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纤维肌电图在重症肌无力患者诊断中价值探讨

史琤莉;田小平;胡大村;向亚丽;石伟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 单纤维肌电图
摘要:目的研究单纤维肌电图(SFEMG)对重症肌无力(MG)患者诊断的价值。方法对41位重症肌无力患者被检肌肉进行单纤维肌电图检测。结果 4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单纤维肌电图检查结果正常5例(12.20%),颤抖时间延长36例(87.80%),阻滞28例(68.22%)。结论单纤维肌电图是诊断重症肌无力敏感性较高的检测方法。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HO-1基因转染对大鼠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重组血红素氧合酶-1基因(Heme oxygenase-1,HO-1)腺相关病毒(rAVV-HO-1)对大鼠自体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雄性成年Lewis鼠随机分为两组。转染组(n=24)在供肾切取时应用rAVV-HO-1原位灌注;对照组(n=24)用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原位灌注。所有供肾保存于4℃的UW液中24 h后行自体移植,同时切除对侧肾脏。留取术后3h、3d、7d的血清和尿标本以比较血肌酐、尿蛋白;取移植后3 h、3 d、7 d时的肾组织标本,以RT-PCR、免疫组化分析移植肾HO-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间接法测定HO-1的活性。结果将rAVV-HO-1原位灌注后,转染组移植后3 h、3 d、7 d移植肾HO-1mRNA的表达强度分别为(0.55±0.13),(0.82±0.19)和(0.39±0.09),对照组移植后3 h、3 d、7 d的HO-1mRNA表达强度分别为(0.11±0.07)、(0.10±0.09)和(0.09±0.03),转染组在各时间点的HO-1 mRNA表达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转染组移植后3 h可见HO-1蛋白表达,而对照组无表达。3 d、7 d后转染组移植肾可见HO-1蛋白强阳性表达,而对照组仅可见HO-1蛋白微弱表达,两组具有显著差异。转染组移植后7 d血肌酐水平为(2.14±0.87)mg/dL,明显低于对照组(7.33±2.31)mg/dL,移植后7 d治疗组尿蛋白为(5.10±1.23)μg/mL,明显少于对照组(11.61±3.39)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3 d、7 d治疗组胆红素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rAVV-HO-1转染大鼠移植肾可以诱导移植肾中HO-1的稳定表达,并对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周成;谢晋良;朱向荣;丁翔;王耀磊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临床诊治分析(附6例报告)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8年12月该院收治的6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AFLP平均发病时间为孕36+4周,主要症状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及黄疸,其特点为血清胆红素升高、肝酶升高、白蛋白降低、白细胞异常升高和凝血功能异常。入院确诊后立即输注各种凝血物质,同时积极行术前准备。6例均行剖宫产术,5例病情逐渐好转,死亡1例。结论 AFLP常引起围产儿死亡及母亲预后不良,早期诊断、及时终止妊娠及全面的对症支持治疗有助于改善其预后。

    作者:杨小青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考评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公布NOTES经自然腔道内镜专家委员会名单暨第一批考评医师名单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鼻腔冲洗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雾化吸入治疗幼儿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鼻腔冲洗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雾化吸入治疗幼儿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探索幼儿期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方法根据诊断标准收集137例确诊为变应性鼻炎的2~3岁幼儿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7例进行治疗。治疗前根据变应性鼻炎的病情症状及体征记分标准进行评分。治疗组依次使用2.8%温盐水50 mL,0.5%甲硝唑注射液30 mL冲洗鼻腔。卡介菌多糖核酸1 mL经鼻雾化吸入,初始3 d每天2次,其后1周每天1次,后2周隔日1次。同时,根据年龄、体重每天口服氯雷他啶1次。对照组不使用卡介菌多糖核酸雾化吸入,余治疗方案同前。治疗结束后,比较治疗前后鼻塞、喷嚏、流清涕、睡眠打鼾及睡眠质量等各项观察指标记分,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70%的患儿鼻塞、喷嚏及流清涕等症状于6次治疗后即出现明显减轻,伴睡眠打鼾患儿睡眠质量明显改善,夜间翻身次数减少;对照组56.7%的患儿以上症状改善;疗程结束后评价治疗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77.7%,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1);137例患儿无1例发生毒副作用。结论鼻腔冲洗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雾化吸入治疗幼儿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起效迅速、无明显毒副作用且使用方便,可作为治疗幼儿变应性鼻炎的首选方案。

    作者:张建基;孙晓卫;窦芬芬;巩克波;高玉芳;江应慧;张子和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专家对我国内镜医学发展的题词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染色体倒位对生殖的影响

    目的了解染色体倒位与生育的关系。方法对有不良妊娠史、不孕、不育的患者抽取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制备染色体G显带标本。按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在2 395例受检的人中,发现罕见的染色体倒位4例,包括inv(6)、inv(7)、inv(10)、inv(11),各占总数的0.04%;另外有23例inv(9),占总数的0.96%。结论在排除了免疫、内分泌等因素造成的流产后,对于染色体倒位,应注意其与不孕不育、流产的直接关系。

    作者:庞振英;汲军;曾永秋;赵小平;黄燕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陈敏章消化内镜中心成立暨全国首家卫生部内镜诊疗技术(消化科)培训基地”通过现场验收

    2007年3月30日上午9时,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刘谦教授;医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鲁重美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中华肝胆外科杂志》副总编赵玉沛教授;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主任、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中国内镜新闻网我国批准创建的内镜领域医理工多学科网站

    依照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关于互联网新闻信息管理规定,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批准,中国内镜新闻网自2009年4月被准予创办。该网站新闻单位类别:中央新闻单位。网站域名:

    作者:贾泽明;刘波;申海菊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关于加快推动我国“国际知名内镜领袖人物计划”实施和2010年为各专科提供品牌内镜大会公共平台的征求意见函

    全国各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培训基地负责人和各位知名内镜专家:为加快推动中国“国际知名内镜领袖人物计划”,加快扩大我国各专科内镜领袖人物在国际内镜领域的社会影响,向世界展示当今中国具有医学内镜的高水平和综合实力。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经阴子宫三角形切除术47例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经阴子宫三角形切除术、经腹子宫三角形切除术、经腹子宫次全切除术3种不同术式的临床效果,检测两种术式对机体应激的影响,探讨子宫次全切除的佳术式。方法有子宫切除指征且要求保留宫颈的患者140例,47例行经阴子宫三角形切除术,经腹子宫三角形切除术45例,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术48例。比较3种术式患者的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病率、术后切口疼痛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等;同时检测两组术前、术后外周血中皮质醇(Cor)变化,以评估3种术式对机体应激的影响。结果经阴子宫三角形切除术组较经腹两组术后切口疼痛轻,恢复肛门排气时间短(23.1±2.76)h,术后病率低(3.50%),住院时间短(6.5±1.78)d,与经腹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组术后24 h外周血中皮质醇均升高,经阴子宫三角形切除术组术后24 h外周血中皮质醇平均为(190.78±56.35)nmol/L,较术前24 h外周血中皮质醇[平均为(121.56±15.46)nmol/L]升高不显著,经腹子宫三角形切除术组术后24 h、外周血中皮质醇平均(397.23±92.39)nmol/L,经腹子宫次全切术组术后24h外周血中皮质醇平均(417.40±82.31)nmol/L,均较术前升高明显,阴式组与腹式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阴子宫三角形切除术为无需特殊器材、创伤小、不影响卵巢血供且有利于患者身心康复的微创手术方式,在临床中应用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刘美兰;郭玉华;于小玲;张艳;李建敏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罗格列酮对抵抗素转染的HepG2细胞PPARγ mRNA表达和活性氧的影响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抵抗素基因转染的HepG2细胞转录因子PPARγ mRNA表达和活性氧的影响。方法用微量化的葡萄糖氧化酶法对抵抗素基因转染诱导的胰岛素抵抗细胞进行鉴定,加用罗格列酮干预,并和正常HepG2细胞进行对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性氧和RT-PCR法检测PPARγ mRNA表达。结果抵抗素基因转染诱导了肝性胰岛素抵抗的细胞模型,罗格列酮对抵抗素转染的HepG2细胞PPARγ mRNA表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活性氧含量改变影响不明显。结论糖尿患者长期服用罗格列酮可能对肝脏PPARγ mRNA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作者:金正贤;时晓明;商战平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抑癌基因Pdcd4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

    目的研究Pdcd4 mRNA及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探讨其与肾肿瘤分期分级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半定量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同时检测肾脏透明细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Pdcd4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dcd4 mRNA在肾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均有表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肾透明细胞癌Pdcd4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7.5%(15/40),显著低于癌旁正常肾脏组织阳性表达率90%(18/20),G1~G2期Pdcd4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6.5%(13/23)高于G3~G4期Pdcd4蛋白表达阳性率为11.7%(2/17),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Pdcd4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中呈低表达,与肾癌的发生及恶性分化程度相关,作为抑癌基因,Pdcd4蛋白表达可作为判定肾透明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

    作者:许传兵;徐忠华;刘照旭;范医东;唐悦清;刘承;闫磊;焦伟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43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Cronkhite-Canada综合征(CCS)的临床特点。方法报告该院收治的1例CCS患者,并检索1985年1月~2008年12月国内42例CC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国内43例CCS患者以外胚层变化、胃肠道多发性息肉为主要临床特点,2例患者合并胃肠道肿瘤。19例患者经综合治疗症状不同程度缓解,20例随访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5个月。结论 CCS发病率极低,本病的确诊有赖于内镜及组织学检查,目前国内外暂无特异性治疗方案。本病预后不佳,半数患者确诊后2年内死亡。

    作者:李曼;朱明欣;黄浩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国家十一五“863”计划纳米医药制剂、纳米生物材料、纳米生物器件三大重点项目116个课题实施年度报告大会简讯

    前沿交叉新兴的年青学科、年青学科团队发表纳米医药制剂、纳米生物材料和纳米生物器件三大重点项目论文20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195余项,出版专著9本、专业杂志一本,举办培训班16次。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9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的病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该院收治的92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纯母乳喂养83例、腹泻病史30例、肝功能异常39例、抗生素使用史28例为主要发病原因。分别予静脉注射维生素K1及止惊、降颅压、输血对症支持治疗,其中有13例患儿行硬膜下穿刺放血治疗,有7例患儿转外科行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治疗。结果治愈76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14例。随访了12例存活病儿,有10例存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结论对于本病要早诊断、早治疗,而做好预防工作是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建议产院予新生儿预防性肌注维生素K1,对于3个月以内的单纯母乳喂养儿,在合并长期腹泻、黄疸延迟或患有肝胆疾病、应用抗生素、存在吸收障碍时均应补充维生素K。

    作者:康杰;杨宝昌;赵津生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青钱柳多糖对体外诱导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青钱柳多糖对体外诱导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方法以人肝L-02细胞作为研究对象,用四环素建立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将实验分为诱导组、继续诱导组及脱离诱导组,用油红0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和细胞内脂滴的形成情况,并测定细胞内三酰甘油(TG)含量的变化。结果青钱柳多糖(40~120μg/mL)可明显降低细胞内TG值,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青钱柳多糖可能通过减少细胞内TG的生成阻止肝细胞脂肪变性。

    作者:段小群;刘永明;卢曦;梁成钦;陈薇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改良手术治疗

    目的对比小儿腹股沟斜疝传统手术治疗和改良手术治疗效果,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外科2001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1 26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资料,分为传统手术组和改良手术组(经内环微小切口),每组各630例。结果传统组624例治愈,6例复发,治愈率99%。改良组患儿630例全部治愈,无1例复发。结论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改良手术对患儿的局部损伤小,恢复快,值得推广。

    作者:黄穰浪;程献杰;夏明智;聂晚频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54例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肺血栓栓塞(PTE)的危险因素、临床征象、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10年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确诊为肺血栓栓塞症的54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血栓栓塞患者中男性比女性多,下肢静脉曲张、血栓形成、手术外伤史和肿瘤史是其重要的危险因素,呼吸困难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下肢肿痛是较常见的合并症状。结论提高对PTE的认识并及时准确诊治,对改善PTE患者的预后,延长PTE患者的生存期有很大意义。

    作者:邓荃文;何碧秀;胡成平;陈琼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芦荟对动静脉内瘘建立后早期干预的研究

    目的探讨芦荟对动静脉内瘘的早期干预及其功能维护。方法将265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36和129例。实验组在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第2天用芦荟外涂和外敷,而对照组术后作常规的握拳,湿热敷等功能锻练,随访观察13个月。结果实验组动静脉内瘘成熟时间明显缩短,首次血流量充足和穿刺的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05)实验组动静脉内瘘1年的栓塞率,感染等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结论芦荟促进动静脉内瘘的成熟,减少内瘘血管的感染,栓塞等并发症。

    作者:文育红;肖湘成;黄明霞;彭兰;伍锟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肿瘤RNA转染DCs与同源CIKs共培养调控Akt/NF-κB细胞生存信号通道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肿瘤RNA转染树突状细胞(DCs)与同源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s)共培养对前列腺癌细胞PC3内Akt/NF-κB生存信号通道的影响,探讨这种免疫治疗引起肿瘤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CIKs、DC-CIKs和RNA转染的共培养的DC-CIKs作为效应细胞,以传代培养的PC3细胞作为靶细胞,分别加到TRANSWELL 6孔细胞培养板上、下室。收集靶细胞,分别提取细胞可溶性总蛋白和核蛋白,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Akt,phospho-Akt,phospho-IKKα/β以及NF-κBp65的表达量,以未干预的PC3细胞总蛋白和核蛋白作为阴性对照,以PI3K抑制剂LY294002作为实验的阳性对照。以β-actin作为内参照,利用Quantity One软件定量分析。结果以未干预的PC3细胞作为阴性对照,CIKs、DC-CIKs和RNA-DC-CIKs各免疫效应细胞处理组均显著抑制细胞浆中磷酸化Akt和磷酸化IKKα/β的表达。转录因子NF-κBp65的核定位减少,表达量降低。但胞浆中总Akt表达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各实验组间表达量比较,结果显示在RNA-DC-CIKs组phospho-Akt和phospho-IKKα/β和转录因子NF-κBp65表达量比CIK组更低,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肿瘤RNA负载DC-CIKs、DC-CIKs和CIKs均能显著抑制PC3细胞内Akt的活化,降低活化的IKKα/β的表达,导致转录因子NF-κBp65核内定位和表达降低,从而抑制细胞生存信号通道,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作者:庞俊;湛海伦;刘伟鹏;高新 刊期: 2010年第18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