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手术在输卵管妊娠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郑冬仙

关键词:腹腔镜, 输卵管妊娠, 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应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患有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确诊病例,分为A、B两组,45例/组.分别采用开腹手术方法和腹腔镜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的手术治疗和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B组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的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患者;B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结论 应用腹腔镜手术技术对患有输卵管妊娠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
中国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心房颤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影响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房颤)对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二所三甲医院心内科收治的461例慢性心衰患者,根据住院期间心脏基础节律分为窦性节律组(窦律组)和房颤组,进行为期3年的电话随访;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心衰加重再住院.结果 房颤组中高龄、女性及左室射血分数正常患者占有较高比例;与窦律组比较房颤组的病因主要为瓣膜性疾病,而窦律组则为冠心病;随访结果显示房颤组的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窦律组(P <0.01);Cox回归分析对其它因素校正后发现,房颤(RR =1.311,95% CI:1.002-1.715,P<0.05)、年龄(RR=1.014,95% CI:1.004-1.024,P<0.01)是影响慢性心衰患者3年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 房颤及高龄是慢性心衰患者远期不良预后加重的主要因素.

    作者:李智;卢喜烈;汪剑锋;朱金秀;谭学瑞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围术期的护理

    目的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对11例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患者进行系统的术前术后护理,同时做好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结果 11例均手术成功.无一感染病例,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护士在围术期给予正确的指导和相应的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任芳;段淑琰;贾晓燕;宁晓蓉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心电图深大病理Q波酷似高侧壁下壁及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一例

    患者,女,53岁,工人,因心慌、气短2年余,不能平卧,伴双下肢浮肿2d住院.ECG:心房朴动,Ⅰ、Ⅱ、Ⅲ、avv、avf、v1-6出现较深的病理性Q波(图1).X线:心包积液整个心影增大.扇扫:左心房内径42mm,左心室内经62mm,右心室内径26mm,心室壁及室间隔壁变薄,心包积液.B超:瘀血性肝硬化,肝肿大,心肌酶在正常范围,尿常规:PRO+1,LEV+1.T 35.8℃,P90次/min,R20次/min,BP 12/8kPa.临床诊断:(1)陈旧性高侧壁、下壁及广泛前壁心肌梗死;(2)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出现心慌、气短2年余,近半年来病情呈进一步加重趋势,近2d伴有双下肢浮肿,逐渐不能平卧,呈端坐呼吸.过去未曾出现过剧烈心前区疼痛病史,凡遇上呼吸道感染时病情就会明显加重,曾多次在某医院就诊诊断为陈旧性心肌梗死.

    作者:胡国荣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缩宫素不同给药途径对第三产程和产后出血的探讨

    目的 探讨缩宫素不同给药途径对第三产程和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将300例产妇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采用不同途径(宫体、臀部、静脉滴注)给予缩宫素,比较三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第三产程出血量和产后2h出血量.结果 A组第三产程时间较其它两组显著缩短,A组与B组、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第三产程出血量和产后2h出血量A组比B组和C组均少(P<0.01).结论 分娩后在宫体部位注射缩宫素,促进了胎盘剥离.加强宫缩,减少了产后出血量.一般不发生不良反应,作用效果比较直接,作用起效时间较快.

    作者:李丽萍;施云;顾伟芳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一氧化氮对胃黏膜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胃黏膜由覆盖于胃的上皮细胞层及含丰富胃腺的固有层组成,是胃组织与各种内外源性损伤因素直接接触的部分,保持胃黏膜的完整性是抵御胃黏膜损伤发生的重要因素.生理情况下,胃黏膜局部微环境处于一个动态平衡,当防御因子(HCO3-、粘液、一氧化氮等内源性活性物质)和侵袭因子(如酸、乙醇、某些药物、胃蛋白酶等)间的平衡失调时,则易引发溃疡.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体内重要的气体信号分子,广泛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包括调节血管张力,介导炎症和免疫反应等.NO是继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s)之后发现的又一个重要的胃黏膜保护因子.NO对胃黏膜具有强大的保护作用,其黏膜保护作用几乎涉及黏膜防御机制的各个方面.笔者对这一研究领域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鲁纯平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1例CRRT治疗重症青鱼胆中毒引起急性肝衰、肾衰的护理

    鱼胆中毒由口服生鱼胆而引起,因鱼胆汁中所含胆酸、胆汁毒素及氰化物损害肝细胞,组胺物质致敏,导致损害肝功能,并合多脏器功能衰竭.笔者对本院1例鱼胆中毒患者伴急性肝功能衰竭及肾功能衰竭衰采用连续性肾替代(CRRT)等综合治疗,精心科学护理,患者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朱小莉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主动脉夹层的诊治进展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一种较常见且具有潜在灾难性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其发病是由于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或由于动脉壁滋养血管破裂导致壁内血肿,并沿主动脉纵轴逐渐扩展而形成.AD多见于男性,男女比例约3∶1.由于急性期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起病急骤,病情凶险,误诊率和死亡率高[1].在临床上,对该病应提高警惕,早期诊断和积极合理治疗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关键.由于对夹层动脉瘤这一疾病认识的提高,相应的无创性检查技术不断进步,外科技术改进,介入性治疗逐步开展,相关的麻醉及体外循环,特别是重要脏器保护研究方面的深入,使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治疗已经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笔者对AD治疗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邱国荣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儿科护士主观幸福感调查与社会支持系统相关研究

    目的 了解儿科的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及两者的相关关系.方法 应用美国国立卫生中心的总体幸福感量表中文版为研究工具.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GWB),系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编制的一种定式型测查工具,是用来评价被试主观幸福感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儿科的16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由于婚姻状况的不同,护士之间的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系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相关分析,主观幸福感与主观支持之有关(P<0.05).结论 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主观支持有相关性,主观幸福感可通过所得到的社会支持、主观支持的多少来大致预测,建议医院管理者特别是护理管理者及社会给予儿科更多的精神和物质支持,护士自身也要提高对支持的主观感受性.

    作者:王霞敏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小儿脑积水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小儿脑积水是由于小儿脑脊液分泌过多、循环受阻或吸收障碍而致的脑室系统、蛛网膜下腔脑脊液积聚过多并不断增长而伴颅内压增高的综合征[1].是临床上常见的小儿疑难病症,致残率、致死率极高.婴儿脑积水的发病率高达3‰,按成病原因主要分为先天性、炎症后、出血或创伤后三类.高颅压性脑积水可引起脑内静水压增大,引起脑室扩张,脑组织受压发生牵拉、移位,脑动脉阻力增大,供血减少,进而出现脑室周围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变性,导致继进性脑功能障碍.

    作者:俞梦瑾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新生儿脐带护理浅析

    新生儿出生时结扎断脐的方法及日常护理方式存在种种不同.新生儿脐部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门户,当胎儿娩出母体后,脐带就成了一个废弃物[1].新生儿抵抗力差,脐部处理不当极易发生局部感染.感染易发生于产后前3d,感染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7.14%,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和枯草杆菌,各占12.93%[2].感染表现为脐周发红、肿胀、渗出液增多,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有异味,亦可向临近腹膜扩散而引起腹膜炎[3].临床表现为新生儿发热、拒乳,严重时导致新生儿黄疸甚至败血症[4].新生儿脐部和其体内血管相通,护理不当,轻则引起脐周炎症;重则可制败血症而危急生命.提高新生儿脐部护理质量,可有效的降低围产儿的感染及死亡率[5].因此,护士对于做好新生儿脐部结扎与相关的护理工作极其重要.

    作者:张晓楠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一例儿童车祸复合伤的护理体会

    儿童意外伤害已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儿童期重要的健康问题.我国抽样调查表明,意外伤害死亡已成为14岁以下儿童死亡顺位的第一死因[1].随着城市交通的飞速发展,小儿车祸伤日益增多,家长对小儿安全防护意识的减弱,小儿意外伤害逐渐增加.及时的治疗和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改善病情,减少并发症后遗症,促进患儿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阮红梅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妊娠糖尿病患者门诊健康教育实施探讨

    目的 探讨和分析门诊妊娠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对107例临床诊断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教育,内容包括:妊娠糖尿病的诊断,饮食调整,血糖和尿糖的监测,妊娠糖尿病对母儿的危害,妊娠期的运动等.结果 健康教育前92例患者(85.98%)对妊娠糖尿病的知识不了解,健康教育后下降至6例(5.60%),103例患者(96.26%)掌握了饮食控制的方法,20d后,餐后2h血糖正常者明显增加(P<0.05),胎儿发育正常.结论 门诊健康教育是妊娠糖尿病患者获得有关糖尿病知识及控制饮食的有效途径,随着患者对妊娠糖尿病认识水平的提高,胎儿生长发育良好,血糖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王侃清;陆伟明;汤志蓉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变化

    目的 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血尿酸(UA)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应用酶法测定81例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和32例健康对照者血UA值,并计算其肾小球率过滤(GFR).结果 肝硬化失代偿组、肝功能各分级组、腹水组的UA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水平分组的UA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无明显关系,尿酸水平不能作为判断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腹水程度的指标,UA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肾功能的变化.

    作者:周红权;周世英;宋环平;王胜宝;李英洁;于芳;李向阳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肥胖型糖尿病患者行为指导效果分析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由于人体内胰岛素缺乏或相对缺乏所致的一种慢性内分秘代谢性疾病,以糖代谢紊乱为突出表现,未治疗状态下高血糖为主要特征,并伴有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异常.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在呈快速上升趋势,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另一个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它的急、慢性并发症,尤其是慢性病并发症累及多个器官,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1].

    作者:孟亚清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丙泊酚持续输注用于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丙泊酚持续输注用于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随机选择已确诊的结肠多发性息肉患者60例,术前ASA分级Ⅰ~Ⅱ级,采用芬太尼0.001~0.015mg/kg用生理盐水启释5倍1min内静脉注射,5min后丙泊酚1~1.5mg/kg缓慢静脉注射;麻醉维持:丙泊酚80 ~ 150mg/h,术中根据具体情况调节给药量.分别于麻醉前、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时、术中及术后记录和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麻醉效果满意,术后自述术中无知晓,无痛苦.各时间段中仅在麻醉诱导后动脉血压、心率有波动(P<0.05),其余时间段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均无明显波动(P>0.05).结论 丙泊酚持续输注用于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中麻醉效果确切、安全可靠、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高国峰;王海涛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螺纹钉加光敏树脂修复牙体缺损

    目的 探索自攻自断螺纹钉加光敏树脂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88颗牙体缺损为治疗组,以自攻自断螺纹钉加光敏复合树脂充填修复,并跟踪随访2年.结果 1年后治疗组总优秀率达91.76%,总有效率达97.65%;2年后治疗组总优秀率达87.50%,总有效率达96.25%.结论 螺纹钉固位法修复牙体缺损操作简单、疗效肯定、易被患者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海兰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Schmidt综合征二例

    例1 女,52岁,维吾尔族.乏力、畏寒、食欲减退、喜眠、皮肤黏膜色素加深、便秘及消瘦4年于2011年10月入院.既往体健,闭经5年,家族史无特殊.查体:明显弥漫性全身皮肤黏膜色素沉着,尤其以面部、唇、齿龈、舌、颊黏膜、乳头、乳晕、关节伸屈面、掌纹、指(趾)甲根部、手背面皮肤、腰带部位、下腹中线、肛门周围、外生殖器处明显.甲状腺不大.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11.9uIU/ml(正常参考范围:0.4~4.0uIU/ml).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643 IU/ml(正常参考范围:<35.1IU/ml).甲状腺功能其余项目正常.皮质醇节律:8:00<1.0μg/dl;16:00< 1.0μg/dl;24:00<1.0μg/dl(正常参考范围分别为15 ~ 20μg/dl,10 ~ 15μg,/dl,5~ 10μg/dl).

    作者:王静;张洁;马艳荣;王新玲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结直肠癌预后判断指标与分析

    目的 本文探讨单病种结直肠癌预后判断指标及结直肠癌预后判断指标与辅助治疗策略,为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提供指导和帮助.方法 回顾近期医学文献资料及本院近年诊治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和结直肠癌患者随诊考察指标[如癌胚抗原(CEA)、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等血液指标及内镜、影像学CT及B超检查]及生存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回归分析.结果 营养、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定期随诊对改善患者预后非常重要.单因素分析表明,确诊晚期时转移器官数目、腹膜转移、癌胚抗原(CEA)、乳酸脱氢酶(LDH)及碱性磷酸酶(ALP)升高、肠道外转移灶综合治疗、转移灶曾行根治性切除术为预后影响因素(P<0.05).回归分析显示转移器官数目、ALP升高、全身治疗方案、肠道外转移灶综合治疗、转移灶根治性切除术是影响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内镜、影像学CT及B超检查可以判断肿瘤病变程度、肿瘤与周围脏器的关系,有助于术式选择及实施辅助治疗策略.联合检测癌胚抗原(CEA)、CA190、CA-50、碱性磷酸酶(ALP)及转移器官数目、全身治疗方案、肠道外转移灶综合治疗、转移灶根治性切除术可作为结直肠癌预后判断指标.结论 选择可供特定对象选择的内镜、影像学检查及结直肠癌预后判断指标,判断肿瘤预后,可为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提供辅助治疗策略.

    作者:张世杰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认知护理对留置PICC早产儿家属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早产儿留置PICC(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对其家属的焦虑及认知的护理需求状况,为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本院新生儿科2011年8月至2012年1月间接受留置PICC早产儿的患儿家属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于操作前对两组家属发放本科自制的PICC认知需求调查表,对照组给予操作前通知和相关注意事项的宣教,观察组则由专人实施全程的针对性的认知护理.操作后填写焦虑状态自评量表(SAS),观察两组生理心理相关指标焦虑值的变化.结果 通过对留置PICC早产儿家属实施全程的认知护理干预,观察组的焦虑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认知护理能够帮助患儿家属缓解不良的心理反应,减轻焦虑情绪,增加护理满意度.

    作者:严洁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样品制备的佳方法探讨

    目的 比较不同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方法,为荧光显微镜观察提供佳样品.方法 取大鼠肝脏冰冻切片,用固定液分别为95%酒精、95%甲醛和丙酮冰冻切片,用抗CSE、Ki-67多克隆抗体孵育和FITC、Cy3荧光标记二荧光标记二抗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丙酮固定组清晰可见处于增殖期(S期)细胞胞核呈红色荧光,胞质呈绿色荧光.结论 影响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样品效果的环节和因素很多,其中重要的两个因素是2个一抗的搭配和协调以及选择合适的固定液.

    作者:阎继攀;郑勇;刘浩;李睿;张宁;陈卫刚 刊期: 2012年第z1期

中国医师杂志

中国医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湖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