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娩球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实施效果观察

周文静;吴慧

关键词:分娩球, 自由体位助产护理, 初产妇,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对分娩球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我院对收治的62例初产妇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患者就诊时间为2017年3月-2018年3月,依据随机数表法对这些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1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分娩球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分娩疼痛和产程用时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实验组中,患者没有出现三级疼痛,且一级疼痛和二级疼痛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值<0.05,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此外,实验组患者产程用时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初产妇进行分娩球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能够显著减少产程时间,缓解产妇疼痛,因而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药品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目的 探讨药品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方法 对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药品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进行汇总分析,并对相关原因及纠正预防措施进行整理汇总.结果 某院药品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共128例.偏差涉及的内容包括:检测标准和方法问题、操作环境问题、微生物培养及计数问题、人员操作不规范问题、仪器设施设备问题等.其中人员操作不规范和仪器设施设备问题所引起的偏差所占比例分别为35.2% 和25.8%.结论 加强药品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可有效避免偏差的再次产生,并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薛艳梅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急诊患者给药错误发生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

    目的:探讨急诊患者错误给药发生的原因及管理对策,以提高急诊用药安全.方法:对我院2011年至2017年急诊给药错误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针对事件发生的人员、地点、时间、类型等,绘制鱼骨图进行根源性分析,根据柏拉图分析法,制定管理对策,降低急诊患者给药错误发生率.结果 急诊患者给药错误与人员、环境、环境、物品有关.结论:通过修订相关制度,制作操作视频,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加强核对制度的培训及监督工作,合理分配护理人力资源,降低急诊患者给药错误发生率,以提高护理质量安全.

    作者:陈欣静;王惠;叶维雅;付婷婷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发热门诊中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发热门诊中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我院发热门诊收治的患者1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组7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不同教育方式实施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发热相关知识知晓率、发热不良护理行为转变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热门诊中加强护理健康教育,可为患者提供更为完善、全面的用药治疗健康教育,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杨利红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心理干预对改善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负面心理情绪的影响

    目的: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期间采用心理护理措施干预改善负面心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1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按照其护理方法的区别以对照组(n=55,常规护理)、观察组(n=55,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改善幅度较为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的病例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期间采用心理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不但能够改善患者治疗期间的焦虑、抑郁情绪,还可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起到积极的意义.

    作者:刘梅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浅析PICC与输液港置管后血栓形成的护理研究

    目的 对PICC置管和输液港置管后的血栓形成的护理效果分析.方法 在本次研究工作中,选取了我院从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26例已经安置了输液港的患者作为研究组,然后选取同一时期进行PICC置管治疗的患者26例作为对照组,对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其全部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内容的基础上对患者输液港置管后可能导致血栓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然后针对性的制定各种护理对策.在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完成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血栓的几率.结果 根据两组患者的血栓形成数据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模式之后,其未出现血栓情况,而常规护理模式下的对照组患者,血栓形成患者的人数为3例,远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数据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PICC置管治疗,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开展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血栓的几率,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黄柳英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神经外科介入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措施研究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介入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脑血管疾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观察组45例实施常规护理疗法,对照组45例实施神经外科介入手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痊愈数量多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数量少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的护理是介入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神经外科介入手术围术期的整体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病痛,可以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再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不同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在门诊输液中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比较

    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在门诊输液中应用不同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效果与安全性比较.方法:参研对象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42例输液患儿,遵从随机的分组标准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后者使用直型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前者使用Y型针管回缩式安全静脉留置针,对比两组并发症率和穿刺一次成功率.结果:实验组输液患儿输液并发症率小于对照组,穿刺一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输液患儿留置Y型针管回缩式安全静脉针能够明显改善穿刺成功率以及并发症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陈怡欢;董春娣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特点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导致其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降低医院感染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神经外科手术患者386例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术后感染情况,并分析病原菌及药敏数据,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医疗资料进行统计,归纳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结果:386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共发生44例医院感染,感染率11.40%,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切口为主;共培养分离病原菌5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4株占40.68%,革兰阴性菌31株占52.54%,真菌4株占6.78%;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替坦、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耐药率均<20%,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四环素、诺氟沙星耐药率均>50%.革兰阳性菌对氨苄青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耐药率均<20%%,对阿莫西林、头孢曲松、氨苄西林耐药率均>50%.年龄、手术时间、术后再次手术、伴慢性疾病、脑血管疾病、颅脑外伤是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神经外科手术复杂,术后并发感染率较高,术前应充分评估患者基本情况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尽可能降低术后感染率.

    作者:冀建勇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氢氧化钙在口腔内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主要是为了探讨氢氧化钙在口腔医学中的具体临床应用.方法:研究人员需要随机从医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口腔医学治疗的患者200例,并且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将其随机分组为100例氢氧化钙组和甲醛甲酚组10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根管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甲醛甲酚合剂进行根管填充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进行根管填充.需要观察两组的终效果,同时根据数据总结氢氧化钙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可以发现氢氧化钙组口服药物治疗总有效率极高,而且两组在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牙痛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此外,调查结果显示,氢氧化钙组的患者对药物应用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甲甲酚组.结论:在口腔内科的应用效果的增强方面,氢氧化钙可以发挥具体的作用,主要可以发挥提高病人的疗效的具体作用,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和满意度,在临床医学上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周颖辉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新形势下药剂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前,生物药剂在临床医学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发展地位.在药剂学工作当中,药剂制作的质量和药物种类的创新,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对各类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药剂学发展的重要保证.对药剂种类的不断开发,主要是基于药物在患者体内的吸收效果.本文通过对药物的预测吸收过程,以及肠道吸收进行基本研究,从而对新形势下药剂学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医药界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为人类的健康做出巨大的贡献.

    作者:闫丽荣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居民健康档案动态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居民的健康档案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对居民们进行健康档案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也在不断的改革.但是在实际的动态管理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应该针对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归整、存放以及使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严格的处理,找到动态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应该开展各项活动来提高居民的健康档案意识、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不断地优化居民健康档案动态管理的制度,构建智能化的信息平台,终达到有效管理居民健康档案的目的 .

    作者:韩景华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重症监护护理模式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护理模式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选择2018年2—8月收治的80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平均分为2个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重症监护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77.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护理模式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具有非常好的效果,能够提高整体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作者:罗岚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新生儿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管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新生儿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将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喂养质量(9.1±1.0)分、抚触(9.6±0.1)分、鸟巢护理(9.4±0.5)分、皮肤护理(9.5±0.1)分、非营养性吸吮(9.2±0.3)分、新生儿哭闹次数(3.15±0.41)次/d、护理风险发生率2.56%、住院时间(4.51±1.00)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新生儿的护理质量,减少新生儿哭闹次数,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使新生儿的住院时间得以缩短.

    作者:张岚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脑出血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对脑出血(CH)并上消化道出血(UGH)患者应用效果.方法:取2017年7月 ~2018年7月收治的CH并UGH患者11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针对组行针对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针对组有效率及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CH并UGH患者行针对行护理,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保证后期生存质量.

    作者:卢建萍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体外冲击波治疗肢体疼痛中系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系统护理干预应用于体外冲击波治疗肢体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自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接收的15例体外冲击波治疗肢体疼痛患者,在治疗期间予以患者系统护理干预,将护理前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NRS评分、BCS评分和SF-36评分上,治疗后全部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例患者中总治疗有效率为100.00%,总护理满意度为93.33%.结论 系统护理干预应用于体外冲击波治疗肢体疼痛患者,取得了显著临床效果,不仅能够提高患者舒适度,还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并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葛亚平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孕前运用中医方法减肥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

    目的:探讨孕前运用中医方法减肥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在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接受诊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观察组为孕前肥胖者,采用中医方法减肥,对照组为孕前体重正常者,不采取任何措施.观察对比孕前体重对妊娠期糖尿病结局的影响.结果:不同BMI指数孕妇的平均年龄、平均孕周和文化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产程异常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体重、巨大儿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孕前体重指数与母婴结局有关,控制体重指数在正常范围内利于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陈素芳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连续护理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4例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纳入时间为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均行手术治疗.随机分成2组:常规护理27例作为对照组,连续护理27例作为试验组,评定护理效果.结果:在下床活动和住院时间上,试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2周患者ASIA评分均明显提高,其中试验组评分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实施连续护理能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增强脊柱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甄真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2月 ~2018年3月诊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68例进行治疗分析,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研究组采用经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对照组采用传统鼻腔手术,对比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复发例数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复发率低,各项数据对比P<0.05.结论:采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综合效果好,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患者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学习.

    作者:袁俊刚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延续性护理在小儿肠造口术后应用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主要研究延续性护理在小儿肠造口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36例肠造口手术患儿,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18例)、对照组(18例),两组患儿分别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评价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肠造口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比较两组患儿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其中观察组患儿的生理状态评分、躯体功能评分等相关数据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统计两组患儿的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后发现,观察组患儿中出现过敏性皮炎、造口旁疝、造口出血等并发症的例数为5例,占总例数的27.78%,而相比之下,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例数则达到了11例,占总例数的61.12%,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小儿肠造口术中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评分,还能够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孙玉叶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骨科护理中康复锻炼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康复锻炼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发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有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护理、基本康复指导,实验组患者在基础护理上配合全面康复锻炼指导,并且在患者出院前后对其生活能力进行测评,并对其实施满意度调查.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和护理之后两组患者都产生显著的效果,其中实验组患者生活能力综合测评满意度为94%(47/50),对照组患者生活能力综合测评满意度为82%(41/50);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科患者康复护理中对其实施康复锻炼能够产生显著的效果,对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升其护理康复有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护理中使用和推广.

    作者:韩廷娟 刊期: 2019年第08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