 利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该院近5年来救治的93例重症胸外伤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治疗采用胸部护板固定、胸腔穿刺、胸腔闭式引流、剖胸探查、肋骨骨折复位肋骨钛板固定、损伤脏器修补或切除、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气管切开及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方法治疗重症胸外伤及其并发症.结果 该组93例重症胸外伤中,治愈91例(98%),死亡2例(2%).其中死于合并重型颅脑伤1例,死于合并心脏刀刺伤1例.结论 重症胸外伤的治疗重在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正确掌握机械辅助通气及气管切开时机,并及时处理多发伤和休克等是救治重症胸外伤成功的关键.

    作者:毕克毅;王志强;王俊杰;徐瑞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痹肿消汤及湿热毒淤各拆方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滑膜IL-1和TNF的影响

    目的 从湿热毒淤各方面研究痹肿消汤及拆方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模型大鼠滑膜IL-1和TNF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该药物的作用机制.方法 9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痹肿消汤组(简称全方组)及清热解毒中药干预组(简称拆方1组)、祛湿中药干预组(简称拆方2组)、活血中药干预组(简称拆方3组).除正常组之外各组大鼠采用皮下注射牛Ⅱ型胶原与完全弗氏佐剂建立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模型,观察痹肿消汤及拆方对实验性大鼠足肿胀的抑制作用,免疫组化检测不同时间点关节滑膜中炎性细胞因子IL-1和TNF的水平.结果 造模21d后,模型组、痹肿消汤组、拆方1、拆方2组、拆方3组大鼠TNF和IL-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且模型组TNF和IL-1水平明显高于全方组及拆方1组、拆方2组、拆方3组(P<0.01);随着时间延长,模型组TNF和IL-1水平逐渐升高,痹肿消汤组及各拆方组则逐渐降低.而全方组TNF和IL-1水平低于各拆方组(P<0.05).其中全方组,拆方1组,拆方2组,拆方3组作用依次减弱.结论 痹肿消汤及拆方在胶原诱导型关节炎模型大鼠中可以下调致炎因子IL-1和TNF的水平.

    作者:郭亚静;陈疆;熊新贵;吴丹;祝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uPAR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目的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受体(uPAR)在肝癌中的表达意义,与肝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检测uAPR在肝细胞肝癌及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并对uPAR在肝癌中的表达水平和肝癌的诸多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肝癌中的uPAR表达显著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P<0.05),uPAR的表达随肝癌分化程度的降低有上升趋势,并且和肿瘤包膜侵犯及门脉癌栓密切相关(P<0.05);与瘤体大小、年龄大小、性别差异、有无肝硬变、AFP高低及HBsAg状况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uPAR可能在肝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与肝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刘双海;李德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循环肿瘤细胞在肝癌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术后复发及转移率高严重影响了肿瘤切除或肝移植治疗效果.循环肿瘤细胞是存在于外周血中的少量恶性细胞,起源于原发肿瘤或转移灶.新技术的发展使分离和鉴定循环肿瘤细胞成为可能.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已被认为是一个可靠的预后指标.该文就循环肿瘤细胞在肝癌应用中的检测方法、分子标记物和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夏明智;刘浔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52例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观察与影像学分析

    目的 观察了解脑分水岭梗死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其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52例经头颅CT或MRI证实的脑分水岭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由于梗死部位不同引起临床表现不同,在本组临床实验调查中单侧分水岭梗死43例,双侧9例;皮层前28例,皮层后20例,皮层下4例.结论 要警惕体循环的低血压等能引发脑分水梗死的因素,一经发生应及时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冷静;付洁;孙立明;孙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脑梗死患者脑脊液中TNF-α与IL-6的检测意义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与脑梗死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50例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及观察组入院第3天的脑脊液中[L-6、TNF-α的含量,并分析IL-6、TNF-α含量与认知功能缺陷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脑脊液中IL-6、TNF-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脑梗死体积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认知功能缺陷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 检测脑梗死中脑脊液中IL-6、TNF-α对判断脑损伤程度有重要意义,但不能直接反映认知功能.

    作者:胡继川;柯贤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心脏电生理检查对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运用心脏电生理检查,评价针刺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60例冠心病患者针刺治疗前后心脏电生理检查结果.结果 治疗后心脏电生理检查观察,48例有显著疗效,12例有效.临床治疗有效率达80%(P<0.05).结论 针刺治疗冠心病有确切的疗效,心脏电生理检查可为针刺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评价提供一个客观指标.

    作者:刘希;彭伟;刘智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对ICU护士社会支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WLST)对ICU护士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 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胸心外科ICU病区和神经外科ICU病区自愿参加本研究的75名女护士随机分成干预组37人和对照组38人,对干预组给予8次WLST,对照组不实施干预.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ES)于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护士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护士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两组间比较,干预组护士SSES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得分较对照组高,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对改善ICU护士的社会支持有效.

    作者:陈琼妮;王惠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的抗衰老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对D-半乳糖所致的亚急性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方法 对模型对照组和治疗组连续8周颈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0.25 mg/10 g)以建立衰老模型,两周之后治疗组注射脐带间充质千细胞.检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前后衰老相关指标:包括小鼠血清、肝组织、脑组织中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 模型对照组与治疗组相比,SOD、CAT偏低,MDA含量偏高并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则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够显著改善D-半乳糖所致亚急性衰老小鼠的相关衰老指标,具有抗衰老作用.

    作者:王翔;海泉;郑榆坤;赵令卉;申重阳;冯利娟;王小燕;张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肾包膜下积液2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肾包膜下积液的成因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2010年7月收治的25例肾包膜下积液的临床资料.其中闭合性肾损伤6例,上尿路急性梗阻所致4例,肾实质感染所致5例,继发于经输尿管镜碎石术(URL)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各2例,自发性5例.所有患者均经B超、CT检查明确诊断.25例肾包膜下积液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治疗.结果 22例肾包膜下积液消失,3例明显减少.随访15个月~9年,无积液复发.结论 肾包膜下积液病因复杂,治疗应采取个体化方案,重点在于积极处理原发疾病.

    作者:刘敏;肖日海;邹晓峰;袁源湖;伍耿青;王晓宁;张国玺;江波;薛义军;龙大治;吴玉婷;刘佛林;杨军;徐辉;廖云峰;钟辛;徐瑞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人参皂苷Rg3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及Bcl-2/bax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g3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对凋亡相关基因的作用.方法 培养人宫颈癌Hela细胞,用不同浓度Rg3进行干预,用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方法定量检测细胞的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用RT-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结果 Rg3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随作用时间的延长和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Rg3作用后Hela细胞出现了典型的凋亡形态学变化,可见凋亡小体;不同浓度的Rg3处理细胞48h后,流式细胞术(FCM)显示细胞的凋亡呈剂量依赖性;同时细胞被阻断在G2/M期,细胞周期发生明显改变;Rg3作用后的Hela细胞的凋亡相关基因Bcl-2表达降低,bax基因表达升高.结论 Rg3能抑制Hela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且Rg3诱导Hela细胞凋亡是通过下调Bcl-2表达和上调bax表达,而达到抗肿瘤的作用.

    作者:熊明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姜黄素灌胃对顺铂所致的肠道损伤的保护效应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化疗药物顺铂所致的小鼠肠道损伤的保护效应.方法 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顺铂组、姜黄素+顺铂联合用药组三组.采用墨汁灌胃法检测小肠推进率,HE染色法观测肠组织结构的变化,比色法检测小肠组织中二胺氧化酶含量.结果 顺铂组小肠推进率明显降低,小鼠的肠黏膜结构受损,小肠组织中二胺氧化酶含量显著降低,而用姜黄素灌胃预防组,小肠推进率有显著提高,肠黏膜受损明显减轻,小肠组织二胺氧化酶含量有所恢复.结论 姜黄素可防治顺铂所致的肠道功能和结构的损伤.

    作者:周燕;于小玲;高晶晶;赵辉;盛文旭;徐文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医疗设备使用现状、维修与对策

    目前,临床学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疗设备的发展,而医疗设备在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因各种原因发生故障,对故障设备进行修理、恢复其功能和性能是设备技术维护的经常性工作.医疗设备的使用维护管理现已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科学管理才能大效率的发挥医疗设备的临床效益.

    作者:李卉;陆建雄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