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目的:总结并归纳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本文将46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纳入研究,以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干预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两组均持续护理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的变化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经1个月的护理以后,进行心理护理的干预组患者在焦虑、抑郁评分及满意率方面,均远优于对照组,组间体现为P<0.05的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满意率,值得推广.
作者:付小琴;曹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肝脏外科护理主要应用在肝脏外科手术中.一般肝脏外科手术造成的手术创口较大,所以对应的外科护理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一些重症病人,术后存在极高的感染风险,因此外科护理安全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都必须放在首位.护理人员应在护理过程中针对患者的恢复情况做出适当的评价,为患者提供适合的护理方案,大限度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宋志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频度、心电图疗效以及综合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频度等较对照组显著减少,且P<0.05.观察组心电图疗效93.33%(28/30)较对照组73.33%(22/30)显著较高,且P<0.05.观察组综合疗效96.67%(29/30)较对照组80.0%(24/30)显著较高,且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非常显著,即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李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0例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ADL评分、NIHS评分比较,差异较小(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NIH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76.00%(38/50)的护理满意度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00%(45/50)优势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应用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作者:苏迁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比分析髌骨横断骨折患者分别采用髌骨爪固定术及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固定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关节外二科在2016年12月—2018年06月收治的30例髌骨横断骨折患者均以随机抽签模式抽选,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试验组(15例,采用髌骨爪固定术治疗)和对照组(15例,采用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横断骨折患者采用髌骨爪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内固定术,有利于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更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文杰;邵志翔;唐述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支气管哮喘应用顺尔宁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治疗的11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顺尔宁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6.49%)明显高于对照组(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咳嗽、呼吸困难及喘息等症状消失时间方面,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尔宁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应用,对患者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中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唐君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前的社会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条件的上升,生活质量的提高,让人们的心理障碍疾病发生率逐渐增多.而对于消化科门诊来讲,一天当中有接近百分之40的患者是患有功能性胃肠病的.根据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FGIDs患者当中,其中大约有一半,甚至一半以上的患者患有心理障碍.与普通人群以及其他器质性病症相比,要明显偏高.功能性消化不良以及肠易激综合征在FGIDs当中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经过众多的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对于性格内向,或者有焦虑,抑郁以及负性生活事件等状态的人群与肠易激综合征有机器紧密的联系.在此过程中学者发现,普通人群以及功能消化不良的焦虑或者是抑郁症状其发生率占据百分之54.2和百分之9.1.其中在功能消化不良疾病当中,心理因素,是较为危险的独立危险因素.神经胃肠病学的不断发展,让对于功能性肠胃病的患者有了一定的考察依据,近几年,对于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与心理因素之间的影响等如何进行治疗有了诸多的发展,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良好效果.
作者:吴华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就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详细分析与探讨.方法:就2017年5月-2018年6月期间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内镜下药物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治疗,分别就两组患者出血停止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止血有效率进行详细的统计与比较.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出血停止时间(1.27±0.23)d以及住院时间(6.23±1.54)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7.65±1.26)d、(14.53±1.8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止血有效率上,观察组患者92.00% 同样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8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给予患者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能够迅速停止患者出血,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健康恢复,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高自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4例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将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术后疼痛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看而有效改善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朱丽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生物医学这一领域中,二维图像的获取可应用组织病理切片技术、超声扫描技术、MRI技术、CT技术、V线等不同技术等.三维重建技术能够借助二维图像去获取三维的结构中空间的关系以及立体形态,为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等提供完善图像信息.针对于此,本文选择就生物医学图像三维重建技术应用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和研究.
作者:申双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16排螺旋CT技术检查骨关节创伤病人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骨关节创伤病人共90例,采用16排螺旋CT技术,经曲面重建、多平面重建、表面遮盖、容积再现、大密度投影法等图像重建方法,对骨关节创伤进行检查.结果:90例骨关节创伤病人中,肋骨骨折10例(11.1%),脊柱骨折12例(13.3%),四肢骨折15例(16.7%),盆骨骨折18例(20.0%),肩关节骨折35例(38.9%).结论:采用16排螺旋CT技术检查骨关节创伤的效果直观、准确,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臻雏;蒋兆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口腔正畸患者行固定矫治时的护理要点,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将我医院于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进行固定矫治的68例患者列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干预,研究组采取固定矫治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在患者护理效果和满意度的比较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口腔正畸患者行固定矫治时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应当总结护理要点并广泛应用.
作者:杨少玉;施利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安全性护理对预防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临床意义.方法:从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接收的患者中,随机抽取92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有效预防跌倒率、生活质量评分、安全护理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安全性护理,在老年内科患者预防跌倒护理工作中应用,可降低患者住院跌倒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状况,提高安全护理评分提高,保证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怡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前,针灸治疗面瘫的手法在中医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我国中医学理论的不断完善,人体经络学在针灸治疗中具有更加明显的临床价值.近几年,在祖国医学大力发展的背景下,中医针灸治疗手法独具优势,对临床周围性面瘫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在本文综述中,通过查阅近几年针灸治疗面瘫的科学文献资料,通过个人总结,将中医针灸治疗面瘫的综述报道如下.
作者:孙妙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护患沟通中护理人文关怀的促进作用及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60例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平衡法分为常规组和人文关怀组,各3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人文关怀组则在护理过程中加强人文关怀及护患沟通.采用疾病认知评分及护理满意评分对干预效果进行评定,后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比分析组间数据.结果:评分结果显示,人文关怀组疾病认知评分及护理满意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要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患沟通中护理人文关怀的促进作用明显,可准确改护患关系,并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鄢珊;刘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在临床上,儿科门诊患者出现青霉素过敏反应后,采取相应急救措施和护理方式后,会有怎样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青霉素过敏反应患者100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7月到2016年8月,在100例患儿出现青霉素过敏反应后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和护理方式,记录治疗后的临床结果.结果:100例青霉素过敏患儿中,74例患儿的青霉素过敏被及时发现并得到了有效治疗,在0.5小时后彻底控制了过敏反应;26例患儿的过敏症状较为严重,但在经过1到3小时的急救和护理之后,过敏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病情得到了控制.结论:当患儿出现青霉素过敏反应时,停止使用药物并及时为患儿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和护理干预,对患儿的病情能够有效的控制,缓解过敏症状.
作者:蒋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为了提高我校助产专业学生在自然分娩接生技术操作中的专业实践能力及综合能力为下临床做好坚实铺垫,以本校2013年级242位学生在2016年10月至12月自然分娩接生技术操作实训考核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操作培训并考核,由老师按照实训手册评分标准打分,从大量的数据中收集学生在本项操作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及时反馈运用到今后的教学中给予相应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学生操作中存在4个常见问题:戴无菌手套、会阴保护、新生儿脐带结扎、心理护理和导乐分娩.针对这些问题,相应的对策将对实践训练的整改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徐芳蓉;王钰姗;杨丽鹃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士自我效能干预对提高老年人静脉穿刺成功率的研究.方法:医务人员可以使用注入的自我效能感和相对积极的心理暗示,在对老年人的静脉穿刺成功方面进行经验积累,提高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其中随机选取静脉输液的门诊的300例老年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自为150例,其中实验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液方法,而对照组采用专业的护理的方法,然后比较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的方法.结果:实验组的静脉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我效能干预的结果可提高实验组静脉穿刺成功率.而临床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干预有助于提高护士的自信心,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同时提高老年人静脉穿刺成功率.
作者:倪尔琼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应用及效果.方法:将12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n=63)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n=63)则在常规化护理的同时进行人性化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SDS和SA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人性化的手术室护理可帮助患者减轻抑郁和焦虑情绪,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而紧密护患关系,优化手术室整体护理水平,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张嘉伟;陈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透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以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3例维持性血透发生并发症患者为例,分析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维持性血透患者容易发生出血、感染、心力衰竭以及内瘘等并发症.结论:针对其并发症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则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患者护理效果,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焦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