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
目的 分析腹腔镜联合促排卵药物治疗有生育要求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Ⅰ、Ⅱ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排卵药物治疗的妊娠结局.结果 术后联合氯米芬组1年受孕率55.8%;术后未使用氯米芬组受孕率为34.9%.结论 Ⅰ、Ⅱ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排卵药物治疗可提高受孕率.术后1年内为佳受孕时间.
作者:王会云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观察丙泊酚持续输注用于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随机选择已确诊的结肠多发性息肉患者60例,术前ASA分级Ⅰ~Ⅱ级,采用芬太尼0.001~0.015mg/kg用生理盐水启释5倍1min内静脉注射,5min后丙泊酚1~1.5mg/kg缓慢静脉注射;麻醉维持:丙泊酚80 ~ 150mg/h,术中根据具体情况调节给药量.分别于麻醉前、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时、术中及术后记录和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麻醉效果满意,术后自述术中无知晓,无痛苦.各时间段中仅在麻醉诱导后动脉血压、心率有波动(P<0.05),其余时间段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均无明显波动(P>0.05).结论 丙泊酚持续输注用于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中麻醉效果确切、安全可靠、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高国峰;王海涛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分析女性生殖道不同病原体流行情况,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提供参考.方法 对妇科门诊1854例患者按年龄分成6个组段,按有否炎症分为两个组,分别对其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分析、检测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真菌、滴虫、BV的感染情况.结果 1854例患者中UU、CT、滴虫、白假丝酵母菌、BV的感染率分别为34.5%、6.5%、17.0%、28.2%、36.5%.炎症患者支原体的阳性率高于非炎症者,但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真菌、滴虫和BV在炎症患者中的检出率均高于非炎症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龄段妇女UU、CT、细菌性、滴虫性阴道炎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霉菌性阴道炎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岁以下组真菌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感染,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岁以上组各种病原体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检查正常者也存在病原体的感染,而各种病原体在不同年龄段妇女的感染率不同,临床医生亦应重视各种病原体的检出,避免少报漏报现象,确保结果的准确度,使抗生素的使用更加合理,卫生资源的分配更加有效.
作者:赵汝慧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经椎间孔椎间盘镜下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 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应用经皮椎间孔镜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者的术前、术后即刻、1周JOA、VAS及Oswestry(2.0版本)评分进行了比较.结果 48例患者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术后VAS和Oswestry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椎间孔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联合射频消融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文亮 刊期: 2012年第z1期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单克隆浆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骨髓内异常浆细胞增殖,导致骨质被破坏,异常浆细胞过度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抑制正常的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合成,从而导致一系列复杂的临床表现.发生骨转移后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主要表现为骨痛、病理性骨折、骨质疏松、高钙血症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1].其中骨痛是MM的常见症状,而VAD化疗方案是目前治疗难治性MM的佳有效方案,有效率为45% ~ 65%,少数患者可获得完全缓解.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本科收治MM患者20例,应用VAD方案治疗,现将VAD方案治疗时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沈鹰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研究细胞角蛋白19(CK19)及上皮膜抗原(EM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SP法对50例甲状腺病变进行单克隆抗体CK19及EMA的检测.结果 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5% (19/20),且多为强阳性表达;其余30例甲状腺良性疾病的CK19基本不表达或仅为弱阳性表达;EMA在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 (16/20),且多为阳性和强阳性,其余30例甲状腺疾病中EMA的表达主要为阴性或弱阳性.结论 CK19和EMA的表达对判断甲状腺良、恶性疾病,特别是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夏慧娟 刊期: 2012年第z1期
患者,男,55岁.体检发现上腹部肿物.超声所见:肝左叶可见大小约6.4cm×5.6cm低回声肿块,边界清晰,形态不规整.CDFI:未见血流信号.超声提示:肝左叶实性占位(图1).CT增强:肝左叶肿物动脉期血供丰富,考虑恶性可能性大.术中见:肝左外叶脏面突出肿物,大小约6cm×6cm,质韧,表面光滑,有包膜,界限清,活动尚可,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术中诊断:肝脏肿瘤.行左外叶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作者:高娟;李玉萍;王小华;张晓岩;陆永平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艾迪注射液治疗慢性骨髓纤维化症临床疗效,尤其是近期疗效.为提高慢性骨髓纤维化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寻找新的治疗手段.方法 将34例慢性骨髓纤维化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6例).治疗组给予艾迪注射液80ml加入5%的GS 500ml中静脉滴注,15d为一疗程,疗程中间间隔3~5d,对照组每周输浓缩红细胞2u单位,每15天输血小板1u单位.二组其它治疗措施相同.结果 治疗组血细胞,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迪注射液能提高慢性骨髓纤维化症患者血细胞,改善慢性骨髓纤维化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尤其是近期疗效.
作者:熊云珍;徐翠姣 刊期: 2012年第z1期
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社会的窗口,是提供优质服务的界面[1].患儿及家长来到医院首先接触到的是体现医院色彩的儿科门急诊预检分诊服务.儿科预检分诊的质量直接体现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准、直接关系到患儿的安全.由于误检会造成患儿家长时间的浪费、精力的消耗、更重要的是会耽误患儿的病情,引起医患纠纷、造成医院满意度的下降.为此,笔者对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儿科预检分诊误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干预对策.
作者:澳雅芬 刊期: 2012年第z1期
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尿毒症的主要方法,可有效清除小分子物质,改善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紊乱,但不能有效清除中分子物质,从而导致顽固性高血压、皮肤瘙痒、尿毒症脑病、睡眠不良等症状.血液灌流通过吸附装置清除血中内源性或外源性毒物,可选择性清除尿毒症中大分子物质.血液灌流对这些毒素的清除能力优于血液透析,而且血液灌流还能清除其他很多与尿毒症有关的物质,如铁铝化合物、激素、一些氨基酸.临床上多采用HD+ HP联合应用[1].
作者:刘崇文;夏秀花;朱金庆 刊期: 2012年第z1期
患者,男,69岁,间歇刺激性干咳一年余就诊.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无明显特殊性.胸部CT示右肺下叶背段见一不规则肿块,约3.2cm×2.5cm,内部密度呈不均匀略低密度,CT值:24Hu,边缘见棘状突起和短毛刺,于肺门对侧肺野见磨玻璃影及小叶间隔增厚,肺门及纵膈未见肿大淋巴结,无胸腔积液.CT诊断:右肺占位,考虑周围性肺癌可能性大.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病理检查见大量富含脂质的巨噬细胞、多核巨细胞和间质纤维化,符合外源性脂质性肺炎的诊断.追问病史获知患者因慢性便秘间歇性睡前服用液体石蜡6年余.
作者:徐长宇;孙涛 刊期: 2012年第z1期
小儿肛门和直肠畸形是小儿肛肠外科中一种常见疾病,占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首位;表现直肠与肛管发育异常(闭锁或狭窄)且常伴瘘管形成,严重影响患儿生命.该病多以手术治疗为主[1].病情复杂,存在生理心理问题较多.由于新生儿本生的未成熟性和疾病原因,患儿对麻醉和手术耐受力,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本科于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收治新生儿肛门闭锁37例,通过会阴肛门成形术、结肠造瘘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瑛 刊期: 2012年第z1期
1 国内外针对胺碘酮不良反应的研究现状胺碘酮作为第三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广泛应用于各种心律失常的治疗[1].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地位褒贬不一.自上世纪90年代后,胺碘酮在美国和欧洲占抗心律失常药物处方的1/3,在拉美占70%左右[2],已成为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常用药物.胺碘酮自上世纪80年代在我国开始初步应用.胺碘酮通过阻滞钾离子外流、延长心肌细胞3相动作电位、延长不应期、非竞争性抑制α和β肾上腺素能等作用,发挥较强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它对房性、室性及预激综合征伴发的心律失常均有很好的疗效,并且无明显负性作用.对心功能不良的患者仍可以使用,疗效确切.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引起肺功能及肝功能的损害、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3-4].可达龙对血管刺激性大,轻者可沿静脉走向出现红、肿、热、痛等静脉炎表现,重者出现静脉硬结、疼痛等症状,即使无药液外渗,也可引起上述症状[5].如果在应用过程中不注意观察和护理,可能为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加重病情.
作者:李雅婧 刊期: 2012年第z1期
虽然强调结肠癌的早诊早治,日前,仍然有10%~30%的结肠癌出现急性梗阻症状[1].大多数出现急性结肠梗阻需要手术治疗,急性梗阻性结肠癌的急诊手术死亡率、并发症高.本院2000年至2010年所收治急性梗阻性结肠癌16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0年至2010年,本科共收治结肠癌所致急性肠梗阻16例,其中男15例,女1例,年龄45 ~ 78(中位年龄61)岁,其中10例患者的大便习惯改变半年,伴粘液便;其中5例平常便秘10年,未去过医院就诊,患者均表现为阵发性腹痛转为持续性腹痛;有2例患者出现突发性腹绞痛,呈持续性,此2例患者术中证实均为结肠破裂.
作者:李计文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初期疗效.方法 分析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本院应用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43例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采用Dienst功能评分.判定功能:优34例,良4例,优良率为89.5%.结论 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是一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张伟;刘英民;程远胜;赵文健;刘钰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患者用鼻饲泵与传统重力型输液器注入肠内营养液对患者发生鼻饲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92例经鼻留置胃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应用鼻饲泵进行鼻饲,对照组应用传统重力型输液装置进行鼻饲,比较两组患者鼻饲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鼻饲泵泵入法可有效减少鼻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秀明;高云翔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入选的142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静脉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72h,对照组应用安慰剂,从临床症状、体征、超声心电图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分析疗效.结果 实验组在治疗1、3及24h时呼吸困难程度、心率、呼吸频率及肺部啰音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实验组在治疗3d及1周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小(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明显升高(P<0.05),N末端B型利钠肽原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低血压发生率无差异,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静脉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能够迅速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短期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刘纪强;李娟;朱江波;黄素贞;刘伯强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分析本部某单位公安监管干警各年龄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发生率及变化趋势,为防治干警心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1年本部健康体检的公安监管干警为研究对象,观察20~30岁,31~40岁,41 ~50岁,51 ~60岁,61 ~70岁各年龄组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高血压、以及超体重/肥胖的发生率.结果 随着年龄增长,心血管危险因素有增高的趋势,各年龄段心血管危险因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 ~30岁组体检人群中显示,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高血压、以及超体重/肥胖的发生率在本次体检人群中为低.41~50岁组公安监管干警除了糖尿病发生率低于50岁以上患者外,其他几项危险因素(血脂异常,吸烟,高血压和超体重/肥胖)均高于其他年龄段公安监管干警(P<0.05).结论 41 ~50岁年龄组公安监管干警心血管风险高,需要做好心血管重点防治工作.
作者:王保富 刊期: 2012年第z1期
鱼胆中毒由口服生鱼胆而引起,因鱼胆汁中所含胆酸、胆汁毒素及氰化物损害肝细胞,组胺物质致敏,导致损害肝功能,并合多脏器功能衰竭.笔者对本院1例鱼胆中毒患者伴急性肝功能衰竭及肾功能衰竭衰采用连续性肾替代(CRRT)等综合治疗,精心科学护理,患者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朱小莉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了解全日制护理本科生毕业五年工作现状,比较从事护理行业与其他专业人员之间满意度差异,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与工作人员教育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及明尼苏达满意度量表(MSQ)对58例全日制护理本科毕业5年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1例人员中仍从事护理工作31例(75.6%),从事护理管理6例(19.35%),从事护理教育15例(48.39%),有离职想法22例(71%).从事非护理行业10例中,7例(70%)在工作第一年离职,从事教师行业5例(50%).从事护理行业的人员工作满意度(3.27±0.66)低于其他行业人员(4.05±0.32),外在满意度(2.98±0.77)低于内在满意度(3.45±0.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理管理者对于高学历护理人才基本持重视及培养态度,但因为仍有高离职意愿存在,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干预,改善本科毕业的护士工作满意度低的现状,从而减少护理人才的流失.
作者:陈皎;刘东隅;高云翔 刊期: 2012年第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