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运动疗法在改善类风湿关节功能的应用研究

刘滔;沈洋;董海菲

关键词:运动疗法, 类风湿, 关节功能
摘要:目的:对运动疗法应用在类风湿关节功能患者中的干预效果进行调查.方法:将我院58例类风湿关节功能障碍患者视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采用系统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干预组、常规组.各29例.所有患者均为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间我院风湿科患者.干预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运动疗法,比较患者关节功能康复效果.结果:干预组功能障碍评估为Ⅰ级的13例,Ⅲ级2例;常规组分别为4例、10例,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评分为(2.03±0.58)分,常规组为(4.46±1.22)分,P<0.05.结论:运动疗法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关节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溧水区近12年结核病疫情监测分析和防治对策

    目的通过网报数据分析我区结核病的流行特征,制定相应防治对策.方法运用Excel软件对2005年—2016年网报的结核病人进行统计和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我区结核病疫情近6年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溧水区结核病预防控制形势依然严峻,应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当地疫情.

    作者:姚业金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基层医院药学服务的思路分析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药学服务的思路.方法:2016年5月,我院开始实行新式药学服务模式,以病人为中心,临床医务人员为服务对象,完善相关药学服务制度,制定改善措施,分析结果.结果:依据目前医院药学服务中存在的用药误区,结合当今实际情况,改进本院药学服务模式,改进后药学服务质量大幅提升,患者、医护人员以及患者家属对于本院提供的药学服务满意.结论:在基层医院内,开展个体化药学服务,能全面改善药学服务质量,提高诊疗效果,增加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艳丽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其健康教育管理的实际效果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并观察其对健康教育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采取常规健康教育管理,观察组39例,采取优质健康教育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率(97.44%VS82.05%)、疾病知识掌握率(92.31%VS74.36%)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加强健康教育管理,能够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闫亚格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HIV/AIDS病人心电图改变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HIV/AIDS病人心电图改变对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HIV/AIDS患者100例,将这100例患者全部作为研究组,再随机选取100例未被HIV病毒感染的人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图的异常表现;记录并对比心电图改变前后两组患者体内的CD4^+T淋巴细胞数.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心电图异常表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心电图改变前后CD4^+T淋巴细胞数量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HIV/AIDS患者进行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分析过程当中,心电图的发生改变会严重影响其体内的CD4^+T淋巴细胞的数量.

    作者:彭慧如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手术室消供中心一体化模式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的效应分析

    目的 探讨手术室消供中心一体化模式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开始实施手术室消供中心一体化模式后6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与实施手术室消供中心一体化模式前的2016年12月相比较,评价其实施效果.结果 实施手术室消供中心一体化模式之后,我院手术器械灭菌合格率及无菌操作合格率从96.67%(58/60)上升到100%(60/60),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消供中心一体化模式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应该得到相关人员的关注.

    作者:曹丽霞;李杰;蒋颖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贫血鉴别诊断在血液检验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6年8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贫血患者,本研究选择75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本研究的A组患者,选择同期75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作为本研究的B组患者,同时选择7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于本研究两组患者贫血鉴定诊断,在血液检验当中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通过对于A组和B组两组研究对象以及对照组的血液检验能够看出,A组和B组的血细胞分布宽度等相关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出现异常,血液检查的方法应用在贫血鉴定诊断当中,具有明显的临床价值.结论通过本研究的贫血患者和对照组的血液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出,红细胞等相关的临床指标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性.因此得出,临床血液检测在血液鉴定当中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燕;蒋雪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机械性眼外伤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影响机械性眼外伤患者预后效果的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 ~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机械性眼外伤患者,统计并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外伤性质、致伤原因、急诊处理方法、入院与出院视力检测水平等信息.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80例病例中,男女比例约为4.3:1,30~35岁与5~12岁是本病症高发年龄区间,致伤物异物为多见,至善性质以挫伤、穿孔伤为主.参与本次研究的80例病患中(受伤眼为99只),入院时视力≤0.05的盲眼为76只(76.8%),出院时视力水平≤0.05的盲眼数目降低至55只(55.6%),脱盲率为21.2%,经分析出院时患者视力水平有所提升,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t=2.227,P=0.027<0.05).结论:眼外伤是眼科常见疾患,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眼外伤是可以防治的,提升临床诊治的时效性是改善其视力水平的有效办法.

    作者:赵利民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美托洛尔与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与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间收治的10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1例,采用卡维地洛进行治疗,对照组51例,采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朱凌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喜炎平与双金口服液配伍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和分析喜炎平与双金口服液配伍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8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儿分成各64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喜炎平注射液与双金口服液联合治疗;对比两种患儿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9% 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9.7%,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间、进食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为(2.1±0.5)、(1.9±0.9)、(5.3±0.3),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种疗法治疗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过程中,使用喜炎平与双金口服液配伍见效快,安全性好,临床疗效良好,应当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马玺昭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比较单、双相抑郁障碍的脑结构影像学研究进展

    单、双相抑郁障碍在临床中经常误诊,比较容易混淆.通过综述近年来的直接比较单、双相抑郁障碍的脑结构影像学研究,从而了解两者脑部结构可能的病变机制,为进一步今后深入探究单、双相抑郁障碍提供参考方向.

    作者:李振夏;唐宏;庞力铭;叶丽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叶酸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在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治疗当中,患者同时服用叶酸与贝那普利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之内收治的76例同时患有高血压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加以分析,将其随机均分成为传统组及联合组,传统组患者服用贝那普利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则在上述基础上服用叶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组患者,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并发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治疗,将贝那普利与叶酸同时用于患者治疗方案中效果较好,值得大范围推广.

    作者:张曙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浅议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护理

    (1)掌握高血压病人的情绪变化、相关知识和治疗现况.(2)对临床高血压病人进行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提高病人的态度、认知和健康行为,减轻焦虑情绪从而有效地控制血压,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3)探究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人的再住院率、治疗依从性、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人的满意度的影响.(4)通过定量的方法来探讨对高血压病人进行系统化的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建立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作者:陈凤英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关于冠心病心脏康复与预防的研究

    随着心脏康复体系的不断完善,心脏康复已经形成了多学科综合的体系,为恢复、延缓或逆转心脏疾病提供了更加科学的体系.本文对冠心病心脏康复与预防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心脏病患者的康复与健康贡献一点力量.

    作者:徐优娜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喻秀兰辨治脱发的临床经验

    脱发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毛发健康与否关乎人体的代谢,内分泌,气血脏腑等多个方面.毛发的荣枯、色泽反映了人体内在的健康状况.脱发的病因复杂多样,临床上脱发可分为几种,包括脂溢性脱发、神经性脱发、斑秃和全秃.导师喻秀兰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多年,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各种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现将导师治疗脱发的临床经验整理如下.

    作者:王芳;喻秀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两种颈内静脉置管固定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针对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固定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颈内静脉置管治疗的136例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使用粘贴固定,观察组68例,采取绕颈缚扎法固定.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皮肤机械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颈内静脉导管未脱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非常舒适率为85.29%,对照组为70.59%,差异明显(P<0.05).结论:颈内静脉置管采取绕颈缚扎法固定能够减少脱管及皮肤机械性损伤,提高患者舒适度,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郑南梅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进展

    为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手段及效果,本文结合各学者的研究成果,及本人的护理经验,从脂肪代谢、蛋白质及糖代谢三方面,阐述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理变化.基于此,重点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提出了相应的饮食护理原则,并归纳了饮食护理手段.终结论表明,临床需严格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各营养成分的摄入量,提高血糖控制水平.

    作者:赵盼盼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乌司他丁联合早期低温治疗对脓毒症休克患者氧代谢及乳酸清除率的影响

    目的 评价乌司他丁联合低温疗法对脓毒症休克患者氧代谢情况及乳酸清除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30例.参照组患者给以乌司他丁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乌司他丁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h后氧代谢情况及24h乳酸清除率.结果 治疗6h后,两组患者的ScvO2、DO2、VO2升高,O2ER、Lac降低,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且观察组的24h乳酸清除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低温疗法治疗脓毒症休克在重建氧平衡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同时还可加速乳酸的清除.

    作者:耿艳玲;戈洪松;张静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分析助产士全程导乐分娩模式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助产士全程导乐分娩模式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4月间的108例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模式,实验组则采取助产士全程导乐分娩模式,并对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VAS)、分娩方式、分娩情况以及产妇产程、产后出血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产妇在各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临床上应用全程导乐分娩模式,能够有效缩短产妇的产程,降低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娟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整体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和研究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自2015年4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慢性盆腔炎医治的患者中进行随机抽取,将抽取对象分为对比组(n=52)和探析组(n=55)两组,对比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探析组患者应用整体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比组治疗无效患者为9例,病情好转患者为43例,病情总好转率为82.69%,探析组治疗无效患者为1例,病情好转患者为54例,病情总好转率为98.18%,2组患者病情总好转率经对比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x2=11.9715,P=0.0443).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整体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病情好转.

    作者:宋书会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严重多发伤患者急诊急救的临床探究

    目的:探究分析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诊治方法措施,为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急救诊治提供有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疗的9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结果:本组早期漏诊7例,漏诊率7.29%;行手术治疗92例,非手术治疗4例;成功救治84例,死亡12例.结论:只有充分掌握严重多发伤疾病的临床特点,并及时对患者伤情做出准确诊断,才能尽可能地避免临床诊治出现误诊的情况,同时医院应将院前及院内的急救工作作为急诊急救的重点,正确调整抢救程序,优先处理致命性损伤,密切观察相关并发症病情进展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可促进严重多发性疾病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提升.

    作者:乔万军 刊期: 2018年第19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