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造雄;林春龙
目的探讨超声介导腹腔神经节毁损对胰腺癌痛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97例胰腺癌痛患者采用B超引导经皮穿刺,于腹腔动脉干根部旁侧注入无水乙醇15mL,实施腹腔神经节化学性毁损.对比观察治疗前后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清SP和β-EP以及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结果97例中仅1例穿刺失败,成功率98.7%,无严重并发症;VAS、血清SP和β-EP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P<0.01);疼痛完全缓解率54 2%,部分缓解率21.9%,轻度缓解11.4%,无效12.5%,疼痛复发率仅10.7%,生存质量明显提高;与疼痛治疗前相比,胰腺癌痛患者的淋巴细胞T亚群水平显著上升(P<0.01).结论该微创技术具有很高的安全性,能显著减轻胰腺癌性疼痛并提高细胞免疫水平.
作者:汪涛;田伏州;蔡忠红;李旭;石力;陈涛;陈琪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应用焦磷酸微测序技术进行HLA-DRB基因型分析.方法PCR扩增外显子2基因片段,经链亲和素包被磁珠纯化、制备单链DNA测序模板,应用焦磷酸微测序技术进行实时测序和HLA-DRB基因分型.结果焦磷酸微测序技术-次可判读40~80个碱基,采用3-4个微测序可以判读全部扩增区域的多态性位点,测序结果与HLA数据库基因序列比较,可准确进行HLA-DRB基因型分析.结论焦磷酸微测序技术应用于HLA-DRB基因型分析具有高分辨率、高通量和快速等优点,该方法可应用于器官及骨髓移植的供体/受体筛查.
作者:袁建林;武国军;薛丽;赵锦荣;白玉杰;杨芳;王禾;张运涛;杨力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发作期(acute exacerbation of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AECOPD)的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情况.方法对该院2002年4月~2004年11月住院的204例AE-COPD患者的痰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痰标本中分离出共82株致病菌,其中主要为革兰阴性菌(G-)(63.4%),铜绿假单胞菌占20.7%,大肠埃希氏菌占17.1%,克雷伯菌属占11.0%;革兰阳性菌(G+)中主要为肺炎链球菌(14.6%),金葡球菌占8.5%,表皮葡萄球菌占4.9%;真菌占6.1%.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的抗生素为亚胺培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三代、喹诺酮类和庆大霉素.肺炎链球菌对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红霉素耐药;而对金葡菌有效的抗生素为万古霉素,其敏感性达100%.结论AECOPD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地选用抗生素.经验用药,对病情较轻患者,可选用青霉素及第一代头孢菌素;对病情重及反复住院者,宜选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其抑制剂、喹诺酮类及碳青霉烯类.
作者:郭光云;陈功;杨力;邝军;何敏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为了解细菌感染性心内膜炎在左右心脏的明显不同临床发病率的原因,研究二尖瓣,三尖辩外科手术和金葡菌菌血症后左右心脏组织部分细胞粘附分子和炎症细胞因子的基因的变化.方法26只家兔分别行二尖瓣,三尖瓣手术和经静脉注射金葡菌,术后早期提取左右心室组织RNA,应用RT-PCR技术检测内皮白细胞粘附分子(ELAM-1),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1)和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PECAM-1)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左右心室组织的ELAM-1和MCSF-1在二尖瓣和三尖瓣手术后均明显的高表达,左室表达水平高于右室;PECAM-1没有明显的变化.单独注射金葡菌后仅左心室ELAM-1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进程中左右心室组织的细胞粘附分子和炎症因子存在着不同的变化特点.
作者:赵波;孙威;李仕兴;付向宁;李军;潘铁成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1-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在低氧引起的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方法,免疫印迹技术,流式细胞仪方法测定了在低氧情况下PI3K的表达及其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低氧情况下细胞中P13K的表达增加,细胞呈现增殖性变化.结论P13K在低氧情况下参与了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意义.
作者:何造雄;林春龙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引起鼻咽癌放射治疗并发症的影响因素,通过观察CT模拟及三维计划与X线模拟二维计划比较分析对鼻咽癌放射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临床观察从1995年~2005收治的并且能够随诊到的161例鼻咽癌病人放疗后出现的并发症.临床从张口受限、急性皮肤反应、颈部组织纤维化、口干症以及鼻腔粘连等并发症来观察结果.结果颈部组织纤维化中、重度,三维计划分别为8/108(7.4%)和1/108(0.9%);二维计划分别为8/53(15.1%)和4/53(7.5%).口干症中、重度三维计划分别为10/108(9.3%)和3/108(2.8%);二维计划分别为17/53(32.1%)和9/53(17.0%).急性皮肤反应中、重度三维计划分别为18/108(16.7%)和8/108(7.4%);二维计划分别为19/53(35.8%)和11/53(20.8%).张口受限三维计划为7/108(6.5%);二维计划为12/53(22.6%).鼻腔粘连三维计划为12/108(11.1%),二维计划为13/53(24.5%).结论CT模拟与三维计划可明显降低放疗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方小勇;杨志祥;杨文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复方中药制剂热毒清注射液(RDQ)在临床上对细菌和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疗效显著,通过实验研究,RDQ在抑菌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力、抗内毒素和抑制炎症介质等方面发挥作用.该文对RDQ的临床应用和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以期进一步研究RDQ在分子水平作用机制,使之在临床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郑建伟;肖宝来;邹声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上皮型钙黏蛋白(CDH1)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及两者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的方法测定5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12例正常膀胱组织中的HIF-1α与CDH1的表达.结果HIF-1 α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病理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之间之间明显相关(分别P<0.05、P<0.05、P<0.05),CDH1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病理分化程度和浸润性之间明显相关(分别P<0.01、P<0.05、P<0.01),HIF-1 α与CDH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600,P<0.01).结论HIF-1α与CDH1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判断预后,HIF-1α与膀胱移行细胞癌中CDH1的表达下降有关.
作者:王保军;张旭;马金;李宏召;郑涛;叶章群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后病人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临床特点、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近期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应用抗生素后出现的腹泻及全身症状特点,相关化验结果.结果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可发生于抗生素治疗期间或停用抗生素后;36例均行粪便培养,其中5例有病原菌存在,分别为2例难辨梭状杆菌,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法式柠檬酸杆菌,余31例培养阴性;口服甲硝唑或去甲万古霉素治疗有效;36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诊断明确或高度怀疑的病例,需综合治疗;其中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营养以及良好的护理是防治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主要措施.
作者:刘晓斌;宋锦宁;张晓东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大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5年28例大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2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经禁食、胃肠减压、全肠外营养支持、抗生素以及配合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等疗法,痊愈26例,中转手术2例.平均发生时间是术后8.9 d,平均治愈时间13.2 d.结论大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1周左右,临床上有典型的肠梗阻症状和体征,但以腹胀和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为主,腹痛和呕吐相对较轻.可能的发病原因是手术创伤、腹腔内炎症、积液积血或异物刺激导致术后小肠出现炎性水肿,浆膜表面渗出增加,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造成腹膜间粘连而成,采用禁食、胃肠减压、抗炎、营养支持、中药灌肠或手术等疗法,效果良好.
作者:罗劲根;谢志荣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心肌肥厚时缝隙连接重构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O);腹主动脉缩窄组(AC);腹主动脉缩窄+阿托伐他汀组(AA).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肥厚模型.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心肌肥厚及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免疫印迹法观察心室肌连接蛋白43(Cx43)的变化.结果AC组大鼠心室肌的Cx43排列较SO组的紊乱,AA组心室的Cx43排列较AC组的明显改善,3组之间的Cx43含量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部分防止压力负荷诱导的心肌肥厚时的Cx43重构.
作者:张繁之;王琳;张存泰;卜军;陈斌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转染至SKOV3卵巢癌细胞中小鼠IL-12全长基因的质粒能稳定表达相关细胞因子基础上,在脾细胞存在的情况下对SKOV3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MTT方法检测对SKOV3卵巢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组化法检测SKOV3卵巢癌细胞表面IL-12蛋白的表达.结果转染后癌细胞免疫组化可见IL-12表达,在脾细胞的作用下,MTT结果显示IL-12对SKOV3卵巢癌细胞有抑制其增殖的作用,P<0.05.结论成功地将IL-12基因转染至SKOV3卵巢癌细胞中并稳定表达相关细胞因子,在脾细胞存在情况下对SKOV3细胞有抑制其增殖作用,从而杀伤卵巢癌细胞,具有抗肿瘤作用.
作者:刘娟;王晶;隋丽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在实验诊断学教学中,重视基本理论讲授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引用病例分析的形式,运用PBL教学法和现代教学技术,注重对实验诊断影响因素和化验单的分析,以适应临床医学发展的要求,培养医学生临床诊断逻辑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严谨求实的作风以及开拓进取的精神,全面提高实验诊断学教学质量.
作者:何晓峰;魏信艳;张存泰;朱欢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生长激素(GH)水平与胰岛分泌功能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测定86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无合并微血管病变组45例和合并微血管病变组41例,以及正常对照组40例进行血糖(BG)、生长激素(GH)、胰岛素(INS)、HbA1c、TC、TG、LDL及HDL检测,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AI),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IS).结果糖尿病两组各时相血糖值及HbA1c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合并微血管病变组,HbA1c、FGH、TC、TG及LDL显著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显著低于无微血管病变组(P<0.01).Pea体on相关分析显示,FGH与HbA1c、TC及LDL呈显著正相关,而与IS呈显著负相关.HbA1c与TC、TG呈显著正相关,而与IS呈显著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存在严重的持续性高血糖和脂质代谢紊乱.FGH水平升高,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唐彬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从单一性医科院校到综合性大学中的医学院(部),为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与其他学科人才培养的宽口径、通识性与大众化教育的趋势相比,医学教育具有更强的专门化、技能性的精英教育等特点,其实践性与相对独立的系统性也更为突出.医学管理模式的改革应以此为出发点,保持医学部类各院系之间及其与附属医院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与整体性.
作者:龙大为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能否诱导大鼠肾脏表达HO-1,减轻氯化汞所致的急性肾损伤.方法5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Ⅰ组(腹腔注射EGb 20 mg/kg,24 h后再注射HgCl21 mg/kg)、Ⅱ组(腹腔注射EGb 20 mg/kg+ZnPPⅨ45μlmol/kg,24 h后再注射HgCl2 1 mg/kg)、Ⅲ组(同时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HgCl21 mg/kg)、Ⅳ组(同时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等量蒸馏水).检测肾组织中HO-1蛋白表达及HO-1活力、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含量并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EGb明显诱导了肾内HO-1表达并增加其活力;与Ⅳ组比较,Ⅱ、Ⅲ组Cr、BUN、MDA升高,TAOC降低,组织学损伤严重(均P<0.05);与Ⅲ组比较,Ⅰ组染汞损伤前用EGb诱导HO-1表达,可逆转上述病理改变,而Ⅱ组用HO-1的抑制剂ZnPPⅨ后,则不能完全逆转上述病理改变.结论EGb能显著诱导肾内HO-1的表达并减轻HgCl2所致的急性肾损伤,其作用机制与HO-1增强肾组织抗氧化能力有关.
作者:张英;曾维诚;陈蓉;王顺蓉;张春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苦参碱(Mat)对大鼠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及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新生Wistar大鼠的肺成纤维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活细胞形态;四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分析仪测定细胞周期;免疫荧光测定FN的蛋白含量.结果不同浓度苦参碱处理36 h后,细胞MTT-OD值呈递减趋势,S期细胞百分率下降,G0/G1期百分率上升,FN的表达下降,且成剂量依赖性,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苦参碱可抑制大鼠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其作用与降低FN表达有关.
作者:周艳芳;黄培春;欧阳静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对近4年收治的962例重型颅脑损伤中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4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死于MOF 36例(死亡率78.26%),死亡率随着功能衰竭的器官数量增多而增高,4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者100%死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预后差,死亡率高.强调对MOF的早期识别、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治疗上的统筹兼顾,防治结合.
作者:王小言;曹作为;金虎;陈晓东;李智勇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芳香化酶蛋白、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细胞核增殖相关抗原Ki67在子宫内膜病变中表达的规律,探讨其在子宫内膜腺癌早期诊断、内分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免疫组化法(S-P)检测子宫内膜增殖症30例,轻、中、重度非典型增生各10例,子宫内膜腺癌88例,共148例为实验组;增生期及分泌期子宫内膜各30例做对照组,观察芳香化酶蛋白、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细胞核增殖相关抗原Ki67在不同内膜病变及正常内膜中的阳性表达率.结果芳香化酶蛋白和ER、PR、Ki67在子宫内膜增殖症、非典型增生中阳性表达与增生期内膜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子宫内膜腺癌中,芳香化酶蛋白的阳性表达明显升高,与良性病变组、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芳香化酶蛋白的阳性率与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级别、淋巴转移无关.在子宫内膜腺癌中ER、PR阳性表达降低,Ki67阳性表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意义.子宫内膜腺癌中芳香化酶蛋白与ER、PR及Ki67无一致性.结论芳香化酶基因与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密切相关,芳香化酶、PR、ER及Ki67表达为子宫内膜腺癌的早期诊断及内分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马晓欣;张淑兰;高山;陆景明;董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对比观察空腹与餐中口服碳酸钙两种不同途径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继发甲旁亢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寻找正确应用钙剂的途径.方法将8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继发甲旁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空腹组及餐中组,观察两组钙磷代谢指标的影响.结果治疗10周后观察:空腹组及餐中组分别与治疗前相比钙均有明显上升(均P<0.01),但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空腹组钙升高明显(P<0.05);空腹组及餐中组分别与治疗前相比磷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前者P<0.05,后者P<0.01),但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餐后组磷降低显著(P<0.01);空腹组及餐中组iPTH、AKP分别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降低(均P<0.01),治疗后组间分别比较均无差别(均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继发甲旁亢患者以补钙为目的时应空腹服用为宜.当出现高磷血症时为降低血磷为目的使用钙剂宜采用餐中服用为妥.
作者:郭永兵 刊期: 200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