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烧伤整形患者中心理护理

张永梅

关键词:烧伤整形, 心理护理, 整形, 社会因素
摘要: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对烧伤病患的效果和关于理护理对烧伤整形患者临床护理疗效的方法 将100例面部烧伤整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50例.使对照组烧伤整形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观察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SDS评分, (P<0.05) ;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知识理解率98%显著高于对照组59%, (P<0.05) [1].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面部烧伤患者的护理是非常有效的.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

    目的:对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进行研究.方法:经过对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股骨骨折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不安全因素选择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股骨骨折老年患者而言,与常规护理相比,选择综合护理可以显著地提升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作者:段小飞;张颖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GE1.5T磁共振成像用于创伤性视神经损伤诊断中的临床评价

    目的 评价GE1.5T磁共振成像诊断创伤性视神经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创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GE1.5T磁共振成像进行术前诊断,并将其准确率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65例患者均出现视力下降的情况;GE1.5T磁共振成像对视神经管骨折部位判断的准确率和对患者损伤类型检出的准确率与手术病理结果基本一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E1.5T磁共振成像有着很高的软组织分辨率,能清楚显示视神经损伤的部位和影像学特征,不仅能提高对创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的早期诊断的准确率,还能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影像学支撑.

    作者:孙乔;黄竹;孙善见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出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胃—十二肠溃疡急性出血护理干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将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急诊科为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急救护理干预,对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经急救护理后呈现出良好的干预效果,其中49例患者治愈,仅1例患者死亡,临床治愈率为98%.结论:将急救护理干预应用到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可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芳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注射用长春西汀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研究

    [目的]通过细菌内毒素干扰试验,建立注射用长春西汀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方法]采用凝胶法,对注射用长春西汀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研究.[结果]注射用长春西汀细菌内毒素限值L=5.0EU/mg,用BET水溶解为浓度为5mg/ml的溶液,经800倍稀释后,可用灵敏度为0.03EU/ml的鲎试剂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且无干扰作用.[结论]确立的注射用长春西汀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可行.

    作者:贾丛;宋翠玲;曹婉茹;何念;刘俭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个性化护理措施在甲状腺手术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施予个性化护理措施的价值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8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资料,将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44例作为A组,另外接受个性化护理措施的44例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总分、抑郁自评量表(SDS)总分、总体满意率标好于A组患者,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措施在运用到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后,能够辅助清除患者产生的各类负性心理,促使其尽早获得恢复,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作者:李慧;杜娟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预后观察

    目的:探究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变异性哮喘患儿84例,随机分为行常规治疗对照组(n=42)与并行孟鲁司特钠干预实验组(n=42),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以孟鲁司特钠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有助于患儿肺功能水平的提升.

    作者:李晶晶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针对性急救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针对性急救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6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利用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出院随访结果.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护理后,实验组患儿平均体温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随访一年,实验组的患儿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高热惊厥利用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效果显著,恢复患儿体温,患儿复发率降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麻艳超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与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对产科护理安全重视的加强,各种护理管理手段以及措施逐渐得到应用.在妇产科进行护理过程中,各种护理手段的使用直接关系到妇产科患者的护理效果.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现在妇科护理安全管理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本文将就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与人性化护理方面问题进行研究.

    作者:杨艳华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头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头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2016年2月-2017年3月入住我院并经医生确诊为脑梗死的102例病人自由组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的过程中,对照组利用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为在对照组常规使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以头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经过9周的治疗后,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头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后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头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李松峰;韩贺飞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浅谈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其影响.方法 对十堰市人民医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42例非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药物治疗、营养支持、胰腺酶抑制剂的应用及生活护理等全面治疗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42例患者治疗痊愈30例,好转6例,中转手术治疗6例,保守治疗有效率达85.71%.结论 为患者提供细致全程的护理措施,能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摆脱不良因素干扰;能及时发现和防治并发症,提高急性胰腺炎早期治疗率,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对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大意义.

    作者:张梦佳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心内科护理安全问题与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心内科护理安全问题以及处理对策.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74例心内科患者,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在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究具体的解决对策.结果: 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为81.08%,组间护理效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安全问题发生率为2.70%,对照组安全问题发生率为16.22%,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护理心内科患者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效率,减少安全问题的发生.

    作者:吴璨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浅谈医院医务科管理工作的难度分析与对策

    本文主要针对医院医务科管理工作的难度分析和对策展开深入研究,重点阐述了要借助提高对医疗安全的高度重视、加大医院制度执行力度、加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提高医务科管理人员综合素养等,以此来促进医院医务科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作者:宋艺斌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CT在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CT在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6月我院收治的312例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病患者,对其进行CT检查,分析CT图像特征.结果:根据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的CT图像,基底节区是外伤性脑梗塞的高发部位,同时呈现出小片状腔隙性的低密度影.结论:在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的诊断中,CT平扫具有特异性表现,对于其早期诊断具有很大的价值,但是需要和其它疾病导致的脑梗塞进行辨别.

    作者:买买提吾买尔江·麦麦提艾力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延续护理对维持性血透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维持性血透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科进行维持性血透的103名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在实施延续护理后发放问卷调查,统计患者依从性.结果:实施延续护理后,血透患者依从性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提高维持性血透患者的依从性,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白琴;李红;胡兰苹;张菡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预处理方法对腹腔镜器械清洗灭菌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器械清洗采用不同预处理方法的灭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6月期间行腹腔镜手术后使用器械400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0件,其中对照组器械以常规清水冲洗进行消毒清洗的处理,观察组则运用喷洒含酶保湿剂进行消毒清洗处理,比较两组手术器械清洗后的灭菌效果.结果:观察组腹腔镜手术器械预处理后的灭菌合格率为92.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8.5%,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冲洗后同时喷洒含酶保湿剂预处理方法对于腹腔镜器械清洗过程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灭菌效果,即合格率普遍提升.同时灭菌治疗的以可靠的保障,为以后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清洗提供有效的预处理方法.

    作者:谢梦梅;谭丽霞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浅析西药阿莫西林的药理学机制及临床应用

    目的 针对西药阿莫西林的药理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客观分析.方法 选择74例消化不良患者以及52例膀胱炎患者,分别分为甲乙两组和丙丁两组.阿莫西林治疗是甲组与丙组患者使用的方法.乙组以及丁组分别使用雷贝拉唑和氧氟沙星治疗,后针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甲乙两组不良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丙组与丁组患者差异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使用范围方面,西药阿莫林相当广泛,取得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因此,可在临床方面大面积推广与使用.

    作者:鲍婷琦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果酸产品治疗面部寻常性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果酸产品在面部寻常性痤疮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18例面部寻常性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果酸产品)和对照组(维A酸乳膏)各59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1.53%>77.97%)及其对于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92.27±3.75)分>(83.65±4.24)分]相对更高(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3.39%<15.25%)、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0.97±1.42)分<(15.66±3.05)分]相对更低(P<0.05).结论:果酸治疗是面部寻常性痤疮临床治疗的良好选择,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

    作者:肖安菊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饮食、运动、平衡、促健康服务模式在高血压病中的健康管理

    目的:对饮食、运动、平衡、促健康服务模式在高血压患者血压病中的健康管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我院选择了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收的5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6例.其中,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高血压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饮食、运动、平衡、促健康服务模式的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观察.结果:通过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实验组中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血压和心率指标都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值<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实验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5%,而对照组仅为80%,差异显著,P值<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中采用饮食、运动、平衡、促健康服务模式,能够对患者血压情况进行有效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因而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简敏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PDCA循环法在医院后勤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医学领域也得到了良好发展空间,更多的人开始加大对医院后勤管理的重视.本文将以PDCA循环法的应用理念为基础,结合具体应用案例,从PDCA循环法应用方案、过程、检查与处理等多方面进行探究,论述该方法在后勤管理中应用的现实意义.

    作者:孙剑彬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早产儿静脉注射强刺激性药物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目的 观察预见性护理模式对早产儿静脉注射强刺激药物并发症的预防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接收的72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2组,观察组36例早产儿均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对照组36例早产儿均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儿静脉注射不良反应情况差异.结果 经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36例早产儿的1次穿刺成功率显著较高,且组内早产儿药物注射渗漏率、炎症反应率也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患儿,P<0.05,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早产儿静脉注射强刺激药物期间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可显著降低注射不良情况,促进患儿的预后康复,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作者:肖丹 刊期: 2018年第52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