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儿科预检分诊正确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澳雅芬

关键词:儿科, 预检分诊, 原因, 对策
摘要: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社会的窗口,是提供优质服务的界面[1].患儿及家长来到医院首先接触到的是体现医院色彩的儿科门急诊预检分诊服务.儿科预检分诊的质量直接体现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准、直接关系到患儿的安全.由于误检会造成患儿家长时间的浪费、精力的消耗、更重要的是会耽误患儿的病情,引起医患纠纷、造成医院满意度的下降.为此,笔者对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儿科预检分诊误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干预对策.
中国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瘦素和丙二醛在成年男性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瘦素和丙二醛(MDA)在成年男性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64排螺旋CT对入选50例研究对象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将研究对象分为冠心病组、肥胖组及对照组三组,评估各组人群的代谢指标、瘦素、丙二醛(MDA)等指标.并对这些指标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胰岛素水平、HOMA-IR、瘦素、丙二醛(MDA)显著高于肥胖组,冠心病组和肥胖组的胰岛素水平、HOMA-IR、瘦素、丙二醛(MDA)显著高于对照组.胰岛素与血清瘦素及丙二醛呈正相关.结论 冠心病组的HOMA-IR和空腹胰岛素水平高于肥胖组,肥胖组高于对照组,说明胰岛素抵抗是冠心病患者基本特征,冠心病患者瘦素和丙二醛水平升高与胰岛素水平呈线形相关,提示瘦素和丙二醛可能参与了其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

    作者:石晓欣;王瑞良;昌菁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基于几何方法的甲型H1N1基因组序列分析

    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目前数据库中DNA序列数据呈指数增长,如何从这些抽象的序列数据中获取有用信息已经成为生物信息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几何方法作为一种直观化强,并能够提供定量表示DNA序列数值数据的有效工具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受到广泛地重视和应用.自Hamori和Ruskin[1] 1983年首次提出H曲线来描述DNA序列以后,许多几何模型相继被提出[2-7],这些方法都是基于单核苷酸构建的,随着功能基因组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很多情况下用二联体代替单碱基来描述DNA序列具有更好的效果[8].因此,一些直接基于二联体的几何模型被提出[9-14],这些模型在同源序列相似性分析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计算,但大多数模型忽略了对其DNA序列生物学内涵的深入挖掘,导致在实际研究中应用较少.基于Yu等[9]提出的DN曲线应用到H1N1基因组序列中,分别对相应序列进行了进化分析和突变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综述如下.

    作者:袁增;张春梅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女性生殖道不同病原体感染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女性生殖道不同病原体流行情况,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提供参考.方法 对妇科门诊1854例患者按年龄分成6个组段,按有否炎症分为两个组,分别对其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分析、检测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真菌、滴虫、BV的感染情况.结果 1854例患者中UU、CT、滴虫、白假丝酵母菌、BV的感染率分别为34.5%、6.5%、17.0%、28.2%、36.5%.炎症患者支原体的阳性率高于非炎症者,但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真菌、滴虫和BV在炎症患者中的检出率均高于非炎症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龄段妇女UU、CT、细菌性、滴虫性阴道炎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霉菌性阴道炎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岁以下组真菌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感染,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岁以上组各种病原体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检查正常者也存在病原体的感染,而各种病原体在不同年龄段妇女的感染率不同,临床医生亦应重视各种病原体的检出,避免少报漏报现象,确保结果的准确度,使抗生素的使用更加合理,卫生资源的分配更加有效.

    作者:赵汝慧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彩色多普勒监测胎儿大脑中动脉及脐血流测定预测新生儿出生状况分析

    目的 探讨产前胎儿大脑中动脉及脐血流监测,预测新生儿出生的结局和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在本院结束妊娠的孕36周后的胎儿大脑中动脉(MCA)和脐动脉(UA)血流动力学指标,并分为4组:A组为UA >3并MCA <4;B组为UA >3并MCA >4;C组为UA <3并MCA <4;D组为UA <3并MCA>4.在分娩后记录新生儿阿氏评分及羊水情况.结果 vA组新生儿结局差,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高;D组结局良好,胎儿窘迫发生率低;B组、C组介于A、D组之间.结论 产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胎儿脐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能及时、准确地发现胎儿宫内窘迫,预测新生儿预后.

    作者:崔雪芳;莫小宇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免疫功能及疗效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效果、术后恢复和免疫功能影响.方法 对78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术后恢复和并发症情况,检测所有患者手术前及术后1d IgG、CD3+和CD4+.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dIgG、CD3+和CD4+均较术前有所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实验组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可以提高手术效果,并且对免疫功能影响较小,从而促进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柏郁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浅谈医院新闻宣传中摄影技巧的重要性

    现在很多医院开展一些活动都需要留下资料,尤其是各种关于会议、比赛、讲座等等活动都需要留下记录,放入橱窗,刊登到内部报纸、杂志上进行宣传.因此,摄影技巧就显的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摄影与医院新闻宣传的关系以及摄影技巧在新闻宣传中的应用,以期对同行有所借鉴.

    作者:肖逸平;申艳妮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在抢救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抢救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经鼻插管组(治疗组)和经口插管组(对照组),各30例,动态监测治疗组插管前、后的血气分析;对比两组方法的优缺点.结果 治疗组有插管快,耐受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治疗组插管后12h的血气分析与插管前比较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是抢救呼吸衰竭患者行之有效的技术,应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作者:高茜;杜黎明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EpCam与Wnt/β-catenin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目的 探讨EpCam与Wnt/β-catenin通路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分布情况及其临床病理意义,研究两者之间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的60例结肠癌组织、20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60正常结肠黏膜组织内EpCam与Wnt/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 (1)正常结肠黏膜组织、癌旁组织、癌组织中EpCam阳性表达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分别为23.5%、62.3%、96.5%;随着正常结肠黏膜组织向癌组织的转化,β-catenin的胞膜表达阳性率依次降低,而胞质表达阳性率则依次增高,在低分化癌组织中甚至出现了核表达,EpCam强阳性表达及Wnt/β-catenin胞质阳性率与肿瘤组织学类型,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均有关;(2)发现EpCam与Wnt/β-catenin呈正相关(r=0.653,P<0.05),(3)高表达EpCam和Wnt/β-catenin患者结肠癌复发率明显增加,5年生存率明显降低.结论 EpCam与Wnt/β-catenin通路在结肠癌存在正相关性,EpCam和Wnt/β-catenin高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及预后有密切关系.

    作者:周逢强;齐艳美;李新军;郭辉光;徐宏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一例小儿颅内松果体区生殖细胞肿瘤的手术配合

    生殖细胞瘤由原始的生殖细胞衍生而来,生殖细胞瘤少见,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好发部位为松果体区(常见),突出临床表现是内分泌紊乱,表现为上视障碍和性早熟,同时可伴有下丘脑功能障碍,如尿崩、烦渴、嗜睡及肥胖.松果体区肿瘤可阻塞中脑导水管,造成颅内高压.由于松果体区位于颅腔的中心,其深在的定位使得肿瘤和中脑、丘脑、大脑内静脉、大脑大静脉、小脑前中央静脉、四叠体等脑部重要结构产生密切的关系.无论何种入路,肿瘤与头皮表面任何部位的距离几乎是相等的,使肿瘤的暴露和切除十分困难.因此,在国内外,手术切除这一部位肿瘤,一向被认为是神经外科领域中难度大及危险性高的手术.所以手术配合显得尤为重要.2012年3月本院成功地为1例松果体区生殖细胞肿瘤患儿施行手术切除.现将手术配合体会终结如下.

    作者:王勤华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改良性口腔护理对于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研究

    临床抢救危重病患者时,及时有效的建立人工气道,呼吸机辅助通气,是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人工呼吸过程中合并的肺炎,临床上称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机械通气中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其病死率约33%~71%[1].如何有效的降低,甚至是杜绝VAP的发生,已成为治疗危重病患者的当务之急.近年来,国内外对于VAP的研究发现,患者口咽部细菌定植和误吸是导致VAP的主要原因之一.消除口臭,保持外观整洁,口腔清洁化的护理项目称为口腔护理,是现今杜绝VAP不可缺少的治疗.如果通过有效的口腔护理,可以彻底清洁口腔内细菌真菌等各类致病菌的定植,防止其因误吸等导致下行感染引发VAP的发生,可以有效的缩短危重病患者的治疗疗程.为了大限度的降低VAP的发生,笔者针对口插管接呼吸机的患者采用口腔冲洗后行口腔擦洗,再进行口腔冲洗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作者:施欢丽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双介入治疗后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血吸虫病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intrahepatie portosystemic shunt,TIPS)和部分脾栓塞术(PaniM splenicembolization,PSE)后腹腔镜脾切除术联合治疗血吸虫病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 52例均为血吸虫病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TIPS术后一周再行PSE术.术后监测肝功能及血象变化,两周左右行手助式腹腔镜脾切除.结果 52例患者行TIPS和PSE术治疗后,血象及肝功能恢复正常,于两周左右行手助式腹腔镜脾切除术,其中5例中转开腹手术,患者均治愈出院.与以往同类患者相比住院天数缩短,住院费用下降,且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结论 TIPS和PSE术联合腹腔镜脾切除治疗血吸虫病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不仅疗效确切,而且安全、微创,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军;蒋巍;曾德刚;王维;黄成凤;王达莉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丙泊酚持续输注用于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丙泊酚持续输注用于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随机选择已确诊的结肠多发性息肉患者60例,术前ASA分级Ⅰ~Ⅱ级,采用芬太尼0.001~0.015mg/kg用生理盐水启释5倍1min内静脉注射,5min后丙泊酚1~1.5mg/kg缓慢静脉注射;麻醉维持:丙泊酚80 ~ 150mg/h,术中根据具体情况调节给药量.分别于麻醉前、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时、术中及术后记录和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麻醉效果满意,术后自述术中无知晓,无痛苦.各时间段中仅在麻醉诱导后动脉血压、心率有波动(P<0.05),其余时间段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均无明显波动(P>0.05).结论 丙泊酚持续输注用于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中麻醉效果确切、安全可靠、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高国峰;王海涛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心房颤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影响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房颤)对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二所三甲医院心内科收治的461例慢性心衰患者,根据住院期间心脏基础节律分为窦性节律组(窦律组)和房颤组,进行为期3年的电话随访;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心衰加重再住院.结果 房颤组中高龄、女性及左室射血分数正常患者占有较高比例;与窦律组比较房颤组的病因主要为瓣膜性疾病,而窦律组则为冠心病;随访结果显示房颤组的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窦律组(P <0.01);Cox回归分析对其它因素校正后发现,房颤(RR =1.311,95% CI:1.002-1.715,P<0.05)、年龄(RR=1.014,95% CI:1.004-1.024,P<0.01)是影响慢性心衰患者3年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 房颤及高龄是慢性心衰患者远期不良预后加重的主要因素.

    作者:李智;卢喜烈;汪剑锋;朱金秀;谭学瑞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健康教育对苯丙酮尿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苯丙酮尿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7月至2011年月7月入住本院儿内科的苯丙酮尿症患者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依从性.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合理饮食、正确服药等方面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苯丙酮尿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对控制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陈海萍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的护理措施及特点.方法 对4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期间给予化疗知识宣传、保护静脉、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等.结果 本组患者40例顺利地完成各自的化疗周期,1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1例因化疗后感染而死亡.结论 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化疗知识宣传,配合保护静脉、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等,可减少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化疗期,提高缓解率延长生存期.

    作者:余泓滢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改良肛门镜治疗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改良肛门镜结合物理治疗肛周、肛内尖锐湿疣临床效果.方法 肛门镜结构改良为开放多形、多功能侧孔,进行诊断及结合物理治疗妊娠合并肛周、肛内尖锐湿疣26例.结果 一次治愈14例(53.85%),重复治愈10例(38.46%),无效2例(7.69%),总有效率92.31%.结论 改良肛门镜临床应用操作方便、安全,充分暴露病灶,亚临床感染可进行醋酸白实验,提高诊断率,同时,避免污染、损伤周围正常黏膜,可彻底清除病灶,提高治愈率,防止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金霞;王明志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手术关键问题.方法 应用输尿管镜结合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56例.结果 尿管上、中、下段结石排尽率分别为80%、87%、100%;随访1~6个月结石全部排尽,术中未发生输尿管穿孔、黏膜撕脱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发热4例、血尿3例;平均住院时间4.3d.结论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是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理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特步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特步他林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常规给予戒烟、预防呼吸道感染及必要的氧疗.观察组给予特步他林0.25mg加0.9%生理盐水10ml雾化吸入,2次/d;对照组给0.9%氯化钠10ml加糜蛋白酶4000u、地塞米松5mg雾化吸入.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测定肺功能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各组FEV1、FEV1/FVC、PEF、75% PEF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步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肯定,与传统药物治疗相比能更迅速缓解和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作,改善肺功能情况.

    作者:周天芬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丙泊酚在难治性癫痫中的临床应用

    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0% ~ 30%的癫痫患者应用一线抗癫痫药物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和控制效果,终演变为难治性癫痫[1].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作为癫痫持续状态之一,严重破坏体内环境等稳定性,引发中枢神经系统许多不可逆性损坏,患者致残率高,对社会庭造成影响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难治性癫痫尚无公认的定义,一般指经过劳拉西泮、苯妥英或苯巴比妥等一线药物[2]积极治疗(剂量合适,血药浓度在有效范围,无不可耐受的副作用),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仍无明显改善,或给予充分适当的治疗仍持续超过60 ~ 90min者[3].因为发作持续超过这一时间界限,可能造成不可逆神经功能损害.约30%的SE发展成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refractory statusepil epticus,RSE)[4].SE死亡率约有报道可达17%以上[5],RSE的死亡率更高,可达50%,且住院时间长、神经功能损害多.

    作者:胡炜娜;刘诗翔;宪聪;符丽艳;罗程文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超急性期、急性期脑实质内血肿在低场MR上非典型表现初探

    目的 探讨超急性期、急性期脑实质内血肿在低场MRI常规系列上的非典型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CT证实的超急性期、急性期脑实质内血肿在低场MRI常规系列上的影像表现.结果 11例脑实质内血肿中9例信号均匀,2例出现“类鸟巢征”;9例显示“护城河征”;5例在flairT2WI上信号较高,呈“亮灯泡征”.结论 超急性期、急性期脑实质内血肿在低场MRI上表现多样,大多数血肿都符合其演变规律,但部分血肿在超急性期、急性期表现不典型,以下征象对其诊断具有较高价值:(1)“类鸟巢征”,(2)“护城河征”,(3)“亮灯泡征”,特别是“护城河征”.

    作者:张德华 刊期: 2012年第z1期

中国医师杂志

中国医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湖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