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骨折手术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孙春燕

关键词:小儿骨折, 围术期,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主要研究小儿骨折手术围术期护理干预的相关内容,为未来骨折患儿临床护理干预寻找新路径.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2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52例骨折患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儿26例,接受围术期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26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评估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中功能完全恢复的例数为25,占总例数的96.15%,对照组患儿中功能完全恢复的例数为19,占总例数的73.08%,P<0.05;同时比较两组患儿的骨折愈合率、家属对骨折知识的掌握情况等,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骨折患儿实施积极的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加快患儿骨折部位功能恢复,这对于保障患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让家属掌握更全面的骨折知识,有助于家庭护理的开展,因此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乌鲁木齐市某区流动人口重点传染病防治行为研究

    目的:调查分析乌鲁木齐市某区流动人口重点传染病防治行为现况.方法: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结果:样本流动人口肺结核防止行为方面,当自身得结核病后,良性防治行为均占到85% 左右;手足口疫防治行为方面,在家庭日常卫生行为方面做的比较好.结论:乌鲁木齐市某区流动人口重点传染病防止行为仍需进一步改善.

    作者:刘可;王小娜;夏甫开提·阿力甫;马国芳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浅析如何加强药品检验检测

    加强药品检测检验分析不仅能够保证药品质量过关,同时也能够保证我国的制药产业达到标准,有质量不仅仅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在国家与政府的大力提倡下加强药品检测,采用科学的检测方法,运用良好的科技设备保证良好药品能够在市场上进行出售,保证我国医疗水平以及药品质量得到提升.

    作者:江倩倩;孟闪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七氟醚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主要研究七氟醚或丙泊酚复合瑞芳太尼麻醉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60例接受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的患者,随即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0例,接受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患者30例,接受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评估两种麻醉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切皮时、停药时的数据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组间数据相比,P>0.05.结果:七氟醚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中的麻醉效果均较为理想,但是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的并发展例数要略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醚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方法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中的效果显著,两种麻醉方法均能发挥预期的麻醉作用,但是与丙泊酚麻醉方法相比,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具有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因此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徐然伟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严重创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探析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严重创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急诊科收治的88例严重创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抢救模式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其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效果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抢救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在严重创伤所致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过程中效果良好,可有效提升抢救效果及患者满意度,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亚萍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抗栓治疗策略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不同抗栓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150例,出院后给予不同的抗栓治疗策略分为3组,A组50例: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B组50例:华法林(国际标准化比值2.0-2.5),C组50例:阿司匹林(100 mg/d)/替格瑞洛(75 mg/d),对出血和主要心脏复合终点(死亡,再发心肌梗死、脑栓塞)随访1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B组、C组死亡率分别为10.00%、16.00%、12.00%.随着抗栓治疗方案的强化,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也出现下降趋势.三组终点事件发生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C组均有较低的终点事件发生的风险(HR=0.891、0.755,P=0.18、0.31).A组、B组、C组出血率分别为12.00%、38.00%、34.00%.三组出血事件发生风险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C组比较,A组均有较低的出血事件发生的风险(HR=0.835、0.816,P=0.12、0.19).结论:双联抗血小板方案对NSTEMI患者有更好的安全性,而阿司匹林联合氯毗格雷方案可能心血管、出血事件发生率更低.

    作者:李希波;徐会圃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肛瘘患者肛瘘切除术后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肛瘘患者肛瘘切除术后的临床护理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62例肛瘘切除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瘘患者肛瘘切除术后根据患者的详细情况进行综合的优质的护理,能够保证患者术后健康,提升患者的恢复速度和恢复质量,降低并发症率,护理质量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媛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1例消化道大出血合并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

    总结了1例消化道大出血合并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经验.急救护理要点包括:准确评估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纠正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酮症酸中毒,心理护理.

    作者:龚佳妮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浅析PICC与输液港置管后血栓形成的护理研究

    目的 对PICC置管和输液港置管后的血栓形成的护理效果分析.方法 在本次研究工作中,选取了我院从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26例已经安置了输液港的患者作为研究组,然后选取同一时期进行PICC置管治疗的患者26例作为对照组,对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其全部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内容的基础上对患者输液港置管后可能导致血栓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然后针对性的制定各种护理对策.在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完成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血栓的几率.结果 根据两组患者的血栓形成数据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模式之后,其未出现血栓情况,而常规护理模式下的对照组患者,血栓形成患者的人数为3例,远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数据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PICC置管治疗,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开展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血栓的几率,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黄柳英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肝素盐水持续灌洗结合VSD负压引流治疗骨科感染创面的护理

    目的:分析探讨肝素盐水持续灌洗结合VSD负压引流治疗骨科感染创面的效果及护理方式.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33例接受VSD负压引流治疗的骨科感染创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持续接受肝素盐水灌洗,手术后观察患者的疗效和护理措施;结果:33例患者均未出现引流管堵塞的现象,伤口愈合效果较好.结论:肝素盐水持续灌洗结合VSD负压引流治疗骨科感染创面临床效果较好,全面的护理干预也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的关键.

    作者:曹琴;刘丽媛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循证护理在肝癌介入术后护理应用探讨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应用在肝癌介入术后护理中所发挥的护理价值,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2月 ~2018年3月诊治的肝癌介入术治疗患者72例作为护理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试验组在术后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89%,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2.78%,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数据对比P<0.05,统计学差异成立.结论:在肝癌介入术的术后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可保证护理的规范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综合护理价值积极.

    作者:陈婷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外科伤口处理换药原则及护理探讨

    对外科伤口处理换药的原则和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进行外科伤口处理的患者100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以相同的换药原则为基础,对照组患者不作其他处理,观察组患者进行伤口护理,根据患者伤口愈合情况,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伤口总愈合率为98%,远大于对照组的76%,组间差异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无菌处理原则对外科伤口进行有效护理,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对减少伤口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艳霞;徐红英;张继芳;杨学芹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二氧化碳配合艾拉光动力治疗肛内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二氧化碳配合艾拉光动力治疗肛内尖锐湿疣的疗效,阐述治疗期间的护理方法,观察护理效果.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二氧化碳配合艾拉光动力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心理方面护理满意度为(91.47±1.26)分、疼痛方面为(95.62±1.77)分、生活方面为(93.66±0.48)分、环境方面为(94.19±0.88)分、疼痛(3.15±0.10)分、2m复发率2.33%、不良反应发生率6.98%.对照组心理方面护理满意度为(80.68±1.45)分、疼痛方面为(81.52±2.20)分、生活方面为(82.30±1.47)分、环境方面为(84.16±1.50)分、疼痛(6.77±0.73)分、2m复发率20.93%、不良反应发生率23.26%,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二氧化碳配合艾拉光动力治疗肛内尖锐湿疣期间,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轻疼痛,减少不良反应,降低复发率,改善预后.

    作者:熊小翠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小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在小儿外科护理过程中基于以家庭为中心护理观念下实施护理操作的价值.方法:于我院小儿外科2018年2月--2018年10月接收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以家庭为中心组和常规组,常规组实施一般护理操作,以家庭为中心组在以家庭为中心的观念的指导下实施护理方案.结果:以家庭为中心组患者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较低,生活质量评分较为优越,且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给出的评价较高.结论:应尽量坚持以家庭为中心观念的指导,在护理小儿外科患者的过程中,予以其家庭的温暖和关怀,迎合人性化护理服务的需求,逐步改善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孙丽丹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药品检验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及有效措施

    目的 探讨药品检验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及有效措施.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期间进行药品检验的药物中随机选取出240份,并根据药品的检验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20份,对照组药品采用常规的检验方法,观察组采用质量控制法,观察与比较两组药品的测定结果 (原料以及制剂含量是否在相关的标准之内)以及检验合格率.结果 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两组药品的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检验合格率明显较高,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药品检验的过程中实施质量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质量控制不仅可以有效的保证药品的质量,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药品的检验合格率.

    作者:贺倩倩;李文娟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2月 ~2018年3月诊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68例进行治疗分析,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研究组采用经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对照组采用传统鼻腔手术,对比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复发例数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复发率低,各项数据对比P<0.05.结论:采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综合效果好,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患者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学习.

    作者:袁俊刚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探讨腹泻患儿治疗期间采用针对性饮食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腹泻患儿治疗期间采用针对性饮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腹泻患儿10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小儿腹泻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对性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和家长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腹泻患儿治疗期间接受针对性饮食护理,能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可短时间控制症状,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和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寇景娟;李真真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分层护理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分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将80例血液透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性血液透析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性血液透析护理的基础上,再接受分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50%(5/4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30.00%(12/4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95.0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65.00%(26/40),差异显著,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分层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李兴艳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原发性肝癌主要症状及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期间,我院收录的50例有临床症状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资料,对其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肝癌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肿瘤复发转移情况,将临床症状变化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个标准,统计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结果:50例患者均完成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均提示为原发性肝癌,术后症状改善总有效46例,总有效率92%;转移复发12例,复发率24%.结论:具有临床症状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治性手术治疗可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并能有效控制肿瘤转移复发率,延长生存期.

    作者:孙家维;金应菊;杨龙灿;张佳伟;曾聪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治疗依从性的积极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计80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患者均行支架植入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积极护理干预,比较患者术后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实施护理干预能明显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并且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患者再入院率也明显降低,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作者:刘敏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在手术室的应用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灭菌法在手术室精密仪器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老肯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对腹腔镜及其他器械物品进行灭菌,循环观察分析.结果 2017年12月-2018年11月灭菌操作600次,灭菌中断两次,所有灭菌完成后生物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包外指示胶带及包内指示卡均完全变色,符合灭菌要求.结论 低温等离子消毒灭菌是一种安全、快捷的灭菌方法,是目前手术室连台腔镜手术精密手术器械灭菌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刘侠;郝龙飞 刊期: 2019年第08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