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美;蔡聪聪
目的 分析大年龄先天性腭裂患者腭咽一期成形术后语音效果改善情况,评价该术式在语音功能方面达到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1例16~ 35岁的大年龄先天性腭裂患者,采用腭咽一期成形术治疗,术后3个月随访,进行语音评价,分析术后语音效果改善情况.结果 11例患者腭咽一期成形术后语音效果都有不同程度改善,语音清晰度平均增加42.09%,吹水泡试验测定平均增加10.91s.结论 腭咽一期成形术作为大年龄腭裂患者的治疗方法,对于语音功能的恢复有较好的效果,两种手术一次完成,对于基层医院大腭裂患者来讲,治疗时间缩短,术后语音功能改善明显,该术式在腭裂患者的语音功能恢复方面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侯春林;柳新华;张新华;侯伟;马雪芳;高峰;赵晓光 刊期: 2012年第z1期
儿童意外伤害已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儿童期重要的健康问题.我国抽样调查表明,意外伤害死亡已成为14岁以下儿童死亡顺位的第一死因[1].随着城市交通的飞速发展,小儿车祸伤日益增多,家长对小儿安全防护意识的减弱,小儿意外伤害逐渐增加.及时的治疗和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改善病情,减少并发症后遗症,促进患儿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阮红梅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了解手足口病重症征象的早期识别,探讨其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2011年5月至12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中50例重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患儿住院5 ~ 12d,平均约8d,均治愈出院,住院期间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早期识别手足口病重症征象,加强监测,积极采取相应治疗及护理措施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郑洁虹 刊期: 2012年第z1期
患者,男,69岁,间歇刺激性干咳一年余就诊.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无明显特殊性.胸部CT示右肺下叶背段见一不规则肿块,约3.2cm×2.5cm,内部密度呈不均匀略低密度,CT值:24Hu,边缘见棘状突起和短毛刺,于肺门对侧肺野见磨玻璃影及小叶间隔增厚,肺门及纵膈未见肿大淋巴结,无胸腔积液.CT诊断:右肺占位,考虑周围性肺癌可能性大.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病理检查见大量富含脂质的巨噬细胞、多核巨细胞和间质纤维化,符合外源性脂质性肺炎的诊断.追问病史获知患者因慢性便秘间歇性睡前服用液体石蜡6年余.
作者:徐长宇;孙涛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以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8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对象,分析其临床特点并总结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 肺炎支原体肺炎主要临床特点为顽固性咳嗽、肺部改变,一部分可出现肺外并发症,红霉素治疗有效.结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病程时间长,经合理治疗可治愈.
作者:孙旭霞 刊期: 2012年第z1期
例1 男,65岁.右手背痛性肿块3年伴中环指不能伸直1个月.患者自诉3年前被蜜蜂蛰伤,出现局部红肿、疼痛,诊断为狭窄性腱鞘炎,多次用康宁克松封闭治疗(> 10次).肿块长期不消除,1年前出现溃烂,使用各种外用药包扎亦未愈合.1个月前,中环指背伸活动受限,未引起重视.查体:右手中指、环指掌侧感觉麻木,并不能主动背伸.手背有一2cm×3cm的溃疡区.无外伤,亦无风湿、类风湿、结核病史.诊断:右手中环指伸肌腱断裂伴皮肤溃疡.
作者:倪雄伟 刊期: 2012年第z1期
乳腺良性疾病占乳腺肿块的80%[1],多见于青年女性.尤其是未婚、未育、未哺乳的爱美女性,乳腺手术及术后瘢痕是重大的生活事件,乳房不是单一的生理器官,左文述[2]赋予乳房以性、爱、美三个功能并具商业、政治意义.乳腺外科临床实践应以艺术的眼光,从美的角度审视乳房,认知乳腺疾病,以美学追求治疗乳腺良性疾病,对于人人追求美学、追求生活艺术、追求生活质量的现代社会,有着重大的美学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嗣善;孙建娜;马洋洋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比较RT系列一次性呼吸机回路系统与传统呼吸机回路(硅胶管)在儿科监护室中的工作强度.方法 收集本院儿科监护室多例使用传统“硅胶管”呼吸机回路和使用RT系列一次性呼吸机回路的新生儿患者的观察数据,并对两组患儿(传统“硅胶管”呼吸机回路和应用RT系列一次性呼吸机回路的患儿各35例)在呼吸机使用过程中回路的更换率、回路系统组装的耗时数等方面进行比较.结论 RT系列一次性呼吸机回路系统比传统呼吸机回路系统更具优势,适合新生儿监护室使用.
作者:王亚红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研究细胞角蛋白19(CK19)及上皮膜抗原(EM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SP法对50例甲状腺病变进行单克隆抗体CK19及EMA的检测.结果 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5% (19/20),且多为强阳性表达;其余30例甲状腺良性疾病的CK19基本不表达或仅为弱阳性表达;EMA在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 (16/20),且多为阳性和强阳性,其余30例甲状腺疾病中EMA的表达主要为阴性或弱阳性.结论 CK19和EMA的表达对判断甲状腺良、恶性疾病,特别是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夏慧娟 刊期: 2012年第z1期
手术室是实施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具有高风险、高负荷、责任重、压力大等特点,兼之人际关系复杂,工作时间和饮食不规律,且处于特殊工作环境,从事特殊护理专业,需面对多方位的挑战,使刚进入手术室工作的低年资护士无法适应,造成巨大的压力和身心平衡失调,并发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个体由于长期处于工作压力状态下而出现的一种身心消耗过度精力衰竭的综合症状,包含情感枯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丧失三个维度[1],在影响护理质量的同时更造成护理人员流失.因此,了解低年资护士的压力源及职业倦怠的原因,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对于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服务品质,培养手术室专科护理后备力量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林皓洁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观察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直视下射频消融治疗术后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分析其原因,针对原因减少心律失常发生.方法 选择22例有瓣膜置换同期行冲洗式射频消融,分析术后发生心律失常情况及原因.结果 术后8例为结性心律,4例为房颤心律,1例发生室速.经治疗后19例转为窦性心律,转复率为86.4%.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直视下射频消融治疗,总结术后心律失常发生原因改进后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于长江;尚玉强;王金华 刊期: 2012年第z1期
患者,女,72岁,主因头昏痛伴左侧肢体无力3d于2012年1月6日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差,T:37.2℃,脉搏88/min,呼吸23次/min,血压140/90mmHg(1mmHg=0.133kPa),左上肢肌力Ⅰ级,左下肢肌力Ⅱ级,肌张力均不高,头颅CT检查明确脑梗塞,余未见阳性体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自服药物治疗.有青霉素、磺胺类药物过敏史,治疗上予预防抗炎、扩血管、营养脑神经药物治疗,静脉滴注液体较多,患者年龄较大、双上肢血管脆性较差,反复扎针易出现液体外渗及护理困难,为减轻输液质量及患者的痛苦,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常规消毒皮肤、由远心端进行,选择右前臂内侧直、粗的血管,应避开关节、静脉瓣、血管交叉处及骨突出,便于留置针敷贴的有效固定,保证静脉留置针在留置时间内能有效地顺利进行输液.
作者:任淑红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总结髋关节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对策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资料.结果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愈后恢复.结论 在围手术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保证.
作者:钟勤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评价MR胃癌术前NM分期与术后病理诊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30例胃癌患者,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50 ~ 69岁,平均60岁.根据其影像学表现特点进行术前NM分期.结果 MR针对N0期诊断的准确率为73.3%,特异度为85%,灵敏度为50%;对N1期诊断的准确率、特异度以及灵敏度分别为63.3%、66.7%和73.3%;对N2期诊断的准确率为86.7%,特异度为95.8%,灵敏度为50%.MR针对M0期诊断的准确率为96.7%,特异度为100%,灵敏度为96.4%;M1期诊断的准确率为96.7%,特异度为96.4%,灵敏度为100%.经统计分析表明,MR对胃癌N0和N2期的诊断与术后病理分期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N1期的诊断与术后病理分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照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表明,MR方法对胃癌术前N0、N2分期以及M分期判断与术后病理结果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种判断方法间存在较好的一致性.
作者:霍现英;袁矿生;杨杰;路丽华;翟晓;柯晓宁;许素彦 刊期: 2012年第z1期
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社会的窗口,是提供优质服务的界面[1].患儿及家长来到医院首先接触到的是体现医院色彩的儿科门急诊预检分诊服务.儿科预检分诊的质量直接体现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准、直接关系到患儿的安全.由于误检会造成患儿家长时间的浪费、精力的消耗、更重要的是会耽误患儿的病情,引起医患纠纷、造成医院满意度的下降.为此,笔者对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儿科预检分诊误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干预对策.
作者:澳雅芬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了解门诊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现状,分析本地区高血压控制达标的情况.方法 对本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任何年龄段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筛查,采用国际通用的现场测量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专项调查.结果 单一用药组较联合用药组血压明显升高[(142.2±18.6/82.3±12.5)mmHg vs(128.2±16.6/78.3±8.5)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年龄越大血压水平越高,且以收缩压升高为主;采用联合用药且规范治疗的患者血压水平控制较好;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的患者比例较高.需提高患者自我血压监测的意识,加强患者对控制血压及血糖重视方面的宣传教育,提高医师对于高血压病和糖尿病预防重要性的认识.
作者:鲁应佳;刘金艳;李彩艳;李宾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方法对规范手术室精密贵重仪器的管理,提高各类仪器使用效率以及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方法 归纳总结六西格玛的管理模式的具体应用,并将其代入手术室精密贵重仪器的管理中.结果 六西格玛的管理模式对手术室精密贵重仪器的管理有促进作用.结论 应用六西格玛的管理模式能加强精密贵重仪器的优化管理,同时也是完成各项手术配合的重要保证.
作者:黄萍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方法 脑出血患者根据CT检查分为血肿扩大组即观察组(62例)及血肿未扩大组即对照组(165例),并对两组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观察组入院时平均动脉压(180±30) mmHg,对照组为(130±20) mm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入院GPS评分比较及首次随机血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早期(发病6h内)使用甘露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两组饮酒史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出血量、血肿的部位、形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是多种因素、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及入院时GPS评分低、早期使用甘露醇、饮酒史、出血量较大、血肿形态不规则、基底节特别是丘脑出血,是脑出血急性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
作者:刘湘阳;黄茂萍 刊期: 2012年第z1期
例1 女,52岁,维吾尔族.乏力、畏寒、食欲减退、喜眠、皮肤黏膜色素加深、便秘及消瘦4年于2011年10月入院.既往体健,闭经5年,家族史无特殊.查体:明显弥漫性全身皮肤黏膜色素沉着,尤其以面部、唇、齿龈、舌、颊黏膜、乳头、乳晕、关节伸屈面、掌纹、指(趾)甲根部、手背面皮肤、腰带部位、下腹中线、肛门周围、外生殖器处明显.甲状腺不大.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11.9uIU/ml(正常参考范围:0.4~4.0uIU/ml).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643 IU/ml(正常参考范围:<35.1IU/ml).甲状腺功能其余项目正常.皮质醇节律:8:00<1.0μg/dl;16:00< 1.0μg/dl;24:00<1.0μg/dl(正常参考范围分别为15 ~ 20μg/dl,10 ~ 15μg,/dl,5~ 10μg/dl).
作者:王静;张洁;马艳荣;王新玲 刊期: 2012年第z1期
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目前数据库中DNA序列数据呈指数增长,如何从这些抽象的序列数据中获取有用信息已经成为生物信息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几何方法作为一种直观化强,并能够提供定量表示DNA序列数值数据的有效工具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受到广泛地重视和应用.自Hamori和Ruskin[1] 1983年首次提出H曲线来描述DNA序列以后,许多几何模型相继被提出[2-7],这些方法都是基于单核苷酸构建的,随着功能基因组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很多情况下用二联体代替单碱基来描述DNA序列具有更好的效果[8].因此,一些直接基于二联体的几何模型被提出[9-14],这些模型在同源序列相似性分析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计算,但大多数模型忽略了对其DNA序列生物学内涵的深入挖掘,导致在实际研究中应用较少.基于Yu等[9]提出的DN曲线应用到H1N1基因组序列中,分别对相应序列进行了进化分析和突变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综述如下.
作者:袁增;张春梅 刊期: 2012年第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