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频电疗法在吞咽障碍康复中的研究进展

杜灿荣;龙耀斌;黄莲远;黄福才;伍明;覃明安;黎伟雄

关键词:
摘要:吞咽障碍是食物从口腔运送到胃过程中出现障碍的一种表现.有统计显示合并吞咽障碍中,在50岁以上的普通人群中占16%-22%[1] ,在特定病人颅脑外伤、脑卒中、帕金森氏病占20%-40%[2],吞咽障碍是导致营养不良、误吸性肺炎等问题的重要原因.由于吞咽障碍对生活影响大,因此一直是康复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研究已将吞咽障碍的治疗扩展到电刺激 [3],临床上常用的电刺激以低频电疗法为主,现就相关研究与应用综述如下.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伤寒论》中桂枝的配伍运用

    《伤寒论》载方112首,使用桂枝达40多方次,是全书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仲景运用桂枝灵活加减,既治疗外感表证,又治疗内伤杂病.本文对《伤寒论》中桂枝的配伍运用进行初步探究,发现其经配伍后,具有调和营卫、祛邪解肌、强心通阳、化气行水、温中补虚、平冲降逆、温经通脉等功效.

    作者:朱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右归汤加减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评价右归汤加减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6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中药组(54例)、西药组(56例)以及中西药组(50例).中药组采用右归汤加减治疗,西药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中西药组采用右归汤加减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进行治疗,疗程均为60d.观察比较各组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中西药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中西药组其他临床症状评分改善效果明显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结论:右归汤加减结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在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作者:梁朴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社区医师对妊娠期尿糖阳性孕妇进行健康教育,使孕妇消除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恐惧心理,并了解糖耐量试验的目的 、方法 以及GDM对母婴的影响,使其有利于早期干预且控制血糖,降低母婴并发症,保障母婴健康.方法:通过健康教育,说明糖耐量试验(OGTT)筛查的具体过程和重要性,对产前检查中尿糖检测持续阳性的孕妇进行OGTT.结果:在OGTT的报告中仅有1项指标接近或高于正常值的有17人,2项或2项以上高于正常值的有20人.讨论:通过开展母婴保健的健康教育和预防GDM相关知识的健康指导,能使孕妇及家属提高对孕期尿糖检测的重要性的认识,并且能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及治疗GDM.

    作者:班玲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静脉输液配置中心管理模式探讨

    目的:分析静脉输液配置中心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前来我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86例病患,以2015年9月静脉输液配置中心管理模式实施为界,将其分为研究组(实施后)和对照组(实施前),各43例.对比该模式实施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静脉输液配置中心管理模式可提高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邱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浅谈CT肝脏检查对早期肝硬化的诊断

    目的:讨CT肝脏检查对早期肝硬化的诊断及其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CT检查、B型超声检查及肝穿肝脏组织检查并进行对比观察.结论:CT检查对早期肝硬化的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超声波检查,可以作为早期肝硬化的常用诊断方法.

    作者:姚剑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宫颈癌调强放疗不良反应物理性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宫颈癌强调放疗不良反应的物理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00例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笔者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对其进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及腔内后装放疗,分析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及放射性膀胱炎的物理性影响因素.结果:骨髓抑制、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及放射性膀胱炎的发生率分别为69.0%,58.0%及4.0%,其中强调放疗剂量为10、20及30时与骨髓抑制的发生呈正相关,剂量在30-50时与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呈正相关性,剂量在40、50时与放射性膀胱炎的发生呈正相关.结论:强调放疗剂量为10-30、30-50以及40-50是发生骨髓抑制、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及放射性膀胱炎的主要物理性影响因素.

    作者:周雪宇;蒋利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固本祛痰化瘀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固本祛痰化瘀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共80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固本祛痰化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中医证候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26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达到97.5%,对照组患者显效16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仅为85%,低于观察组,P<0.05,而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在治疗后得到显著下降,比对照组患者下降幅度更大,表明临床治疗效果更好,P<0.05.结论:固本祛痰化瘀汤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治疗效果显著,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华志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超声消融子宫肌瘤术后疼痛管理的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超声消融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疼痛管理的临床效果,以期为缓解患者疼痛提供有效的措施.方法:选取120例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在笔者医院收治的应用超声消融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跟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疼痛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VAS评分、镇痛药使用率、患者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的VAS评分及镇痛药使用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管理能明显降低子宫肌瘤患者超声消融术后的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义贵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2例PNS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者平均住院20天,平均随访16个月,患者均能自理,无再出血发生,日常活动良好.结论 PNSH较经典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轻,并发症少,预后较好.

    作者:赵建强;高明清;邢以嵩;曾现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三种方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比较

    目的:针对幽门螺杆菌(简称Hp)感染患者分别采取三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根除治疗,比较三种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Hp感染患者90例,分为1组、2组和3组,每组30例,其中1组患者采取四联疗法进行治疗,2组患者采取序贯疗法进行治疗,3组患者采取三联疗法进行治疗,比较1、2、3组的治疗效果.结果:1、2组的Hp根除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1、3组的Hp根除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2、3组的Hp根除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针对Hp感染患者采取四联疗法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种疗法,具有根除率高和安全性高的优势,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邹朝卿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检测结果及应用方法分析

    目的:分析细菌性食物中毒标本的病原菌检测结果,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本文数值分析资料是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实验室采集的429份食物中毒标本,进行回顾分析,对采集的429份食物中毒标本开展病原菌检测,并统计和分析检测结果.结果:429份食物中毒标本中,检出阳性病原菌46株,占据2.35%,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总计率84.78%对比沙门氏菌4.35%、金黄色葡萄球菌10.87%,卡方=13092.67、109.4609,P=0.0000、0.0000<0.05,表明数据之间统计学分析以及对比意义.5月-9月发病的细菌性食物中毒者病原菌检出总计率89.13%比对1月-2月0.00%、3月-4月6.52%、10月4.35%、11月-12月0.00%,卡方=160.7829、136.7470、144.3667、160.7829,P=0.0000、0.0000、0.0000、0.0000<0.05,表明数据之间统计学分析以及对比意义.结论: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的病原菌以副溶血性弧菌为常见,且多发生于5月-9月.

    作者:付如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实施舒适护理对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按入院时间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护理后呼吸功能明显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医嘱遵从率明显更高,住院时间明显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医嘱遵从率,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并且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毛芙蓉;严凤霖;蒲贵波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Tp-ec及Tp-e/QT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恶性心电生理事件预测中的应用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急性STEMI(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在QT期间Tp-ec及Tp-e/QT指标变化,分析指标和恶性心电生理事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2016年03月10日至2017年03月10日我院急性STEMI患者50例纳入实验组,选择正常心电图50例作为参照组,测量、计算梗死、非梗死导联QT、QTe以及Tp-ec/QT比值,记录患者一年之内发生恶性心电生理事件.结果:在急性STEMI患者十二小时之内梗死和非梗死导联QTc出现明显延长,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一周、一个月恢复正常水平.梗死相关导联十二小时之内Tp-ec间期比非梗死导联、参照组均显著延长,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1周和一个月慢慢恢复至正常.在梗死相关导联中Tp-e/QT比值明显比其他导联增大,之后逐渐慢慢恢复,但是和参照组之间存有明显差异(P<0.01).分别将TP-ec100ms、Tp-e/QT比值0.25作为截点恶性电生理事件,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STEMIT急性期患者中p-ec,特别是Tp-e/QT比值增加和恶性电生理事件之间紧密相关,可对急性STEMI后恶性电生理事件预测的相关指标.

    作者:吴浪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曲美他嗪和倍他乐克联用在稳定性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曲美他嗪和倍他乐克联用稳定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患者为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治疗的8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对患者进行随机数字分组,患者入院后随机抽取数字签,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观察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倍他乐克口服,观察组患者给予倍他乐克和曲美他嗪口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服药治疗2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踏板运动试验,记录两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每周硝酸甘油消耗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ST段压低1mm阈值、总运动负荷、心绞痛发作阈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ST段压低大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应用曲美他嗪联合倍他乐克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贾凡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脾胃气虚型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脾胃气虚型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03月--2018年03月收治的脾胃气虚型胃脘痛患者8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41例.常规组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化护理基础上行中医护理方案.统计分析两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97.56%VS 82.93%),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上升,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中医护理方案,能够进一步提高脾胃气虚型胃脘痛患者的护理效果,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岳海凤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社区高血压患者认知情况调查与研究

    目的:调查研究社区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方法:选取我社区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开展高血压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并对健康教育前后高血压患者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结果:100例高血压患者经健康教育后对高血压认知水平(94.58±2.49)分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高血压防治工作,可有效提高社区高血压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认知功能,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

    作者:文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认知调查

    目的:针对神经内科医护人员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了解程度进行调查.方法:对我院从事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人员进行随机调查,并选择173人作为调查对象,通过相关调查人员在涉及脑卒中康复护理了解程度调查问卷后,对173名神经内科医护人员的脑卒中康复了解、认知程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通过调查结果发现我院神经内科护理人员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的了解存在一定差距,这对护理工作有一定影响.结论: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及认知深度应进一步加强,为实现这一目标医院应该根据实际需求,加强神经内科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并将本次调查结果中关于脑卒中康复护理认知的数据调查加入到医院的评职称标准中,从而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水平.

    作者:姚丽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社会支持系统对慢性疼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

    目的:为了减轻慢性疼痛患者的痛苦,增加对他们的治疗效果,研究社会支持系统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构建或利用患者周围社会支持系统,缓解患者精神痛苦,从而辅助对其治疗.结果:经过大量的研究调查以及文献参考,社会支持系统确实对慢性疼痛患者在精神上有很大的帮助.结论:帮助患者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对患者,尤其慢性疼痛患者具有非常的精神抚慰作用,同时对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影响.

    作者:袁瑶芪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儿童智力低下300例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对治疗儿童智力低下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儿童智力低下患者300名作为研究案例.利用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方式治疗儿童智力低下问题,并通过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及韦氏智力检测方法进行验证.结果:经过本次联合治疗后,患者效果显著人数为50人,患者治疗有效人数为220人,治疗无效患者人数为30人,患者总体有效率为90%.讨论:经过本次研究可以证明针灸与康复训练结合治疗小儿智力低下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小儿智力得到明显提升,恢复情况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翠香;汤新晶;孙昊;李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黄芪建中汤加减配合丽珠维三联治疗胃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加减配合丽珠维三联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82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予以丽珠维三联治疗,观察组41例予以黄芪建中汤加减配合丽珠维三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5%,二者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症状积分下降、生长抑素水平升高、胃激素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丽珠维三联疗法与黄芪建中汤加减相配合对胃溃疡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杨鑫 刊期: 2018年第15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