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腔鼻窦乳头状瘤鼻内镜手术的进路选择与疗效比较探究

黄学良

关键词:NIP, 鼻内镜手术, 疗效, 进路选择
摘要:目的:探究鼻腔鼻窦乳头状瘤(NIP)患者鼻内镜手术的进路选择与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NIP患者进行观察,对所有患者进行Krouse分级.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成传统组、单纯组、联合组各30例,传统组采用传统手术,联合组给予鼻内镜下鼻内外联合入路手术,单纯组给予单纯鼻内镜手术治疗.随访1年,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单纯组>传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一年复发率<单纯组<传统组(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对NIP患者的疗效突出,安全性高.单纯鼻内镜手术适合于KrouseⅡ级、Ⅰ级患者,鼻内镜下鼻内外联合入路手术适合KrouseⅢ级、Ⅳ级患者.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中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的作用及方式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对学生的健康教育的要求也在进一步的提高.不仅要求身体方面的健康,还要求心理方面的健康,而想要在心理方面有所教学成就,便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将结合一些相关的资料,来试着分析一下中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的作用及方式.

    作者:黄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妇女阴道炎运用臭氧妇科治疗仪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对妇女阴道炎运用臭氧妇科治疗仪治疗临床效果进行研究与观察.方法:筛选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阴道炎妇女患者案例数量164例作为基本研究对象,随之进行观察组和对照组分类,两组患者各为8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则以臭氧妇科治疗仪进行治疗,终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为84.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副反应发生率额度为0,对照组副反应发生率为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药物治疗法进行对比,应用臭氧妇科治疗仪进行阴道炎病症治疗,具有优良的操作效果,值得临床上不断推广和沿用.

    作者:刘红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与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与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为45例,对照组给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输尿管结石实施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凡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并对比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麻醉方式将69例年龄不低于60岁、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硬膜外麻醉,37例)、对照组(静脉全身麻醉,32例).评定并对比两组应答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不良反应及不同时间点(术前及术后6、12、24小时)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况检测量表-MMSE).结果:⑴剔除4例,89.74%(35/39)的受试者完成研究.⑵应答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⑶MMSE总积分:两组术前、术后24小时接近(P>0.05);观察组术后6、12小时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点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术后6、12小时低于术前、术后24小时(P<0.05).⑷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5.88%,低于对照组的29.03%(P<0.05).结论:与全身麻醉相比,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更轻微,可考虑推广运用.

    作者:曾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针灸联合杞菊润目颗粒对于角结膜干燥症的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针灸联合杞菊润目颗粒对于角结膜干燥症的疗效.方法:以2015年2月到2017年1月接受治疗的60例角结膜干燥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用泪然滴眼液+杞菊润目颗粒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针灸联合杞菊润目颗粒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自觉症状积分、BUT、SIT及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杞菊润目颗粒可有效改善干眼症的临床症状,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任军鹏;张小宁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中药饮片不良反应与预防措施研究

    目的:分析中药饮片的不良反应,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8年2月期间中药饮片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的98例患者,并探讨预防不良反应的措施.结果:本研究显示,98例患者,关于不良反应,29例(29.5%)皮肤及黏膜系统症状,20例(20.4%)胃肠道系统症状,9例(9.1%)呼吸系统症状,7例(7.1%)神经系统症状,6例(6.1%)肝胆系统症状,5例(5.2%)心血管系统症状,5例(5.2%)为泌尿系统症状,3例(3.1%)造血系统症状,3例(3.1%)过敏性休克,11例(11.2%)其他症状.结论:中药饮片的不良反应类型多,临床上,需加强用药指导,科学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用药安全性,确保药物疗效.

    作者:王超;高士华;张文想;郑正;刚瑛;罗佳晶;姜鑫磊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肝硬化分析

    目的:探讨和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4O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以及观察组,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血糖、血脂、白细胞、血小板、凝血酶原活动度、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率、总胆红素、白蛋白、胆碱脂酶、尿素氮、肌酐、电解质(血钾、钠、氯)、腹部超声及胃镜等临床数据,计算MELD评分,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组平均年龄为(69.15±13.84岁,明显高于对照组[(48.67±15.09)岁,结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肝硬化的临床特征为年龄大、女性多见,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等合并症发病率高,肝功能储备及肾脏功能较好、电解质紊乱少见.

    作者:姜苏珊;吕述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76例临床探讨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6例肺炎患儿分组治疗,对照组34例患儿应用静脉注射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42例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同时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比疗效结果.结果研究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湿啰音消退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疗效高、安全性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食道心房调搏在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食道心房调搏在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作为本次研究时段,在该时间段内选择突发突止的心慌、胸闷并就诊于我院心内科门诊的100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食道心房调搏,诱发出室上性心动过速者均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并对术后结果进行回访性研究.结果:本研究所选取的100例患者中,AVNRT患者17例,AVRT患者1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射频消融术进行在回访,术后回访除了1例食道心房调搏术诊断为AVRT患者因为旁道无法定位而未手术,其余患者复查食道心房调搏术均未发现诱导室上性心动过速,同时和心内电生理诊断高度符合.结论:食道心房调搏作为一项无创性检查,在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具备理想的诊断效果,值得推广普及.

    作者:方欢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偏头痛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偏头痛和缺血性脑卒中都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偏头痛是一种神经血管性头痛,而缺血性脑卒中是因为血管功能障碍而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种疾病.越来越多研究显示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相关关系,但偏头痛患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具体机制及防治措施却仍存在着不小争议,本文就国内外新观点做简单阐述.

    作者:许新炜;杨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对加强医院药房管理工作的思考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医院实现了进步,为国家社会安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以现有的情况来看,医院药房管理工作,是日后重点加强的对象.该方面的工作开展,会受到很多影响因素的作用,为了在日后的工作中得到更好的成绩,应不断完善工作体系.文章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作者:王恒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对比低分子肝素钙、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短期)

    目的:对比分析低分子肝素钙、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短期).方法:研究中对照组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观察组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将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佳,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不存在差异,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经氯吡格雷辅助治疗的效果更佳.

    作者:朱若蕾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口腔保健对妊娠期牙龈炎的预防效果分析

    目的:口腔保健对妊娠期牙龈炎的预防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164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82例.常规组进行口腔卫生教育,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进行口腔保健,对比两组牙龈炎发病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单纯牙龈炎、牙龈瘤、牙龈成形术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口腔保健对妊娠期牙龈炎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能有效降低妊娠期牙龈炎的发生率,保证牙龈炎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汤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病区药品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持续质量改进是一种更注重环节质量控制、过程管理的质量管理理论,直接关系到药品质量、患者临床用药安全.本文对我院病区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刘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医院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血液透析室的效果评价

    目的:对医院的血液透析室实施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2017年7月-2018年2月期间针对我院的血液透析室存在的感染管理风险,实施针对性的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比较实施前后我院感染情况.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我院经血液透析患者的感染率明显降低(P<0.05),医务人员手部、空气中和医疗物品的表面微生物检测合格率较实施前明显升高(P<0.05),实施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讨论:在医院的血液透析室实施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感染率,改善医院的环境,提高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合格率,效果显著.

    作者:向国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饮食和运动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血糖调控的作用

    目的:探讨饮食和运动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血糖调控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5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单一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饮食和运动干预.比较两组妊娠期糖尿病达标率;血糖调控达标时间;治疗前后患者FBG、2hPBG、HbA1c;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调控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FBG、2hPBG、HbA1c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2hPBG、HbA1c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和运动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血糖调控的作用确切,可有效控制血糖,加速血糖达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白红;王鑫;邹海燕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热断层对痹证的三焦辩证分析研究 热断层对痹证的三焦辩证分析研究

    目的通过热断层(TTM)对80例痹证患者的观察,进行三焦辩证分析,旨在为临床辨证提供更直观的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随机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痹证患者80例,采用北京贝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TSI-2000型热断层系统为患者扫描,统计成像结果.结果统计显示:中焦热者41例,中焦正常者21例,中焦寒18例.中焦热,上下焦寒者比例高;兼有下焦热、上焦寒者次之;中焦寒,上下焦热者少.结论TTM能较好地反应出三焦代谢的异常,能直观、可视、数据化地体现痹证的病机病程,可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更直观的指导.

    作者:张朝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围产保健在减低妊高征的发生和母儿并发症方面的意义

    目的 探讨使用围产保健在减低妊高征的发生及其母儿并发症方面的积极意义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产科门诊和住院部收治的产妇1132例,对上述1132例的产妇在妊娠的早期即6w左右,就对产妇建立好进行定期产前检查的围产保健卡,并定时定期的要求产妇来进行相关的产前检查,把这其中出现了妊高征的产妇以及发生了母儿并发症的产妇的例数与我院在2014年-2015年期间,没有实施这一政策的出现了妊高征的产妇以及发生了母儿并发症的产妇的例数进行对比,并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在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产妇1132例,其中出现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产妇有56例,而其中发生母儿并发症的产妇有13例,出现死胎的产妇有1例,早产的胎儿有12例,胎儿围生期死亡的例数有1例;相比2014年-2015年期间收治的产妇1026例,出现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产妇有113例,而其中发生母儿并发症的产妇有35例,出现死胎的产妇有3例,早产的胎儿有32例,胎儿围生期死亡的例数有4例.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加强围产保健,可以有效的减低妊高征的发生和母儿并发症,提高新生儿的生存率.

    作者:李建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干预在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和分析健康教育干预在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分成各自46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状况以及血糖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9%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6.5±1.9)mmol/L与餐后2h血糖水平(8.3±2.9)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增加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患者的并发率发生率,应当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何霁;伍琴;韩冬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应用于原发性痛经护理患者中的效果探究

    目的:探究对原发性痛经患者施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3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常规护理加健康教育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知识掌握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58.54%),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痛经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效果较为优越,有助于患者掌握原发性痛经的相关知识,对患者控制痛经疼痛及自我护理具有重要作用,故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晓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