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雀异黄素对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和增生细胞核抗原表达的抑制

游江

关键词:PVR, 动物模型, 金雀异黄素, PDGF, PCNA
摘要:目的探讨金雀异黄素对兔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视网膜组织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mRNA和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外伤性PVR模型,分为两组:第1组阴性对照组,第2组金雀异黄素治疗组。每组于制模后第7、14、21、28天分别将2只模型眼球取出制作标本,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视网膜组织PDGF 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CNA表达。结果①外伤性PVR视网膜组织PDGF mRNA和PCNA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表达;②金雀异黄素治疗组在第7、14、21、28天时视网膜组织PDGF mRNA和PCNA表达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金雀异黄素能降低外伤性PVR视网膜组织PDGF mRNA和PCNA表达,具有抑制外伤性PVR的潜能。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十肋间胸膜外肾上腺肿瘤切除(附100例报告)

    目的介绍经10肋间胸膜外胸腹联合切口肾上腺肿瘤切除的方法和体会。方法在11肋上胸膜外做胸腹联合切口,切断肋间肌后从10肋间开始下压胸内筋膜,使其从10肋上分离,然后切断膈肌后行肾上腺肿瘤切除。结果 100例肾上腺肿瘤完整切除,3例腔静脉和4例肾静脉损伤满意修复。结论经10肋间胸膜外胸腹联合切口适合大或位置较高的肾上腺肿瘤的切除。

    作者:刘定益;王健;王名伟;张翀宇;祝宇;吴瑜璇;周文龙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人NHE-1基因miRNA干扰载体构建、鉴定及干扰效应评价

    目的构建人钠氢交换蛋白-1(NHE-1)基因的miRNA特异性干扰表达载体并转染293细胞,筛选其有效性。方法设计4对miRNA oligo,依次通过退火、连接,构建含NHE-1前体miRNA的重组干扰质粒pcDNATM 6.2-GW/NHE-miR和阴性对照质粒pcDNATM 6.2-GW/neg-miR,并转染293细胞,经Re-al-Time PCR评价干扰效应,筛选出干扰效应佳的靶序列。结果测序证实目的片段正确插入载体中,成功构建4个人NHE-1基因miRNA干扰载体;Real-Time PCR证实完成干扰效应评价,并根据NHE-1基因转录调控区及其蛋白分子结构功能区评价结果,得到NHE1-4是佳干扰片段。结论成功构建针对人NHE-1基因的miRNA特异性有效干扰质粒,为后续NHE-1基因腺病毒mi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调控APP裂解相关酶类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黄美风;方伯言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关于加快推动我国“国际知名内镜领袖人物计划”实施和2010年为各专科提供品牌内镜大会公共平台的征求意见函

    全国各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培训基地负责人和各位知名内镜专家:为加快推动中国“国际知名内镜领袖人物计划”,加快扩大我国各专科内镜领袖人物在国际内镜领域的社会影响,向世界展示当今中国具有医学内镜的高水平和综合实力。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术前延迟时间对急性阑尾炎临床经过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前延迟时间对急性阑尾炎临床经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7年12月,该院连续收治的2 107例术前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而接受了阑尾切除术的患者资料。将患者按术前延迟时间的不同分为〈12 h、12~24 h、24~36 h、36~48 h、48~72 h和〉72 h 6个组,分析不同的术前延迟时间与急性阑尾炎病理结果、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发热时间、抗生素治疗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总的诊断准确率为85.7%。术前延迟时间(主要是入院前延迟时间)对急性阑尾炎病理结果有显著影响(P〈0.0001),而入院后延迟时间对其影响无显著性。随着术前延迟时间的增加,发生晚期阑尾炎的风险逐渐上升(P〈0.0001)。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发热时间、抗生素治疗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术前延迟时间呈正相关。结论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延迟手术是不安全的。降低晚期阑尾炎发生率应着眼于入院前的处理。

    作者:柏志斌;汤文浩;陈卫东;肖家全;蒋小华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经阴子宫三角形切除术47例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经阴子宫三角形切除术、经腹子宫三角形切除术、经腹子宫次全切除术3种不同术式的临床效果,检测两种术式对机体应激的影响,探讨子宫次全切除的佳术式。方法有子宫切除指征且要求保留宫颈的患者140例,47例行经阴子宫三角形切除术,经腹子宫三角形切除术45例,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术48例。比较3种术式患者的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病率、术后切口疼痛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等;同时检测两组术前、术后外周血中皮质醇(Cor)变化,以评估3种术式对机体应激的影响。结果经阴子宫三角形切除术组较经腹两组术后切口疼痛轻,恢复肛门排气时间短(23.1±2.76)h,术后病率低(3.50%),住院时间短(6.5±1.78)d,与经腹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组术后24 h外周血中皮质醇均升高,经阴子宫三角形切除术组术后24 h外周血中皮质醇平均为(190.78±56.35)nmol/L,较术前24 h外周血中皮质醇[平均为(121.56±15.46)nmol/L]升高不显著,经腹子宫三角形切除术组术后24 h、外周血中皮质醇平均(397.23±92.39)nmol/L,经腹子宫次全切术组术后24h外周血中皮质醇平均(417.40±82.31)nmol/L,均较术前升高明显,阴式组与腹式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阴子宫三角形切除术为无需特殊器材、创伤小、不影响卵巢血供且有利于患者身心康复的微创手术方式,在临床中应用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刘美兰;郭玉华;于小玲;张艳;李建敏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浅论深化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

    目的探讨如何深化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方法分析我国公立医院人事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深化我国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原则、方法和内容。结果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尚存在很多问题,需要采取多种综合的方法,创新性地进行改革。结论为了促进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必须加快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进程。

    作者:张璐;贾泽明;张阳德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平滑肌细胞凋亡的线粒体信号转导通路研究

    目的揭示糖尿病胃轻瘫发病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造模10周后,模型检测;流式细胞术测细胞凋亡与线粒体膜电位(△φm);荧光定量RT-PCR测腺苷酸转移载体(ANT)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造模后均出现多尿、多饮及多食症状,体重减轻;血糖浓度显著增高(P〈0.01);胃内色素残留率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胃平滑肌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1);△φm显著降低(P〈0.01);ANT mRNA是对照组的2倍;胞质细胞色素C显著增加(P〈0.05)。结论线粒体信号转导通路可能介导了糖尿病大鼠胃平滑肌细胞凋亡,后者在糖尿病胃轻瘫发病机制中扮演了一定角色。

    作者:陈霞;赵宏贤;杨燕;郭勇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HO-1基因转染对大鼠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重组血红素氧合酶-1基因(Heme oxygenase-1,HO-1)腺相关病毒(rAVV-HO-1)对大鼠自体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雄性成年Lewis鼠随机分为两组。转染组(n=24)在供肾切取时应用rAVV-HO-1原位灌注;对照组(n=24)用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原位灌注。所有供肾保存于4℃的UW液中24 h后行自体移植,同时切除对侧肾脏。留取术后3h、3d、7d的血清和尿标本以比较血肌酐、尿蛋白;取移植后3 h、3 d、7 d时的肾组织标本,以RT-PCR、免疫组化分析移植肾HO-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间接法测定HO-1的活性。结果将rAVV-HO-1原位灌注后,转染组移植后3 h、3 d、7 d移植肾HO-1mRNA的表达强度分别为(0.55±0.13),(0.82±0.19)和(0.39±0.09),对照组移植后3 h、3 d、7 d的HO-1mRNA表达强度分别为(0.11±0.07)、(0.10±0.09)和(0.09±0.03),转染组在各时间点的HO-1 mRNA表达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转染组移植后3 h可见HO-1蛋白表达,而对照组无表达。3 d、7 d后转染组移植肾可见HO-1蛋白强阳性表达,而对照组仅可见HO-1蛋白微弱表达,两组具有显著差异。转染组移植后7 d血肌酐水平为(2.14±0.87)mg/dL,明显低于对照组(7.33±2.31)mg/dL,移植后7 d治疗组尿蛋白为(5.10±1.23)μg/mL,明显少于对照组(11.61±3.39)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3 d、7 d治疗组胆红素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rAVV-HO-1转染大鼠移植肾可以诱导移植肾中HO-1的稳定表达,并对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周成;谢晋良;朱向荣;丁翔;王耀磊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行业公布内镜下微创保胆手术取石(息肉)技术规范胆囊结石微创保胆治疗规范

    一、手术适应证①经B超或其他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②经Te^99ECT或口服胆囊造影,胆囊显影,功能良好;③虽然Te^99ECT或口服胆囊造影不显影,但术中能取净结石证实胆囊管通畅者。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专家对我国内镜医学发展的题词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中国内镜医师分会会长张阳德教授致贺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今天,在这个值得庆贺的日子,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陈敏章消化内镜中心成立暨首家全国(消化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通过现场验收评价举行庆祝大会。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药物性肝损伤108例回顾分析

    目的总结2004年9月~2009年8月在该所治疗的肺结核病人发生药物性肝损伤108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佳治疗措施。方法对于ALT 150 U以下的无临床症状者继续抗结核治疗,同时保肝降酶治疗,密切监测肝功能;对有明显肝损伤临床症状而且ALT在150 U以上的患者应立即停用对肝脏损伤大的抗结核药物,治疗肝损伤,监测肝功能,肝损伤减轻后再行抗结核治疗并继续监测肝功能。结果本组108例全部恢复正常。结论抗结核治疗药物可引起严重肝损伤,需要积极防治及早发现并处理,轻度病人在保肝治疗同时可以抗结核治疗,以完成疗程,确保抗结核疗效。

    作者:张卓;孙彦华;王宇宏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应用“三升袋”全营养液的疗效评估

    目的探讨使用"三升袋(TNA全合一)"营养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营养不良的疗效及相关指标评估。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营养不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三升袋"组及对照组,给予为期2周的"三升袋"营养支持。结果①临床疗效":三升袋"组有效率为92.8%,对照组65.7%,P〈0.05。②体重指数及MRC指数检查:"三升袋"组体重指数显著增加(P〈0.05),MRC级别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体重指数及MRC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③生化指标:"三升袋"组血清铁蛋白、血清白蛋白显著增加(P〈0.05),对照组血清铁蛋白、血清白蛋白无明显变化(P〉0.05)。③血气及肺功能:"三升袋"组的PaO2、PaCO2、FVC及FEV1/FVC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 "三升袋"营养支持可提高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疗效,改善相关指标。

    作者:刘秋平;卞霞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第3次筹备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纪要

    北京报道,第2届世界(第20届中国)内镜医师大会暨第2届澳港外科学术交流会组委会(简称“2202大会”)在北京卫生部办公楼108会议室,召开了第3次筹备会议(第1次筹备会议在广州南沙宾馆召开,

    作者:刘刚;刘春艳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43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Cronkhite-Canada综合征(CCS)的临床特点。方法报告该院收治的1例CCS患者,并检索1985年1月~2008年12月国内42例CC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国内43例CCS患者以外胚层变化、胃肠道多发性息肉为主要临床特点,2例患者合并胃肠道肿瘤。19例患者经综合治疗症状不同程度缓解,20例随访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5个月。结论 CCS发病率极低,本病的确诊有赖于内镜及组织学检查,目前国内外暂无特异性治疗方案。本病预后不佳,半数患者确诊后2年内死亡。

    作者:李曼;朱明欣;黄浩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马来酸曲美布汀对犬胆囊收缩功能的作用

    目的研究马来酸曲美布汀(TM)对犬胆囊术后胆囊收缩功能的作用,并探讨其对保胆术后促进胆囊功能恢复、减少胆汁淤滞和预防胆石复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4只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只。开腹切开胆囊后再缝合胆囊切口,用穿刺针穿刺胆囊并与压力换能器连接。先经胃管对所有犬灌注生理盐水250 mL,记录胆囊内压变化;然后,于实验组灌注溶有TM 300 mg的生理盐水250 mL,对照组灌注牛奶250 mL,分别记录灌注TM和牛奶后胆囊内压的变化。结果经胃管灌注TM和牛奶后胆囊内压的变化值分别为(2.093±0.153)mmHg和(2.730±0.169)mmHg,均显著高于同组灌注生理盐水后的变化值(P〈0.05),而且后者较前者差异更为显著(P〈0.05)。此外,灌注TM后胆囊内压达小值的时间为(47.9±3.9)min,晚于灌注牛奶的(38.1±2.9)min(P〈0.05)。讨论TM可能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影响胃肠激素分泌等机制刺激胆囊收缩,提示TM对促进保胆取石术后患者胆囊收缩功能恢复可能有应用价值。

    作者:谭宜将;刘衍民;文辉清;时鑫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单纤维肌电图在重症肌无力患者诊断中价值探讨

    目的研究单纤维肌电图(SFEMG)对重症肌无力(MG)患者诊断的价值。方法对41位重症肌无力患者被检肌肉进行单纤维肌电图检测。结果 4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单纤维肌电图检查结果正常5例(12.20%),颤抖时间延长36例(87.80%),阻滞28例(68.22%)。结论单纤维肌电图是诊断重症肌无力敏感性较高的检测方法。

    作者:史琤莉;田小平;胡大村;向亚丽;石伟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罗格列酮对抵抗素转染的HepG2细胞PPARγ mRNA表达和活性氧的影响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抵抗素基因转染的HepG2细胞转录因子PPARγ mRNA表达和活性氧的影响。方法用微量化的葡萄糖氧化酶法对抵抗素基因转染诱导的胰岛素抵抗细胞进行鉴定,加用罗格列酮干预,并和正常HepG2细胞进行对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性氧和RT-PCR法检测PPARγ mRNA表达。结果抵抗素基因转染诱导了肝性胰岛素抵抗的细胞模型,罗格列酮对抵抗素转染的HepG2细胞PPARγ mRNA表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活性氧含量改变影响不明显。结论糖尿患者长期服用罗格列酮可能对肝脏PPARγ mRNA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作者:金正贤;时晓明;商战平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清胰汤联合地塞米松对急性重型胰腺炎早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清胰汤联合地塞米松对大鼠重型急性胰腺炎(SAP)早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治疗作用。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100只,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P组、地塞米松治疗组(D组)、清胰汤治疗组(Q组)及地塞米松联合清胰汤组(D+Q组),每组20只。每组按照不同时间点分为2、6、12和24 h 4个小组,每组5只。假手术组、SAP组经阴茎背静脉给予生理盐水,D组经阴茎背静脉给予地塞米松,Q组鼻饲给予清胰汤,D+Q组联合应用地塞米松和清胰汤。用5%牛磺胆酸钠经胰胆管逆行注射制作大鼠SAP模型,检测血清TNFa(肿瘤坏死因子a)、IL-1(白介素-1)、IL-6(白介素-6)和AMY(淀粉酶)水平,计算胰腺脏器系数并观察大体及病理学改变。结果 SAP各组血清AMY、TNFa、IL-1、IL-6水平均明显升高,胰腺病理评分明显增加,腹水量亦明显增加,镜下可见胰腺水肿、出血、炎细胞浸润、点片状坏死。并随时间延长而增加。D组和Q组腹水量明显减少;除2 h组外胰腺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胰腺病理评分减少(P〈0.01);血清AMY、TNFa、IL-1、IL-6明显下降。两组之间上述各指标无明显差别。D+Q组与D组和Q组6、12和24 h小组相比血清AMY、TNFa、IL-1、IL-6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血清AMY、TNFa、IL-1、IL-6在SAP早期SIRS阶段明显升高,清胰汤和地塞米松对大鼠SAP早期SIRS均有治疗作用,两者有协同作用。

    作者:毕旭东;赵晶;付晓光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抑癌基因Pdcd4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

    目的研究Pdcd4 mRNA及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探讨其与肾肿瘤分期分级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半定量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同时检测肾脏透明细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Pdcd4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dcd4 mRNA在肾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均有表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肾透明细胞癌Pdcd4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7.5%(15/40),显著低于癌旁正常肾脏组织阳性表达率90%(18/20),G1~G2期Pdcd4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6.5%(13/23)高于G3~G4期Pdcd4蛋白表达阳性率为11.7%(2/17),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Pdcd4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中呈低表达,与肾癌的发生及恶性分化程度相关,作为抑癌基因,Pdcd4蛋白表达可作为判定肾透明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

    作者:许传兵;徐忠华;刘照旭;范医东;唐悦清;刘承;闫磊;焦伟 刊期: 2010年第18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