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妇女绝经后出血546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史崑

关键词:子宫不规则出血/病因学/病理学, 绝经后期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妇女绝经后出血的病因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比分析546例老年妇女与对照组(<60岁)绝经后出血的临床资料和病理结果.结果 老年妇女绝经后出血病因依次为恶性肿瘤(39.75%)、良性疾病(31.50%)和非器质性病变(28.75%).而对照组为非器质性病变(45.87%)、良性疾病(42.83%),恶性肿瘤(11.30%);老年妇女恶性肿瘤宫颈癌高发,对照组子宫内膜癌多见.结论 老年妇女绝经后出血的病因构成比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1),应重视老年患者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中国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强致病岛在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中的分布及序列分析

    目的 探讨强致病岛(HPI)fyuA-irp2基因簇在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中的分布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 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增84株茵的加fyuA-irp2基因簇,时产物进行DNA测序.结果 irp1、irp2、irp3、irp4及fyuA的总检出率分别是:40.48%、41.67%、5.95%、0%及16.67%;EC06748、Kp7151及PAE 7之fyuA蛋白质序列与YP_853080的相比有100%同源;克雷伯菌49及Kp51之irp2与AAA27636.1的同源性高(99%),而大肠埃希茵ECO4、EC07与1176840的相符率低(90%).GenBank登陆号分别为:FJ211852及FJ211851;Kp51、Kp10及Kp49之irp1均与AL590842有99%同源;EC03、Kp51、Kp10及Kp49之irp3与CAA73128相比有97%的同源.同种茵株突变的位点大致相同,不同种菌株间的突变差异较大.结论 在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茵中检出HPI,fyuA-irp2基因簇有不同程度的突变和缺失.

    作者:江洁华;谭获;徐军;廖伟娇;易健云;张还珠;李翊泉;郑贵星;许志晟;朱伯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性别差异

    目前心血管疾病是女性主要的死亡原因,发展中国家>50岁的女性一半死于冠心病.回顾性研究显示女性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措施、疾病顶后均与男性有差异.Framinham试验早研究了心血管疾病(CVD)的危险因素,它早阐述了心血管疾病的传统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等,近来发现了许多新的危险因素,如C反应蛋白、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等,另外,研究也发现心理社会因素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本文综述了这些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性别差异.

    作者:李秀梅;胡大一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CD14基因多态性与严重感染患者炎症介质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内毒素受体CD14-159C/T基因多态性与严重感染患者预后及炎症介质的关系.方法 以2007年2月~7月收治的42例术后严重感染患者为对象,提取全血基因组DNA,应用限制性长度片段多态性(RFLP)方法检测CD14-159C/T基因多态性,观察CD14基因多态性分布与严重感染患者预后及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一6(IL-6)、白介素-10(IL-10)的关系.结果 -159TT基因型患者死亡率(69.2%)明显高于-159CT(23.1%)及-159CC患者(7.7%)(P<0.05).-159TT纯合子TNF-α、IL-6的表达明显高于基因-159CT(P<0.05)及-159CC(P<0.05),而IL-10的表达明显低于后两者(P<0.05).结论 CD14-159TT基因型可能对严重感染患者的预后有一定影响,其机制可能与增加促炎因子TNF-α、IL-6表达及降低抑炎因子IL-10有关.

    作者:许长琼;王伟;王怀宁;刘德红;冯晓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以乳腺肿块为首发症状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报告

    患者,女,33岁.因发现双乳肿块2月,近3 d排便困难于2003年11月6日入院.患者2月前无意发现双乳肿块,不伴疼痛,未予处理.近3 d出现排大、小便困难,起病以来伴头痛,无呕吐、发热、咳嗽,无骨关节疼痛,无月经过多,无皮肤黏膜淤斑、淤点、无腰痛等不适.既往体健.

    作者:肖劲军;张莉;曹永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湖南省2007年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湖南省2007年狂犬病的疫情动态和流行规律,为制定综合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全省狂犬病疫情及患者调查等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 全省报告334例,发病率为0.52/10万.发病呈散发,以农民为主,男性高于女性,0~9岁组及50~69岁组病例较多;发病潜伏期中位数77 d,临床全部表现为狂躁型;暴露后处理伤口者占31.94%,9.61%注射了狂犬疫苗,3.6%联合应用了抗狂犬免疫球蛋白或血清.结论 暴露后正确处置率低和养犬数量多、管理措施不到位是狂犬病高发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世清;高立冬;刘富强;曾舸;郭绶衡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支撑喉镜声门暴露困难时的处理

    目的 探讨支撑喉镜下声门暴露困难时的手术方法技巧.方法 对22例术中支撑喉镜暴露困难的声带病变的病例,在麻醉科充分配合下,借助于纤维喉镜、鼻内镜、膀胱镜进行手术.结果 2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声嘶改善,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 对支撑喉镜下声门暴露困难的病例,术前应充分评估,在麻醉科的配舍下,可借助于纤维喉镜、鼻内镜、膀胱镜顺利地完成手术.

    作者:朱海;艾有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经鼻胃镜放置空肠营养管1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传统胃镜不能通过的上消化道狭窄患者予经鼻胃镜下放置空肠营养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传统胃镜不能通过的上消化道狭窄伴有营养不良的患者10例予经鼻胃镜下放置空肠营养管.结果 10例患者均成功放置空肠营养管.整个过程病人耐受良好,无并发消化道出血和穿孔.结论 上消化道狭窄患者经鼻胃镜放置空肠营养管简单易行、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有效,优于传统胃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金捷;潘杰;朱丽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MPO与TGF-β1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两步法)检测37例溃疡性结肠炎,10例克罗恩肠病及20例正常结肠组织中MPO和TGF-β1的表达.结果 MPO和TGF-β1阳性表达在溃疡性结肠炎组织中(89.2%,86.5%)均显著高于克罗恩肠病(55.0%,35.0%)和正常结肠组织(10.0%,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PO和TGF-β1在溃疡性结肠炎组织中的表达有相关性(r=0.51,P<0.05).结论 MPO和TGF-β1参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检测MPO和TGF-β1对研究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和判断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燕颖;孙丽芳;禹晶;王燕锋;杨志伟;毛晓光;张沛怡;王寅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糖皮质激素吸入与全身用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住院的AECOPD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吸入激素组30例、静脉激素组26例和口服激素组28例.3组患者均给予吸氧、抗感染及茶碱等常规治疗.吸入激素组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2 mg,2次/d;静脉激素组加用甲泼尼龙40 mg,1次/d静脉滴注;口服激素组加用强的松10 mg,3次/d,口服.治疗后:三组患者肺功能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三组患者肺功能与动脉血气分析各指标均值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治疗前后比较,吸入激素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静脉激素组与口服激素组治疗后明显升高(P<0.05).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可以取代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能改善AEC0PD患者的肺功能.

    作者:陈国忠;曹霞;余昌平;胡克;胡苏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伴轻度认知损害的青中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多导睡眠图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伴轻度认知损害(MCI)的青中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0SAS)患者多导睡眠图的特点.方法 对本院睡眠门诊就诊的确诊为OSAS的青中年患者171例,采用神经心理量表评估,分析2组患者GDs和ADL评分变化.结果 青中年0SAS患者中,MCI组患者与非MCI组患者相比较,总记录时间、总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I组患者有效睡眠时间比非MCI组患者短、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大于非MCI组患者(P<0.05);MCI组患者REM睡眠潜伏期、长呼吸暂停时间显著长于非MCI组患者(P<0.01);而REM睡眠比例、低SaO2显著低于非MCI组患者(P<0.01).结论 睡眠结构紊乱和夜间低氧血症是加速了MCI青中年OSAs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发生MCI的重要的危险因素.

    作者:高金颖;沈扬;樊东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Kikuchi淋巴结炎16例临床病理分析及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Kikuchi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 本院16例Kikuchi淋巴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切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Kikuchi淋巴结炎的诊断依赖于淋巴结病理活检,患者抗生素治疗无效,采用激素治疗有效,患者预后较好.结论 Kikuchi淋巴结炎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须与反应性淋巴结增生、淋巴结结核、猫抓病、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等作鉴别.

    作者:王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三种评分系统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预后评估的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SOFA)、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LS)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59例诊断为VAP患者,分别在入院第一个24 h及发生VAP第一个24 h进行APACHEⅡ、SOFA及CPIS评分.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OC))与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三种评分系统对VAP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结果 死亡组发生VAP第一个24 h的APACHEⅡ、CPIS及SOFA评分的分值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发生VAP第一个24 h内的APACHEⅡ、SOFA及CPIS评分AUROOC分别为0.81、0.72、0.7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生VAP第一个24 h的APACHEⅡ>16分是预测VAP患者的独立相关因素(OR值为5.1;95%CI为1.3-18;p值为0.019).结论 发生VAP第一个24 h内的APACHEⅡ评分可作为预测VAP患者的预后指标.

    作者:谢伦雄;杜娟;高伟良;晏斌林;左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Survivin和bcl-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Survivin和bcl-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0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及92例结肠癌组织survivin,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结肠癌与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5%和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urvivin的高表达与结肠癌组织学分级、Duke's分期相关(P<0.0I),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结肠癌与正常结肠黏膜中bcl-2阳性生表达率分别为59.8%和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l-2蛋白的高表达与结肠癌Duke~分期及肠系膜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Survivin与Bcl-2之间呈正相关(r=0.333,P<0.05).结论 Survivin和bcl-2的表达与结肠癌发生、临床进展及预后密切相关,二者在结肠癌中起相互协同作用.

    作者:陈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全血细胞减少108例病因分析

    目的 探讨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构成.方法 对108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病因进行回顾性调查.全部病例均符合以下标准:血常规测定Hb<100g/L,WBC<4.0×109/L,PLT<100×109/L者.结果 108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中,多见者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占43.52%,其次为急性白血病,占12.96%.再依次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脾功能亢进、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病、骨髓纤维化、Evans 综合征、淋巴瘤、系统性红斑狼疮、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结论 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较多,其中绝大多数系造血系统疾病所致,非造血系统疾病所致者较少.诊断时,应先考虑造血系统疾病,再考虑非造血系统疾病.并结合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诊断.

    作者:李後峰;赵谢兰;谢兆霞;陈方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健脾益肾方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纤维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脾益肾方治疗慢性肾衰竭(CRF)及其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模型组(M组)、低剂量治疗组(L组)、高剂量治疗组(H组),除N组外均行5/6肾切除手术制作CRF动物模型.于造模后一周开始干预.干预8周后取血清及肾组织标本,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er)及肾组织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结果 N组肾小管间质区、上皮细胞基底膜、血管平滑肌区轻微表达;M组肾小管问质及小管均有强表达,肾小球系膜区有表达,与N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组及H组肾小管间质及小管中等强度表达,与N组相比表达显著增多(P<0.01),与M组相比表达显著降低(P<0.01);H组与L组相比表达减少(P<0.05).结论 健脾益肾方可以降低CRF大鼠血清BUN和Cr,抑制肾脏组织FN的表达,表明健脾益肾方是治疗CBF的有效方荆,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肾组织内FN表达,从而延缓肾纤维化有关.

    作者:易无庸;杨曙东;杨俊;祁爱蓉;杨栋;杨琴;傅博;李顺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心脏病并发左喉返神经麻痹二例报告

    例1,男,37岁.因劳力性气短、腹胀,进行性加重两年,声音嘶哑半年于2007年8月30日入院.既往无心肌炎病史,父母及兄弟姐妹无类似病史.体检:神志清,血压110/70 mmHg(1 mmttg=O.133 kPa),脉搏78次/min.

    作者:王晓宁;祝翠青;张志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黏附对Jurkat细胞周期及调控的影响

    目的 观察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Jurkat细胞共培养模型中Jurkat细胞的化疗敏感性,探讨基质细胞黏附对Jurkat细胞周期及其调控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常规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Jurkat细胞与60Co照射的基质细胞层黏附培养,构建基质细胞-Jurkat细胞共培养模型,扫描电镜观察,通过MTF法测定Jurkat细胞DNR的IC50,流式细胞仪检测Jurkat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 blot检测黏附培养4、24和48 h Jurkat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 A、cyclin E及p27的表达.结果 悬浮培养Jurkat细胞的IC50为0.45 p.mol/L,而白血病基质细胞及正常基质细胞黏附组ICSO分别为2.30 p.mol/L和1.78 pmol/L.Jurkat细胞与基质细胞黏附培养24 h,G0-G1期细胞的比例明显升高(48.74%±8.77%),与悬浮对照组(27.83%±1.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2-M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为2.01±1.17%,与悬浮对照组(20.33%±1.8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检测发现cyclin A、cyelin E的表达在Jurkat细胞黏附培养4 h时即有所下调,24 h和48 h尤为明显,而p27的表达则出现上调,以48 h为明显.结论 白血病基质细胞黏附能介导白血病细胞耐药,其机制可能与白血病细胞周期改变有关.

    作者:王吉刚;陈幸华;周凡;刘彦琴;白颖;刘景华;LIU Jin-hua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洛沙坦对酒精性肾损伤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荆(AT1RA)洛沙坦对酒精性肾损伤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3组:对照组以生理盐水20 ml/(kg·d)灌胃2次/d;酒精性肾损伤组以400 g/L酒精8g/(kg·d)灌胃2次/d;治疗组以等量酒精灌胃基础上以洛沙坦1 mg/(kg·d)灌胃1次/d.12周后,以苏木素-伊红染色(HE)和透射电镜观察各组肾脏病理变化,天狼星红(Sirius red)苦味酸染色观察胶原纤维,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在肾脏中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酒精性肾损伤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轻度增殖,肾小管可见颗粒变性、空泡变性、肿胀,问质内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球、间质及血管周围胶原纤维沉积显著增加,TGF-β1在肾小球及血管周围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洛沙坦治疗组上述病变均减轻,特别是TGF-β1蛋白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 酒精性肾损伤以小管颗粒变性、空泡变性、肿胀,间质内炎性细胞浸润为特征.这些改变与TGF-β1在肾小管问质内的表达增加有关.而洛沙坦可下调TGF-β1的表达,从而发挥其肾保护效应.

    作者:吴运斗;陈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15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14例经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和或手术病理检查确诊,1例进行腹部彩色B超诊断,其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14例,肠系膜上静脉栓塞1例.手术治疗13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1例,病死率为13.3%.结论 增加对本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时有效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楼春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C反应蛋白和B型利钠肽与终末期肾病患者心力衰竭的关系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B型利钠肽(BNP)与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53例ESRD(CKD5期)患者,分成非心力衰竭组34例,心力衰竭组19例,非ESRD患者(CKD3期和CKD4期)组36例,健康体检者10例为对照组,同时检测其超敏CRP、BNP、血清尿素氮、肌酐、血清白蛋白(Alb)和血红蛋白(Hb).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房内径(LAD)、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EsRD(CKD5期)中心力衰竭组CRP、BNP与非心力衰竭组、非ESRD患者(CKD3期、CKD4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力衰竭组LAD、LVEDD、LVEF与非心力衰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NP水平与肌酐清除率(Ccr)、Alb、Hb呈负相关,BNP水平与cRP呈正相关(P<0.01).结论 CRP浓度可作为判断心力衰竭的病情程度,BNP能敏感特异性地反映心室功能紊乱程度,对于ESRD患者,当CRP>10 mg/L,BNP水平>100 ng/L时,要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低蛋白血症和贫血状况,当BNP水平>500 ng/L,要及早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

    作者:刘江;杨敏;杨金国;孟艳;张豪杰;裘晓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国医师杂志

中国医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湖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