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振红
目的 对支撑喉镜下CO2激光切除声带息肉与声带白斑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声带息肉组患者和声带白斑组患者各49例,均实施支撑喉镜下CO2激光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带息肉组患者与声带白斑组患者术后一周的GRBAS评估、VHI评分与术前相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一个月、三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带息肉组患者与声带白斑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复发情况.结论 支撑喉镜下CO2激光切除声带息肉与声带白斑的治疗效果显著,且术后进行GRBAS评估和VHI评分,能反应其术后噪音恢复情况,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刘舟 刊期: 2019年第08期
药品是医疗卫生服务重要基础和支持,也是人类生活的重要一部分,对人类健康发展有着十分关键并且重要的作用和影响.由于药品的种类众多且涉及范围广泛,质量可靠、检验合格的药品能够在保障人类的身体机能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反之则不仅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不利影响,也会威胁人的生命安全,危害作用十分显著.因此,开展药品检验及其质量控制研究,在确保药品质量及用药安全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秋萍;仲盼盼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对比宫外孕应用保守治疗过程中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对应的应用效果以及毒副作用.方法:研究对象:90例确诊的宫外孕患者;研究时间:2017年1月到2018年5月,分组标准:治疗方法,其中:实验组45例(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对照组45例(甲氨蝶呤).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及治疗成功率由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结论:宫外孕采用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保守治疗方法,可加速患者症状缓解,提高治疗效果,毒副作用低,可作为治疗宫外孕的重要方法.
作者:王利华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合成一类全新的TM1化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探究.方法:以2-((二苯亚甲基)氨基)乙腈为初始原料与对氯溴苄苯或对异丙基溴苄苯,然后加入二氯甲烷溶液,再加入氯化三乙基苄基铵季铵碱和氢氧化钠溶液得到中间产物1或5,分别为3-(4-氯苯基)-2-((二苯亚甲基)氨基)丙腈或3-(4-异丙苯基)-2-((二苯亚甲基)氨基)丙腈,然后在往上述中间产物加入盐酸和四氢呋喃溶液,得到中间产物2或6,分别为2-氨基-3-(4-氯苯基)丙腈或2-氨基-3-(4-异丙苯基)丙腈,再往上述中间产物加入原甲酸三甲酯和PPTS,得到终产物TM1甲基(E)-N-(2-(4-氯苯基)-1-氰乙基)脒醚或终产物TM2甲基(E)-N-(2-(4-异丙苯基)-1-氰乙基)脒醚.结果:通过对该类新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和高效液相图谱分析可知该类化合物为芳香脒类衍生物.结论:该类全新化合物是一类具有氰基和醚键的芳香脒类衍生物.
作者:陶越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对快速补液扩容在高龄患者麻醉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并研究其具体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5月到2018年4月收录治疗的共100例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快速补液扩容方式进行补液,对照组则采用常规处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后的心肌缺血情况、血压及心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在麻醉过程中的血压心率变化、心肌缺血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快速补液扩容的方法 在高龄患者麻醉中具有很好的效果,且麻醉后不良反应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洪生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本研究主要分析的是在进行胆总管结石治疗过程中的治疗方法,包括取石一期缝合以及T管引流等.方法 通过对2017年至2018年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全部胆总管结石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划分观察组(40人)与对照组(40人),其中对照组采取T管引流方式,观察组则在引流基础上给与一期缝合.结果 两组病患在手术时长以及出血量情况对比,并无差异性.其中,观察组病患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效果对比结果具有明显优势.结论 术后采取一期缝合方式可以明显改善病患回复效果,缩短住院时间,从而在临床当中值得推广.
作者:左竹梅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研究柔性管理理论对急诊护理管理的优化效果.方法:选取我院48名急诊科医护人员进行本次研究,利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医护人员分为常规组(24名)和观察组(24)名,对常规组医护人员进行传统管理,观察组则应用柔性管理干预,比较两组医护人员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医护人员进行柔性管理后自身评价要高于常规组,同时患者对观察组的满意度也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效果非常明显,促进了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的提升,值得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广泛应用.
作者:曾悦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对老年胸外科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行胸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观察组添加盐酸右美托咪定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与苏醒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比对两组患者的苏醒情况,观察组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与拔管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比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结论 对老年胸外科手术患者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有助于缩短麻醉苏醒时间,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郑伟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对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检验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中心2018年1月到2018年3月接受治疗的200例患者的痰标本中收集到的结核分枝杆菌作为实验对象进行研究,分别对这些标本实行耐药性的检验,对其检验得到的结果进行观察.结果:对检验的结果观察得到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利福喷丁、利福布叮、丁胺卡那霉素等药物具有比较高的耐药性,应该选择可以进行替代的药物.结论:经过对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实施研究分析,可以按照研究得到的结果选取可以使用的抗结核类药物,对耐药结核菌株的产生进行控制.
作者:陈天刚;万东勇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肛肠外科患者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对其术后排尿排产生的影响.方法:抽取82例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我院肛肠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探究组(n=41)、比照组(n=41),指导患者常规禁食、正确服药并加强清洁护理干预,同时为探究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结果:探究组患者排便困难率为4.88%、排尿率困难为2.44%,比照组患者分别为17.07%、14.63%,探究组患者排便困难率以及排尿困难率均明显低于比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肠外科患者应用早期护理干预能够使术后排尿以及排便困难率得到明显降低,可促进患者预后改善.
作者:王腾;罗西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协同护理干预对改善肺癌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某院2017年3月-2018年10月的83例肺癌患者进行协同护理效果评价,按照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2人,对照组41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协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负情绪及生活质量状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焦虑和抑郁评分低,生活质量评估高,以上统计均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肺癌患者的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让患者能够尽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对患者的康复有益,因此是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的.
作者:阎晓琪;夏立丽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总结在急诊科的输液区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价值.方法:按照自愿的原则,将我院急诊科在2018年1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用抽签法将研究对象分成人数相同的两组.再按照不同的护理服务为两组患者进行命名,接受优质护理服务的60例患者命名为研究组,另外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的一组命名为对照组.后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两种护理服务进行总结.结果:从护理质量评分来看,研究组护理人员通过优质护理服务,让患者受到比对照组更高质量的护理,在急救护理、危重症患者护理、病房管理等质量上,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数据检验(p<0.05),具备分析价值.从患者满意度来看,研究组患者明显更满意此次护理服务,且数据检验(p<0.05),具备分析价值.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输液区具有极佳的推广价值,有利于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缓解护患关系,为医院赢得良好口碑.
作者:詹慧敏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对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6月 ~2016年6月收治的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100例为对象,按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牵引复位后石膏外固定法;观察组采用中医正骨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采取中医正骨法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中采用中医正骨法治疗,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体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杨承强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提高肠造口患者自护能力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 ~2018年2月我院胃肠外科收治并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术后行肠造口的直肠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患者出院后,对照组给予出院常规随访护理,试验组则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干预6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前的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健康知识认知、自我护理能力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干预后试验组四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平均分为99.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平均分9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延续性护理应用于肠造口患者的护理中,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敏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探讨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对有效预防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2015年 ~2017年间于我院施行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随机选择70例进行研究.结果:70例患者,有6例患者发生了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高达8.57%;3例下呼吸道感染(50.00%)、2例手术切口感染(33.33%)、1例泌尿道感染(16.67%);感染风险因素结果显示,造成医院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合并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使用呼吸机、抗菌药物的长期使用、住院时长五种(P<0.05).结论: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极易发生医院感染,且感染率较高,必须增强监测,针对危险因素施行有效防控措施.
作者:韩峰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导致其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降低医院感染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神经外科手术患者386例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术后感染情况,并分析病原菌及药敏数据,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医疗资料进行统计,归纳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结果:386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共发生44例医院感染,感染率11.40%,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切口为主;共培养分离病原菌5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4株占40.68%,革兰阴性菌31株占52.54%,真菌4株占6.78%;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替坦、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耐药率均<20%,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四环素、诺氟沙星耐药率均>50%.革兰阳性菌对氨苄青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耐药率均<20%%,对阿莫西林、头孢曲松、氨苄西林耐药率均>50%.年龄、手术时间、术后再次手术、伴慢性疾病、脑血管疾病、颅脑外伤是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神经外科手术复杂,术后并发感染率较高,术前应充分评估患者基本情况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尽可能降低术后感染率.
作者:冀建勇 刊期: 2019年第08期
本文根据某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社区护理服务内容,通过对十几项服务项目的 分析、统计来求证社区护理服务对社区老人的医疗需求、慢性病管理的作用.通过对社区护理满意度等项目进行评估,以了解日后社区护理服务的真实需求及可行性,为社区老年慢性病的综合管理提供基础参考数据.
作者:白鹤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对分娩球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我院对收治的62例初产妇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患者就诊时间为2017年3月-2018年3月,依据随机数表法对这些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1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分娩球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分娩疼痛和产程用时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实验组中,患者没有出现三级疼痛,且一级疼痛和二级疼痛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值<0.05,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此外,实验组患者产程用时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初产妇进行分娩球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能够显著减少产程时间,缓解产妇疼痛,因而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文静;吴慧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细节护理干预对膝关节炎患者肢体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84例膝关节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干预,干预后6个月WOMAC骨性关节指数评分表评价干预前后患者的肢体康复情况,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WOMAC评分(16.48±4.5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72±11.37)分(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76.19%)(P<0.05).结论:对膝关节炎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康复,预后良好.
作者:吕园园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护理体会.方法 采集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创伤骨科收治的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521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分析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骨折类型、基础疾病数量、术前营养评分、受伤至手术时间、麻醉方式、术后卧床时间等因素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521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发生肺部感染39例,占7.5%.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肺部感染与年龄、基础疾病数量、原呼吸系统疾病、麻醉方式、受伤至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及营养状态等因素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原呼吸系统疾病、受伤至手术时间、麻醉方式等为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应尽早住院接受手术治疗,术前积极治疗合并症,强化呼吸功能锻炼,改善肺功能,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优化手术流程,减少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玉佳;鹿青 刊期: 201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