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晓峰;成俊;夏穗生
当今时代的变化对医学教育提出了如何培养有着良好的临床思维、具有创新精神的新时代的医生的要求,笔者从事较长时间的临床教学,发现有一部分同学在实习时表现出手足无措、条理混乱的现象.就此笔者在临床见习教学中进行了改革,将问题引导法和病例教学法相结合运用于见习,旨在见习阶段对同学们进行临床思维的训练.
作者:黄穰浪;黄飞舟;尹光明;聂华林;苗杰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设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正规抗结核疗法,治疗组采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6例,治愈率为86.67%,对照组治愈11例,治愈率为55.00%,两组的临床疗效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疗法对结核性脑膜炎安全有效,能进一步提高治愈率.
作者:杨玉先;袁文谋;李水彬;赖善国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结合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价值.方法156例临床诊断冠心痛的患者,均记录18导联心电图(ECG),部分患者行运动心电图检查,继之行冠状动脉造影(CAG),部分患者同时接受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结果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78.6%;特异性36.1%;假阳性率63.9%;假阴性率19.7%;阳性预测值58.9%;阴性预测值为59.1%.CAG前ECG有缺血性改变的患者中,CAG未见明显管腔狭窄占43.4%(49/113);临床有发作性胸痛,ECG无缺血性改变的患者中,CAG显示相应血管有粥样硬化狭窄者40%(17/42);CAG显示3支血管病变,ECG无缺血性改变的占19.4%(7/36).结论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手段,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应重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作者:黄建平;张新霞;李松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对照观察丁丙诺啡、曲马多用于雷米芬太尼全麻苏醒过渡期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20例全麻开胸手术患者分为三组,术毕关胸时停静脉麻醉,同时A组静脉给予丁丙诺啡3μg/Kg,B组曲马多2 mg/Kg,C组注射用水2 mL.观察三组患者用药前(t1)、用药后10′(t2)、30′(t3)、拔管时(t4)、拔管后5′(t5)、10′(t6)各时点血流动力学、血氧饱和度、呼末CO2分压、躁动评分(RS)、Ramsay镇静评分、术后身体舒适评分(BCS)、苏醒时间、PCA按压次数、剂量及不良反应.结果A、B两组较C组在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更稳定;给药后10′开始A、B两组RS明显低于C组(P<0.01).给药后30′开始RSS A、B两组明显高于C组(P<0.01),且拔管时开始A组明显高于B组(P<0.01);BCS A、B两组明显高于C组(P<0.01);B组出汗明显多于A组或C组(p<0.05);PCA按压次数及用药量C组>B组>A组(P<0.01,P<0.05).结论丁丙诺啡、曲马多均可安全有效应用于雷米芬太尼全麻苏醒过渡期镇痛,其中丁丙诺啡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少.
作者:杨金凤;常业恬;周志国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限水治疗和积极的补液补钠治疗两种不同方案对急性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8例入住ICU的急性颈髓损伤后发生低钠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限水组(Ⅰ组)和积极补液补钠组(Ⅱ组),观察治疗24 h后血清钠、尿钠、尿量、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结果A组低钠血症未见明显纠正,而B组血清钠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81.2%的病人血钠能达到正常范围.结论积极补液补钠方案能较有效地纠正急性颈髓损伤后的低钠血症.
作者:明广峰;徐道妙;艾宇航;郭曲练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结合舒血宁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56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相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前列腺素E10μg,舒血宁注射液20 mL,两组在治疗前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前列腺素E1结合舒血宁能减少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治疗缺血性脑梗死有效率为90.52%;对照组有效率为67.13%,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前列腺素E1结合舒血宁能减少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缺血性脑梗死有效.
作者:阳晓;卢桂珍;阳旭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与血清铁蛋白(SF)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运用双抗体夹心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老年脑梗死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血浆OXLDL和SF水平.结果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浆OXLDL和SF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血浆OXLDL与SF呈正相关(r=0.581,P<0.01).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浆OXLDL及SF水平显著高于康复期患者(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浆OXLDL升高,体内贮存铁增加.血浆OXLDL及血清铁蛋白的检测对判断脑梗死的病情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邓洪波;李友元;张萍;陈珑珑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方法对164例阿奇霉素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阿奇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系统损害和皮疹;其他还有过敏性休克、循环系统损害、泌尿系统损害等观明书上未提及的不良反应.结论合理使用能够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晓瑜;杜文民;王宏敏;徐建龙;戚秋鹏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慢性移植肾肾病(CAN)中的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观测19例CAN患者移植肾组织中AT1R和TGF-β1的表达情况,分析AT1R同TGF-β1表达和CAN病理分级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CAN移植肾组织中AT1R和TGF-β1的表达比正常肾组织明显增加(P<0.001),并随CAN病理分级呈逐渐递增的趋势;AT1R和TGF-β1两者在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843,P<0.001及r=0.836,P<0.001).结论血管紧张素Ⅱ(AT Ⅱ)通过与AT1R结合,并通过TGF-β1的介导,在CAN移植肾的纤维化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韩聪祥;于立新;谢庆祥;王亦斌;邓文锋;刘小友;曾京华;李川江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枸酸盐和TH蛋白对草酸钙的成核、积聚的影响.方法通过分光光度计在620μm时的OD值的测定可在过饱和溶液中观察草酸钙晶体的成核和积聚.观察参数包括诱导时间(induce time),简写为TI,即形成可观察微粒所需的时间;成核曲线(slope of nucleation)的速率,简写为SN,即分光光度计OD620所观察的曲线上升支;聚积曲线(slope of aggregation)的速率,简写为SA,即下降支,以及加入枸酸酸,NTHP(正常人尿液中所提取的TH蛋白),SF-THP(结石患者尿液中所提取的TH蛋白)后对参数的影响.然后相互比较.结果在实验浓度分别为1.50、2.50和3.50mmol/L时,枸酸酸可增加TI和抑制晶体成核(78%~87%),聚集(63%~70%),P<0.001.NTHP在30~40mg/L时,可抑制晶体成核,也可抑制晶体的聚集(76%~81%).在实验浓度下,ST-THP降低TI(P=0.001和标准情况相比)并且促进聚集(33%~48%).当和NTHP并存时,柠檬酸可增强NTHP的抑制作用.当和ST-THP并存时,柠檬酸可逆转ST-THP的促成核和促聚集作用.结论在NTHP和ST-THP存在的情况下,柠檬酸决定草酸钙晶体的成核和聚集.
作者:居正华;张旭;王少刚;马鑫;张世林;吴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DIC的治疗目前仍为病因治疗、抗凝治疗及补充凝血因子等手段.补充凝血因子主要是应用各种血制品.本文对DIC时应用新鲜血小板、新鲜冰冻血小板、新鲜血浆、新鲜冰冻血浆等补充凝血因子、血小板的适应证、应用剂量及注意事项作了总结,并对血液中的抗凝成分抗凝血酶Ⅲ、蛋白C在DIC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概述.
作者:陈渝宁;刘彦琴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apnea syndrome,OSAS)患者进行上呼吸道阻塞部位的定位诊断,并进行针对性的手术治疗,以提高OSAS手术治疗的有效率.方法经PSG确诊的重度OSAS患者共98人,男94人,女4人,上呼吸道阻塞部位的定位诊断方法:清醒状态下的头颈侧位片、上呼吸道纤维内窥镜检查及MULLER动作观察、上呼吸道CT测量等,睡眠状态下的上呼吸道纤维内窥镜检查、上呼吸道CT测量等.根据定位诊断结果实行针对性的手术治疗.结果98例患者均获得明确的上呼吸道阻塞部位定位诊断,根据阻塞或狭窄部位的不同以及造成该阻塞或狭窄的原因不同采用了不同的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随访6个月以上,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者分别为39、49、6和4例,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分别为39.8%、89.8%、95.9%和4.1%.结论对OSAS患者进行术前上呼吸道阻塞部位的定位诊断,并进行针对性的手术治疗,可以显著提高OSAS手术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李树华;石洪金;暴继敏;董卫东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支气管肺癌、肺结核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本文对手术切除的肺癌标本40例,肺结核标本38例,正常肺组织40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PAP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情况,以切片中阳性细胞率≥20.0%为阳性病例,<20.0%为阴性病例.结果肺癌中阳性率为62.5%,肺结核为7.9%,正常肺全为阴性.经x2检验,肺癌组的表达显著高于肺结核和正常肺组.肺结核与正常肺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EGFR在肺癌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可能未参与肺结核的发病机制.
作者:黄信刚;周淮英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临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8肾移植术后感染患者中,16例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合并真菌感染多与使用多联广谱抗生素及大量激素有关.真菌类型多为白色念珠菌,使用氟康唑序贯性方法治疗肺部真菌感染者安全、可靠.结论降低继发真菌感染发病率的主要途径是避免盲目使用高效多联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定期进行多途径的真菌检查和培养;早期发现真菌侵袭,早期采取相应措施,使肾移植患者真菌感染的危险减少到低限度,从而提高移植成功率.
作者:李远明;叶启发;伍锟;赵学义;郝胜华;明英姿;刘斌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在骨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长骨骨折52例.结果全部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0.5~4 a,优46例,良4例,差2例,优良率达96%.结论外固定支架符合生物力学原理,操作简便,调节灵活,使骨愈合速度加快,适应证广泛,尤其适用于严重开放性长骨骨折.
作者:李春;李春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该文对高校学生培养成本测算中标准学生数的确定,成本的构成,高校生均成本测算的具体方法进行了探讨.重点研究了高校哪些支出应计入成本,哪些不计入成本,以及学校总生均成本和各专业生均成本归集分摊的方法.
作者:彭晓;杨明亮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塞通分散片对动物心脑器官急性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别建立家兔急性脑缺血,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给予血塞通分散片治疗,测定不同时间的各项脑、心功能参数,并与空白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急性脑缺血血塞通分散片组EEG,脑组织水分含量,脑血中LDH,CPK活性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心脑舒通胶囊组;急性心肌缺血血塞通分散片组的ECG、LDH、CPK活性等指标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与心脑舒通胶囊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塞通分散片对动物急性脑缺血,急性心肌缺血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张晓青;张阳根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索不同的液化剂对颅内血肿血凝块的液化效果.方法将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后需液化剂液化血凝块引流的病例分为A、B两组,A组应用的血凝块液化剂为尿激酶加玻璃酸酶,B组应用的血凝块液化剂为α-糜蛋白酶加玻璃酸酶.结果α-糜蛋白酶加玻璃酸酶在液化颅内血肿血凝块的效果,再出血发生率方面优于尿激酶加玻璃酸酶.结论α-糜蛋白酶加玻璃酸酶是一组液化颅内血肿血凝块效果相对较好而安全的液化剂.
作者:张昌宜;罗斌斌;王波海;谢倩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建立永生性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系.方法采用改良胶原酶原位灌注法消化肝脏,经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离、鉴定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的HSC.然后通过细胞克隆建立HSC系(HSC-PQ)并传代培养.结合细胞动力学、光镜、透射电镜及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HSC-PQ系的倍增时间、(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及结蛋白表达、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合成等表型特征.结果分离获得的HSC约为2×107细胞/只大鼠,细胞成活率>95%,纯度>90%,培养2周后几乎所有HSC均已活化.在此基础上经细胞克隆所得的HSC-PQ系表型类似成纤维细胞,倍增时间约75 h,可表达结蛋白、α-SMA以及除Ⅳ型胶原外的多种ECM成分(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层粘连蛋白等),且传代过程中增殖、ECM表达等特性均保持稳定.该细胞系已在体外培养32代(1 a以上),提示其具有永生性.结论已成功建立永生性大鼠HSC系,该细胞系的基本特征与活化的原代HSC相似.
作者:潘勤;李定国;陆汉明;汪余勤;徐芹芳;张文竹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两种不同方法的疗效以及影响其疗效的因素.方法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部分行标准大骨瓣减压颞肌黏覆术,另一部分行标准大骨瓣减压硬膜扩大减张缝合术,术后分析其疗效,并分析GCS评分和梗死面积同患者疗效的关系.结果35例中是否行颞肌黏覆术对其疗效无明显差别,GCS评分低,梗死面积大的患者疗效差.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有效方法,硬膜扩大减张缝合术优于颞肌黏覆术,判断大面积脑梗死术后疗效基本因素为患者术前GCS评分和梗死范围.
作者:岳景齐;田登攀;钟志坚 刊期: 200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