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低能量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缺血心肌微循环重建的影响。方法选取25头实验猪,随机选取20头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后随机分为心脏震波治疗组(n=15)和阳性对照组(n=5),余下5头为假手术组(阴性对照)。震波治疗组动物在心肌梗死后3、5及7 d各接受一次体外心脏震波治疗(200击/点,9点,能量0.09 mJ/mm2),1月后通过血管造影评价冠状动脉侧枝循环积分,取心肌组织行RT-PCR检测梗死交界区VEGF mRNA表达水平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缺血心肌毛细血管密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后梗死心肌局部VEGF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同时促进局部心肌组织新生毛细血管增生。通过血管造影采集冠状动脉显影后进行侧枝循环分级显示,震波治疗促进梗死区域侧枝循环建立。结论体外心脏震波可有效诱导急性缺血区血管新生,上调促血管新生因子表达水平并重建局部心肌微循环,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阶段临床应用体外心脏震波,缓解心梗后心室重塑发展,改善预后提供重要研究基础。
作者:陶四明;郭涛;王钰;蔡红雁;羊超;孙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研究马来酸曲美布汀(TM)对犬胆囊术后胆囊收缩功能的作用,并探讨其对保胆术后促进胆囊功能恢复、减少胆汁淤滞和预防胆石复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4只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只。开腹切开胆囊后再缝合胆囊切口,用穿刺针穿刺胆囊并与压力换能器连接。先经胃管对所有犬灌注生理盐水250 mL,记录胆囊内压变化;然后,于实验组灌注溶有TM 300 mg的生理盐水250 mL,对照组灌注牛奶250 mL,分别记录灌注TM和牛奶后胆囊内压的变化。结果经胃管灌注TM和牛奶后胆囊内压的变化值分别为(2.093±0.153)mmHg和(2.730±0.169)mmHg,均显著高于同组灌注生理盐水后的变化值(P〈0.05),而且后者较前者差异更为显著(P〈0.05)。此外,灌注TM后胆囊内压达小值的时间为(47.9±3.9)min,晚于灌注牛奶的(38.1±2.9)min(P〈0.05)。讨论TM可能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影响胃肠激素分泌等机制刺激胆囊收缩,提示TM对促进保胆取石术后患者胆囊收缩功能恢复可能有应用价值。
作者:谭宜将;刘衍民;文辉清;时鑫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重组血红素氧合酶-1基因(Heme oxygenase-1,HO-1)腺相关病毒(rAVV-HO-1)对大鼠自体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雄性成年Lewis鼠随机分为两组。转染组(n=24)在供肾切取时应用rAVV-HO-1原位灌注;对照组(n=24)用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原位灌注。所有供肾保存于4℃的UW液中24 h后行自体移植,同时切除对侧肾脏。留取术后3h、3d、7d的血清和尿标本以比较血肌酐、尿蛋白;取移植后3 h、3 d、7 d时的肾组织标本,以RT-PCR、免疫组化分析移植肾HO-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间接法测定HO-1的活性。结果将rAVV-HO-1原位灌注后,转染组移植后3 h、3 d、7 d移植肾HO-1mRNA的表达强度分别为(0.55±0.13),(0.82±0.19)和(0.39±0.09),对照组移植后3 h、3 d、7 d的HO-1mRNA表达强度分别为(0.11±0.07)、(0.10±0.09)和(0.09±0.03),转染组在各时间点的HO-1 mRNA表达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转染组移植后3 h可见HO-1蛋白表达,而对照组无表达。3 d、7 d后转染组移植肾可见HO-1蛋白强阳性表达,而对照组仅可见HO-1蛋白微弱表达,两组具有显著差异。转染组移植后7 d血肌酐水平为(2.14±0.87)mg/dL,明显低于对照组(7.33±2.31)mg/dL,移植后7 d治疗组尿蛋白为(5.10±1.23)μg/mL,明显少于对照组(11.61±3.39)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3 d、7 d治疗组胆红素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rAVV-HO-1转染大鼠移植肾可以诱导移植肾中HO-1的稳定表达,并对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周成;谢晋良;朱向荣;丁翔;王耀磊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研究肿瘤RNA转染树突状细胞(DCs)与同源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s)共培养对前列腺癌细胞PC3内Akt/NF-κB生存信号通道的影响,探讨这种免疫治疗引起肿瘤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CIKs、DC-CIKs和RNA转染的共培养的DC-CIKs作为效应细胞,以传代培养的PC3细胞作为靶细胞,分别加到TRANSWELL 6孔细胞培养板上、下室。收集靶细胞,分别提取细胞可溶性总蛋白和核蛋白,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Akt,phospho-Akt,phospho-IKKα/β以及NF-κBp65的表达量,以未干预的PC3细胞总蛋白和核蛋白作为阴性对照,以PI3K抑制剂LY294002作为实验的阳性对照。以β-actin作为内参照,利用Quantity One软件定量分析。结果以未干预的PC3细胞作为阴性对照,CIKs、DC-CIKs和RNA-DC-CIKs各免疫效应细胞处理组均显著抑制细胞浆中磷酸化Akt和磷酸化IKKα/β的表达。转录因子NF-κBp65的核定位减少,表达量降低。但胞浆中总Akt表达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各实验组间表达量比较,结果显示在RNA-DC-CIKs组phospho-Akt和phospho-IKKα/β和转录因子NF-κBp65表达量比CIK组更低,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肿瘤RNA负载DC-CIKs、DC-CIKs和CIKs均能显著抑制PC3细胞内Akt的活化,降低活化的IKKα/β的表达,导致转录因子NF-κBp65核内定位和表达降低,从而抑制细胞生存信号通道,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作者:庞俊;湛海伦;刘伟鹏;高新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构建人钠氢交换蛋白-1(NHE-1)基因的miRNA特异性干扰表达载体并转染293细胞,筛选其有效性。方法设计4对miRNA oligo,依次通过退火、连接,构建含NHE-1前体miRNA的重组干扰质粒pcDNATM 6.2-GW/NHE-miR和阴性对照质粒pcDNATM 6.2-GW/neg-miR,并转染293细胞,经Re-al-Time PCR评价干扰效应,筛选出干扰效应佳的靶序列。结果测序证实目的片段正确插入载体中,成功构建4个人NHE-1基因miRNA干扰载体;Real-Time PCR证实完成干扰效应评价,并根据NHE-1基因转录调控区及其蛋白分子结构功能区评价结果,得到NHE1-4是佳干扰片段。结论成功构建针对人NHE-1基因的miRNA特异性有效干扰质粒,为后续NHE-1基因腺病毒mi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调控APP裂解相关酶类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黄美风;方伯言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研究不同脱细胞方法对猪主动脉瓣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新鲜猪主动脉瓣叶随机分为4组:新鲜瓣叶对照组(组Ⅰ)及脱细胞组(组Ⅱ、Ⅲ、Ⅳ)。脱细胞处理:组Ⅱ用0.05%胰蛋白酶;组Ⅲ用1 Tri-tonX-100+核酸酶;组Ⅳ用1 TritonX-100+核酸酶+0.05%胰蛋白酶。瓣叶分别于大鼠皮下包埋;测定生物学特性;血小板液中孵育,观察血小板黏附情况。结果组Ⅱ瓣叶纤维结构受损,极限抗张强度明显下降(P〈0.05),其余2组脱细胞组性能无明显变化。组Ⅳ瓣叶皮下包埋的炎症反应较组Ⅱ、Ⅲ为轻。血小板黏附性组Ⅳ瓣叶反应较组Ⅱ、Ⅲ为轻。结论组Ⅳ脱细胞方法能更好的降低瓣叶的免疫原性并保持其生物学特性,是一种较为理想地脱细胞方法。
作者:刘春明;舒礼良;文冰;侍国伟;赵文增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探索和建立永生化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为皮肤成纤维细胞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细胞生长曲线及MTT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测定成纤维细胞生长周期及细胞增殖指数。结果不同代次原代及冻存复苏后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均很强。结论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在增殖能力上完全可以作为体细胞基因治疗的靶细胞,而且是未来有希望的永生化基因治疗细胞之一。
作者:王晓华;姜又红;马萍;尹元琴;隋承光;孟凡东;田昕;李妍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研究Pdcd4 mRNA及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探讨其与肾肿瘤分期分级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半定量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同时检测肾脏透明细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Pdcd4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dcd4 mRNA在肾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均有表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肾透明细胞癌Pdcd4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7.5%(15/40),显著低于癌旁正常肾脏组织阳性表达率90%(18/20),G1~G2期Pdcd4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6.5%(13/23)高于G3~G4期Pdcd4蛋白表达阳性率为11.7%(2/17),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Pdcd4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中呈低表达,与肾癌的发生及恶性分化程度相关,作为抑癌基因,Pdcd4蛋白表达可作为判定肾透明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
作者:许传兵;徐忠华;刘照旭;范医东;唐悦清;刘承;闫磊;焦伟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P)诱导皮肤T细胞淋巴瘤Hut102细胞株的凋亡及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Hut10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Hut102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印迹法检测Hut102细胞中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caspase-3、热休克蛋白27(Hsp27)的表达。结果雷公藤内酯醇可诱导Hut102细胞凋亡(P〈0.01),磷酸化p38MAPK、caspase-3被激活,同时抑制Hsp27的表达。用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干预后,雷公藤内酯醇诱导Hut102细胞凋亡率下降,磷酸化p38的表达降低,caspase-3激活被抑制,Hsp27的表达增加。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可诱导Hut102细胞凋亡,该作用可被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显著抑制,提示雷公藤内酯醇可能通过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使部分Hut102细胞产生凋亡。
作者:谢会霞;郝进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金雀异黄素对兔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视网膜组织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mRNA和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外伤性PVR模型,分为两组:第1组阴性对照组,第2组金雀异黄素治疗组。每组于制模后第7、14、21、28天分别将2只模型眼球取出制作标本,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视网膜组织PDGF 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CNA表达。结果①外伤性PVR视网膜组织PDGF mRNA和PCNA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表达;②金雀异黄素治疗组在第7、14、21、28天时视网膜组织PDGF mRNA和PCNA表达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金雀异黄素能降低外伤性PVR视网膜组织PDGF mRNA和PCNA表达,具有抑制外伤性PVR的潜能。
作者:游江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揭示糖尿病胃轻瘫发病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造模10周后,模型检测;流式细胞术测细胞凋亡与线粒体膜电位(△φm);荧光定量RT-PCR测腺苷酸转移载体(ANT)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造模后均出现多尿、多饮及多食症状,体重减轻;血糖浓度显著增高(P〈0.01);胃内色素残留率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胃平滑肌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1);△φm显著降低(P〈0.01);ANT mRNA是对照组的2倍;胞质细胞色素C显著增加(P〈0.05)。结论线粒体信号转导通路可能介导了糖尿病大鼠胃平滑肌细胞凋亡,后者在糖尿病胃轻瘫发病机制中扮演了一定角色。
作者:陈霞;赵宏贤;杨燕;郭勇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观察TNF-a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营养不良模型大鼠呼吸肌萎缩的影响以及吲哚美辛(IND)对其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反复熏香烟加气道内滴猪胰弹性蛋白酶方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把COPD营养不良大鼠随机分为A、B、C、D 4组。A组、对照组和COPD营养正常组每天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B、C、D组每天予不同剂量IND灌胃(B组:IND 0.5 mg/kg.d,C组:IND 1 mg/kg.d,D组:IND 2 mg/kg.d)。检测各组干预前后体重、血清中TNF-α的浓度以及大鼠呼吸肌蛋白质分解代谢率。结果 IND干预后,干预组B、C、D血清中TNF-a含量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比干预A组显著性的降低(P〈0.01),同时大鼠呼吸肌蛋白质分解代谢率也下降、体重回升,干预组B、C、D大鼠体重增长速度高于A组,在C组达到显著性(P〈0.05)。结论 TNF-α参与了COPD营养不良、骨骼肌萎缩的发生,吲哚美辛可以降低COPD营养不良大鼠血清中TNF-α的水平以及骨骼肌蛋白分解代谢率,从而部分改善COPD营养不良大鼠的骨骼肌萎缩。
作者:刘备战;孙圣华;林桦;唐文祥;高健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后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2只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开胸后仅行左冠脉套线而不阻断160 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40 min,再灌注120 min)、缺血后处理组(IPC组,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40 min,再通30 s,结扎30 s,重复3次,再灌注120 min)和EGb761后处理组(E组,开放左冠状动脉即刻1 min内予以静脉推注EGb761 100mg/kg,再灌注120 min)。分别于左冠前降支阻断前20 min(T1)、左冠前降支阻断20 min(T2)、左冠前降支阻断40 min(T3)、心肌再灌注1h(T4)和心肌再灌注2 h(T5)抽取颈内动脉血测定血清肌钙蛋白(IcTnI)含量。再灌注末抽血离心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测定梗死面积。结果和IR组相比,IPC组和E组再灌注各个时间点cTnI均降低(P〈0.05);IPC组和E组梗死面积均小于IR组(P〈0.05);IPC组和E组血清中SOD的活性高于IR组,MDA的含量低于IR组(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后处理具有类似缺血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增强心肌抗氧化能力有关。
作者:杨东林;冉珂;常业恬;徐军美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中药清胰汤联合地塞米松对大鼠重型急性胰腺炎(SAP)早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治疗作用。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100只,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P组、地塞米松治疗组(D组)、清胰汤治疗组(Q组)及地塞米松联合清胰汤组(D+Q组),每组20只。每组按照不同时间点分为2、6、12和24 h 4个小组,每组5只。假手术组、SAP组经阴茎背静脉给予生理盐水,D组经阴茎背静脉给予地塞米松,Q组鼻饲给予清胰汤,D+Q组联合应用地塞米松和清胰汤。用5%牛磺胆酸钠经胰胆管逆行注射制作大鼠SAP模型,检测血清TNFa(肿瘤坏死因子a)、IL-1(白介素-1)、IL-6(白介素-6)和AMY(淀粉酶)水平,计算胰腺脏器系数并观察大体及病理学改变。结果 SAP各组血清AMY、TNFa、IL-1、IL-6水平均明显升高,胰腺病理评分明显增加,腹水量亦明显增加,镜下可见胰腺水肿、出血、炎细胞浸润、点片状坏死。并随时间延长而增加。D组和Q组腹水量明显减少;除2 h组外胰腺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胰腺病理评分减少(P〈0.01);血清AMY、TNFa、IL-1、IL-6明显下降。两组之间上述各指标无明显差别。D+Q组与D组和Q组6、12和24 h小组相比血清AMY、TNFa、IL-1、IL-6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血清AMY、TNFa、IL-1、IL-6在SAP早期SIRS阶段明显升高,清胰汤和地塞米松对大鼠SAP早期SIRS均有治疗作用,两者有协同作用。
作者:毕旭东;赵晶;付晓光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术前延迟时间对急性阑尾炎临床经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7年12月,该院连续收治的2 107例术前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而接受了阑尾切除术的患者资料。将患者按术前延迟时间的不同分为〈12 h、12~24 h、24~36 h、36~48 h、48~72 h和〉72 h 6个组,分析不同的术前延迟时间与急性阑尾炎病理结果、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发热时间、抗生素治疗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总的诊断准确率为85.7%。术前延迟时间(主要是入院前延迟时间)对急性阑尾炎病理结果有显著影响(P〈0.0001),而入院后延迟时间对其影响无显著性。随着术前延迟时间的增加,发生晚期阑尾炎的风险逐渐上升(P〈0.0001)。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发热时间、抗生素治疗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术前延迟时间呈正相关。结论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延迟手术是不安全的。降低晚期阑尾炎发生率应着眼于入院前的处理。
作者:柏志斌;汤文浩;陈卫东;肖家全;蒋小华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对比小儿腹股沟斜疝传统手术治疗和改良手术治疗效果,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外科2001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1 26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资料,分为传统手术组和改良手术组(经内环微小切口),每组各630例。结果传统组624例治愈,6例复发,治愈率99%。改良组患儿630例全部治愈,无1例复发。结论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改良手术对患儿的局部损伤小,恢复快,值得推广。
作者:黄穰浪;程献杰;夏明智;聂晚频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年龄对肺部感染并发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E)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因肺部感染在该院住院或住院期间出现肺部感染的60岁以上的老人845例病历资料,调查各年龄段及各分界年龄上下肺部感染并发MODSE的发生率。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年龄与肺部感染并发MODSE发生率的相关关系,采用四格表χ2检验分别比较各分界年龄上下之间肺部感染并发MODSE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年龄与肺部感染并发MODSE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Spearman等级r=0.670,P〈0.001),肺部感染并发MODSE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高;70岁以上各分界年龄上下之间肺部感染并发MODSE发生率的差异有显著性。70岁是影响肺部感染并发MODSE发生率的明显分界年龄,70岁以上老年人是肺部感染并发MODSE的高危人群。结论年龄对肺部感染并发MODSE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早期预测价值。
作者:刘茜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ICU病房的重症患者鼻饲并发症的有效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该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带鼻饲48例的资料。保持呼吸道通畅;妥善固定、监测胃管深度;保证鼻饲的正确体位;严密监测胃残留量;鼻饲饮食时要适时、适量、适温,缓慢匀速;注意气套管气囊的护理;口咽部护理;注意翻身叩背的时间;重症患者为预防压疮,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鼻饲返流及误吸,并且记录病人发生误吸的次数。结果 45例未发生返流,3例发生返流,其中2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1例因返流并发吸入性肺炎。结论长期胃肠道营养支持是护理该类患者的一项主要措施,结合临床实践,正确留置鼻胃管和加强鼻饲护理,积极预防返流十分必要。
作者:李勤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总结2004年9月~2009年8月在该所治疗的肺结核病人发生药物性肝损伤108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佳治疗措施。方法对于ALT 150 U以下的无临床症状者继续抗结核治疗,同时保肝降酶治疗,密切监测肝功能;对有明显肝损伤临床症状而且ALT在150 U以上的患者应立即停用对肝脏损伤大的抗结核药物,治疗肝损伤,监测肝功能,肝损伤减轻后再行抗结核治疗并继续监测肝功能。结果本组108例全部恢复正常。结论抗结核治疗药物可引起严重肝损伤,需要积极防治及早发现并处理,轻度病人在保肝治疗同时可以抗结核治疗,以完成疗程,确保抗结核疗效。
作者:张卓;孙彦华;王宇宏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以便尽快采取防治措施,降低死亡率。方法分析该院血液科1994年9月~2009年12月发生颅内出血的急性白血病患者41例(A组)的临床资料,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无颅内出血的急性白血病患者43例为对照组(B组)。结果入院时高白细胞血症患者及合并DIC患者更容易合并颅内出血,在疾病终末期合并感染、血小板减少也是颅内出血的主要原因。结论颅内出血与高白细胞、血小板严重减少、合并DIC及合并感染有关,应针对上述因素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颅内出血的发生,提高完全缓解率及生存时间。
作者:曾惠;周合冰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通过对综合医院一名神经科总住院医师的945例会诊病例分析,反映总住院医师的工作情况。方法统计分析945例提出神经内科会诊的非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和急诊室患者会诊情况。结果共新会诊患者945例,女494例(52.3%),男451例(47.4%),年龄分布在15~94岁之间,平均每周新会诊39例。急诊室会诊419例(44.3%),病房会诊526例(55.7%),包括病房常规会诊432例(82.2%),病房急症会诊94例(17.8%)。内科约请会诊以脑血管病居多,86例(27.1%),其次为代谢性脑病40例(12.6%),会诊疾病出现频率较高的还有无明确器质性病因的头迷或眩晕38例(12%);头痛32例(10.1%);周围神经病,28例(8.8%)。外科和妇产科约请会诊目的主要是术前准备、围手术期神经科疾病风险评价和预防,32例(28.7%)。肿瘤科会诊病例则以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性肿瘤居多,30例(36%)。结论总住院医师制度,使总住院医师获得了更多的临床实践机会。神经科医生需要在神经病学、内科学及心理学方面具有广博的知识。
作者:丛琳;刘静;郭阳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影响甲状腺术后恶心呕吐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193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综合征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评价。结果该组193例患者中,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综合征症状的共115例,其发生率为59.6%。患者性别、手术时间、麻醉方式、有无吸烟史及晕动病史与甲状腺术后恶心呕吐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P〈0.01)。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晕动病史、麻醉方式和手术时间是影响甲状腺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综合征发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性别、晕动病史、麻醉方式和手术时间可能影响甲状腺术后恶心呕吐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冯强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研究探讨结核性胸腔积液胸水排放时间长短与胸膜粘连包裹的相关关系。方法回顾分析该科5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在不同胸水排放时间段存在的不同程度的胸膜粘连包裹情况。结果胸水排放时间小于1周者胸膜粘连与包裹发生率明显低于超过2周者。结论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尽早排放胸水是预防胸膜粘连包裹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陈世雄;阮玉姝;曾凡军;丁文柏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使用"三升袋(TNA全合一)"营养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营养不良的疗效及相关指标评估。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营养不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三升袋"组及对照组,给予为期2周的"三升袋"营养支持。结果①临床疗效":三升袋"组有效率为92.8%,对照组65.7%,P〈0.05。②体重指数及MRC指数检查:"三升袋"组体重指数显著增加(P〈0.05),MRC级别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体重指数及MRC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③生化指标:"三升袋"组血清铁蛋白、血清白蛋白显著增加(P〈0.05),对照组血清铁蛋白、血清白蛋白无明显变化(P〉0.05)。③血气及肺功能:"三升袋"组的PaO2、PaCO2、FVC及FEV1/FVC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 "三升袋"营养支持可提高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疗效,改善相关指标。
作者:刘秋平;卞霞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颈椎生理曲度的生物力学变化所致颈椎不稳与交感型颈椎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对30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和30例随机抽样正常健康者颈椎的X线表现做对照研究。结果观察组颈椎生理曲度不稳者为23例(76.6%),颈椎间盘退变7例(23.4%);不稳定节段为1个者6例,2个者13例,3个者4例。颈椎不稳主要发生在C3-C4、C4-C5、C5-C6,偶见于C6-C7,且多为中度以上。对照组颈椎生理曲度不稳者为7例(23.4%),且多为轻度;颈椎间盘退变占21例(70%)。结论颈椎生理曲度的生物力学变化所致的颈椎失稳是交感型颈椎病的重要发病原因。
作者:张建波;张英俊;张伟东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血浆置换(PE)联合血液滤过(HF)治疗妊娠并发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妊娠并发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共24例,分为PE和HF联合治疗组(12例)和单纯PE组(12例),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功能,评价两组住院时间及治疗次数。结果联合治疗组肝功能、凝血功能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住院时间,血浆置换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是治疗妊娠并发重症肝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尽早联合血浆置换和血液滤过可以促进病人恢复,减少PE次数,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文卫红;龙湘珍;蒋玉兰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介绍经10肋间胸膜外胸腹联合切口肾上腺肿瘤切除的方法和体会。方法在11肋上胸膜外做胸腹联合切口,切断肋间肌后从10肋间开始下压胸内筋膜,使其从10肋上分离,然后切断膈肌后行肾上腺肿瘤切除。结果 100例肾上腺肿瘤完整切除,3例腔静脉和4例肾静脉损伤满意修复。结论经10肋间胸膜外胸腹联合切口适合大或位置较高的肾上腺肿瘤的切除。
作者:刘定益;王健;王名伟;张翀宇;祝宇;吴瑜璇;周文龙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如何深化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方法分析我国公立医院人事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深化我国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原则、方法和内容。结果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尚存在很多问题,需要采取多种综合的方法,创新性地进行改革。结论为了促进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必须加快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进程。
作者:张璐;贾泽明;张阳德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心理障碍与冠心病(CHD)及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90例有心理障碍的冠心病患者(心理障碍组)与87例无心理障碍组的冠心病患者(无心理障碍组);观察其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血脂、肿瘤坏死因子及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变化。结果心理障碍组较无心理障碍组空腹胰岛素升高、脂代谢紊乱(三酰甘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及胆固醇升高)、肿瘤坏死因子升高且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心理障碍与冠心病及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张丽明;陈文浩;杨娟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单纤维肌电图(SFEMG)对重症肌无力(MG)患者诊断的价值。方法对41位重症肌无力患者被检肌肉进行单纤维肌电图检测。结果 4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单纤维肌电图检查结果正常5例(12.20%),颤抖时间延长36例(87.80%),阻滞28例(68.22%)。结论单纤维肌电图是诊断重症肌无力敏感性较高的检测方法。
作者:史琤莉;田小平;胡大村;向亚丽;石伟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芦荟对动静脉内瘘的早期干预及其功能维护。方法将265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36和129例。实验组在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第2天用芦荟外涂和外敷,而对照组术后作常规的握拳,湿热敷等功能锻练,随访观察13个月。结果实验组动静脉内瘘成熟时间明显缩短,首次血流量充足和穿刺的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05)实验组动静脉内瘘1年的栓塞率,感染等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结论芦荟促进动静脉内瘘的成熟,减少内瘘血管的感染,栓塞等并发症。
作者:文育红;肖湘成;黄明霞;彭兰;伍锟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的病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该院收治的92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纯母乳喂养83例、腹泻病史30例、肝功能异常39例、抗生素使用史28例为主要发病原因。分别予静脉注射维生素K1及止惊、降颅压、输血对症支持治疗,其中有13例患儿行硬膜下穿刺放血治疗,有7例患儿转外科行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治疗。结果治愈76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14例。随访了12例存活病儿,有10例存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结论对于本病要早诊断、早治疗,而做好预防工作是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建议产院予新生儿预防性肌注维生素K1,对于3个月以内的单纯母乳喂养儿,在合并长期腹泻、黄疸延迟或患有肝胆疾病、应用抗生素、存在吸收障碍时均应补充维生素K。
作者:康杰;杨宝昌;赵津生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分析Cronkhite-Canada综合征(CCS)的临床特点。方法报告该院收治的1例CCS患者,并检索1985年1月~2008年12月国内42例CC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国内43例CCS患者以外胚层变化、胃肠道多发性息肉为主要临床特点,2例患者合并胃肠道肿瘤。19例患者经综合治疗症状不同程度缓解,20例随访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5个月。结论 CCS发病率极低,本病的确诊有赖于内镜及组织学检查,目前国内外暂无特异性治疗方案。本病预后不佳,半数患者确诊后2年内死亡。
作者:李曼;朱明欣;黄浩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肺血栓栓塞(PTE)的危险因素、临床征象、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10年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确诊为肺血栓栓塞症的54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血栓栓塞患者中男性比女性多,下肢静脉曲张、血栓形成、手术外伤史和肿瘤史是其重要的危险因素,呼吸困难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下肢肿痛是较常见的合并症状。结论提高对PTE的认识并及时准确诊治,对改善PTE患者的预后,延长PTE患者的生存期有很大意义。
作者:邓荃文;何碧秀;胡成平;陈琼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比较经阴子宫三角形切除术、经腹子宫三角形切除术、经腹子宫次全切除术3种不同术式的临床效果,检测两种术式对机体应激的影响,探讨子宫次全切除的佳术式。方法有子宫切除指征且要求保留宫颈的患者140例,47例行经阴子宫三角形切除术,经腹子宫三角形切除术45例,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术48例。比较3种术式患者的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病率、术后切口疼痛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等;同时检测两组术前、术后外周血中皮质醇(Cor)变化,以评估3种术式对机体应激的影响。结果经阴子宫三角形切除术组较经腹两组术后切口疼痛轻,恢复肛门排气时间短(23.1±2.76)h,术后病率低(3.50%),住院时间短(6.5±1.78)d,与经腹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组术后24 h外周血中皮质醇均升高,经阴子宫三角形切除术组术后24 h外周血中皮质醇平均为(190.78±56.35)nmol/L,较术前24 h外周血中皮质醇[平均为(121.56±15.46)nmol/L]升高不显著,经腹子宫三角形切除术组术后24 h、外周血中皮质醇平均(397.23±92.39)nmol/L,经腹子宫次全切术组术后24h外周血中皮质醇平均(417.40±82.31)nmol/L,均较术前升高明显,阴式组与腹式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阴子宫三角形切除术为无需特殊器材、创伤小、不影响卵巢血供且有利于患者身心康复的微创手术方式,在临床中应用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刘美兰;郭玉华;于小玲;张艳;李建敏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探讨4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的影响及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方法 将3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4组,接受利培酮、喹硫平、阿立哌唑和齐拉西酮治疗,测定单药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及餐后2 h血糖、血清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利培酮、喹硫平、阿立哌唑及齐拉西酮对糖代谢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均有影响。结论 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糖代谢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存在差异,齐拉西酮对糖代谢的影响与糖化血红蛋白无关联性。
作者:杨诚;陶世武;陈强;潘润德;潘天伟;李梁;李必浩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比较行子宫切除术前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且确定心理障碍是否与手术适应证有关。方法对在准备行子宫切除术的97名女性患者,通过一般健康问卷(GHQ)来评估手术前后心理健康问题(MIH)的发病率。交叉制表检测子宫切除术与心理问题相关性。结果 97名患者中,术前43名患者表现焦虑相关性疾病(44.3%),7个人表现术前抑郁(7.2%);手术后,50名患者表现焦虑(51.5%,显著增加7.2%),4名患者表现抑郁(4.1%,降低3.1%),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314,0.352)。术前诊断为子宫肌瘤患者,与焦虑及抑郁有显著相关性(分别为77.6%,100%)。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较无生育要求者有明显的焦虑及抑郁(分别为40.0%,P=0.026;32.0%,P=0.015)。结论子宫切除术前后患者会发生MIH,可进行心理干预以减少患者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娇;张蔚;敖良飞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分析影响阿德福韦酯治疗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入选并收集阿德福韦酯治疗48周的92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48周HBV DNA转阴、48周HBeAg转阴或转换和48周ALT复常者较未转阴者的基线HBV DNA水平低;基线ALT≤1ULN、HBV DNA≤5.0 log10 copies/mL者与基线ALT〉1ULN、HBV DNA〉5.0 log10 copies/mL者比较,治疗至48周时的HBV DNA转阴率(χ2=17.321,P〈0.001)、e抗原阳性患者血清学转阴或转换率(χ2=3.88,P=0.049)、ALT复常率(χ2=25.526,P〈0.001)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HBV DNA低水平、24周HBV DNA转阴、12周YMDD变异转阴是48周获得较好疗效的相关因素。治疗24周时HBV DNA未转阴者继续治疗至48周时仍有24.1%的患者发生HBV DNA转阴。结论对拉米夫定(LAM)治疗出现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的基线HBV DNA低水平、24周HBV DNA转阴、12周YMDD变异转阴是48周疗效较好的相关影响因素。发生病毒学突破而无生化学突破的患者早期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可获得更佳疗效;治疗24周时HBV DNA未转阴者应继续坚持治疗。
作者:邱源旺;蒋祥虎;黄利华;胡泰洪;丁虹;蒋跃明;戴亚新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青钱柳多糖对体外诱导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方法以人肝L-02细胞作为研究对象,用四环素建立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将实验分为诱导组、继续诱导组及脱离诱导组,用油红0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和细胞内脂滴的形成情况,并测定细胞内三酰甘油(TG)含量的变化。结果青钱柳多糖(40~120μg/mL)可明显降低细胞内TG值,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青钱柳多糖可能通过减少细胞内TG的生成阻止肝细胞脂肪变性。
作者:段小群;刘永明;卢曦;梁成钦;陈薇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抵抗素基因转染的HepG2细胞转录因子PPARγ mRNA表达和活性氧的影响。方法用微量化的葡萄糖氧化酶法对抵抗素基因转染诱导的胰岛素抵抗细胞进行鉴定,加用罗格列酮干预,并和正常HepG2细胞进行对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性氧和RT-PCR法检测PPARγ mRNA表达。结果抵抗素基因转染诱导了肝性胰岛素抵抗的细胞模型,罗格列酮对抵抗素转染的HepG2细胞PPARγ mRNA表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活性氧含量改变影响不明显。结论糖尿患者长期服用罗格列酮可能对肝脏PPARγ mRNA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作者:金正贤;时晓明;商战平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结合蛋白(IL-18BP)在狼疮性肾炎(LN)疾病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取在该院已确诊但未治疗的LN患者30例,正常对照18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IL-18BP的表达,并采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ELISA法检测外周血IL-18BP水平,并对LN患者肾组织和外周血IL-18BP表达和分泌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LN患者肾组织IL-18BP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LN患者血清IL-18BP水平也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IL-18BP在LN肾组织中的表达与其血清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 IL-18BP的高表达和高分泌可能对IL-18的过度分泌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从而对LN发展起着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姚翠微;陶静莉;黄敏;唐德燊;刘华锋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与中国北方妇女卵巢上皮性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检测130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和159例对照组妇女的MMP-7基因启动子区-181A/G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结果 MMP-7基因启动子区-181A/G多态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 genotype=0.00和P allele=0.01);与A/A基因型相比,携带G等位基因能明显增加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病风险,经年龄校正的OR值为3.21(95%CI=1.63~6.32)。结论 MMP-7启动子区-181 A/G多态与上皮性卵巢癌的遗传易感性相关,携带G等位基因可能增加卵巢癌的发病风险。
作者:张燕;杜慧;康山;孙东兰;李琰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了解染色体倒位与生育的关系。方法对有不良妊娠史、不孕、不育的患者抽取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制备染色体G显带标本。按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在2 395例受检的人中,发现罕见的染色体倒位4例,包括inv(6)、inv(7)、inv(10)、inv(11),各占总数的0.04%;另外有23例inv(9),占总数的0.96%。结论在排除了免疫、内分泌等因素造成的流产后,对于染色体倒位,应注意其与不孕不育、流产的直接关系。
作者:庞振英;汲军;曾永秋;赵小平;黄燕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观察鼻腔冲洗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雾化吸入治疗幼儿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探索幼儿期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方法根据诊断标准收集137例确诊为变应性鼻炎的2~3岁幼儿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7例进行治疗。治疗前根据变应性鼻炎的病情症状及体征记分标准进行评分。治疗组依次使用2.8%温盐水50 mL,0.5%甲硝唑注射液30 mL冲洗鼻腔。卡介菌多糖核酸1 mL经鼻雾化吸入,初始3 d每天2次,其后1周每天1次,后2周隔日1次。同时,根据年龄、体重每天口服氯雷他啶1次。对照组不使用卡介菌多糖核酸雾化吸入,余治疗方案同前。治疗结束后,比较治疗前后鼻塞、喷嚏、流清涕、睡眠打鼾及睡眠质量等各项观察指标记分,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70%的患儿鼻塞、喷嚏及流清涕等症状于6次治疗后即出现明显减轻,伴睡眠打鼾患儿睡眠质量明显改善,夜间翻身次数减少;对照组56.7%的患儿以上症状改善;疗程结束后评价治疗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77.7%,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1);137例患儿无1例发生毒副作用。结论鼻腔冲洗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雾化吸入治疗幼儿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起效迅速、无明显毒副作用且使用方便,可作为治疗幼儿变应性鼻炎的首选方案。
作者:张建基;孙晓卫;窦芬芬;巩克波;高玉芳;江应慧;张子和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8年12月该院收治的6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AFLP平均发病时间为孕36+4周,主要症状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及黄疸,其特点为血清胆红素升高、肝酶升高、白蛋白降低、白细胞异常升高和凝血功能异常。入院确诊后立即输注各种凝血物质,同时积极行术前准备。6例均行剖宫产术,5例病情逐渐好转,死亡1例。结论 AFLP常引起围产儿死亡及母亲预后不良,早期诊断、及时终止妊娠及全面的对症支持治疗有助于改善其预后。
作者:杨小青 刊期: 2010年第18期
近年研究表明,许多产科疾病均与胎盘内或母体重要脏器内血栓前状态和血栓形成有关。因此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增加对高凝状态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妊娠结局。下文将结合2008年7月颁布的《美国胸科医师学会抗栓指南8》(下称ACCP8),阐述产科抗凝治疗的适应证、药物选择、治疗监测及疾病管理等方面的新进展,以期提高抗凝治疗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黄熙琳;苏放明 刊期: 2010年第18期
本会的成立。将制定内镜行业规范,促进新型内镜设备、器械和材料的开发生产、临床推广和售后服务的规范指导管理,制定全国统一规范的内镜和消毒设备质量标准。协调全国统一产品价格,有效地从源头堵截内镜、消毒设备销购过程中的商业行贿受贿行为,降低了行政干部职务性受贿经济犯罪的几率,也大大减少销售公司推销产品过程中的行贿行为。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全国各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培训基地负责人和各位知名内镜专家:为加快推动中国“国际知名内镜领袖人物计划”,加快扩大我国各专科内镜领袖人物在国际内镜领域的社会影响,向世界展示当今中国具有医学内镜的高水平和综合实力。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全球关注多国15个专科63位世界名医国际内镜微创大师聚会澳门盛会千余病人闻讯约诊崛起的中国引领世界医学各专科内镜微创联盟,全球关注多国15个专科63位世界名医国际内镜微创大师聚汇澳门盛会,千余疑难病人闻讯要求预约赴澳门请世界名医诊治。我国政府支持“世界内镜医师协会”建立创举,探求各国统一规范各专科内镜培训、考试标准。我国驻外大使馆、领事馆科技部门积极支持协会国际合作和大会宣传。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2007年3月30日上午9时,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刘谦教授;医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鲁重美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中华肝胆外科杂志》副总编赵玉沛教授;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主任、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医管(医政)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医政处:为加强内镜临床诊疗质量评价与监督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完善我国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监管评价体系,经研究,决定成立内镜临床诊疗质量评价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属于国家级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半月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期刊及湖南省十佳期刊。本刊遵循面向全国、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反映医学及医学相关学科的研究水平和发展动向,促进国内外不同学科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前沿交叉新兴的年青学科、年青学科团队发表纳米医药制剂、纳米生物材料和纳米生物器件三大重点项目论文20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195余项,出版专著9本、专业杂志一本,举办培训班16次。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今天,在这个值得庆贺的日子,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陈敏章消化内镜中心成立暨首家全国(消化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通过现场验收评价举行庆祝大会。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依照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关于互联网新闻信息管理规定,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批准,中国内镜新闻网自2009年4月被准予创办。该网站新闻单位类别:中央新闻单位。网站域名:
作者:贾泽明;刘波;申海菊 刊期: 2010年第18期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胆囊切除术后不良反应大规模人群调查”,治疗疾病应重视保留器官和功能,是现代人文医学发展方向的新观念。①成立内镜行业微创保胆专家委员会,公布了第一批内镜下《微创保胆医师》名单,并推荐申报“医师执业保险”和“银行信誉卡”。②公布了内镜下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技术规范。③公布了内镜下微创保胆医师遴选标准。
作者:刘衍民;乔铁;刘京山 刊期: 2010年第18期
2010年7月24日在上海召开的《2010年第三届中国经自然腔道内镜外科大会暨第六届中国纳米生物技术大会》上,中国首次颁发各专科《内镜医师(教师)证》。大会主席台前排就坐从左至右为:卫生部计划财务司刘殿奎副司长,中国工程院大会主席团委员、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一、手术适应证①经B超或其他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②经Te^99ECT或口服胆囊造影,胆囊显影,功能良好;③虽然Te^99ECT或口服胆囊造影不显影,但术中能取净结石证实胆囊管通畅者。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经自然腔道灯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e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是刚兴起的一项探索性治疗技术,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自然存在的腔道来进行检查或治疗,诊治范围除自然腔道内部外,还拓展到腔道周围,操作形式也有很多的革新。如:胃镜下胆囊切除、肠道镜下胃部分切除、尿道镜下阴道膀胱瘘修补、宫腔镜下子宫壁内手术、经耳/鼻腔颅底肿瘤切除,等等。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中国内镜新闻网香港12月20日电(记者朱玲俐、应挺),在2()10年的新年即将到来之际,由世界内镜医师大会组委会、第19届中国内镜医师大会组委会、世界内镜医师协会组委会、世界内镜博览会组委会、中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2008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办公厅通知全国各地卫生厅、局,我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考评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王字、张阳德。”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考评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为:负责组织相关专家拟定全国内镜专业技术人员的评价标准和技术准入标准,研究并进行培训与考试模块设计等具体科学技术指导管理工作,对全国内镜专业技术考评、培训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并负责全国内镜专业技术资格考评组织实施工作。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1.我国内镜诊疗技术已正式纳入到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和管理体系,除妇科其它基地暂不增。2.行业规范对多轮评审符合条件的副教授以上专家颁发首批免考《内镜医师证》,作为培训教师。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12月19日上午9时整,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花团锦簇,掌声雷动,处处洋溢着和谐的气氛。大会开幕式由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医学部党委书记、全国关节镜外科学组副组长兼秘书长敖英芳教授担任大会主持。张阳德会长代表大会致题为“年轻的学科、新兴的技术、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北京报道,第2届世界(第20届中国)内镜医师大会暨第2届澳港外科学术交流会组委会(简称“2202大会”)在北京卫生部办公楼108会议室,召开了第3次筹备会议(第1次筹备会议在广州南沙宾馆召开,
作者:刘刚;刘春艳 刊期: 2010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