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房颤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影响

李智;卢喜烈;汪剑锋;朱金秀;谭学瑞

关键词:心房颤动, 慢性心力衰竭, 预后
摘要: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房颤)对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二所三甲医院心内科收治的461例慢性心衰患者,根据住院期间心脏基础节律分为窦性节律组(窦律组)和房颤组,进行为期3年的电话随访;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心衰加重再住院.结果 房颤组中高龄、女性及左室射血分数正常患者占有较高比例;与窦律组比较房颤组的病因主要为瓣膜性疾病,而窦律组则为冠心病;随访结果显示房颤组的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窦律组(P <0.01);Cox回归分析对其它因素校正后发现,房颤(RR =1.311,95% CI:1.002-1.715,P<0.05)、年龄(RR=1.014,95% CI:1.004-1.024,P<0.01)是影响慢性心衰患者3年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 房颤及高龄是慢性心衰患者远期不良预后加重的主要因素.
中国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全日制护理本科生毕业五年工作现状调查及分析

    目的 了解全日制护理本科生毕业五年工作现状,比较从事护理行业与其他专业人员之间满意度差异,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与工作人员教育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及明尼苏达满意度量表(MSQ)对58例全日制护理本科毕业5年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1例人员中仍从事护理工作31例(75.6%),从事护理管理6例(19.35%),从事护理教育15例(48.39%),有离职想法22例(71%).从事非护理行业10例中,7例(70%)在工作第一年离职,从事教师行业5例(50%).从事护理行业的人员工作满意度(3.27±0.66)低于其他行业人员(4.05±0.32),外在满意度(2.98±0.77)低于内在满意度(3.45±0.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理管理者对于高学历护理人才基本持重视及培养态度,但因为仍有高离职意愿存在,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干预,改善本科毕业的护士工作满意度低的现状,从而减少护理人才的流失.

    作者:陈皎;刘东隅;高云翔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Edgewise技术在急性前牙外伤性脱位复位再植术中的运用

    目的 观察Edgewise技术在急性前牙外伤性脱位复位再植术中中的效果.方法 收集门诊急诊颌面部外伤患者29例,101颗外伤性脱位牙进行了再植术,Edgewise技术固定.结果 患牙成活率为97.03%,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Edgewise技术固定再植牙,增加了成功率(97.03%),简便灵活,适用性强,且对再植牙可施以一定力量,有利于再植牙复位,经临床实践证明Edgewise是再植牙成功的可靠保证.

    作者:罗启德;汤爱金;熊云枫;李光泽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糖尿病患者的社区健康管理体会

    目的 总结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建档管理的体会.方法 对红湾寺镇社区居民糖尿病患者上门入户进行建档、健康教育,观察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结果 本社区居民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血糖水平均明显下降,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明显改善.结论 在社区中开展健康教育能使糖尿病患者群增加有关糖尿病的知识,对疾病的态度有明显的变化,对糖尿病的控制有明显效果.

    作者:杜生琴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配合双语教学进行医学英语教学的体会

    医学英语是医学本科生进行双语教学的基础和桥梁.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从调动学生学习医学英语的积极性和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以及合理调整安排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了探索,总结出5点经验:加强构词知识教学,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充足的医学英语词汇和术语;重视词语的翻译及文章结构分析;创造语言环境,加强听、说、读、写、译等综合交流能力的全面培养;分组学习,分工合作,发挥学生的生观能动性;对学习方法的培养指导重于单纯知识点的教学.运用以上经验教学,为双语教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作者:郭连瑞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艾迪注射液治疗慢性骨髓纤维化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艾迪注射液治疗慢性骨髓纤维化症临床疗效,尤其是近期疗效.为提高慢性骨髓纤维化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寻找新的治疗手段.方法 将34例慢性骨髓纤维化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6例).治疗组给予艾迪注射液80ml加入5%的GS 500ml中静脉滴注,15d为一疗程,疗程中间间隔3~5d,对照组每周输浓缩红细胞2u单位,每15天输血小板1u单位.二组其它治疗措施相同.结果 治疗组血细胞,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迪注射液能提高慢性骨髓纤维化症患者血细胞,改善慢性骨髓纤维化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尤其是近期疗效.

    作者:熊云珍;徐翠姣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样品制备的佳方法探讨

    目的 比较不同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方法,为荧光显微镜观察提供佳样品.方法 取大鼠肝脏冰冻切片,用固定液分别为95%酒精、95%甲醛和丙酮冰冻切片,用抗CSE、Ki-67多克隆抗体孵育和FITC、Cy3荧光标记二荧光标记二抗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丙酮固定组清晰可见处于增殖期(S期)细胞胞核呈红色荧光,胞质呈绿色荧光.结论 影响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样品效果的环节和因素很多,其中重要的两个因素是2个一抗的搭配和协调以及选择合适的固定液.

    作者:阎继攀;郑勇;刘浩;李睿;张宁;陈卫刚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烧伤病人阶段性护理风险管理

    烧伤几乎随时都在发生,烧伤病人由于烧伤面积、程度以及在救治路途转运所需时间、病人个体差异等各种不同因素,为后续治疗、护理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因此,如何做好烧伤阶段性护理工作,对病人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对于减少并发症,达到治疗目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1 临床资料笔者所在援外医疗队两年来共收治烧伤患者400余例.其中男167例,女233例,烫伤面积在15% ~ 90%左右,以Ⅱ度~Ⅲ度混合烧伤为主.大部分烧伤是由液化气爆炸、电灼伤、热气蒸汽烫伤等所致.在处理烧伤创面时均采用彻底清创后,轻度创面上涂一层凡士林(Flamazine),再贴抗菌素的油纱布(Biogaze H.N.),采用暴露疗法,灯光持续照射创面,Ⅲ度烧伤采用切植皮术.创面愈合时间在15~ 102d不等.

    作者:陈美;蔡聪聪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基层医院腭咽一期成形术后语音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大年龄先天性腭裂患者腭咽一期成形术后语音效果改善情况,评价该术式在语音功能方面达到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1例16~ 35岁的大年龄先天性腭裂患者,采用腭咽一期成形术治疗,术后3个月随访,进行语音评价,分析术后语音效果改善情况.结果 11例患者腭咽一期成形术后语音效果都有不同程度改善,语音清晰度平均增加42.09%,吹水泡试验测定平均增加10.91s.结论 腭咽一期成形术作为大年龄腭裂患者的治疗方法,对于语音功能的恢复有较好的效果,两种手术一次完成,对于基层医院大腭裂患者来讲,治疗时间缩短,术后语音功能改善明显,该术式在腭裂患者的语音功能恢复方面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侯春林;柳新华;张新华;侯伟;马雪芳;高峰;赵晓光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老年肺炎67例临床分析

    肺炎是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死亡率高,严重危害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影响生活质量.据文献报道,肺炎是老年人常见病死亡的首要原因.本院自2008年3月至2011年4月共收治老年肺炎67例,笔者通过67例病例临床分析,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探讨老年肺炎诊治方法,以提高老年肺炎诊治水平,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8年3月至2011年4月收治老年肺炎患者67例.其中,男46例,女21例,年龄60 ~ 86(中位年龄68)岁.67例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16例,高血压病7例,肿瘤5例,糖尿病8例,冠心病10例,心功能不全8例,脑血管后遗症6例,慢性肾功不全5例,前列腺增生2例.67例患者中同时有2种或2种以上合并症.

    作者:王双武;王文豹;赵保平;张晓宁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骨科住院患者康复护理的健康教育需求现状

    骨科住院患者由于大多致病迅速、病种繁多、受伤程度轻重不一、治疗恢复时间漫长,且患者年龄跨度大,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给护患双方都带来不同程度的负担.康复护理对于骨科患者尤为重要.这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负担,而对患者来说,不仅要忍受身心的不适,还会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若疾病程度严重导致残疾等后果,带来的负面影响将会更多.所以康复护理中健康教育的介入是必不可少的,它作为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临床护理有着同等的重要地位.健康教育的实施是护理人员与患者本人双向合作的过程,患者的具体需求就是护理人员应该解决的.调查骨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情况,可以了解目前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方式工具、时间和频率等方面的期望程度;分析影响患者需求的因素,掌握因素,有针对性的、高效率的实施临床健康宣教,达到护理资源的合理配置.

    作者:高碧蓉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小儿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与护理

    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主要包括阵发性室上速、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和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速是一种阵发性快速而规则的异位心律.其特点是突然发作突然停止.急性发作期导致患者重要脏器循环降低,其中冠脉循环降低35%,脑循环降低14%,肾循环降低18%[1].室上速常突然开始与终止,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儿科患者根据年龄差异出现的症状有所不同,婴幼儿可出现拒奶、呕吐,精神不振等,儿童可出现心悸、乏力、晕眩、晕厥、胸痛、胸闷等,甚至发生心力衰竭与休克.因此,及时有效地终止室上速的发作,临床意义重大.现对本院小儿心血管科自2009年9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02例室上速患儿进行临床分析,旨在提高护理人员对小儿室上速的认识、处理和护理水平.

    作者:杨玲;金萍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重症侵袭性真菌性肺炎一例护理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但其过程易伴发各种并发症,特别是各类感染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s host diease,GVHD)[1],慢性GVHD通常发生在骨髓移植3个月后.由于allo-HSCT后患者免疫力极低,加上大剂量的免疫抑制剂抗排异治疗使各种机会性感染的概率大为增加,病死率较高[2].文献报道,allo-HSCT后并发侵袭性真菌性肺炎(IFI)发生率约为17.5%,并有逐年升高趋势[3],若未能及时治疗死亡率高达100%,虽经有效药物治疗,死亡率仍高达40%~65%[4].IFI的主要病灶在肺部.本院于2010年9月13日收治了1例allo-HSCT后并发重症IFI的患者,经过1个多月观察和护理,顺利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辉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试析五常管理法在数字一体化手术室的运用

    探讨五常管理法对数字一体化手术室的管理.应用五常管理法对手术室的环境、物品和人员进行系统管理.新型的管理模式大限度的保证了病患、医生和护士之间的人性化手术环境,建立了一个信息化的高科技,高效率的使用资源,营造了整齐有序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并使护理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作者:秦璐翠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CK19及EM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

    目的 研究细胞角蛋白19(CK19)及上皮膜抗原(EM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SP法对50例甲状腺病变进行单克隆抗体CK19及EMA的检测.结果 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5% (19/20),且多为强阳性表达;其余30例甲状腺良性疾病的CK19基本不表达或仅为弱阳性表达;EMA在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 (16/20),且多为阳性和强阳性,其余30例甲状腺疾病中EMA的表达主要为阴性或弱阳性.结论 CK19和EMA的表达对判断甲状腺良、恶性疾病,特别是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夏慧娟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肥胖型糖尿病患者行为指导效果分析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由于人体内胰岛素缺乏或相对缺乏所致的一种慢性内分秘代谢性疾病,以糖代谢紊乱为突出表现,未治疗状态下高血糖为主要特征,并伴有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异常.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在呈快速上升趋势,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另一个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它的急、慢性并发症,尤其是慢性病并发症累及多个器官,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1].

    作者:孟亚清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87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及治疗探讨

    目的 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及转归情况,提高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对本院87例血清总胆红素≥220.6μmol/L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病因、胆红素水平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因以围产期因素占首位(40%)、其它依次为感染(28.7%)、母乳性黄疸(14.9%)其它因素(11.5%).结论 对高疸的病因及防治提出早期诊断及干预,可以减少高疸的发病率,避免发生胆红素脑病.

    作者:汪霞;黄建勇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儿童铅中毒的护理

    铅是具有极强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数千年来由于人类的开采和利用,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是儿童铅暴露的来源.由于对铅的神经发育毒性认识的不断深入,铅对儿童发育的危险已受到全世界的广泛重视.研究表明,当儿童体内的铅含量超过100μg/L时,虽然不至于产生明显的临床表现,但已经会对儿童的神经发育包括智能、行为发育,还有体格生长和听力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害.1991年美国国家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将儿童血铅水平100μg/L推荐为社会干预水平(低于这一水平为目前可接受水平).

    作者:金萍;杨玲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与生存质量分析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探讨大血管病变对糖尿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36例,采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双侧颈总动脉内膜厚度(IMT),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组(AS组)51例和对照组(CON组)85例,采用糖尿病患者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DSQL)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质量测定.检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分别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AS组与CON组比较生存质量总分(DSQL)、纬度因子分明显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S组与CON组比较BMI、HbA1c、HOMA-IR、hsCRP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以IMT、BMI、HbA1c、hsCRP、HOMA-IR为自变量,对DSQL进行相关分析,DSQL与IMT、BMI、HbA1c、hsCRP、HOMA-IR呈正相关(r=0.28~0.63,P<0.01或P<0.05).结论 大血管病变可导致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下降,与血糖控制不良、胰岛功能减退、促进中心型肥胖形成、血管内皮炎症反应等因素相关,应加强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治疗,对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重视健康教育、心理指导以期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张妍;程雯;徐婷;陈淑雯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护理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单克隆浆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骨髓内异常浆细胞增殖,导致骨质被破坏,异常浆细胞过度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抑制正常的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合成,从而导致一系列复杂的临床表现.发生骨转移后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主要表现为骨痛、病理性骨折、骨质疏松、高钙血症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1].其中骨痛是MM的常见症状,而VAD化疗方案是目前治疗难治性MM的佳有效方案,有效率为45% ~ 65%,少数患者可获得完全缓解.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本科收治MM患者20例,应用VAD方案治疗,现将VAD方案治疗时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沈鹰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生姜透皮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生姜透皮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造成急性脑缺血模型,随后再灌注.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8例,即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高、中、低剂量生姜透皮贴组.按照实验方法连续饲养7d,第8天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脑匀浆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和脑组织含水量.结果 生姜透皮贴能使缺血再灌注脑组织SOD活性从(7.79±2.48)显著增高到(9.76±1.04,P<0.01);NO的活性从(78.6±5.25)降低到(61.0±1.29,P<0.05);MDA的活性从(25.0±3.2)降低到(17.6±3.1,P<0.05);脑组织含水量从(76.1±0.71)降低到(70.01 ±0.49,P<0.05).结论 生姜透皮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康照昌;敖明章 刊期: 2012年第z1期

中国医师杂志

中国医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湖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