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清华;赵越
目的:研究计划生育手术与异位妊娠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异位妊娠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年龄、生育史、停经时间、计划生育手术史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并研究计划生育手术与异位妊娠的关系.结果:80例异位妊娠患者中,有计划生育手术史70例,无计划生育手术10例,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行开腹手术治疗71例患者实施输卵管通液检查,发现输卵管异常60例,输卵管通畅11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快速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输卵管妊娠63例,其他8例,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划生育手术是导致异位妊娠发生的关键因素,有必要积极开展对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异位妊娠发生的可能.
作者:孙桂蓉;王德秀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观察评价右归汤加减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6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中药组(54例)、西药组(56例)以及中西药组(50例).中药组采用右归汤加减治疗,西药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中西药组采用右归汤加减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进行治疗,疗程均为60d.观察比较各组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中西药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中西药组其他临床症状评分改善效果明显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结论:右归汤加减结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在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作者:梁朴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消化不良患者应用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的疗效及其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6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消化不良的84例患者作为此次探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采取盐酸依托必利片治疗、研究组采取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消化不良的患者采取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其治疗后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有明显的改善,治疗时出现不良反应的机率较低.
作者:李健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对腹腔引流管在普外科中的应用方式以及应用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62例普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以及观察组31例.对于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普外科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应用腹腔引流管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1)6.4%,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31)54.8%,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通外科手术中应用腹腔引流管,有利于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许通权;李景柱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分析肘关节外侧小切口手术治疗肱骨踝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200例医院收治的肱骨踝上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肘关节外侧小切口手术,而对照组采用常规肘后正中切口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切口长度等方面的差异,观察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效果,记录两组患者至出院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切口长度等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肘关节外侧小切口手术在肱骨踝上骨折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与切口长度,从而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长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分析经阴道超声诊断宫腔粘连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诊的疑似宫腔粘连患者3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阴道超声进行检查诊断,以宫腔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39例患者宫腔镜检查证实为宫腔粘连36例,占比92.31%,宫腔粘连程度:轻度12例(30.77%),中度18例(46.15%),重度例6(15.38%);经阴道超声检查准确率92.31%(36/39),误诊率7.69%(3/39).结论:经阴道超声对宫腔粘连诊断准确率较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且具有安全无创的优势,可作为宫腔粘连病变的常规检查方法.
作者:王美珠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眼科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意义以及成功实施眼科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措施和方法.方法:回顾以前的健康教育的方法,并对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对眼科围手术期的患者进行积极健康教育,从而增强患者痊愈的自信,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同时,增加手术的成功率.结论:积极的眼科围手术期对患者手术的结果有着较积极的作用.
作者:陈俊英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针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患,分析使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法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134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患,将其平均分为两个治疗小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联合抗生素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然后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1.04%(61/67),对照组的为83.58%(56/67),两组数据间差异性明显.经过治疗后,其血气指标Pa02与PaCO2较住院前期相比,有明显的改善,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要好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状况是对照组与治疗组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讨论:针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患,使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效果较好,不仅能够缓解病患的临床症状,而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谭颖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究游戏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在小儿脑性瘫痪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提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脑性瘫痪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方法,研究组患儿在参照组患儿的基础上给予游戏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经训练后的训练总有效率为87.5%,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的训练总有效率67.5%,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游戏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在小儿脑性瘫痪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明显,有效缓解患儿的康复速度和康复效果,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促进其机体功能的健康使用,适用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红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急性STEMI(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在QT期间Tp-ec及Tp-e/QT指标变化,分析指标和恶性心电生理事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2016年03月10日至2017年03月10日我院急性STEMI患者50例纳入实验组,选择正常心电图50例作为参照组,测量、计算梗死、非梗死导联QT、QTe以及Tp-ec/QT比值,记录患者一年之内发生恶性心电生理事件.结果:在急性STEMI患者十二小时之内梗死和非梗死导联QTc出现明显延长,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一周、一个月恢复正常水平.梗死相关导联十二小时之内Tp-ec间期比非梗死导联、参照组均显著延长,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1周和一个月慢慢恢复至正常.在梗死相关导联中Tp-e/QT比值明显比其他导联增大,之后逐渐慢慢恢复,但是和参照组之间存有明显差异(P<0.01).分别将TP-ec100ms、Tp-e/QT比值0.25作为截点恶性电生理事件,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STEMIT急性期患者中p-ec,特别是Tp-e/QT比值增加和恶性电生理事件之间紧密相关,可对急性STEMI后恶性电生理事件预测的相关指标.
作者:吴浪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观察探讨对急腹症患者手术时使用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2017年5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腹症手术患者10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病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观察组给予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对照组使用常规麻醉的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腹症手术患者采用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朱晓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早期开展胰岛素的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病患血糖的影响.方法:于2015.01-2018.02时间段内科收治初诊的2型糖尿病病患中抽出88例进行用药研究,将病患均分为二甲双胍组(44例)、胰岛素组(44例),其中二甲双胍组病患行二甲双胍用药治疗,胰岛素组病患早期行胰岛素的强化治疗,研究2组血糖情况和胰岛β细胞情况.结果:胰岛素组病患血糖情况和胰岛β细胞情况均优于二甲双胍组,2组结果数据比较,p<0.05.结论:对初诊的2型糖尿病病患早期开展胰岛素的强化治疗,可显著改善其血糖和胰岛β细胞,效果较好.
作者:范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通过对全国600多份有关口腔类医疗机构的生效裁判文书的分析,认为口腔类医疗机构应当高度重视民事风险的防范,尤其是医疗损害纠纷.应认真学习相关行政法律法规,并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规范行为,依法经营,免受行政处罚和行政诉讼带来的损失和不便.
作者:王翔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究营养支持在肿瘤综合治疗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0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营养支持疗法.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综合治疗的过程中应用营养支持效果显著,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杨丽;陈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评价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共收治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遵循随机抽取双色球方式分组,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B组,两组患者人数均为46例.A组通过尤瑞克林+依达拉奉治疗,B组通过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B组比较治疗总有效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对比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尤瑞克林+依达拉奉,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且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作者:刁瑞青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顺来康(冠心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加用顺来康)和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治疗前、后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间期和持续时间,动态测定心电图ST段下移、T波倒置情况,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间期和持续时间及心电图ST段下移、T波倒置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顺来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
作者:蔡荣杰;太光宇;张烨;王荔慧;潘琪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分析新诊断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所选80例新诊断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选择格列齐特片(II)治疗,实验组选择二甲双胍肠溶片治疗,观察比较理想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bA1c、IGF-1、抵抗素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而且实验组治疗后的IGF-1、抵抗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BMI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能对胰岛素抵抗进行显著改善,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应刚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对结核病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时,乙肝病毒携带着发生亚急性肝衰竭的诊治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9例乙肝病毒携带者服用抗结核药物引起亚急性肝衰竭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给予促肝细胞生长素、人工肝、肝康II号及核苷酸类似物联合用药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治疗10~20d后,9例患者亚急性肝衰竭症状及体征均消失,经实验室检测,相关指标均明显改善,均达到临床治愈标准.结论:亚急性肝衰竭患者治疗时,人工肝、肝康II号及恩替卡韦联合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与亚急性肝衰竭治疗相比,该病的预防更为重要.在对肺结核患者用药治疗前,对患者乙肝病毒载量、肝功能等要进行检查,用药期间对患者肝功能变化密切进行监测,为对抗结核药物引起的亚急性肝衰竭进行预防.
作者:王新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彩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诊断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共8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3人,实验组行彩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对照组按照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手术取石时间、手术出血量(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住院天数、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病率.结果 实验组的术中取石时间、手术出血量(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病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石清除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低、结石清除率高等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复杂上尿路结石的方法,可以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袁海霞;宋广智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抗高血压药物在临床上应用而引起的不良反应.方法 将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90例高血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在临床上采用抗高血压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引起不良反应的资料.同时对药物不良反应、病患的临床表现以及不良反应转归情况.结果 钙拮抗剂与ACEI抗高血压药物所引起的不良药物反应率偏高;病患的临床表现中对机体造成严重影响的系统主要包括循环与消化系统.结论 在临床上,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会对机体的各个系统引起不良的药物反应.另外,由于药物的类型不同,因此,病患产生的反应也有所不同,但是,药物的远期预后效果较好.
作者:柯清华;赵越 刊期: 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