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小群;刘永明;卢曦;梁成钦;陈薇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全国各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培训基地负责人和各位知名内镜专家:为加快推动中国“国际知名内镜领袖人物计划”,加快扩大我国各专科内镜领袖人物在国际内镜领域的社会影响,向世界展示当今中国具有医学内镜的高水平和综合实力。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经自然腔道灯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e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是刚兴起的一项探索性治疗技术,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自然存在的腔道来进行检查或治疗,诊治范围除自然腔道内部外,还拓展到腔道周围,操作形式也有很多的革新。如:胃镜下胆囊切除、肠道镜下胃部分切除、尿道镜下阴道膀胱瘘修补、宫腔镜下子宫壁内手术、经耳/鼻腔颅底肿瘤切除,等等。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以便尽快采取防治措施,降低死亡率。方法分析该院血液科1994年9月~2009年12月发生颅内出血的急性白血病患者41例(A组)的临床资料,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无颅内出血的急性白血病患者43例为对照组(B组)。结果入院时高白细胞血症患者及合并DIC患者更容易合并颅内出血,在疾病终末期合并感染、血小板减少也是颅内出血的主要原因。结论颅内出血与高白细胞、血小板严重减少、合并DIC及合并感染有关,应针对上述因素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颅内出血的发生,提高完全缓解率及生存时间。
作者:曾惠;周合冰 刊期: 2010年第18期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研究探讨结核性胸腔积液胸水排放时间长短与胸膜粘连包裹的相关关系。方法回顾分析该科5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在不同胸水排放时间段存在的不同程度的胸膜粘连包裹情况。结果胸水排放时间小于1周者胸膜粘连与包裹发生率明显低于超过2周者。结论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尽早排放胸水是预防胸膜粘连包裹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陈世雄;阮玉姝;曾凡军;丁文柏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与中国北方妇女卵巢上皮性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检测130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和159例对照组妇女的MMP-7基因启动子区-181A/G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结果 MMP-7基因启动子区-181A/G多态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 genotype=0.00和P allele=0.01);与A/A基因型相比,携带G等位基因能明显增加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病风险,经年龄校正的OR值为3.21(95%CI=1.63~6.32)。结论 MMP-7启动子区-181 A/G多态与上皮性卵巢癌的遗传易感性相关,携带G等位基因可能增加卵巢癌的发病风险。
作者:张燕;杜慧;康山;孙东兰;李琰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揭示糖尿病胃轻瘫发病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造模10周后,模型检测;流式细胞术测细胞凋亡与线粒体膜电位(△φm);荧光定量RT-PCR测腺苷酸转移载体(ANT)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造模后均出现多尿、多饮及多食症状,体重减轻;血糖浓度显著增高(P〈0.01);胃内色素残留率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胃平滑肌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1);△φm显著降低(P〈0.01);ANT mRNA是对照组的2倍;胞质细胞色素C显著增加(P〈0.05)。结论线粒体信号转导通路可能介导了糖尿病大鼠胃平滑肌细胞凋亡,后者在糖尿病胃轻瘫发病机制中扮演了一定角色。
作者:陈霞;赵宏贤;杨燕;郭勇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介绍经10肋间胸膜外胸腹联合切口肾上腺肿瘤切除的方法和体会。方法在11肋上胸膜外做胸腹联合切口,切断肋间肌后从10肋间开始下压胸内筋膜,使其从10肋上分离,然后切断膈肌后行肾上腺肿瘤切除。结果 100例肾上腺肿瘤完整切除,3例腔静脉和4例肾静脉损伤满意修复。结论经10肋间胸膜外胸腹联合切口适合大或位置较高的肾上腺肿瘤的切除。
作者:刘定益;王健;王名伟;张翀宇;祝宇;吴瑜璇;周文龙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P)诱导皮肤T细胞淋巴瘤Hut102细胞株的凋亡及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Hut10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Hut102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印迹法检测Hut102细胞中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caspase-3、热休克蛋白27(Hsp27)的表达。结果雷公藤内酯醇可诱导Hut102细胞凋亡(P〈0.01),磷酸化p38MAPK、caspase-3被激活,同时抑制Hsp27的表达。用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干预后,雷公藤内酯醇诱导Hut102细胞凋亡率下降,磷酸化p38的表达降低,caspase-3激活被抑制,Hsp27的表达增加。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可诱导Hut102细胞凋亡,该作用可被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显著抑制,提示雷公藤内酯醇可能通过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使部分Hut102细胞产生凋亡。
作者:谢会霞;郝进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研究马来酸曲美布汀(TM)对犬胆囊术后胆囊收缩功能的作用,并探讨其对保胆术后促进胆囊功能恢复、减少胆汁淤滞和预防胆石复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4只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只。开腹切开胆囊后再缝合胆囊切口,用穿刺针穿刺胆囊并与压力换能器连接。先经胃管对所有犬灌注生理盐水250 mL,记录胆囊内压变化;然后,于实验组灌注溶有TM 300 mg的生理盐水250 mL,对照组灌注牛奶250 mL,分别记录灌注TM和牛奶后胆囊内压的变化。结果经胃管灌注TM和牛奶后胆囊内压的变化值分别为(2.093±0.153)mmHg和(2.730±0.169)mmHg,均显著高于同组灌注生理盐水后的变化值(P〈0.05),而且后者较前者差异更为显著(P〈0.05)。此外,灌注TM后胆囊内压达小值的时间为(47.9±3.9)min,晚于灌注牛奶的(38.1±2.9)min(P〈0.05)。讨论TM可能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影响胃肠激素分泌等机制刺激胆囊收缩,提示TM对促进保胆取石术后患者胆囊收缩功能恢复可能有应用价值。
作者:谭宜将;刘衍民;文辉清;时鑫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单纤维肌电图(SFEMG)对重症肌无力(MG)患者诊断的价值。方法对41位重症肌无力患者被检肌肉进行单纤维肌电图检测。结果 4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单纤维肌电图检查结果正常5例(12.20%),颤抖时间延长36例(87.80%),阻滞28例(68.22%)。结论单纤维肌电图是诊断重症肌无力敏感性较高的检测方法。
作者:史琤莉;田小平;胡大村;向亚丽;石伟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后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2只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开胸后仅行左冠脉套线而不阻断160 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40 min,再灌注120 min)、缺血后处理组(IPC组,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40 min,再通30 s,结扎30 s,重复3次,再灌注120 min)和EGb761后处理组(E组,开放左冠状动脉即刻1 min内予以静脉推注EGb761 100mg/kg,再灌注120 min)。分别于左冠前降支阻断前20 min(T1)、左冠前降支阻断20 min(T2)、左冠前降支阻断40 min(T3)、心肌再灌注1h(T4)和心肌再灌注2 h(T5)抽取颈内动脉血测定血清肌钙蛋白(IcTnI)含量。再灌注末抽血离心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测定梗死面积。结果和IR组相比,IPC组和E组再灌注各个时间点cTnI均降低(P〈0.05);IPC组和E组梗死面积均小于IR组(P〈0.05);IPC组和E组血清中SOD的活性高于IR组,MDA的含量低于IR组(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后处理具有类似缺血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增强心肌抗氧化能力有关。
作者:杨东林;冉珂;常业恬;徐军美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抵抗素基因转染的HepG2细胞转录因子PPARγ mRNA表达和活性氧的影响。方法用微量化的葡萄糖氧化酶法对抵抗素基因转染诱导的胰岛素抵抗细胞进行鉴定,加用罗格列酮干预,并和正常HepG2细胞进行对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性氧和RT-PCR法检测PPARγ mRNA表达。结果抵抗素基因转染诱导了肝性胰岛素抵抗的细胞模型,罗格列酮对抵抗素转染的HepG2细胞PPARγ mRNA表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活性氧含量改变影响不明显。结论糖尿患者长期服用罗格列酮可能对肝脏PPARγ mRNA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作者:金正贤;时晓明;商战平 刊期: 2010年第18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属于国家级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半月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期刊及湖南省十佳期刊。本刊遵循面向全国、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反映医学及医学相关学科的研究水平和发展动向,促进国内外不同学科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总结2004年9月~2009年8月在该所治疗的肺结核病人发生药物性肝损伤108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佳治疗措施。方法对于ALT 150 U以下的无临床症状者继续抗结核治疗,同时保肝降酶治疗,密切监测肝功能;对有明显肝损伤临床症状而且ALT在150 U以上的患者应立即停用对肝脏损伤大的抗结核药物,治疗肝损伤,监测肝功能,肝损伤减轻后再行抗结核治疗并继续监测肝功能。结果本组108例全部恢复正常。结论抗结核治疗药物可引起严重肝损伤,需要积极防治及早发现并处理,轻度病人在保肝治疗同时可以抗结核治疗,以完成疗程,确保抗结核疗效。
作者:张卓;孙彦华;王宇宏 刊期: 2010年第18期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胆囊切除术后不良反应大规模人群调查”,治疗疾病应重视保留器官和功能,是现代人文医学发展方向的新观念。①成立内镜行业微创保胆专家委员会,公布了第一批内镜下《微创保胆医师》名单,并推荐申报“医师执业保险”和“银行信誉卡”。②公布了内镜下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技术规范。③公布了内镜下微创保胆医师遴选标准。
作者:刘衍民;乔铁;刘京山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8年12月该院收治的6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AFLP平均发病时间为孕36+4周,主要症状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及黄疸,其特点为血清胆红素升高、肝酶升高、白蛋白降低、白细胞异常升高和凝血功能异常。入院确诊后立即输注各种凝血物质,同时积极行术前准备。6例均行剖宫产术,5例病情逐渐好转,死亡1例。结论 AFLP常引起围产儿死亡及母亲预后不良,早期诊断、及时终止妊娠及全面的对症支持治疗有助于改善其预后。
作者:杨小青 刊期: 2010年第18期
北京报道,第2届世界(第20届中国)内镜医师大会暨第2届澳港外科学术交流会组委会(简称“2202大会”)在北京卫生部办公楼108会议室,召开了第3次筹备会议(第1次筹备会议在广州南沙宾馆召开,
作者:刘刚;刘春艳 刊期: 2010年第18期
2008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办公厅通知全国各地卫生厅、局,我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考评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王字、张阳德。”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考评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为:负责组织相关专家拟定全国内镜专业技术人员的评价标准和技术准入标准,研究并进行培训与考试模块设计等具体科学技术指导管理工作,对全国内镜专业技术考评、培训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并负责全国内镜专业技术资格考评组织实施工作。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