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仲惠;宁梅;耿炎
目的:探讨胸外科术后并发肺炎的病原菌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分析胸外科术后出现肺炎的92例病人致病菌分类及抗生素治疗效果和耐药性.结果:92例病人标本分离出106株菌,菌株数居前5位的依次排列为大肠杆菌、金葡菌、绿脓杆菌、克雷白肺炎杆菌、脆弱类杆菌.药敏试验: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对以上肺炎常见菌的耐药率达35%~95%.结论:抗生素的选择应以细菌培养结果为基础,未有细菌培养结果前应注意目前细菌耐药情况,同时避免滥用抗生素.
作者:龙荣尊;罗德源;张孟贤;吴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白术对小鼠造血功能和IL-1产生的影响.方法:用100%白术浸出液给小白鼠连续灌胃10d,1次/d,检测小鼠骨髓细胞增殖反应和IL-1的产生.结果:白术组对以上两项免疫学指标均有明显增强作用,均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应用白术可明显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作者:牛新华;邱世翠;丁长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老年人医院内获得性肺炎(NP)的临床特征和病原学特点,以便指导临床选择有效抗生素.方法:以1997~1999年间60例老年人NP为分析对象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人NP多有明确的诱发因素(85%);其临床表现多样,呼吸困难可作为一重要表现(51.7%);病原菌以绿脓杆菌和克雷伯杆菌为多见(65%).结论:常用头孢菌素不宜用于老年NP,氟喹诺酮类可作为老年人NP经验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王琼;陈弘群;陆品相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头痛脑神经病损者临床分析,总结鼻咽癌诊断的经验.方法:分析47例表现为头痛脑神经症状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及CT检查特点.结果:47例鼻咽癌患者头痛100%,脑神经损害占70.21%,有的病例同时伴有多条脑神经的损害.鼻咽部CT检查具有特征性改变.结论:不明原因的顽固性头痛,或头痛伴有脑神经症状的患者,应考虑鼻咽癌的可能.应常规行鼻咽部的检查.
作者:高正伟;王华义;李中秋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急性肺栓塞是呼吸科急危重症之一,其临床症状和体症均是特异性的,生前漏诊和误诊较多,误诊率在70%以上,未经治疗的患者死亡率达25%~30%,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若能及时诊治,死亡率可降至7%.因此早期诊断肺栓塞极为重要,现将我院临床诊治的4例肺栓塞报告如下.
作者:诸兰艳;陈平;周淮英;吴尚洁;黄灿成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ZT胶与皮内逢合关闭手术切口的效果.方法:5只家兔在同部位作成对切口分别用两种方法关闭,术后24h观察切口的抗张强度及镜下改变.并对临床1999年4月~2000年4月采用两种方法关闭手术切口的愈合及切口皮肤裂开进行观察.结果:两种方法关闭的切口,早期抗张强度增强,但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镜下见切口内均有纤维素成分,但无细胞增生现象.临床上两种方法关闭的切口均可按期愈合,切口形态美观.结论:两种方法关闭手术切口早期都是物理性因素使切口抗张强度增强,在其保护作用下均能良好愈合,但ZT胶较皮内逢合关闭手术切口优越.
作者:任建军;邱树敏;李一万;王弘略;黄明辉;李太品;武建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多数学者认为:IR可能是高血压、冠心病的共同发病基础,故了解降压药物降压的同时弄清其对IR的影响,已成为治疗高血压的热点.本研究目的为探讨高血压伴IR的患者在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降压的同时药物对IR影响.
作者:郑小璞;吕卓人;孙超峰;耿涛;王哲训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发病因素及诊治方法.方法:对1994年3月~2001年10月间诊治的31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中,胆囊切除加腹腔引流术20例,治愈16例,死亡4例;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置管引流11例,治愈10例,死亡1例.术前误诊14例.结论:作为临床少见病,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靳亚勋;李质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编辑是科技期刊工作的中心环节.医学杂志编辑是医学杂志的文章处理中心,编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为读者服务的宗旨的落实程度.为了使读者能够方便正确地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编辑部必须加强质量管理.为此,笔者结合担任多年医学杂志编辑的工作实践,就如何抓好质量管理谈三点体会.
作者:余宜芳;张茜倩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诊断癌性胸腔积液快速、准确的方法.方法:用免疫放射分析法联合检测45例癌性胸液中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50(CA50)及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水平,并以4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作对照.结果显示癌性胸液中CEA、CA50及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A50和EGF单指标诊断癌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CEA(P<0.05).三项指标联测诊断癌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为84.4%,特异性为94.4%,准确性为92.3%.结论:CEA、CA50及EGF的同步检测对诊断癌性胸腔积液有重要价值.
作者:邵润霞;张铁栓;刘荣西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关于前交叉韧带的解剖结构、生物学特性、损伤及治疗已有大量的文献报道,研究比较成熟.而与其相对应的后交叉韧带的研究相对较少.近些年,随着对后交叉韧带解剖结构、生理作用、生物学特性、伤后的自然转归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的研究深入,对后交叉韧带损伤有了新的认识,临床治疗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关节镜下重建后交叉韧带在国外已成为常规,国内己有相关报道.本文根据国外目前关节镜下重建后交叉韧带手术的开展情况并结合相关的后交叉韧带基础研究状况,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林霖;王立德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例正常妇女为对照组,应用玫瑰花试验检测红细胞补体C3b受体花环(C3bRR)及免疫复合物花环(ICR)2项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子宫内膜异位症各组C3bRR均明显降低(P<0.05),ICR均明显升高(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各组间C3bRR和ICR无显著差异;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CD3、CD4比率及CD4/CD8的比值均低于对照组,CD8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可能与子宫内膜异症的发生有关.
作者:尹国武;杨丽媛;邵秋菊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心肌梗死心跳骤停抢救成功的机会不多,现作者报告1例心肌梗死心跳骤停10min后复苏成功的病例如下:
作者:陈盛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阴道瘘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6例输尿管阴道患者进行了病史询问、排尿情况、IVU、膀胱镜、逆行肾盂造影及美蓝染色等检查.结果:术前确诊100%.患者除1例行肾切除术,1例行输尿管插管外,其余均采用输尿管膀胱吻合术,治愈率94%.结论:我们认为通过上述检查可以确诊输尿管阴道瘘,并与张力性尿失禁和膀胱阴道瘘相鉴别;治疗方法以保护肾功能为目的,保守治疗失败后可采用输尿管膀胱吻合术.
作者:刘春雨;张卫;姚庆祥;白铁男;马腾骧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情进展中病毒复制程度的变化并探讨其原因.方法:采用FQPCR法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进行血清HBVDNA定量检测,并与血清ALT和TSB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轻、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阳性率分别为72.1%,60.5%和40%.HBVDNA阳性率分别为78.7%,68.4%和53.3%,轻、重度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HBVDNA定量在轻、中、重度组分别为(8.26±1.12),(7.95±1.02)和(7.35±0.94),轻、重度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HBVDNA定量与血清ALT和TSB呈负相关(P<0.01,P<0.02).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情进展中,HBV复制程度逐渐下降.CTL的细胞毒作用可能是重要原因.
作者:马士恒;王占国;杜博勋;钱尼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十二指肠瘘的预防与处理措施.方法:对28例外伤性十二指肠瘘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恰当的处理及加强围手术期治疗.结果:该组28例患者并发十二指肠瘘1例,十二指肠梗阻1例,创口感染3例,26例痊愈出院,死亡2例.结论:迅速确诊、正确处理是预防十二指肠瘘的关键.
作者:许逸卿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比较胸部螺旋CT增强扫描及微探头超声内镜(MPS)检查在评价进展期食管癌中的价值.方法:32例进展期食管癌术前行CT扫描和MPS检查并与术后病理学比较.结果:CT扫描能发现84.4%的食管癌病灶,但不能准确诊断癌肿浸润深度,诊断纵隔结构受侵准确率75%,发现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90.9%,特异性81.8%,对纵隔内远处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率80%.MPS检查能检出所有病例的进展期食管癌病灶,癌肿浸润深度诊断准确率81.3%,诊断纵隔结构受侵准确率50%,诊断区域淋巴结转移敏感性81.8%,特异性72.7%,而对纵隔内远处转移的淋巴结均未能探及.结论:CT扫描在评价进展期食管癌纵隔内结构受侵及远处淋巴结转移的意义较大.而MPS检查在判断癌肿管腔浸润深度的准确率较高.
作者:林顺发;黄旭旋;陈俊辉;王少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肝创伤由于首次手术处理不当或伤势严重转诊,我们称为晚期肝损伤.并按转诊时间为前、中、后期[1].我院外科自1987年1月~1999年12月共收治此类病人16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邱振明;朱正练;王敏;林祖潮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血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80例,分别测其空腹血糖,将其分为正常血糖组和高血糖组,观察血糖增高与脑卒中类型、病灶大小、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血糖升高在脑梗塞与脑出血中均无明显差异(P>0.05).高血糖组病灶显著大于正常血糖组(P<0.05).高血糖组的重型患者数和死亡人数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结论:无糖尿病的脑卒中患者的血糖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汤清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的死亡原因及主要并发症,进一步提高存活率.方法:对154例重型肝炎的死亡原因及主要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重型肝炎的死亡率仍以慢性乙型肝炎为主.直接死亡原因以肝肾综合征高(36.36%),其次为严重感染(28.57%)、上消化道大出血(21.43%)、肝功能衰竭伴肝性脑病、脑水肿(10.09%).结论:降低重型肝炎的死亡率首先做好预防,减少乙型肝炎的感染率.早期阻止免疫病理和肠源性的内毒素继发性损伤,积极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是减少重型肝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隋云华;许家璋;张宇兵;高蕾;何长论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