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段小飞
目的:对多种西药联合使用造成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之策,为临床合理用药,确保用药安全性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性参考.方法:在我院的资料库中随即抽出2017年5月-2018年5月开具的200份西药处方作系统的统计分析,针对其中出现的西药配伍、合用不当的一些情况,患者不良的临床反应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配伍得当、合理用药的对策.结果:200份药方中有33份因多种西药合用,且配伍不当出现不良反应,临床不良反应率达到了16.5%,患者不良反应情况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等等.结论:西药种类繁多,因配伍不当致使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十分常见,为了尽可能减少患者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应及时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确保用药合理性,提高治疗效果,对患者安全负责.
作者:况成英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急救路径对救治百草枯中毒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百草枯中毒患者35例为对照组;2017年1月-2018年8月百草枯中毒患者3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抢救流程,试验组应用医护一体化急救流程,以比较两组患者医护服务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认为医护人员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健康教育、医护合作及流程衔接方面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急救路径用于救治急性百草枯中毒可为患者赢得抢救时机,提高医护满意度.
作者:蒋晓黎;孟倩;邓凤;种衍梅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探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肛瘘术后尿潴留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6月-2018年6月实行肛瘘手术的患者136例纳入研究范围,采用抽签方式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分别采用预见性护理及普通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根据患者术后排尿情况和自我管理能力判别护理效果. 结果 实验组术后排尿状况评分和排尿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 结论 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改善患者术后尿潴留的状况,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韩萍 刊期: 2018年第52期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对产科护理安全重视的加强,各种护理管理手段以及措施逐渐得到应用.在妇产科进行护理过程中,各种护理手段的使用直接关系到妇产科患者的护理效果.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现在妇科护理安全管理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本文将就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与人性化护理方面问题进行研究.
作者:杨艳华 刊期: 2018年第52期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医学领域也得到了良好发展空间,更多的人开始加大对医院后勤管理的重视.本文将以PDCA循环法的应用理念为基础,结合具体应用案例,从PDCA循环法应用方案、过程、检查与处理等多方面进行探究,论述该方法在后勤管理中应用的现实意义.
作者:孙剑彬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对PDCA循环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经过对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时所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以PDCA循环应用前作为对照组,以PDCA循环应用后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0%)高于对照组(90.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各项护理质量,而且还可以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加以推广.
作者:彭艳;宋莉丽;邓小玲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观察分期饮食护理在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80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分作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分期饮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情况以及患者对于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综合评分没有明显差异;而护理后,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综合评分远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期饮食护理在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王英霞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精神分裂症剖宫产患者实施术后护理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剖宫产手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52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26)和对照组(n=26),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术后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术后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2±3.4)天远少于对照组患者的(15.1±3.8)天,同时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5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92%,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精神分裂症剖宫产患者实施个性化术后护理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安全性也比较高.
作者:赵恒娣;李彦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讨CBL、PBL联合TBL教学法在肾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15级临床医学专科生64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为和观察组,各32名.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方法教学,观察组接受CBL、PBL联合TBL教学法教学,比较其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基础理论和病例分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教学法在激发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临床思维、扩大知识面、开阔思路、活跃课堂气氛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方法(P<0.05).结论:在肾内科学教学中应用CBL、PBL联合TBL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其综合能力,提高肾内科学教学质量.
作者:王莹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分析结核患者肝功能检测结果分析.方法:选取我中心2016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结核患者500例进行肝功能监测,分析不同类型肝炎的标志物.结果:研究发现,肝损伤的发病率为14.8%,相比有基础肝炎或者无肝炎的患者来说,肝损伤的发病率明显较高,但是相比之下,肝细胞损伤程度无较大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同时,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化疗治疗后的肝损伤程度明显也要高于60岁以下的患者,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肺结核患者在实施化疗治疗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损伤情况,因此需要为患者采取肝功能检查,预防出现更加严重的肝损伤疾病,分析结核患者肝功能的检查结果,研究肝功能监测对结核患者化疗治疗的意义.
作者:李霞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究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5月~2018年5月两年期间内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其中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依据两组患者所采用的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数据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好于参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中辅助治疗效果好,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同时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得到显著提高,值得临床医学中的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刘丽琼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讨论加减龙胆泻肝汤合中药熏洗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疗效.方法:于2016年11月-2018年8月,选取我院的9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霉菌素)与研究组(给予龙胆泻肝汤+中药熏洗),评判标准:各项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外阴瘙痒、阴道疼痛以及粘膜充血)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龙胆泻肝汤+中药熏洗治疗方案的实施更能提高该病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云杰 刊期: 2018年第52期
本文主要针对医院医务科管理工作的难度分析和对策展开深入研究,重点阐述了要借助提高对医疗安全的高度重视、加大医院制度执行力度、加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提高医务科管理人员综合素养等,以此来促进医院医务科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作者:宋艺斌 刊期: 2018年第52期
JCI评审的目标是运用国际公认的标准和指标体系实施评审,促进医疗机构质量管理持续改进,JCI 所提倡的质量标准对于改进药剂科管理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切实履行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廖圆月;曾纪荣;肖林林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分析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性血透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自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在我院治疗糖尿病肾病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方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糖尿病肾病患者记录患者产生的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糖尿病肾病患者分别接受护理后,观察组产生并发症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护理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P=0.04).结论:积极地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从而帮助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荣兰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研究目的:其主要是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循证护理进行分析探讨.研究其如何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当中的实践.从而可以让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放置了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导致产生各种并发症的情况.循证护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让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让患者的日常生活能更具质量.
作者:王惠;彭继蓉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分析盆底康复训练护理对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2016年2月~2017年10月,于我院进行盆底功能评估异常的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患者中选取10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盆底康复训练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盆底肌力状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盆底肌力在3级以上患者所占比例更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5.62±2.28)分,高于对照组的(71.26±2.29)分,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盆底康复训练护理有利于提高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陈凤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讨支持(support)、技巧(skill)、自信(self-confidence)即3S理念教育模式在预防涤纶套双腔导管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留置涤纶套双腔导管患者按字数表法为研究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健康教育;研究组应用3S理念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干预;干预后比较2组疾病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对疾病知识与导管维护技能的掌握优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好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3S理念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患者疾病知识与技能水平,增强信心,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色丹;王洁;何美娟;黄丽娟;邓飘阳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分析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7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78例,将7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39例)与对照组(n=39例),研究组开展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护理,比对两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进食时间、排气时间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进食时间、排气时间等指标改善情况与对照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中有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减少住院费用,缓解患者经济压力.
作者:匡生权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研究手术室患者中无缝隙护理配合模式的应用成效.方法:选取于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共106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程无缝隙护理配合模式.从患者心理状况、满意度以及并发症三个方面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实施无缝隙护理后,患者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分值均低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7.3%;观察组患者总体满意度为92.5%,观察组仅出现1例并发症,而对照组出现6例.结论:手术室患者中无缝隙护理配合模式的应用能降低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实现较好的医疗效果.
作者:邵洁 刊期: 2018年第5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