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郧西县茅坪中心小学流行性腮腺炎爆发流行情况的调查报告

张锐;刘毅

关键词:
摘要:2002年4月3日十堰市卫生防疫站接到疫情:郧西县茅坪中心小学发生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我站迅速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疫情调查处理小组,携带相关物品前往疫区调查处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相关文献
  •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尿激酶在治疗急性脑梗塞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入选的160例病人随机对照研究,尿激酶组80例,对照组80例.根据CSS对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状况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对比观察两组病人出血性合并症及病死率发生情况.结果尿激酶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在安全性方面,尿激酶组出血性合并症及病死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

    作者:武正荣;张月绸;张跃武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体会

    妊娠期糖尿病(GDM)系指孕期首次诊断的对碳水化合物耐受性有不同程度下降的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生率约≤1%~2%.合理的饮食控制是治疗糖尿病,减少并发症,保障母婴健康的重要方法.我们对36例确诊为GDM的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艳伟;朱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与颈椎病相关的心脏症状临床研究概况

    内科临床中越来越多的个案病例提示某些心脏症状的发生发展乃至缓解均与颈椎病有相关性.故从九个方面简述颈椎解剖生理功能与临床心脏症状的联系,但有关循征医学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导.

    作者:张树义;李自立;高安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急性心包填塞手术护理配合

    急性心包填塞是因外伤、心导管检查及体外循环术后出血等原因形成血心包,使心包腔内压力急剧上升,血液回心受阻,心脏排出量随之降低,引起急性循环衰竭.

    作者:田莳;赵友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低血糖致癫痫1例

    癫痫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病、多发病,对人民健康危害较大,但癫痫70%-75%均为继发性,故临床上区分原发性与继发性癫痫有较大价值,尤其对于某些可治愈的疾病价值尤大.我院曾收治1例低血糖继发性癫痫误诊长达1年有余的患者,为总结经验教训现报告如下.

    作者:史新民;柴春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皮康王的临床应用

    皮康王(复方酮康唑软膏)是一种广谱咪唑类外用抗真菌药,主要对表皮真菌、念珠菌病及革兰氏阳性菌等有抑剂及杀灭作用.本文对皮康王的作用机制、特点、临床应用作一概述.

    作者:韩平;张东;周利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新生儿低体温护理

    新生儿低体温多见于早产儿,以新生儿早期特别是出生后24小时内多.多发生于冬春季,病因以非感染因素为主,并明显影响新生儿病死率.低体温持续时间越长对产后影响越大,在护理工作中除配合医疗工作外,我们在新生儿低体温护理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马华英;李荣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加强管理强化服务确保采供血工作顺利实施

    当前输血工作的焦点问题是服务,即如何服务好献血者和用血者,而输血服务的主要问题是输血安全,重点是血液质量.

    作者:朱志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1例妊娠合并龈瘤患者的护理体会

    妊娠期妇女由于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可使原有牙龈炎症加重,出现牙龈肿胀,牙龈鲜红或暗红,极度松软光亮,轻触之即极易出血,甚至自发性出血,牙龈增生可发生在单一的或多个牙龈乳头上,呈瘤样,称为妊娠性龈瘤[1].我院于2002年6月收治一例妊娠合并龈瘤患者,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安亚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郧西县茅坪中心小学流行性腮腺炎爆发流行情况的调查报告

    2002年4月3日十堰市卫生防疫站接到疫情:郧西县茅坪中心小学发生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我站迅速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疫情调查处理小组,携带相关物品前往疫区调查处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锐;刘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脂必妥治疗高脂血症40例

    1一般情况1.1我们选择三酰甘油(TG)≥2.13mmol/L,总胆固醇(TC)≥6.38mmol/L,诊断均符合全国心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40例,年龄38-74岁.其中合并冠心病28例,高血压病1 2例,治疗前已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和严重胃肠道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急慢性胰腺炎,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以致影响疗效判定.同时对已服用过其他降脂药物的患者不予入选.

    作者:程玉石;田卫民;年立洲;安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小儿复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的合理使用探讨

    小儿复发生肾病综合征见于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依赖型.因不规则用药,感染及原因不明等多种情况诱发.对于小儿复发性肾病综合症的激素治疗,目前暂无统一标准.本文对我院33例小儿复发性肾综,就其激素再使用问题进行探讨,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汪春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脑萎缩101例临床分析

    目的从临床上加深对脑萎缩的认识.方法总结229例住院患者头颅CT,根据吴氏标准,检出脑萎缩病例并作分析.结果脑萎缩101例,阳性率44.10%,前三位病因分别为脑梗塞(占63.37%)、脑动脉硬化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占9.90%)、酒精中毒及脊髓小脑变性(占8.91%),与非脑萎缩者比较,P<0.01.脑萎缩中有高血压史、心脏病史及中风史者分别为55.45%、21.78%、及19.80%,与非脑萎缩者比较,P<0.01.脑萎缩出现痴呆占15.84%.结论上述结果揭示积极治疗高血压、改善脑血液循环,减少中风发生率对预防脑萎缩、减少痴呆或许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郑大明;麦迎斌;叶庆荣;李宁榕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浅谈专科医院如何适应医改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牵动着成千上万老百姓的心,它的启动将彻底打破以医疗机构在供需关系中长期形成的供方主体地位,迫使医院在观念、理论和实践上要主动适应这一形式的变化.

    作者:陈梓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BiPAP面罩正压通气在抢救急性左心衰患者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在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BiPAP面罩正压通气抢救突发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0例在CCU住院期间突然发生的急性左心衰患者,予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同时用BiPAP面罩正压通气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脉搏、呼吸、血压、手指血氧饱和度(SaO2)及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并作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或改善快,治疗后血压、心率、呼吸和手指血氧饱和度(SaO2)均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急性左心衰发作时,在抗心衰药物治疗同时使用BiPAP面罩正压通气,可以较快改善心功能,减少心肌氧耗,缩短急性左心衰病程,促进康复.

    作者:覃华宏;吴开乾;李瑜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介入处理和临床预后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发生于小腿肌间静脉丛、静脉、股静脉、髂静脉的血栓,发病时间在一周以内.多发生于左下肢.由于血栓形成时间短,与静脉壁粘连不紧密,有脱落形成肺栓塞的危险.

    作者:郑虹;谢宗贵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加用多巴胺、酚妥拉明治疗42例分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早期的常见病,而且易留有神经系统缺陷.1998年以来,我院新生儿病房在治疗中、重度HIE合并心动过缓、心音低钝、循环不良的患儿时,加用多巴胺和酚妥拉明,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路尧;张占表;高春暖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用PCR-SSCP技术检测癌症患者血清中的ras、P53、MDM2、NM23基因突变

    目的从基因水平探讨癌症早期诊断和预后的检测手段.方法血清中的ras、P53、MDM2、NM23基因(简称四项癌基因)用PCR-SSCP分析法检测.结果20例癌症患者有19例检出基因,检出率为95%,癌基因检出率为99%,10例对照组未检出癌基因,差异有极显著意义.结论PCR-SSCP法用于癌症的早期诊断和预后的检测手段有良好的前景.

    作者:龙剑;彭忠伯;吴春华;吴伟松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医疗纠纷现象剖析

    近年来,医疗纠纷大幅上升,据湖北省有关部门的统计,2001年的纠纷数量比起2年前增加了近10倍.1999年-2001年7月间,共有398名医务人员被打,其中32人伤残.

    作者:高翔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钻颅血肿引流术治疗丘脑出血

    目的探讨钻颅血肿引流术治疗丘脑出血的效果及不同类型丘脑出血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据脑CT扫描表现将丘脑出血分为局限型、外侧型、内侧型及混合型,对96年以来,我院收治的68例丘脑出血依出血类型分别进行保守治疗或钻颅血肿引流术.并根据分型选择手术入路:外侧型单行血肿引流,内侧型单行侧脑室引流,而混合型先做侧脑室穿刺,后做血肿局部穿刺.对局部血肿较小,而脑室积血多,尤其是第Ⅲ、Ⅳ脑室铸型者只做侧脑室引流,丘脑部位之血肿也能在引流中得以清除.侧脑室引流者只于前三天每日注入尿激酶1-2次,其后则主要由脑脊液的动力作用清除血肿.在Ⅳ脑室积血清除干净后拔管.必要时在拔除头部引流管后进行腰椎穿刺.结果出血量小于10ml,丘脑血肿局限型之预后均佳,无需特殊处理,自然病程良好.钻颅引流组中外侧型3例有2例治愈,而内侧型经钻颅侧脑室血肿引流17例中11例治愈,2例好转,混合型之6例中2例治愈,1例好转,治愈好转率为69.2%,疗效满意.结论在进一步完善术前准备与术后处理的前提下,钻颅血肿引流术不失为目前治疗重症丘脑出血有希望的治疗方法之一;出血量大小,是否破入脑室,有无脑室铸型等是影响丘脑出血预后的决定因素;能否有效防治并发症也是治疗丘脑出血的关键,手术死亡病例之血肿清除亦均满意,原因均为再出血、中枢性高热、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因此,除加强监测与护理外,对重症丘脑出血患者从入院起即应采用高效广谱抗生素、制酸剂,并及时予以止惊、降温等对症支持治疗.

    作者:李毓环;陈国毅;秦名芳;罗红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主管:中国文化教育出版社

主办:中华医学健康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