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便秘的营养治疗

徐辉

关键词:
摘要:老年人便秘日趋增多,给予合理的营养治疗解除便秘带来的不良影响则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对191例老年便秘患者进行营养治疗效果明显.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相关文献
  • 我国新旧医疗事故处理立法比较研究

    2002年4月4日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标志着我国医疗事故处理立法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比较我国新旧医疗事故处理立法的异同,分析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不仅有利于新法的贯彻实施,而且对于进一步完善新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易有禄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笑气吸人用于早孕负压吸宫术镇痛疗效和可接受性临床观察

    近来我们选用由英国BOC公司注册为医用气体安桃乐(50%N2O和50%O2)急救麻醉镇痛面罩吸入的小型装置,孕妇反复吸入准麻醉浓度笑气,使早孕负压吸宫术镇痛效果好且迅速,深受孕妇和医务人员欢迎.

    作者:汤奕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重症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监护

    重症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很高.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发因素与脑出血严重程度和激素药物的使用有关.通过对重症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的监护.(1)加强对高危上消化道出血倾向患者的监护:(2)消化道出血的早期预测及尽早留置胃管;(3)出血后消化道护理的应急措施;(4)消化道营养的供给;(5)加强基础护理.

    作者:朱英华;邓亚军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血氨酶法测定的影响因素

    目的比较不同标本放置温度、时间及γ-GT活力对血氨酶法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将血液标本分别放置于3℃、25℃、37℃,分别于5分钟、30分钟、60分钟、90分钟时测定血氨浓度,第一次血氨测定时检测γ-GT水平.比较血氨标本放置后浓度升高百分率及观察γ-GT水平对血氨标本放置后浓度升高的影响.结果标本放置在3℃冰水浴30、60、90分钟后血氨升高为238%、4.11%、5.35%,25℃室温放置30、60、90分钟后血氨升高为8.47%、22.23%、34.28%,37℃水浴放置30、60、90分钟后血氨升高为14.72%、32.20%、47.09%,25℃和37℃时差异非常显著(P<0.01).高γ-GT组较低γ-GT组血氨在25℃和37℃时升高差异显著(P<0.01).结论血氨标本采集后应立即测定,不能立即测定的应置2-4℃冰水浴保存.

    作者:余久如;杨浏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46例面中部骨折的治疗

    目的探讨面中部骨折的治疗特点.方法对46例面中部骨折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面中部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的选择.结果大部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病例一期愈合,术后感染4例,3例经抗感染后延迟愈合,1例发生骨不连,经再次手术后愈合.5例术后咬合关系欠佳,经正畸治疗后得到改善.结论面中部骨折严重而复杂,治疗时机和方法的选择十分关键.

    作者:胡图强;李祖兵;喻学洲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足跟部皮肤缺损的皮瓣修复

    目的分析应用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足底内侧皮瓣、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小腿内侧胫后动脉皮支交腿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缺损共16例,其中足底内侧皮瓣9例,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3例,小腿内侧胫后动脉皮支交腿皮瓣4例.结果本组病例皮瓣全部成活,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应用轴型使瓣是修复足跟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而选择正确合适的皮瓣是保证患者恢复良好肢体外形和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夏来启;李友良;叶祥柏;陈忠勇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产后诱发精神失常1例教训总结

    1 临床资料姚英,女,23岁,文化水平:小学.性格外向、急躁,无精神病史.G1P0孕40+5W,LOA,因下腹酸痛3小时于2001年9月24日7:00收入院,入院时T36.3℃,P78次/分,BP129/70mmHg.入院后产程进展顺利,于当天下午14:00自然分娩一女婴,Apagr氏评分1分钟10分,产后第二天(9月26日)上午,责任护士发现其神情异常,表情淡漠,喃喃地说她家宝宝好漂亮.中午,产妇自诉头晕、头胀,双乳房胀痛,无咳嗽、流涕,无畏寒、发热,二便正常.

    作者:吕玲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电击伤病人的术后护理

    自2004年1月至2004年4月,本科收治在工作中致电击伤的患者10例,高电压为10000伏,低电压为220伏,其中较重的1例入口在手掌,手指,前臂,出口在双足,创面干燥,略凹陷,中心已炭化,周围成灰白色坏死,食指已明显发黑,痛觉迟钝,其余的创面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感染,经过清创,植皮及电击伤创面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术后,均已成活,功能基本恢复.

    作者:孙海琳;王宝颖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关爱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职责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贯穿于每个病人就诊的全部过程.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1].通过关爱病人,实行人性化护理,来完善健康教育,提高护理质量.本文就骨伤科病区的疾病特点,讨论关爱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关爱主要体现在入院宣教,健康宣教及健康咨询,出院指导,电话回访等健康教育过程中.

    作者:李红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重症肝炎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时重症肝炎患者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 RDW)进行检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重症肝炎患者与健康者的RDW进行比较,且对有出血并发症的患者在出血前后的RDW进行比较.结果重症肝炎患者较健康者的RDW明显升高,出血后的RDW较出血前的RDW明显升高.结论重症肝炎患者的RDW显著升高,是肝脏存储功能评价的较易观察的指标之一,患者RDW突然显著升高,提示临床出血有一定意义.

    作者:陈风;罗秋玲;曾德寿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直肠和结肠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常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我科自2000年3月至2003年12月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0例,效果明显,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高彩宏;樊亚莉;梁凯渤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465例门诊患者支原体感染情况调查及药敏结果分析

    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其主要病原体为支原体和衣原体.近年来,由支原体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及不孕不育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加上抗生素的不规则应用,支原体耐药现象日渐增多.为了解本地区支原体感染情况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笔者对465例性病门诊、不孕不育门诊患者进行了支原体检测及其药敏的相关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贵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外科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抗生素在外科使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抗生素在临床的合理应用和宏观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查外科100份病历,制定统一表格,逐项登记.结果抗生素使用率达96%,使用种类较多达24种,起点偏高,预防性用药较普遍.结论临床医师必须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原则,减少盲目使用和控制耐药性细菌产生.

    作者:王鄂玲;刘亮宝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老年人便秘的营养治疗

    老年人便秘日趋增多,给予合理的营养治疗解除便秘带来的不良影响则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对191例老年便秘患者进行营养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徐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T型连接管在胸腔穿刺抽液中的应用及护理

    肿瘤、结核累及胸膜的病人常引发大量胸水,需要反复多次胸腔穿刺抽液,同时行化疗药物胸腔灌注.传统的胸腔穿刺抽液法是采用带乳胶管的穿刺针穿刺成功后,再在乳胶管的末端接30-50ml注射器抽液.由于乳胶管内负压常易使乳胶管变瘪,甚至不通畅,给抽液带来诸多不变.2003年5月-2004年5月,我病区对60例胸腔积液的患者采用T型连接管代替乳胶管作胸腔穿刺抽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旭;刘晓青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及诊治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是一种常见的症候群,占消化疾病患者的20%-40%.患者常主诉上腹不适,如隐痛,早饱烧心,进食减少等消化不良症状.但应用胃镜,上胃肠钡餐造影,腹部B超和各项化验检查,除可能有轻度胃炎外,常无异常所见.80年代以来,国际上将这一病症称之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on ulcer dyspepsia NUD).近年来,国际工作组提出用功能性消化不良这一病名更为合适,国内外对其流行病学、分类、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进行了广泛的研讨.

    作者:鄢国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以结肠粘膜损害为主的慢性粘膜病变,以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病机制不十分清楚,近期虽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1],具体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在治疗上,中医药显示明显优势,疗效肯定,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现将近年来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宋玉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HIB结合疫苗使用情况和推广应用的体会

    目的推广使用b型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结合疫苗,有效地预防和控制b型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性疾病的发生.方法疫苗接种采用12月龄以上一针次方案,并通过加强医务人员对新疫苗及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多种形式的宣传等措施进行推广应用.结果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使HIB结合疫苗的接种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到59.6%.

    作者:杨静;尤世刚;邵兴兰;杜芳;张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乳头基部松解加悬吊法矫治乳头内陷28例

    乳头内陷是一种较常见畸形,表现为乳头不凸出于乳晕平面或凹入陷于皮面之下,致局部呈火山口状.乳头内陷的程度有所差别,轻度表现为乳头退缩,重者表现为乳头凹入甚至翻转[1].我们利用乳头基部松解加悬吊方法共矫治28例53个原发性乳头内陷,术后随访半年至1年,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勇;章少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痰热清治疗儿童急性肺炎1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痰热清静脉点滴治疗儿童急性肺炎疗效.方法与急性肺炎常规治疗疗效比较.结果痰热清对急性肺炎的疗效优于双黄莲.结论痰热清是一种治疗儿童急性肺炎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黄晓英;应宗友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主管:中国文化教育出版社

主办:中华医学健康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