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究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中出血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

张媛媛

关键词:瘢痕子宫, 再次剖宫产, 出血, 相关因素, 预防措施
摘要:目的:研究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中出血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医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和首次剖宫产产妇各84例,分别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剖宫产术中出血率和出血量,总结出血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发生率为19.05%,低于对照组产妇的4.76%(P<0.05).出血原因主要包括胎盘因素、宫缩乏力、切口撕裂.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为(854.26±152.28)ml,少于对照组产妇的(533.81±104.39)ml(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中,有较高的机率发生术中出血,应根据相关因素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术中出血的发生,保护母婴健康.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药大学实验室集中管理与资源共享的实现探索

    实验室集中管理与资源共享能够有效提高中医药大学的实验教学水准.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医药大学实验室管理中存在不足之处,随后提出了中医药大学实验室集中管理与资源共享的实现的措施,希望这些观点能够有效促进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

    作者:吴玉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精细化管理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心内科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2017年1月至12月,医院心内科从人,机,材,法,环,测等方面实施精细化管理,2017年精细化管理前未实施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与2016年比较.结果经过精心管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得到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可以提高心内科护理管理的质量,值得进一步实施和推广.

    作者:唐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探析针灸配合推拿对脾胃不和失眠症的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分析针灸配合推拿对脾胃不和失眠症的临床治疗.方法:随机选取某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200例脾胃不和失眠症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采用针灸治疗的对照组与采用针灸配合推拿综合疗法的观察组,各10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睡眠改善情况、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PSQI)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只采用针灸治疗的对照组治愈31例,显效20例,有效24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75.00%.采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的观察组,治疗后失眠治愈52例,显效22例,有效1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3.00%,观察组失眠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PSQI评分(5.39±0.51)分也显著优于对照组(7.71±1.19)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推拿对脾胃不和失眠的临床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对睡眠质量能有效进行改进,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昌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对比分析开腹宫外孕手术与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的临床效果

    宫外孕 ( 异位妊娠 ),指受精卵着床在子宫腔体之外的地方,妊娠发病率在 1% -2%,节育器避孕失败、人工流产率高、辅助生殖技术以及腹腔手术史等都是导致宫外孕发生率升高的原因 [1].输卵管妊娠是比较常见的宫外孕类型,约有 95%宫外孕患者是陔种情况 [2].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腹腔镜技术的普及速度非常快,LI 前已经在临床宫外孕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 腹腔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计寓外孕的治疗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 小义对我院收治的 90 例宫外孕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作者:金玲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骨关节创伤病人的16排螺旋CT技术检查与意义研究

    目的:研究16排螺旋CT技术检查骨关节创伤病人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骨关节创伤病人共90例,采用16排螺旋CT技术,经曲面重建、多平面重建、表面遮盖、容积再现、大密度投影法等图像重建方法,对骨关节创伤进行检查.结果:90例骨关节创伤病人中,肋骨骨折10例(11.1%),脊柱骨折12例(13.3%),四肢骨折15例(16.7%),盆骨骨折18例(20.0%),肩关节骨折35例(38.9%).结论:采用16排螺旋CT技术检查骨关节创伤的效果直观、准确,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臻雏;蒋兆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教师扮演标准化病人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教师扮演标准化病人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的教学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1月在呼吸内科进行临床实习的本科生100例,按照教学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每组各50例实习生.对照组实习生采用传统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观察组实习生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教师扮演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1个月后,通过对比两组实习生教学前后的理论及实践考核的成绩,来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教学1个月后,观察组实习生教学后理论、实践的考核成绩进步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实习生(P<0.05).结论:通过教师扮演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方式对呼吸内科临床实习生实施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实习生对相关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的掌握度,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张建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老年糖尿病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目的:研究与分析老年糖尿病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强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前后SDS、SAS等评分变化、健康知识掌握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两组护理前SDS、SAS等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去,且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且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包括血糖监测、用药、饮食、运动等掌握度较对照组显著较高,且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显著较高,且P<0.05.结论: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效果显著,既能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又能提升其健康知识掌握度和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崔兴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行炎琥宁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

    目的:研究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行炎琥宁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6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研究组(炎琥宁治疗)与对照组(利巴韦林治疗)各32例,评价两组临床实际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有效率.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临床症状改善显著,有效率高,P<0.05.结论: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实施炎琥宁治疗能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儿病情早期恢复,改善预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集约化护理干预对手外伤术后疼痛及手部功能康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集约化护理干预对手外伤术后疼痛及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手外伤手术患者以入院顺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分别应用集约化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观察其护理前后的VAS分值及手部功能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VAS疼痛值低于对照组,手功能康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外科手术患者实施集约化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其术后疼痛感,促进手功能康复,临床应用价值极好.

    作者:李洁枝;罗燕;罗旭颖;王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延续性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护理研究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针对延续性护理干预用于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及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间收治的58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病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基于患者所接受预后护理措施的不同将其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出院1周后电话回访,实验组患者接受在此基础上的网络交流、信函联络等延续性护理.经过为期8个月的护理干预,从患者精神状态评分(MMSE)、护理质量满意度两方面探讨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临床护理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MMSE评分增加幅度、护理质量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以人文关怀为基本原则的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颅脑损伤患者的认知程度,优化患者预后质量,深得患者认同,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滕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和服务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初产妇,共1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9例.对照组采用的封闭式护理,护理地点由病房改为专门的新生儿护理室,相关的护理操作由护理人员单独完成,初产妇可通过玻璃门窗观摩.观察组产妇在分娩后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自我护理能力各方面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能有效的提高初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毕仁捷;李梓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08月--2018年08月,对本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04例进行观察和分析,利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之随机分为常规组、研究组,两组各52例.常规组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化的护理的同时开展人文关怀.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抑郁情绪评分、焦虑情绪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人文关怀可以减轻恶性肿瘤患者的负性情绪,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普及.

    作者:马丽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四项评价临床患者凝血功能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四项对患者凝血功能的评价价值.方法:88例患者均因疾病所需接受凝血功能检查,指定高年资、高职称检验人员完成其血栓弹力图、常规凝血四项的检测,将检测结果输入统计学软件分析得出结论.结果:88例患者经血栓弹力图检测凝血功能异常率(54.55%)显著低于凝血四项(76.44%),P<0.05.结论:应用血栓弹力图评估凝血功能异常率低于常规凝血四项,血栓弹力图在临床实际应用中价值更优.

    作者:王小平;张逸;陈小霞;陈景连;林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饮食护理干预对患者饮食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目的 通过实施饮食护理干预,观察此护理措施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饮食依从性产生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所有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中抽取94名患者组成参与研究的对象群体,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即接受糖尿病肾病常规护理流程的患者分入普通护理组,组内人数47例,在接手常规护理流程的基础上加入了饮食护理干预的患者分入饮食护理组,组内人数,47例.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上的差异.结果 观察可知,加入了饮食护理干预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组,患者的饮食依从性获得了显著的改善,且与普通护理组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可见专项的饮食护理干预对于改善糖尿病与肾病患者的饮食依从性有明显的效果,可在临床护理中重点应用于优化患者的饮食习惯.

    作者:李传玉;魏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预见性护理在口腔颌面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初探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口腔颌面外科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科于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均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预防性护理方法,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82.0%,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8%,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预见性护理模式在口腔颌面外科护理过程中,有重要意义,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避免医患之间出现医疗纠纷,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艳;尹艳;刘伟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肝动脉的解剖及肝动脉瘤机制的研究

    本文就历年来肝动脉的解剖数据测量结果、肝动脉常见变异分型及肝动脉瘤病因、发病机制及并发症作出总结归纳.

    作者:彭毓瑶;阙雨欣;张文茁;饶慧婷;陈科宇;龚厚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上眼科疾病的人却越来越多.常见的就是近视和远视,尤其在青少年间比较多发.对眼睛的护理要从宣传健康教育开始,只有充分了解了关于眼科护理的知识,才能在患上眼科疾病之前进行有效的防护,防止眼科疾病的发生.倡导人们用眼的卫生,宣传健康教育的目的 就是为了能使人们有效地预防眼科疾病的发生,或者在发生疾病后能及时地进行治疗和恢复.

    作者:汤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肛肠外科手术后的患者的排便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肛肠外科手术后的患者的排便影响,以减少术后患者排便困难,使护理质量得以提高.方法:通过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对比,利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科学统计.在实验后对患者进行护士一对一咨询,收集患者的真实意见和想法.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护士护理的满意程度更是大大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是有利于进行肛肠外科手术患者的恢复.

    作者:闻玉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在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间神经外一、二科收治的152例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精心护理,观察组患者痊愈率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已经成为护理领域的核心内容,可有效改善颅脑外伤患者病情,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提高护理质量,被临床广泛认可.

    作者:努尔比耶·艾海提;古力乃尔克孜·努尔麦麦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无痛胃镜在消化内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胃镜检查在临床上被视为上消化道疾病诊断的金标准 [1],但普通胃镜操作时患者大多有呛咳、恶心呕吐等不适感,且伴有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因此有些患者不能忍受而放弃检查,耽误治疗.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麻醉技术的发展,无痛胃镜诊疗术日益普及,且具有无痛苦、创伤小、时间短以及更精确等特点 [2],为众多患者和医师所认可,其优缺点及安全性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现整理分析本院 2018 年 1月 -2018 年 7 月住院时接受胃镜检查的 380 例患者的资料,比较其检查效果,进一步分析无痛胃镜在消化内科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叶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