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峰;戢翰升;汪林涛;陈欣;刘刚
人的一生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要在睡眠中度过,所以健康的体魄离不开充足而良好的睡眠.护士因职业的固有特性,长期三班轮换,睡眠周期不稳,致使睡眠容易出现障碍,从而影响身体健康.究其原因大致分两类,一类为睡眠不足或者睡眠剥夺引起的睡眠障碍;另一类为睡眠节律或者环境变化使人体生物钟发生改变致睡眠障碍.本文结合数十名护士的亲身体验,浅谈医护睡眠障碍的因素与护理对策.
作者:宋云宏;吴玉凡;罗金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竹溪县于1997年开展HIV监测工作,1998年发现首例HIV感染,至2003年底共检出HIV/AIDS11例,发病7例,死亡7例,现存活HIV感染者4例.现将其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郭顺;肖艳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胆石症是腹部外科的常见病,其发病主要与类脂代谢障碍、胆囊因素、食因素和遗传因素有关,外科手术治疗胆石症只是其中一部分病人,相当多的病人接受内科非手术治疗.
作者:郭雪芬;冯燕如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手术导航辅助下显微手术切除脑型肺吸虫病灶的治疗经验.方法应用BRAIN-LAB手术导航辅助下显微手术切除11例脑型肺吸虫病灶.结果该导航系统能指导手术者准确定位,减少脑型肺吸虫病的术后并发症,11例病人恢复良好,术后复查未见复发.结论应用手术导航辅助下显微手术切除脑型肺吸虫病灶,提高了手术准确性,减少了复发的可能.
作者:徐峰;戢翰升;汪林涛;陈欣;刘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高等护理本科学生在临床实习中,作为一只充满活力的新型队伍,有着它自己独特的特点.作者以自身为立足点,为读者介绍她在进入临床实习之前,参加医院岗前培训的过程,及通过培训提高了护理专业水平和自信心,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周芬;毕越英;刘玮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婴幼儿游泳,是人类早的自主保健活动之一.20世纪60年代,许多发达国家(如前苏联、韩国、日本等国)就掀起了婴幼儿游泳热.国外专家研究证实,婴幼儿游泳有利于大脑情商、智商的开发,能促进全身各器官的生长发育.
作者:何琳;刘庭英;闫正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六味地黄丸和逍遥丸口服,对照组用维尼安口服.结果对照组的疗效比治疗组略高,但治疗组没有明显的副作用,患者选择的范围更广,禁忌症少,使用更安全.结论六味地黄丸和逍遥丸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证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付军;许朝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强直性脊柱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脊柱关节病,与系统性硬化症合并很少见,我科收治1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熊焰;张江林;邓小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1病例介绍例1,女,46岁,因右大腿部有一肿块到门诊外科就诊.临床首选作针吸细胞学检查,检查时,见该肿块位于右大腿外侧(膝关节上15cm处)皮下,4cm×5cm,较硬,活动度差,肿块表面肤色正常,患者述发现1月余,此处无外伤史,未觉疼痛.
作者:朱思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中男8例,女3例.45-60岁5例,60-70岁6例,平均年龄62岁.从建立贫血诊断到病理确诊结肠癌短24d,长110d,平均63d.
作者:李忠宝;李承念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宫颈糜烂(CE)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发因素.目前对治疗CE的方法很多.我院于2001年3月至2002年9月,对CE患者128例采用奥平加抗宫炎片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克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1采集病史性病的病史采集除了一般的情况外必须包括性生活史、现病史、既住史、婚姻史、生育史、家族史、诊断史、治疗史等,以有利于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作出明确诊断.
作者:余立巧;刘芳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为了让透析病人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积极地配合治疗,提高透析效果,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151例透析病人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消除了病人的心理顾虑,改变了病人的心态,使其能勇敢地面对现实,树立新的生活勇气.积极地接受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示透析室在搞好病人透析治疗的同时,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赵秀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实现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是各级医院所要面对的新任务、新课题,本文分析了目前医院档案现代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档案管理现代化要提高档案管理者素质、实现档案网络化管理、重视现代化信息收集、实行档案标准化管理、提高档素信息利用率.
作者:张唏;赵斌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现将近年来应用阴道超声诊断的16例卵巢良性囊性畸胎瘤分析如下:
作者:黄风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大黄用来治疗黄疸,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问世以来,深受历代医学家喜爱,无不以此为章,奉为圭臬.我们通过临床数百例病人的观察对此产生了一些不同看法.现略举一、二和同道共识.
作者:吴宏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中带有普遍性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也是发展专科护理的基础,是护理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笔者通过近几年来<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实践,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教训,与同事一道努力探索,在实验教学中培养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以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1)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2)通过实例引证,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3)运用评判性思维去观察分析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进行科学的课程设置,优化教师队伍.
作者:曾静香;路兰;李勤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早期应用肠内营养(EN)的重要性及效果.方法对脑外伤患者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挑选8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并将其按肠内营养给入时间随机分为四组,设立对照组.结果对患者进行营养指标评定,应用t检验,两者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说明早期(伤后48小时)肠内营养后患者的营养状况明显优于晚期(伤后48小时后)给入.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是非常有效的营养支持治疗.
作者:危晴天;张帆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丙型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致.HCV感染呈全球分布,各地区的HCV基因型存在一定的差异.HCV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种族的人群中均可发病.中国丙肝抗体阳性患者近四千万,感染率约为32%.成人感染HCV后比感染乙肝病毒更容易转化为慢性肝炎,经过十年至三十年的感染,丙肝就会发展为肝硬化、肝癌,每年约有三十万人死于肝硬化和肝癌,因此中国丙型肝炎的流行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传染病学与寄生虫学分会联合制订,中国第一部<丙型肝炎防治指南>于近日正式颁布.
作者:邵景东;王胜富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肢体的创伤、断指再植、组织移植等均可引起肢体缺血.随着血流的恢复,在随后的一定时间内组织损伤不仅不减轻反而逐渐加重,这一现象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近年来随着断指再植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成功率也很高,但仍有部分再植失败,使我们认识缺血再灌注损伤是造成再植失败的重要因素.本院自1998-2002年共发生4例4指.
作者:朱乐银;乔高山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