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华;王小清;何国平
目的 探讨不同消毒方法用于呼吸机管道系统的消毒效果,以选择目前条件下呼吸机管道系统的佳消毒方式.方法 回收本院各科室病人连续使用3 d的呼吸机管道,随机分为4组:采用84消毒液浸泡(A组)、2%戊二醛熏蒸(B组)、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消毒(C组)和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消毒+蒸汽灭菌消毒(D组),每组各150套.各组分别于消毒前、消毒后、放置7 d采样,进行细菌培养及细菌菌落计数,比较4组各时间段的细菌杀灭率、细菌阳性卒.结果 全自动清洗消毒器和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消毒+蒸汽灭菌消毒的效果佳.结论 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是对呼吸机管道系统消毒的佳方案.
作者:肖树;戴红辉;张艳梅;查晓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表达HCV核心蛋白Core、非结构区NS3、NS4和NS5区的部分优势表面抗原的融合基因,为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提供合适抗原.方法 通过KT-PCK从HCV全长基因组中分别克隆Core、NS3、NS4和NS5区的部分优势表面抗原的基因片段,运用重叠延伸PCR技术将它们拼接成融合基因,将融合基因再克隆到表达裁体pBVIL-2中.转化大肠杆菌JM109,阳性克隆经42℃热诱导融合蛋白的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及Western blot鉴定.重组蛋白经阳离子交换和分子筛纯化.结果 42℃诱导可高表达分子量约为43 kD的融合抗原,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经过纯化目的 蛋白纯度达90%以上的,表达量约为886μg/mL.ELISA结果表明纯化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结论 HCV复合多表位抗原融合蛋白可作为HCV诊断抗原提供了靶抗原.
作者:聂东宋;冯惊涛;胡道奇;罗朝晖;周见远;赵劲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放射性肺炎已成为肿瘤放疗后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机制、临床诊断、鉴别诊断、辅助检查及治疗进展.
作者:陈璐;李志斌;张德明;宋策;于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用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筛选大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进行分析,以进一步阐明ARDS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 分别从正常和ARDS大鼠肺组织中提取总RNA,分离纯化mRNA,经逆转录合成掺入生物素标记的cDNA探针,然后与基因芯片(涵盖27044转录本,代表22012个基因)杂交,扫描芯片荧光信号图像,用Sam3.0进行统计处理,用博奥生物分子功能注释系统V4.0进行功能分析.随机选择3个差异表达基因,用荧光定量KT-PCR.验证.结果 芯片检测结果显示,在ARDS大鼠肺组织中,表达上调1.5倍以上的基因有73个,下调1.5倍以上的基因有298个.其中,代谢相关基因上调的有1个,下调的有34个;免疫相关基因上调的有3个,下调的有7个;信号传导相关基因上调的有2个,下调的有9个;神经相关的基因上调的有3个,下调的有3个.结论 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是筛选AR.DS差异表达基因的有效方法,用该法筛选出一些差异表达基因,为初步阐明ARDS的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刘秀珍;刘凤;石增立;李娜;石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医疗-科研-教学一体化的循证医学模式促进了临床医学教师自主专业成长,全面提升临床医学教师的专业素养:重塑其医学价值观与专业道德;强化其自主专业发展意识;促进其专业知识体系的自我建构和实践能力与智慧的提升.
作者:雷迅;李荔;杨丽莎;葛波;李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肺栓塞的临床特点,提高肺栓塞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45例老年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结果 老年人肺栓塞的临床表现更不典型,症状繁多.螺旋CT诊断率92.7%,溶栓和/或抗凝治疗者和非溶栓和/或非抗凝治疗者的死亡率分别为12.9%和69.2‰结论老年人肺栓塞症状多,以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容易误诊为慢性心肺疾病急性发作.螺旋CT可作为老年人肺栓塞的首选和可靠的诊断方法,及时溶栓和抗凝可以降低死亡率.
作者:符秀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肺癌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中表达的差异,以及与淋巴结转移度(LNR)和肺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TUNEL法染色,检测并分析肺癌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中肿瘤细胞VEGF-C的表达,及其与LNK及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 原发灶和LNM灶肿瘤细胞中,LNM灶VEGF-C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原发灶(P<0.05);两者的VEGF-C表达均与LNR显著相关(P<0.05,P<0.01),LNM灶的表达水平与LNR的相关系数明显高于原发灶(P<0.05);原发灶VEGF-C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凋亡率无显著相关(P>0.05),而LNM灶VEGF-C的表达与凋亡率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肺癌VEGF-C在原发灶和LNM灶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LNM灶表达水平与LNK的关系更为密切,且与LNM灶中肺癌细胞的凋亡相关.
作者:郭旭峰;陈勇兵;徐忠恒;徐中华;杨文涛;钱永跃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09年3月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痛患者8例,均为单节段病变.全部患者均采用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中期随访行JOA评分,摄置换节段前屈后伸位、左右侧屈住X射线平片,观察假体置入后的稳定性及置换颈椎节段的活动度.结果 8例患者均进行门诊随访,随访时间24~42个月,所有患者置换后症状明显缓解.JOA评分由置换前平均8.7分增加到15.2分,末次随访时置换节段前屈后伸活动范围平均5.3°(4.3°~6.1°);左右侧屈活动范围分别为平均3.4°(2.8°~4.3°)和3.5°(2.9°~4.3°).假体无偏移或下沉.末次随访未发现置换节段异位骨化、假体松动、下沉或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结论 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中期临床效果良好,能维持颈椎正常的活动范围和生理曲度.
作者:张军;廖文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神经系统疾病危重患者低蛋白血症对预后的影响,明确患病糖尿病病史与低蛋白血症发生与否的关系,解决方法.方法 2008年1月1日-2009年7月31日入住北京安贞医院神经内科监护室(NICU)的全部患者共141例,观察并记录其合并症,低蛋白血症发生与否,入住监护室当日及4周时NIHSS及G1ASSCOW评分,感染情况,治疗总费用.对所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低蛋白血症直接造成感染加重(P=0.000),入住监护室时间延长(P=0.000),治疗总费用增加(P=0.000),预后不良NIHSS(P=0.016)及GLASSCOW(P=0.010)有显著性差异.而糖尿病痛史造成低蛋白血症的重要因素(P=0.001).结论 低蛋白血症造成神经系统疾病危重患者预后不良,糖尿病史是重要低蛋白血症致病因素,合理、有效的蛋白质营养供给是有效的解决方法.
作者:王薇;毕齐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初步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NMGB)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其组织抑制因子(TIMP)2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61例RA患者和24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HMGB1、MMP2和TIMP2蛋白表达量.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表面Toll样受体(TLR)4和CD147的表达.同期进行ESR、CRP、RF和双手正位X线检查等相关指标检测.结果 RA患者血清中,HMGB1浓度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9.34±2.25 vs 7.40±1.06)ng.mL-1]](P<0.01).而MMP2和TIMP2浓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571.26±81.95 vs 633.76±26.92)和(259.27±18.90 vs273.85±26.31)(P<0.01和P<0.05).PBMC中TLR_4~+CD_(147)~+和CD_(14)~+CD_(147)~+细胞比例和平均荧光强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HMGB1水平与ESR、CRP、RF及X线分期均呈正相关(P<0.05或P<0.01),亦与CD_(14)~+CD_(147)~+和TLR_4~+CD_(147)~+的平均荧光强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MMP2水平与之呈负相关(P<0.05和P<0.01).结论 胞外HMGB1通过激活PBMC表达粘附分子CD147而发挥其致炎效应,并直接或间接下调了保护性因子MMP2的表达,加速关节炎进展.HMGB1可能成为RA治疗新靶点.
作者:郭惠芳;刘淑霞;马丽艳;靳洪涛;张明峰;王志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甲状腺素对慢性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大鼠的心功能及心肌细胞钠-钙交换体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40只)、慢性心肌缺血组(40只)和慢性心肌缺血治疗组(40只).通过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复制慢性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动物模型,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研究Na~+/Ca~(2+)交换体1(NCX1)的表达水平.结果 ①慢性心肌缺血组左心室收缩压和±dp/dt_(max)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甲状腺素治疗组左心室收缩压和±ap/dt_(max)较对照组降低(P<0.05),但甲状腺素治疗组左心室收缩压和±dp/dt_(max)较慢性心肌缺血组明显升高(P<0.01);慢性心肌缺血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甲状腺素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压较慢性心肌缺血组明显下降(P<0.01).②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单位面积内NCX1阳性颗粒数(10.3±0.5)个,慢性心肌缺血组单位面积内NCX1阳性颗粒数(27.2±3.6)个,甲状腺素治疗组单位面积内NCX1阳性颗粒数(14.5±2.5)个,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甲状腺素可能通过抑制NCX1的过度表达而发挥改善慢性心肌缺血心力衰竭时心功能的作用.
作者:王阳顺;梁庆;吴向红;杨航;郑艳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该市某医院近3年来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现状,分析其耐药谱变迁及泛耐药情况,金属酶产生情况,为临床了解及防治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院ICU2005~2007年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细菌鉴定仅,常规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采用头孢他啶和2-巯基丙酸的双纸片琼脂扩散表型协同试验筛选产金属酶菌株.结果 3年间共分离到鲍曼不动杆菌358株,其中2005年87株,2006年102株,2007年169株,其中通过呼吸道感染占82.12%.泛耐药菌株感染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2005年3株(占3.45%),2006年8株(占7.84%),2007年有21株(占12.43%),且泛耐药菌株感染的发生率与住院时间相关.金属酶表型阳性株共检测出5株,阳性率为15.63%,其中2006年2株,2007年3株.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以呼吸道感染方式为主,其泛耐药菌株感染率呈上升趋势,金属酶产生率低,不是主要耐药机制.患者住院时间越长感染泛耐药菌株的几率越高.应加强ICU病房环境和人员消毒,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控制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内的定值和播散,重视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监测.
作者:段秀杰;陆建成;阴晴;高雁;王文凯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在急诊服毒患者洗胃时延长传统的洗胃管的长度的洗胃效果.方法 对364例口服药物中毒患者经口插胃管洗胃,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用传统的洗胃法,第二组(实验组)延长传统的洗胃长度10cm洗胃,在临床上观察洗胃的效果.结果 对照组洗胃法比传统组洗胃效果更彻底,时间也缩短,且减少了对胃粘膜的损伤.结论 延长传统的洗胃管的长度10 cm,能提高洗胃的效果.
作者:黄伟;肖涛;刘燕;殷朝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长沙地区汉族人群脑出血患者血脂水平与载脂蛋白B基因(apolipoprotein B,apoB)G12669A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93例散发性脑出血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标本.采用氧化酶法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LP(a)浓度,免疫比浊法测定apoB100及apoAI浓度;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b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和DNA直接测序法检测apoB基因G12669A多态性.结果 ①长沙地区汉族人群脑出血患者的TC、TG、LDL-C和LP(a)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HDL-C显著降低(P<0.05);②脑出血组中,G/A基因型的TC、TG、LDL-C较之G/G型显著增高,而HDL-C则显著降低(P<0.05),其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脑出血组及对照组apoB基因G12669A多态A等住基因频率分别为0.097、0.045,脑出血组apoB基因G12669A多态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长沙地区汉族人群脑出血患者的血脂水平升高,可能与apoB基因G12669A多态A等位基因存在相关性.
作者:胡中扬;张乐;曾艺;刘宝琼;许宏伟;刘运海;杜小平;夏健;杨期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超低温冻存对人羊水间充质干细胞(AF-MSC)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羊膜腔穿刺取得人孕16~23周羊水.分离培养出人AF-MSC.将第4代人AF-MSC经短期超低温冻存、复苏后,通过细胞活性率测定、形态学比较、细胞增殖功能测定、细胞周期分析及细胞表面抗原检测,观察超低温冻存对人AF-MSC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 第4代人AF-MSC冻存、复苏前后的两组细胞无论在细胞活性率、细胞形态、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周期、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短期的超低温冻存对人AF-MSC的生物活性无明显影响.
作者:冯建勋;腊晓林;马艳;毕晓娟;温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在冷保存致部分肝移植移植肝再生障碍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分为Ⅰ组(肝切除组)、Ⅱ组(冷保存1 h部分肝移植组)和Ⅲ组(冷保存8h部分肝移植组).观察比较各组术后1、6、12、24、48、72及168 h血ALT、TBIL、NO水平、肝组织iNOS活性、PCNA和iNOS表达及肝脏病理学改变.结果 ALT、TBIT分别于术后12 h、24 h达峰值,Ⅱ组和Ⅲ组各时点ALT、TBIL均高于Ⅰ组.Ⅰ组及Ⅱ组血浆NO水平及iNOS活性于术后12 h达高峰,Ⅲ组1h至12h NO水平、iNOS活性均低于其余两组(P<0.05),高峰出现于24h,7 d后仍高于正常水平.Ⅰ组、Ⅱ组PCNA表达于术后12 h~24 h达高峰;Ⅲ组术后12 h内PCNA表达明显低于其余两组(P<0.05),48 h才达高峰.Ⅰ组及Ⅱ组iNOS表达于12 h达高峰,Ⅲ组于24 h达峰值,Ⅰ组7d时基本已无iNOS表达,而Ⅱ组、Ⅲ组仍有中等表达,同时Ⅲ组术后12h内iNOS表达明显低于其余各组(P<0.05).Ⅰ组及Ⅱ组术后仅出现肝细胞浊肿,第7天肝组织即恢复正常,而Ⅲ组则有片状坏死.结论 长时间冷保存使iNOS表达及NO生成减少是导致部分肝移植后再生障碍的原因之一.
作者:袁晟光;王继见;董家鸿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法检测CD258(肿瘤坏死因子14,TNFSF14)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以探讨CD258基因与PCa的关系.方法 提取正常前列腺组织、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及经病理确诊的PCa组织中的总KNA,并逆转录为cDNA,应用RQ-PCR.法检测CD258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前列腺、BPH及PCa组织,CD258的阳性表达率均为100%.在正常前列腺组织中,CD258基因平均相对表达强度为(10.2±1.53),BPH组织中为(9.91±2.01),而在PCa组织中为(3.14±1.72).BPH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ca组与BPH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258在PCa组织中出现较低的表达强度,提示其有可能与PCa的发病相关.
作者:张轶庠;张朝霞;杨江根;黄东龙;黄建生;张泽键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Ezrin蛋白及磷酸化Ezrin(phos-Ezrin)在SK、BCC、S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6例SCC、27例BCC和20例SK、10例正常人皮肤(normal skin,NS)中Ezrin、phos-Ezr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①Ezrin、phos-Ezrin蛋白在NS、SK、BCC、S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10.0%;25.0%,15.0%;66.7%,77.7%和91.3%,97.2%,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Ezrin、phos-Ezrin蛋白表达水平与皮肤肿瘤的类型、恶性程度(SCC的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R1,r~1=0.87,0.89;R2,r~2=0.80,0.86;R3,r~3=0.89,0.91,P<0.01).结论 Ezrin、phos-Ezrin阳性表达水平在SK、BCC、SCC组织中与皮肤肿瘤的类型、恶性程度(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两者呈平行表达关系,联合检测可能成为预测皮肤恶性肿瘤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伍斌;谢红付;张江林;李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门诊随访护理对特诊门诊冠心痛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100例特诊门诊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50例(A组)和对照组50例(B组).对照组只接受护士提供特诊门诊常规的冠心病护理和健康指导.实验组除接受护士常规护理和健康指导,还进行门诊随访护理.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细致病情观察、健康教育和服药指导.具体方法为:建立门诊咨询档案,每月进行1次家访,随访时间为1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血压、血脂(TC、TG、HDL-C和LDL-C)、1年内因冠心病急性发作住院次数、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依从性明显改善(P<0.05),TC、TG和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压、体重指数均下降(P<0.05),1年内因冠心病急性发作住院次数下降(P<0.05),护理满意度也明显上升(P<0.05).结论 实施合理、完善的门诊随访护理,可增加冠心痛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刘艳容;何金爱;李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热休克蛋白HSP70在免自体静脉移植中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与移植血管内膜增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兔自体颈静脉移植模型,2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5组,分别于术后3、7、14、28d取材,应用Real-Time PCK法、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各组中HSP70 mRNA与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HSP70mRNA在术后3 d时表达升高,而后渐降至正常.蛋白检测表达变化与其一致.结论 静脉移植后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升高,可能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有关.
作者:蔡方刚;吴捷;詹腾辉;郭平凡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