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儿父母焦虑与需求的调查研究

韩辉武;贺连香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 患儿, 父母, 介入治疗, 焦虑, 需求
摘要: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介入治疗患儿父母的焦虑水平、需求的现状、影响其焦虑与需求的因素及焦虑与需求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22名准备行CHD介入治疗的患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CHD患儿父母的焦虑总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41,P<0.001),其影响焦虑的因素主要与患儿是否为独生子女、有无医疗保险、患儿父母亲的身份、文化程度及患儿父母对介入知识的了解程度有关;②影响CHD患儿父母需求的因素主要与患儿父母的文化程度、对介入知识的了解程度及患儿是否为独生子女有关;③CHD患儿父母的焦虑与需求成正相关.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关注CHD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和需求,给予患者家属心理指导,满足其需求,从而减轻其焦虑,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酒石酸托特罗定联合酒石酸唑吡坦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12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酒石酸托特罗定联合酒石酸唑吡坦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膀胱痉挛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128例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分成3组,联合用药组手术当日起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片2mg,每日2次,酒石酸唑吡坦10mg每晚1次,至停留置导尿后1d;托特罗定组手术当日起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片2mg,每日2次至停留置导尿后1d;对照组仅于患者诉疼痛不适时予度冷丁75mg肌内注射.结果 联合用药组在术后72h内膀胱痉挛次数、膀胱痉挛持续时间及膀胱冲洗转清时间均少于托特罗定组及对照组.结论 酒石酸托特罗定联合酒石酸唑吡坦治疗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疗效显著.

    作者:宋光庆;宋小军;曾子健;康颂东;汪东文;王伟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LiCl对脐带血有核细胞增殖作用和信号传导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LiCl对脐带血有核细胞增殖、集落形成以及细胞凋亡的影响,观察在此过程中LiCl对脐带血有核细胞β-catenin表达的作用.方法 应用红细胞裂解方法获得脐带血有核细胞,以5000个/孔细胞接种到96孔板和1×105个/孔细胞接种到24孔板,应用不同浓度(10、20和40mM)LiCl处理细胞,用MTT方法测定脐带血有核细胞增殖,以1×105个/孔细胞接种24孔细胞培养板,观察LiCl对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应用Hoechst33342试剂盒荧光显微镜下检测细胞凋亡和应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脐带血有核细胞β-catenin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随着LiCl浓度的不断增加(0~40mM)和培养时间的不断延长(0~72h),脐带血有核细胞增殖能力与相应对照组相比不断增加,分别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分别P<0.05和P<0.01);应用20mM浓度的LiCl培养10d后,发现脐带血有核细胞集落形成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呈现出明显的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Western blotting结果发现,LiCl具有明显地诱导β-catenin基因表达的作用.结论 LiCl在一定条件下能够通过激活脐带血有核细胞内Wnt/β-catenin信号传导途径刺激细胞增殖,达到扩增脐带血有核细胞的目的.

    作者:冯乐平;陈再明;孙情;于冉冉;乔伟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的防治探讨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7年5月~2010年6月颈椎前路手术186例.其中颈椎病92例,颈椎间盘突出症59例,颈椎外伤32例,颈椎后纵韧带钙化3例,采用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带锁钢板内固定术95例,前路减压钛网植骨融合带锁钢板内固定术91例.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1年,平均7个月20d.手术相关并发症16例,发生率为8.5%,其中喉上、喉返神经损伤5例,脑脊液瘘3例,钢板螺钉松动、滑脱2例,颈部血肿2例,脊髓损伤加重1例,应激性溃疡2例,胸导管损伤1例.结论 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原因较多,充分的术前准备,熟悉颈前路解剖,严格规范化操作以及良好的术后处理,是有效颈防和应对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的的关键.

    作者:范凌;潘显明;权毅;邓少林;黄刚;李伟;屈波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规则性和非规则性肝叶切除术对肝胆管结石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规则性肝叶切除术和非规则性肝叶切除术对肝胆管结石病的疗效.方法 对114例行规则性肝叶切除术、40例行非规则性肝叶切除术的肝胆管结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规则性肝叶切除术组除手术时间长于非规则性肝叶切除术组以外,其他各方面均优于非规则性肝叶切除术组(P<0.05).结论 规则性肝叶切除术更适于临床治疗肝胆结石病.

    作者:李青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体外敏感性试验研究

    目的 了解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体外药敏状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7年1月~2010年12月63株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标本,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细菌,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以及对多黏菌素B和替加环素的敏感性试验.结果 63株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对15种常用抗菌药物呈现多重耐药特点,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高,为31.7%,对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B的敏感率为95.2%和100%.结论 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状况加大了院内感染控制的难度,临床应加强监测,积极防止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作者:杨义灿;赵业琼;朱庆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20例正颌患者人格特征及健康质量分析

    目的 通过对比正颌患者与普通人群的人格特征差异以及患者治疗过程中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指数变化,为正颌手术中的医疗纠纷提供心理评估参照.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卡特尔个性因素测验(16PF)评定20例正颌手术患者及40例对照者的人格特征,以及采用健康相关生命质量问卷(HRQL)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EPQ分析显示正颌患者组属于高精神质人格(P <0.05);16PF分析显示患者组怀疑性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正颌治疗后患者HRQL改善明显.结论 正颌手术患者人格特征多为敏感猜疑、具有精神质、不友好的人格倾向,但正颌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健康质量水平.建议实施正颌外科手术前应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评估.

    作者:王银莲;张怡;李宁;陈斯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儿父母焦虑与需求的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介入治疗患儿父母的焦虑水平、需求的现状、影响其焦虑与需求的因素及焦虑与需求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22名准备行CHD介入治疗的患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CHD患儿父母的焦虑总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41,P<0.001),其影响焦虑的因素主要与患儿是否为独生子女、有无医疗保险、患儿父母亲的身份、文化程度及患儿父母对介入知识的了解程度有关;②影响CHD患儿父母需求的因素主要与患儿父母的文化程度、对介入知识的了解程度及患儿是否为独生子女有关;③CHD患儿父母的焦虑与需求成正相关.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关注CHD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和需求,给予患者家属心理指导,满足其需求,从而减轻其焦虑,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韩辉武;贺连香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透明超疏水薄膜的防雾性能研究

    目的 了解超疏水薄膜表面的防雾性能.方法 以玻璃为基底,采用溶胶凝胶法,以丙烯酸诱导正硅酸乙酯(TEOS)相分离并自组装硅烷偶联剂的方法制备透明超疏水薄膜,采用SEM、UV-Vis以及接触角测试对薄膜进行表征,并与清洁玻璃基片及涂疏水液的基片进行对照,比较该薄膜的防雾效果.结果 薄膜表面的微观结构呈弹坑状,水滴在此表面上的接触角为153°,具有超疏水特性;涂敷了超疏水薄膜的玻璃在可见光区间的透光度值约为60%~75%,超疏水薄膜的防雾性能要好于清洁玻璃基片及涂疏水液基片.结论 超疏水薄膜具有一定的防雾性能,接触角越大防雾性能越好.

    作者:万良财;谢民强;符小艺;江珊珊;冼献清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Syncytin1的细胞特异性表达及其转录调控研究

    目的 研究转录因子GCM1和GATA-3对Syncytin 1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应用实时RT-PCR检测绒癌细胞JEG-3和人星形胶质细胞瘤CCF-STTG1细胞Syncytin 1及其转录因子mRNA水平,并采用RNA干扰技术探讨GCM1和GATA-3对Syncytin 1转录的调控.结果 Syncytin 1、GCM1和GATA-3的mRNA水平在JEG-3与CCF-STTG1细胞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流感病毒A感染使CCF-STTG1细胞Syncytin1、GCM1和GATA-3转录显著增高(均P<0.001);GCM1 siRNA或GATA-3siRNA使JEG-3细胞Syncytin 1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CCF-STTG1细胞没有显著改变(P>0.05).结论 GCM1和GATA-3调控Syncytin 1在绒癌细胞JEG-3中的特异表达,但不足以调控病毒感染诱导的人星形胶质细胞瘤细胞CCF-STTG1的Syncytin 1异常转录.

    作者:王若红;姚源蓉;谢炳均;程焱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挥发性麻醉剂后处理对SH-SY5Y神经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 观察挥发性麻醉剂后处理对SH-SY5Y神经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对SH-SY5Y神经细胞行1h的氧糖剥夺和20h的再灌注.在再灌注之初立即给予不同浓度的异氟烷、七氟烷或地氟烷进行后处理1h.观察相应挥发性麻醉剂不同浓度组、氧糖剥夺组及对照组中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水平.结果 氧糖剥夺可以损伤SH-SY5Y神经细胞,在再灌注开始1h内给予挥发性麻醉剂后处理,可显著降低氧糖剥夺和再灌注导致的LDH释放.结论 异氟烷、七氟烷和地氟烷3种常用的挥发性麻醉剂在SH-SY5Y神经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具有后处理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国福;符加红;赵阳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7例骨膜骨肉瘤临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骨膜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对7例骨膜骨肉瘤患者进行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男4例,女3例;年龄14~29岁,中位年龄21岁.4例高级别的骨膜骨肉瘤患者手术后接受化疗.结果7例患者随访48~128个月,平均84个月,无1例出现局部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均无瘤生存.结论 骨膜骨肉瘤是一种罕见的表面骨肉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戴哲浩;陈霞光;肖平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对南亚留学生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问题的探讨

    随着医学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留学生英语教学成为医学院面临的新课题.通过对印度BASAVESHWARA MEDICAL COLLEGE的交流学习和对南亚留学生班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体会,就留学生的教学内容、考试形式和课堂纪律进行了探讨和思索,以期进一步提高留学生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增强国际间医学教育的合作.

    作者:周静华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疾病特征的研究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疾病特征的相关性问卷.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随机抽取长沙市湘雅医院的20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癌因性疲乏和疾病特征问卷调查.结果 乳腺癌化疗患者总疲乏发生率为100%,躯体疲乏发生率为100%,情感疲乏发生率为98.5%,认知疲乏发生率为99.5%;总疲乏得分为(26.875±6.433),各疲乏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躯体疲乏(12.990±4.154)、情感疲乏(7.135±2.584)和认知疲乏(6.750±2.433);有并发症患者的总疲乏、躯体疲乏、情感疲乏得分均高于无并发症的患者(P<0.05);贫血患者的总疲乏高于无贫血患者(P<0.05);TAC/TEC/TA化疗组躯体疲乏得分在3组中高(P<0.05);TAC/TEC/TA化疗组情感疲乏得分高于CAF/CEF化疗组(P<0.05);化疗后第1周患者的情感疲乏高于化疗后第3周患者(P<0.05);化疗后第3周、化疗后第2周、TAC/TEC/TA化疗方案等因素对总疲乏有影响,这3个因素可解释总疲乏的33%;化疗第4疗程、贫血、化疗后第3周、复发转移等因素对躯体疲乏有影响,这4个因素可解释躯体疲乏的31%;化疗后第3周、乳腺癌Ⅱ期、TAC/TEC/TA方案、并发症等因素对情感疲乏有影响,这4个因素可解释情感疲乏的47%;贫血对认知疲乏有影响,这个因素可解释认知疲乏的41%.结论乳腺癌化疗患者普遍存在癌因性疲乏.在疾病特征诸因素中,化疗后第3周、化疗后第2周、TAC/TEC/TA方案、化疗第4疗程、贫血、复发转移、乳腺癌Ⅱ期、并发症是影响癌因性疲乏的主要因素.

    作者:姜萍岚;王曙红;蒋冬梅;唐利立;虞玲丽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实验性牙髓炎保存活髓的研究

    目的 探索牙髓炎保存活髓的方法.方法 将20只成功建立实验性牙髓炎模型的新西兰大白兔,按时间分为1、3、5、7d4组;每只兔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随机将两颗下颌前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牙颈部钻2个引流孔,分别插入制备好的5号小儿头皮静脉针,头皮针周围用玻璃离子密封,再分别接5mL注射器,1支用于抽负压,另1支向髓腔内注入抗生素液,冲洗结束后,头皮针两端胶管用酒精棉球填塞,头皮针作为引流管保留;对照组使用碘仿糊剂处理.分别于1、3、5、7d处死兔子,收集牙齿标本,显微镜下观察炎症控制情况.结果 实验组第1天5例中炎症4例,愈合1例;对照组5例中炎症5例,愈合0例.实验组第3天5例中愈合5例,炎症0例;对照组5例中愈合2例,炎症3例.实验组第5天5例中愈合5例,炎症0例;对照组5例中愈合4例,炎症1例.实验组、对照组第7天全部愈合.结论 牙髓炎进行牙颈部钻孔引流能有效保存活髓.

    作者:毛小泉;黄茜;朱亚丽;曾鸣;徐普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幽门螺杆菌融合基因vacA-hpaA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和双歧杆菌中的表达

    目的 构建幽门螺杆菌融合基因vacA-hpaA的大肠杆菌-双歧杆菌穿梭表达质粒,并观察其在大肠杆菌(E.coli)和双歧杆菌(B.bifidium)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通过PCR得到hpaA-vacA融合基因,将该融合基因定向克隆到大肠埃希菌-双歧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GEX-1λT,构建重组质粒pGEX-hpaA-vacA,电穿孔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和双歧杆菌.转化菌经IPTG诱导,然后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鉴定表达的重组蛋白.结果 构建了重组质粒pGEX-vacA-hpaA,vacA-hpaA融合基因的分子量约为1548bp;经SDS-PAGE分析,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85kD的融合蛋白,表达的蛋白约占细菌总蛋白的20.5%;在双岐杆菌中也能得到正确表达,但表达量较大肠杆菌低,占细菌总蛋白约8.5%.Western blotting结果确认了该条带为hpaA-vacA融合基因的产物.结论 构建的重组质粒pGEX-hpaA-vacA能够在大肠杆菌及双歧杆菌中获得表达.

    作者:王国富;高峰;薛士鹏;吴利先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医学论文发表偏倚现象、原因、后果及改进措施

    医学论文普遍存在着发表偏倚现象:阳性结果的研究论文容易发表;临床药物研究的阴性结果不易发表;论文重复发表;个别小样本试验被发表等.这些发表偏倚现象的存在,不能为循证医学实践提供真实、可靠的佳临床证据,可以导致临床医生做出对患者不利的医疗决策,后果是严重的.发表偏倚现象可以通过提高临床科研人员的科研素质,建立临床研究注册制度,以及医学期刊编审人员的共同努力来改善.

    作者:陶映雪;李霞;许桂萍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闪光刺激对大鼠初级视皮层脑电波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目的 检测并验证闪光刺激对大鼠初级视皮层(V1区)脑电波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10只成年SD大鼠在左侧(右)慢性植入电极,予术后第5、7、9天分别给予白、红、绿色闪光刺激并同时记录V1区皮层脑电波.利用免疫组织化学鉴定大鼠视网膜感光蛋白Rhod-opsin和S-opsin,以及大鼠V1区感光蛋白S-opsin.结果 于术后第7、9天给予大鼠白、绿色闪光刺激,V1区脑电波的幅值和面积与刺激前相比有显著性增加(P<0.01),而术后第5天,V1区脑电波在闪光刺激前后无明显变化.红色闪光刺激对V1区脑电波无明显影响(P>0.01).免疫组织化学鉴定显示大鼠视网膜感光蛋白Rhod-opsin和S-opsin均表达阳性,V1区感光蛋白S-opsin表达阳性.结论 白、绿色闪光刺激能增强大鼠初级视皮层的电活动,并呈现出强直后增强现象.

    作者:林玲;刘国良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单核细胞比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的关系

    目的 探讨循环血单核细胞比例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的关系.方法 对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和38例健康老年查体者的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踝臂指数(ABI)与循环血单核细胞比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血压参数显著增高(P<0.01);动脉弹性指数baPWV显著增高(P<0.01),ABI显著降低,循环血单核细胞比例显著增高(P<0.05);循环血单核细胞比例和动脉弹性指数baPWV和ABI相关(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大动脉弹性明显下降,循环血单核细胞比例与动脉弹性相关,可能参与了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弹性改变的病理过程.

    作者:张玉蓉;孟昕;周红艳;任春玲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前列腺素E1控制性降压对老年患者血浆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

    目的 研究前列腺素E1用于老年患者控制性降压时对血浆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方法 86例择期全麻下行鼻内镜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前列腺素组E1(P组,43例)和硝酸甘油组(N组,43例).两组分别以前列腺素E1和硝酸甘油持续输注,使平均动脉压(MAP)下降25%~30%.以麻醉前(T0)、降至目标血压时(T1)、降压后30min(T2)、停降压时(T3)及停降压后30min(T4)为时点,记录两组MAP、HR和血乳酸(LAC)及ET、CGRP和ET/CGRP值.结果 在T1、T2和T3时间点N组HR较降压前增快,P组与降压前接近,N组高于P组(P<0.05).N组在T2、T3和T4时间点ET值较T0时升高(P<0.05),P组降压前后结果相似,且N组高于P组(P<0.05);P组CGRP自降压后开始升高,T1~T4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组CGRP在降压完成时升高但随即开始下降,T2~T4低于P组(P<0.05);P组ET/CGRP在降压前后变化不明显,而N组T2~T4高于T0且高于P组(P<0.05).结论 前列腺素E1用于控制性降压能维持ET/CGRP的稳定,有利于维持老年患者在降压和复压期间血管的正常调节功能.

    作者:舒爱华;占乐云;王强;吕恩;张明瑜;陈小波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临床教学医院研究生实验病理学技术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实验病理学技术是临床医学科研实践中的重要专业技能.为了培养和提高临床教学医院研究生的实验病理学技术的理论水平和实验操作能力,文章分析了临床教学医院研究生实验病理学技术培养的现状,并从课程教学和实验室教学两个层面,阐述了对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实验病理学技术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室组织病理学分析平台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教学实践和探索.

    作者:黄琛;杨燕琳;陈栎 刊期: 2011年第35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