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藏医对消化性疾病的诊疗研究

达瓦罗布

关键词:消化不良, 藏医药疗法
摘要: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为常见和多发的一种疾病,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可单独或以一组症状出现.本文从藏医药治疗消化不良辩证分型、病因病机、藏医特色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常规肝功能检测在大肝癌切除术肝储备功能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受限于环境污染及食品药品安全的影响,癌症发病率越来越高,而肝癌是常见癌症之一,死亡率较高,对人们的健康构成巨大威胁,本论文对大肝癌切除术中,常规肝功能检测在肝储备功能评估中发挥的意义和临床价值进行评估和验证.以期为肝癌手术治疗提供更有效的围手术期支持.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实施大肝癌切除术的肝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其中50例接受肝癌切除术后肝脏储备功能恢复良好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同时期在我院进行相同手术后肝功储备能恢复不良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均接受肝功能检测,通过对比检查结,评估常规肝功能检测在大肝癌切除术肝储备功能评估中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82%,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59%,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常规肝功能检测在对肝癌切除术后肝储备功能评估中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能够及时观察发现患者术后肝储备功能的恢复状态,从而及时对不良症状进行发现治疗,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兴菊;马松涛;杨昌芳;向阳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 本研究主要分析的是在进行胆总管结石治疗过程中的治疗方法,包括取石一期缝合以及T管引流等.方法 通过对2017年至2018年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全部胆总管结石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划分观察组(40人)与对照组(40人),其中对照组采取T管引流方式,观察组则在引流基础上给与一期缝合.结果 两组病患在手术时长以及出血量情况对比,并无差异性.其中,观察组病患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效果对比结果具有明显优势.结论 术后采取一期缝合方式可以明显改善病患回复效果,缩短住院时间,从而在临床当中值得推广.

    作者:左竹梅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血气生化仪与自动生化分析仪在急诊生化检验应用中的比较研究

    目的:分析急诊生化检验应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血气生化仪的作用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诊接诊的82例患者,均抽取动、静脉血,分别采用血气生化仪及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钠、钾、氯离子指标水平,分析不同检测方法指标水平差异及相关性.结果:血气分析仪检测血液样本的钠、钾、氯离子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的上述指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钾离子浓度采用不同仪器检测结果呈正相关(r=0.971),钠离子浓度呈正相关(r=0.952),氯离子浓度呈正相关(r=0.918),两种仪器检测指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检测钠、钾、氯离子中虽然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的标准与血气生化仪检测的浓度有所差异,但均为正相关,血气生化仪还具有检测速度快,有助于监测患者病情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申月恒;毕晓洁;赵晓艳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老年糖尿病肾病西医临床分析及应对探讨

    本文主要目的 是为了研究老年糖尿病肾病在西医方面的具体分析.下文对比了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非肾病患者的相关数据,医护人员通过对患者临床调查数据以及对家属进行咨询等方面展开了研究,随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分类研究.后可以发现,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各方面的数据均远远高于糖尿病非肾病患者.本次研究主要从随机调查的80名患者中进行调查,分别对其尿量、蛋白质定量以及平均动脉压等数值进行了记录,发现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数值要低于正常值,除此之外,患者体内所含有的血红蛋白含量也相对增加.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身体质量指数增加、血脂代谢出现异常均会对其生命造成很大的威胁,医护人员要加大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关注力度,为其制定专门的预防措施,从而降低其糖尿病肾病发作的概率,从而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丽丽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血脂检查在心脑血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采取血脂检验来探讨应用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心脑血管病患者,分为甲组(心血管疾病组)与乙组(脑血管疾病组)各43例;另选取45例设为对照组,是健康体检者.对3组受检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甲组、乙组ApoA-1、LDL-C、HDL-C比对照组低,TC、TG、ApoB比对照组高(P<0.05);比较甲组、乙组ApoA-1、HDL-C、TC、LDL-C、TG、ApoB,其差异是无统计学意义的(P>0.05).甲组、乙组血浆黏度、RBC聚集性比对照组高,RBC变形比对照组低(P<0.05);比较甲组、乙组血浆黏度、RBC聚集性、RBC变形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血脂检验在诊治心脑血管疾病的过程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也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可利用的依据.

    作者:吴振红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高龄患者全身麻醉术后在麻醉恢复室的安全护理效果探讨

    目的:研究高龄患者全身麻醉术后在麻醉恢复室的安全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80例实施全身麻醉的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选择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另外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安全护理措施,观察2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对2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5% 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进行全身麻醉的高龄患者,急性安全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毛莹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低分子肝素预防骨盆髋臼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目的:骨盆髋臼骨折患者通过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进行预防,评价其预防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骨盆髋臼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出160例患者,把他们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然后从中挑选处80例患者通过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将其并为观察组,余下的80例患者通过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将其并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治疗之后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之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例数有3例,发生概率为3.75%(3/80),而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方法治疗之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例数有11例,发生概率为13.75%(11/80),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所有,P<0.05.结论:通过低分子干预对骨盆髋臼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对患者的预后情况产生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唐爽;敬艳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心血管病的风险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人民医院2018年1-6月的2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CAG的结果,分为:对照组70例,单支病变组70例,多支病变组120例.检测相关指标并同时对体质指数进行计算.结果:关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多支病变组的发病率,显著的大于单支病变组和对照组的发病率(P<0.05).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心血管疾病的病情转变,具有一定的相关性(OR=2.120,P<0.05).结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具有导致心血管疾病病变的风险.

    作者:胡晓琼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延续性护理在小儿肠造口术后应用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主要研究延续性护理在小儿肠造口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36例肠造口手术患儿,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18例)、对照组(18例),两组患儿分别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评价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肠造口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比较两组患儿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其中观察组患儿的生理状态评分、躯体功能评分等相关数据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统计两组患儿的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后发现,观察组患儿中出现过敏性皮炎、造口旁疝、造口出血等并发症的例数为5例,占总例数的27.78%,而相比之下,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例数则达到了11例,占总例数的61.12%,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小儿肠造口术中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评分,还能够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孙玉叶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对行剖宫产手术产妇肠胃功能恢复及早期泌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行剖宫产手术产妇肠胃功能恢复及早期泌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第一次排气时间、肠胃蠕动时间,12h、12-24h、24-48h泌乳人数,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研究组术后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第一次排气时间、肠胃蠕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较对照组,研究组术后12h泌乳率明显升高,术后12-24h和24-48h泌乳率明显降低(p<0.05).干预后两组SDS和S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SDS和SAS评分下降水平更显著(p<0.05).结论 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剖宫产手术产妇的肠胃功能和不良心理状态,促进早期泌乳,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邸艳芝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甲状腺术后出血分析及应对策咯

    术后出血是罕见的但潜在致命的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由于其潜在的病死率,外科医生应在术前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术中彻底止血,术后早期发现和治疗出血,从而有效地减少甲状腺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出血风险为0.36~4.3%[1-3].虽然发病率低,但一旦发生气道阻塞,由未经处理的壳引起,将导致窒息死亡.Rosenbaum(4-5)和其他研究的死亡率为0.07~0.30%.因此,合理的止血方法和合理使用止血器械是减少甲状腺切除术后出血的重要措施.

    作者:任亚琼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早产儿护理中发展性照顾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早产儿护理中发展性照顾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早产儿,其中43例早产儿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43例早产儿接受发展性照顾,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早产儿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每日喂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每日睡眠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住院时间、体重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营养指标、血糖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早产儿护理中采用发展性照顾模式,能够保障患儿每日摄入充足营养,促进早产儿体重尽快达到正常体重,延长早产儿睡眠休息时间,使早产儿能够健康成长发育,提高家属满意度.

    作者:左春蓉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中医针灸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应用与优越性分析

    目的 分析中医针灸在脑梗死恢复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优越性.方法 以2016年1月 ~2017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92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征求患者及其家属意见后,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则采用中医针灸治疗,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FMA评分.结果 经治疗,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FMA评分均显著增加,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相关评分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医针灸进行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治疗,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李嫚玲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13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术前营养状况评价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13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前营养状况,评估对手术的影响.方法:选择先天性心脏病行手术住院患儿130例进行综合性营养状况评价,分析术前营养水平特点.结果:术前评估营养不良率占49%,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1~3组发生慢性营养不良的易发.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前发生营养不良率占49%,与性别和年龄相关,应高度重视早期进行术前营养评估的价值.

    作者:郭菲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右美托咪啶在临床麻醉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随着各种科学技术的不断研发,医疗水平的发展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一定的保障.在临床治疗中,会由于疾病种类和治疗方法的不同,给人们造成不同程度的痛苦.临床质量为了减轻人们的痛苦,采用的麻醉药物应用多的为盐酸右美托咪定.该物质属于一种 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在临床麻醉中的体现效果,不仅可以使患者的情绪得以稳定,还能够起到一定的催眠和止痛的效果.临床麻醉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对患者的正常呼吸病不会造成影响,该药物已经逐渐在各个科室中展开应用,本文对右美托咪定的止痛效果和作用机制进行分析,认识了右美托咪定在临床麻醉中的止痛效果,并对右美托咪定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为临床麻醉学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沈太松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急诊患者给药错误发生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

    目的:探讨急诊患者错误给药发生的原因及管理对策,以提高急诊用药安全.方法:对我院2011年至2017年急诊给药错误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针对事件发生的人员、地点、时间、类型等,绘制鱼骨图进行根源性分析,根据柏拉图分析法,制定管理对策,降低急诊患者给药错误发生率.结果 急诊患者给药错误与人员、环境、环境、物品有关.结论:通过修订相关制度,制作操作视频,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加强核对制度的培训及监督工作,合理分配护理人力资源,降低急诊患者给药错误发生率,以提高护理质量安全.

    作者:陈欣静;王惠;叶维雅;付婷婷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口腔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

    目的:口腔科患者施以风险管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18年8月口腔科共计收治60例患者,将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施以风险管理,筛选往年同类别患者与之对比,对比护理效果.结果:风险管理在口腔护理中应用,护理质量明显提升,患者满意度较高.讨论:风险管理有利于控制口腔护理中的问题,保障护理工作效率,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王佳玲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与有效应对

    目的 探讨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与应对策略;方法 剖析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门急诊输液室出现的护理安全隐患事故原因,进行应对方法制定,将其应用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门急诊输液室工作开展中,对两段时间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合理应对措施后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分值高,与实施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明确安全隐患发生原因,并对症处理更利于门急诊输液室护理质量的提升.

    作者:张志勤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探讨肝硬化脾栓塞术后栓塞面积对门静脉血流动力

    目的 研究脾脏血流输入血管部位放置的栓塞面积对门血流输出血管的血液流动指标的作用.方法 任意抽选60名确诊患有肝脏病理性硬化并发脾脏功能亢进的病人,确诊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8年9月.通过选号法随机分为小、中、大面积三组,分别使用不同规格的栓塞进行手术治疗,考察血液流动指标变化以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三组病人血液流动情况明显下降(P<0.05),且下降程度与栓塞面积正向相关,不良反应情况与栓塞面积正向相关.结论 手术后病人的血液流动情况与所使用栓塞的面积呈负相关,因此要对使用大面积栓塞的病人进行密切关注,以防不良情况的发生.

    作者:方业钢;金超;李君;李友生;王体坤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在固定正畸治疗过程中发生牙釉质脱矿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固定正畸治疗过程中发生牙釉质脱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34例实施固定正畸治疗患者.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优质护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牙周情况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牙龈附着能力、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牙釉质脱矿发生率4.48% 低于对照组发生率14.93%(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固定正畸治疗应用,可有效降低牙釉质脱矿情况发生,控制牙齿牙龈损伤程度,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临床价值高.

    作者:袁婷;罗敏;谷莉萍;刘漫丽 刊期: 2019年第08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