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君君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患儿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咳嗽、咳痰、喘息、发热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4.35±0.45)d、(4.12±0.17)d、(2.10±0.05)d、(1.25±0.03)d、治疗有效率97.56%、患儿依从性95.12%、家长满意度90.24%.对照组患儿各项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6.78±0.36)d、(7.12±0.20)d、(4.06±0.12)d、(4.19±0.14)d、有效率85.37%、依从性53.66%、满意度68.29%.结论:实施针对性护理,有助于缩短肺炎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对其依从性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莎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讨社区在糖尿病健康管理护理中的作用.方法:以某社区200例II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其中100名为观察组,剩余100名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管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家庭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6个月时各项检查指标的前后差异和组间差异.结果:管理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家庭管理模式在糖尿病健康管理中有重要作用,可有效提高患者疾病管理水平,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提高.
作者:刘秋婵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整体护理措施用于消化不良症患儿护理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消化不良患儿60例,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进行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恶心、腹胀、早饱、食欲不振各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较对照组患儿低,组间差异经t检验得出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3.3%,仅有2例患儿的家属对护理工作吃不满意态度,较对照组的10例明显要少,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整体护理应用于消化不良患儿护理中可以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凤仙;夏鸿琳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护理及并发症预防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40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急诊护理联合并发症预防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64/91.4%,对照组为52/74.3%,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8.6%)明显低于对照组(19/27.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联合并发症预防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救治成功率,控制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段娟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究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方法:收集300例在本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间接受PICC静脉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对照组147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153例组建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开展PICC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观察两组1次穿刺成功率、置管时间、静脉输液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1次穿刺成功率96.1%,对照组74.8%;实验组置管时间(26.5±2.5)min、对照组(16.3±2.8)min,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静脉输液并发症发生率1.3%;对照组8.2%,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应用,提高了PICC护理质量,有效预防了静脉输液并发症的发生,值得采用.
作者:徐璧媛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分析结核患者肝功能检测结果分析.方法:选取我中心2016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结核患者500例进行肝功能监测,分析不同类型肝炎的标志物.结果:研究发现,肝损伤的发病率为14.8%,相比有基础肝炎或者无肝炎的患者来说,肝损伤的发病率明显较高,但是相比之下,肝细胞损伤程度无较大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同时,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化疗治疗后的肝损伤程度明显也要高于60岁以下的患者,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肺结核患者在实施化疗治疗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损伤情况,因此需要为患者采取肝功能检查,预防出现更加严重的肝损伤疾病,分析结核患者肝功能的检查结果,研究肝功能监测对结核患者化疗治疗的意义.
作者:李霞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分析产后综合护理对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哺乳情况及身体康复的影响.方法:2017年2月~9月,医院产科接收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76例,纳入对照组,常规产后护理.2017年10月~2018年6月,医院产科接收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90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指导.结果:观察组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乳房症状、喂养不耐受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未控制、高脂血症、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综合护理有助于改善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哺乳、康复情况.
作者:王亚芬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究接受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获取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在我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阑尾炎患者中共计选择60例为研究对象,并在随机数字表法作用下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的临床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经过护理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发现,对照组低于观察组,而观察组术后排气、排便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阑尾炎手术患者接受舒适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有效缩短术后恢复及住院时间.
作者:刘根云;龙淑英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研究小儿脑瘫护理中康复训练和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小儿脑瘫患儿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儿5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观察组患儿人采用康复训练和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智力发育情况及运动发育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儿MDI、PDI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MDI(89.74±9.65)、PDI(86.52±8.22),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6.30%,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的74.07%(P<0.05).结论:在小儿脑瘫的护理当中,采用康复训练和护理干预的方法,能够更好的促进患儿智力和运动发育,让家长更加满意.
作者:尹瑞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在耳鼻喉内窥镜检查护理中,分析融入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后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一段时间内来我院耳鼻喉内窥镜进行检查的病人146名,将这些病人分为参照组73人,观察组73人.其中参照组的病人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工作,观察组的病人在常规护理工作中加入人文关怀的理念.结果:两组病人的SDS、SAS评分在护理前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的两项评分全都低于另一组;另外,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健康教育满意度等全都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将具有人文关怀的护理措施与护理理念加入到耳鼻喉内窥镜检查护理中,不但可以提高病人的满意度,还能提高护理的效果.
作者:黄玉霞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联合护理干预对小儿秋季腹泻的防控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8例秋季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儿均接受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传统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秋季腹泻防控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护理后平均腹泻次数及呕吐次数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儿护理前后一周患儿不同腹泻症状发生率变化不显著(P >0.05),观察组护理后一周的腹泻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一周,观察组在腹泻复发率和呕吐复发率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预见性护理与护理干预有效结合可以有效防控小儿秋季腹泻腹泻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妍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对学龄期急性哮喘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168例学龄期急性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患儿出院后采用传统常规护理随访,观察组患儿均基于微信平台构建延续性护理,不同护理方式下比较两组患儿出院后病情发展以及生活质量差异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病情控制ACT得分、哮喘完成控制患儿占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哮喘未被控制患儿占比、哮喘良好控制患儿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在活动维度、症状维度以及情感维度评分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生活质量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对学龄期急性哮喘患儿实施延续性护理,可显著提高患儿出院后哮喘控制率,提高患儿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推广意义.
作者:王聪 刊期: 2018年第52期
Wnt信号通路是一条具有复杂性和高度保守性的通路,包括细胞外Wnt蛋白、细胞膜上受体及受体蛋白以及细胞内复杂的级联蛋白多种细胞外因子和核内的转录调控部分构成.Wnt蛋白不仅可以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并且对骨细胞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经典的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的活性取决于活性β-catenin的含量.β-catenin 在胞浆内稳定积累和精确的转运至细胞核内是 Wnt/β-catenin 通路持续活化的前体条件.
作者:董晓坤;郑艳;陈金艳;胡凡英;盛舰瑶 刊期: 2018年第52期
CD8+调节细胞(CD8+ Treg)是肿瘤特异性效应T细胞中重要的Treg亚型,通过抑制肿瘤免疫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近年来对CD8+Treg研究的不断深入,证实CD8+Treg通过多种机制参与肝细胞肝癌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肝细胞肝癌中某些细胞因子参与并影响CD8+Treg的表达,从而增强其抑制抗肿瘤形成、发展的能力.
作者:袁国佳;李明意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全程优化急诊护理的效果.方法:时间段:2016年2月--2018年2月,研究对象;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按随机表将其分为实验组(n=50)、对照组(n=50),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分析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神经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全程优化急诊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作者:耿桂珍 刊期: 2018年第52期
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康复,心理护理这一环节尤为重要,良好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乐观、自信地面对疾病,更好地配合医院完成治疗.本文重点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及如何针对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相对应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忧虑和心理压力,使患者更快更好地康复.
作者:梁蕾;李艳艳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采用对比分析方法,以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为例,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58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入组研究,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常规组,分别实施综合护理和传统护理模式.结果:从依从性、症状缓解时间和护理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综合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较好.结论:由于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对诊疗和护理工作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不能默契配合诊疗工作,因此,护理人员应对其实施心理护理措施,并完善皮肤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和环境护理等工作,提升患儿的依从性,提升患儿家属的护理质量评分.
作者:张令晖;王玉兰;孙敏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全自动连续换血中的临床护理.方法 临床纳入2016.05~2018.05本院收治高胆红素血症患儿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4例.均行外周动静脉全自动连续换血治疗,对照组患儿实施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换血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患儿在换血时间、重新置管率、换出血量等指标上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动静脉全自动连续换血可有效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治疗期间通过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可缩短换血时间,降低重新置管率,改善换血相关指标,具备临床实施意义与应用价值.
作者:罗静;刘晓霞;杜春菊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观察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针灸治疗中风病偏瘫及麻木的疗效.方法:采用医学研究观察法,选取2017年5月-2017年10月以来我院收治64例中风病偏瘫及麻木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根据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情况和感觉运动功能的评价指标,比较2月后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在日常生活能力如肢体麻木改善状态、自理能力实践、神经缺损改善情况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运动功能如反射中枢、运动配合指数、自主配合指数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针灸治疗中风病偏瘫及麻木的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且能够综合调节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和运动感知功能,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赵焕焕;郭林林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分析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中应用作业疗法联合推拿手法的作用.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5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作业疗法,联合组另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推拿手法,对比两组治疗后3个月的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3个月联合组的简化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高于对照组(P<0.0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中应用作业疗法联合推拿疗手法可促进患者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郭亮 刊期: 2018年第5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