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年龄对肺部感染并发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早期预测研究

刘茜

关键词: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肺部感染, 年龄因素, 老年人
摘要:目的研究年龄对肺部感染并发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E)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因肺部感染在该院住院或住院期间出现肺部感染的60岁以上的老人845例病历资料,调查各年龄段及各分界年龄上下肺部感染并发MODSE的发生率。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年龄与肺部感染并发MODSE发生率的相关关系,采用四格表χ2检验分别比较各分界年龄上下之间肺部感染并发MODSE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年龄与肺部感染并发MODSE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Spearman等级r=0.670,P〈0.001),肺部感染并发MODSE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高;70岁以上各分界年龄上下之间肺部感染并发MODSE发生率的差异有显著性。70岁是影响肺部感染并发MODSE发生率的明显分界年龄,70岁以上老年人是肺部感染并发MODSE的高危人群。结论年龄对肺部感染并发MODSE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早期预测价值。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54例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肺血栓栓塞(PTE)的危险因素、临床征象、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10年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确诊为肺血栓栓塞症的54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血栓栓塞患者中男性比女性多,下肢静脉曲张、血栓形成、手术外伤史和肿瘤史是其重要的危险因素,呼吸困难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下肢肿痛是较常见的合并症状。结论提高对PTE的认识并及时准确诊治,对改善PTE患者的预后,延长PTE患者的生存期有很大意义。

    作者:邓荃文;何碧秀;胡成平;陈琼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不同脱细胞方法对猪主动脉瓣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脱细胞方法对猪主动脉瓣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新鲜猪主动脉瓣叶随机分为4组:新鲜瓣叶对照组(组Ⅰ)及脱细胞组(组Ⅱ、Ⅲ、Ⅳ)。脱细胞处理:组Ⅱ用0.05%胰蛋白酶;组Ⅲ用1 Tri-tonX-100+核酸酶;组Ⅳ用1 TritonX-100+核酸酶+0.05%胰蛋白酶。瓣叶分别于大鼠皮下包埋;测定生物学特性;血小板液中孵育,观察血小板黏附情况。结果组Ⅱ瓣叶纤维结构受损,极限抗张强度明显下降(P〈0.05),其余2组脱细胞组性能无明显变化。组Ⅳ瓣叶皮下包埋的炎症反应较组Ⅱ、Ⅲ为轻。血小板黏附性组Ⅳ瓣叶反应较组Ⅱ、Ⅲ为轻。结论组Ⅳ脱细胞方法能更好的降低瓣叶的免疫原性并保持其生物学特性,是一种较为理想地脱细胞方法。

    作者:刘春明;舒礼良;文冰;侍国伟;赵文增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中国内镜医师分会会长张阳德教授致贺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今天,在这个值得庆贺的日子,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陈敏章消化内镜中心成立暨首家全国(消化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通过现场验收评价举行庆祝大会。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清胰汤联合地塞米松对急性重型胰腺炎早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清胰汤联合地塞米松对大鼠重型急性胰腺炎(SAP)早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治疗作用。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100只,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P组、地塞米松治疗组(D组)、清胰汤治疗组(Q组)及地塞米松联合清胰汤组(D+Q组),每组20只。每组按照不同时间点分为2、6、12和24 h 4个小组,每组5只。假手术组、SAP组经阴茎背静脉给予生理盐水,D组经阴茎背静脉给予地塞米松,Q组鼻饲给予清胰汤,D+Q组联合应用地塞米松和清胰汤。用5%牛磺胆酸钠经胰胆管逆行注射制作大鼠SAP模型,检测血清TNFa(肿瘤坏死因子a)、IL-1(白介素-1)、IL-6(白介素-6)和AMY(淀粉酶)水平,计算胰腺脏器系数并观察大体及病理学改变。结果 SAP各组血清AMY、TNFa、IL-1、IL-6水平均明显升高,胰腺病理评分明显增加,腹水量亦明显增加,镜下可见胰腺水肿、出血、炎细胞浸润、点片状坏死。并随时间延长而增加。D组和Q组腹水量明显减少;除2 h组外胰腺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胰腺病理评分减少(P〈0.01);血清AMY、TNFa、IL-1、IL-6明显下降。两组之间上述各指标无明显差别。D+Q组与D组和Q组6、12和24 h小组相比血清AMY、TNFa、IL-1、IL-6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血清AMY、TNFa、IL-1、IL-6在SAP早期SIRS阶段明显升高,清胰汤和地塞米松对大鼠SAP早期SIRS均有治疗作用,两者有协同作用。

    作者:毕旭东;赵晶;付晓光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人工肝脏支持系统治疗妊娠并发重症肝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血浆置换(PE)联合血液滤过(HF)治疗妊娠并发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妊娠并发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共24例,分为PE和HF联合治疗组(12例)和单纯PE组(12例),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功能,评价两组住院时间及治疗次数。结果联合治疗组肝功能、凝血功能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住院时间,血浆置换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是治疗妊娠并发重症肝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尽早联合血浆置换和血液滤过可以促进病人恢复,减少PE次数,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文卫红;龙湘珍;蒋玉兰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金雀异黄素对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和增生细胞核抗原表达的抑制

    目的探讨金雀异黄素对兔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视网膜组织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mRNA和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外伤性PVR模型,分为两组:第1组阴性对照组,第2组金雀异黄素治疗组。每组于制模后第7、14、21、28天分别将2只模型眼球取出制作标本,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视网膜组织PDGF 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CNA表达。结果①外伤性PVR视网膜组织PDGF mRNA和PCNA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表达;②金雀异黄素治疗组在第7、14、21、28天时视网膜组织PDGF mRNA和PCNA表达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金雀异黄素能降低外伤性PVR视网膜组织PDGF mRNA和PCNA表达,具有抑制外伤性PVR的潜能。

    作者:游江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公布已验收15个专科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培训基地、基地主任名单和基地优存劣汰质量控制措施

    2008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办公厅通知全国各地卫生厅、局,我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考评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王字、张阳德。”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考评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为:负责组织相关专家拟定全国内镜专业技术人员的评价标准和技术准入标准,研究并进行培训与考试模块设计等具体科学技术指导管理工作,对全国内镜专业技术考评、培训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并负责全国内镜专业技术资格考评组织实施工作。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术前延迟时间对急性阑尾炎临床经过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前延迟时间对急性阑尾炎临床经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7年12月,该院连续收治的2 107例术前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而接受了阑尾切除术的患者资料。将患者按术前延迟时间的不同分为〈12 h、12~24 h、24~36 h、36~48 h、48~72 h和〉72 h 6个组,分析不同的术前延迟时间与急性阑尾炎病理结果、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发热时间、抗生素治疗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总的诊断准确率为85.7%。术前延迟时间(主要是入院前延迟时间)对急性阑尾炎病理结果有显著影响(P〈0.0001),而入院后延迟时间对其影响无显著性。随着术前延迟时间的增加,发生晚期阑尾炎的风险逐渐上升(P〈0.0001)。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发热时间、抗生素治疗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术前延迟时间呈正相关。结论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延迟手术是不安全的。降低晚期阑尾炎发生率应着眼于入院前的处理。

    作者:柏志斌;汤文浩;陈卫东;肖家全;蒋小华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单纤维肌电图在重症肌无力患者诊断中价值探讨

    目的研究单纤维肌电图(SFEMG)对重症肌无力(MG)患者诊断的价值。方法对41位重症肌无力患者被检肌肉进行单纤维肌电图检测。结果 4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单纤维肌电图检查结果正常5例(12.20%),颤抖时间延长36例(87.80%),阻滞28例(68.22%)。结论单纤维肌电图是诊断重症肌无力敏感性较高的检测方法。

    作者:史琤莉;田小平;胡大村;向亚丽;石伟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芦荟对动静脉内瘘建立后早期干预的研究

    目的探讨芦荟对动静脉内瘘的早期干预及其功能维护。方法将265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36和129例。实验组在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第2天用芦荟外涂和外敷,而对照组术后作常规的握拳,湿热敷等功能锻练,随访观察13个月。结果实验组动静脉内瘘成熟时间明显缩短,首次血流量充足和穿刺的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05)实验组动静脉内瘘1年的栓塞率,感染等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结论芦荟促进动静脉内瘘的成熟,减少内瘘血管的感染,栓塞等并发症。

    作者:文育红;肖湘成;黄明霞;彭兰;伍锟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内镜专业技术全国考评委员会重要信息2010年2月7日

    1.我国内镜诊疗技术已正式纳入到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和管理体系,除妇科其它基地暂不增。2.行业规范对多轮评审符合条件的副教授以上专家颁发首批免考《内镜医师证》,作为培训教师。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关于成立国家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考评委员会“经自然腔道内镜外科专家委员会(Natural Orifice Translume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严格实施NOTES临床监督应用的通知

    经自然腔道灯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e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是刚兴起的一项探索性治疗技术,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自然存在的腔道来进行检查或治疗,诊治范围除自然腔道内部外,还拓展到腔道周围,操作形式也有很多的革新。如:胃镜下胆囊切除、肠道镜下胃部分切除、尿道镜下阴道膀胱瘘修补、宫腔镜下子宫壁内手术、经耳/鼻腔颅底肿瘤切除,等等。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肿瘤RNA转染DCs与同源CIKs共培养调控Akt/NF-κB细胞生存信号通道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肿瘤RNA转染树突状细胞(DCs)与同源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s)共培养对前列腺癌细胞PC3内Akt/NF-κB生存信号通道的影响,探讨这种免疫治疗引起肿瘤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CIKs、DC-CIKs和RNA转染的共培养的DC-CIKs作为效应细胞,以传代培养的PC3细胞作为靶细胞,分别加到TRANSWELL 6孔细胞培养板上、下室。收集靶细胞,分别提取细胞可溶性总蛋白和核蛋白,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Akt,phospho-Akt,phospho-IKKα/β以及NF-κBp65的表达量,以未干预的PC3细胞总蛋白和核蛋白作为阴性对照,以PI3K抑制剂LY294002作为实验的阳性对照。以β-actin作为内参照,利用Quantity One软件定量分析。结果以未干预的PC3细胞作为阴性对照,CIKs、DC-CIKs和RNA-DC-CIKs各免疫效应细胞处理组均显著抑制细胞浆中磷酸化Akt和磷酸化IKKα/β的表达。转录因子NF-κBp65的核定位减少,表达量降低。但胞浆中总Akt表达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各实验组间表达量比较,结果显示在RNA-DC-CIKs组phospho-Akt和phospho-IKKα/β和转录因子NF-κBp65表达量比CIK组更低,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肿瘤RNA负载DC-CIKs、DC-CIKs和CIKs均能显著抑制PC3细胞内Akt的活化,降低活化的IKKα/β的表达,导致转录因子NF-κBp65核内定位和表达降低,从而抑制细胞生存信号通道,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作者:庞俊;湛海伦;刘伟鹏;高新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颈椎生理曲度的生物力学变化与交感型颈椎病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颈椎生理曲度的生物力学变化所致颈椎不稳与交感型颈椎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对30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和30例随机抽样正常健康者颈椎的X线表现做对照研究。结果观察组颈椎生理曲度不稳者为23例(76.6%),颈椎间盘退变7例(23.4%);不稳定节段为1个者6例,2个者13例,3个者4例。颈椎不稳主要发生在C3-C4、C4-C5、C5-C6,偶见于C6-C7,且多为中度以上。对照组颈椎生理曲度不稳者为7例(23.4%),且多为轻度;颈椎间盘退变占21例(70%)。结论颈椎生理曲度的生物力学变化所致的颈椎失稳是交感型颈椎病的重要发病原因。

    作者:张建波;张英俊;张伟东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全国第二届内镜微创保胆学术大会筹备会议纪要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胆囊切除术后不良反应大规模人群调查”,治疗疾病应重视保留器官和功能,是现代人文医学发展方向的新观念。①成立内镜行业微创保胆专家委员会,公布了第一批内镜下《微创保胆医师》名单,并推荐申报“医师执业保险”和“银行信誉卡”。②公布了内镜下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技术规范。③公布了内镜下微创保胆医师遴选标准。

    作者:刘衍民;乔铁;刘京山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雷公藤诱导皮肤T细胞淋巴瘤Hut102的凋亡及机制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P)诱导皮肤T细胞淋巴瘤Hut102细胞株的凋亡及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Hut10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Hut102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印迹法检测Hut102细胞中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caspase-3、热休克蛋白27(Hsp27)的表达。结果雷公藤内酯醇可诱导Hut102细胞凋亡(P〈0.01),磷酸化p38MAPK、caspase-3被激活,同时抑制Hsp27的表达。用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干预后,雷公藤内酯醇诱导Hut102细胞凋亡率下降,磷酸化p38的表达降低,caspase-3激活被抑制,Hsp27的表达增加。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可诱导Hut102细胞凋亡,该作用可被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显著抑制,提示雷公藤内酯醇可能通过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使部分Hut102细胞产生凋亡。

    作者:谢会霞;郝进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9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的病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该院收治的92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纯母乳喂养83例、腹泻病史30例、肝功能异常39例、抗生素使用史28例为主要发病原因。分别予静脉注射维生素K1及止惊、降颅压、输血对症支持治疗,其中有13例患儿行硬膜下穿刺放血治疗,有7例患儿转外科行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治疗。结果治愈76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14例。随访了12例存活病儿,有10例存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结论对于本病要早诊断、早治疗,而做好预防工作是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建议产院予新生儿预防性肌注维生素K1,对于3个月以内的单纯母乳喂养儿,在合并长期腹泻、黄疸延迟或患有肝胆疾病、应用抗生素、存在吸收障碍时均应补充维生素K。

    作者:康杰;杨宝昌;赵津生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改良手术治疗

    目的对比小儿腹股沟斜疝传统手术治疗和改良手术治疗效果,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外科2001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1 26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资料,分为传统手术组和改良手术组(经内环微小切口),每组各630例。结果传统组624例治愈,6例复发,治愈率99%。改良组患儿630例全部治愈,无1例复发。结论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改良手术对患儿的局部损伤小,恢复快,值得推广。

    作者:黄穰浪;程献杰;夏明智;聂晚频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行业公布内镜下微创保胆手术取石(息肉)技术规范胆囊结石微创保胆治疗规范

    一、手术适应证①经B超或其他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②经Te^99ECT或口服胆囊造影,胆囊显影,功能良好;③虽然Te^99ECT或口服胆囊造影不显影,但术中能取净结石证实胆囊管通畅者。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临床诊治分析(附6例报告)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8年12月该院收治的6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AFLP平均发病时间为孕36+4周,主要症状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及黄疸,其特点为血清胆红素升高、肝酶升高、白蛋白降低、白细胞异常升高和凝血功能异常。入院确诊后立即输注各种凝血物质,同时积极行术前准备。6例均行剖宫产术,5例病情逐渐好转,死亡1例。结论 AFLP常引起围产儿死亡及母亲预后不良,早期诊断、及时终止妊娠及全面的对症支持治疗有助于改善其预后。

    作者:杨小青 刊期: 2010年第18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