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护理在医院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王翠英;林成华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 医院护理, 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医院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以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24例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资料,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62例患者为对照组,而采用人性化护理的62例患者为观察组.结果:观察表一,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82.26%.观察表二,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39%,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3.87%.结论:实施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制药生物技术分析

    中药所使用的药物多以原材料为主,但是很多药品的原材料资源不足,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一些物品甚至濒临灭绝.而现代生物技术融合了分子生物学以及系统生物学等众多学科,综合性较强,因此可以用该项技术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生物技术已经深入中药研究和开发的各个领域,在高质量中药天然药物原料的研究生产及中药材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作者:季延民;刘向征;孙胜霞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在2016年1月到2018年2月之间展开本次研究,选择对应研究时间段内的5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对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不同检查方式对于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做出组间对比分析.结果:动态心电图对于患者的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检出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且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和常规心电图比较,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红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大型数字减影血管成像系统(DSA)的日常保养和维护

    数字减影血管成像系统(DSA)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并于80年代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X线检查技术,在相关血管疾患的临床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随着DSA的兴起,关于DSA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等问题也成了诸多学者关注的热点,故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对DSA的维修和保养经验,从工作间维护、设备维护两方面对DSA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提出一些见解.

    作者:阳晚吟;王娇;赵晓伟;周鑫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Pender健康促进模式对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自我执行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Pender健康促进模式对脑卒中尿失禁患者自我执行力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实施Pender健康促进模式,对照组与传统出院健康指导,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执行能力.结果 试验组患者自我管理执行力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nder健康促进模式能显著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执行能力.

    作者:邓凤;蒋晓黎;孟倩;张晓霞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实施前后手术室综合评分情况及手术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相较于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实施前,其实施后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数据差异明显,纳入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具有明显作用,值得广泛推荐应用.

    作者:张俐玲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塞的临床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塞的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时段为2017年4月-2018年6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共选择64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进行编号,利用计算机软件、遵照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具体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与对照组71.88%相比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6%,与对照组6.2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塞患者治疗中,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效果理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治疗安全性较高,推荐探索性推广.

    作者:崔茜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浅析西药阿莫西林的药理学机制及临床应用

    目的 针对西药阿莫西林的药理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客观分析.方法 选择74例消化不良患者以及52例膀胱炎患者,分别分为甲乙两组和丙丁两组.阿莫西林治疗是甲组与丙组患者使用的方法.乙组以及丁组分别使用雷贝拉唑和氧氟沙星治疗,后针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甲乙两组不良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丙组与丁组患者差异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使用范围方面,西药阿莫林相当广泛,取得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因此,可在临床方面大面积推广与使用.

    作者:鲍婷琦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典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1例临床病例报告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是由于维生素B12缺乏而引起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以脊髓后索、侧索损害出现深感觉缺失、感觉性共济失调及痉挛性瘫痪为主,常伴有周围神经损害从而出现周围性感觉障碍.该病在我国散发,临床表现多样,若临床表现不典型,无法准确诊断该病.因此某些有针对性的检查就显得尤为必要,血清中维生素B12的测定对诊断该病有较为明显的意义,因此在临床上遇到此种临床表现的患者应考虑到该病,并且详细咨询问病史,明确有无导致维生素B12缺乏的基础疾病病史(由有无胃部手术史等)及个人生活饮食习惯(有无长期素食等),并且检查血清中维生素B12及叶酸的含量,以及进行脊髓MRI的影像学检查,都对SCD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作者:许紫雯;张媛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注射用骨肽联合利塞膦酸钠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骨代谢及骨密度的影响

    目的:探究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经过骨肽及利塞膦酸钠的治疗,对骨代谢及骨密度有何影响.方法:从我院2017年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抽取80例,分为2组,均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对照组(40例,骨肽注射液治疗),观察组(40例,骨肽注射液+利塞膦酸钠);骨折患者处置前、后及健康组当日采空腹血,对Ⅰ型胶原羧基端肽(CTX)、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碱性磷酸酶(AKP)及骨密度(BMD)数值进行测定记录;分别记录下床时间,术后疼痛消失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健康组PINP、CTX数值远比治疗前的骨折组低;治疗后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PINP 和CTX 水平均比治疗前大幅降低;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骨性代谢物,对照组的PINP和CTX数值均比观察组高;药物治疗后,二组BMD数值都有升高,AKP数值都有降低,对照组劣势明显;无论是比较下床时间,还是疼痛消失或者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各方面占优,所有以上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注射用骨肽联合利塞膦酸钠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能减少骨折愈合时间,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焦通;唐华羽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小儿急性肠套叠水压灌肠复位的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水压灌肠复位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对106例急性肠套叠患儿行水压灌肠复位及精心护理.结果:92例急性肠套叠患儿复位成功,十四例需要手术治疗.结论:了解此类患儿的病情特点,加强临床观察,积极防治感冒,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做好复位及术后宣教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谭俊琦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护理干预对尿潴留的效果研究进展

    妇科恶性肿瘤常见疾病有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其主要术式是子宫切除术.本文将重点对妇科肿瘤术后尿潴留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方法,提出膀胱功能训练、正确选择尿管留置与拔除时机、诱导排尿、心理护理、家庭护理、针灸有助于预防妇科肿瘤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做一综述.

    作者:赵真真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PDCA循环法在医院后勤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医学领域也得到了良好发展空间,更多的人开始加大对医院后勤管理的重视.本文将以PDCA循环法的应用理念为基础,结合具体应用案例,从PDCA循环法应用方案、过程、检查与处理等多方面进行探究,论述该方法在后勤管理中应用的现实意义.

    作者:孙剑彬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骨折后肘关节僵硬的康复护理

    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探讨康复护理在骨折后肘关节僵硬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护理的骨折后肘关节僵硬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把其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则采用普通护理方法,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后得出结论:把康复护理融入到骨折后肘关节僵硬护理中能够有效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刘敏琴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精神分裂症剖宫产患者实施术后护理的安全性探讨

    目的:分析并探讨精神分裂症剖宫产患者实施术后护理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剖宫产手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52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26)和对照组(n=26),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术后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术后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2±3.4)天远少于对照组患者的(15.1±3.8)天,同时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5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92%,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精神分裂症剖宫产患者实施个性化术后护理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安全性也比较高.

    作者:赵恒娣;李彦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中药配合艾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中药配合艾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100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两组各为50例,对照组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沙美特罗50微克和氟替卡松100微克进行治疗,实验组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艾灸配合口服补中益气丸和桂附地黄丸,以三个月作为疗程,分别比较治疗后以及随访时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支气管哮喘患者和对照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症状均得到了改善,但是实验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6.0%)和对照组支气管哮喘患者(76.0%)显著优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配合艾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周婷婷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小儿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总结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小儿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年1月~2017年12月科室收治的100例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儿均为5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儿接受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效果的对比,发现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升临床护理效果,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作者:王文娟;刘静;李亚如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连续性护理对初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研究

    分娩作为女性特殊的生理过程,在孕妇分娩前后,从生理到心理上都会产生一定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是有孕妇的分娩方式决定的.因此,无论是采取了哪一种分娩方式,在孕妇生产以后都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护理,以保证产妇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恢复,适应成为一个母亲的角色变化.连续性护理作为现阶段一种较为适合的护理方式受到关注.本文将就此进行研究.

    作者:罗靖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122例在2014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以抽签法分为观察组(61例,预见性护理干预)与对照组(61例,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具体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心绞痛发作率39.34%高于观察组13.11%,血糖、血压和胆固醇均高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能够在临床护理上予以推广.

    作者:何素华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中成药中非法添加化学成分的检测方法

    目的:构建检测鼻炎康片中非法添加化学成分的方法.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PHLC-DAD法检测鼻炎康片中10种非法添加的化学成分.结果:有效分离10种化学成分,测定范畴内HPLC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构建了快速分离检验中成药中10种非法添加成分的检测方法.结论:构建的HPLC—DAD检测法检测速度快、检测结果准确、可用于鼻炎康片等中成药中非法添加化学成分的检测.

    作者:齐衍超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具有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研究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具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来我院治疗120例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参照患者的入院治疗的次序,按1:1比例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较优,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少,且具有明显较短的手术时间,积极因素与对照护理组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采取循证护理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整体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提高手术效果.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缑丽芳 刊期: 2018年第52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