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丽华
目的 探讨人性化理念在食管癌放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食管癌放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人性化理念的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 (P <0.01),观察组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对食管癌放疗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霞;马筱莎;李伟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2.5%枸橼酸钠用于血液透析临时留置导管封管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 6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采用肝素钠溶液封管,观察组30例采用2.5%枸橼酸钠溶液封管,均连续使用6个月.对比2组导管留置时间、导管堵塞发生率、导管相关并发症和封管相关费用.结果 2组导管留置时间和血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封管相关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管出血发生率、导管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导管堵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临时留置导管封管中,2.5%枸橼酸钠溶液与肝素钠溶液相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作者:黄伟坚;刘焕皓;喻小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乳房穴位按摩对减轻乳房胀痛和促进乳汁分泌的效果.方法 选取60例分娩后出现乳房胀痛、乳汁不通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乳房穴位按摩.观察2组产妇2周后乳房胀痛程度、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乳房胀痛Ⅰ级及以下产妇比例占90.00% (27/30)高于对照组的66.67% (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86.67%(26/30),高于对照组的63.33% (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后乳房胀痛、乳汁不通的产妇给予相应的乳房穴位按摩,可缓解乳房胀痛,促进乳汁分泌.
作者:徐小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食管异物穿孔胃镜下取出术的护理体会.方法 收集4例行胃镜下异物取出术的食管异物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4例患者异物均成功取出,术后给予禁食、禁饮、胃肠减压、止血及营养支持等处理及精心护理,均康复出院.结论 经电子胃镜下食管异物取出术是治疗食管异物穿孔的有效方法,手术过程中需要医护的密切配合,其中术前妥善准备、术中默契配合及术后精细护理是保障患者及早康复的关键因素.
作者:杨先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产妇产后抑郁相关因素,探讨对应护理措施.方法 收集150例产后抑郁产妇的临床资料,观察护理干预前后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结果 150例产妇中,轻度抑郁92例(61.3%),中度抑郁42例(28.0%),重度抑郁16例(10.7%).实施护理干预后,产妇EPDS评分由干预前的(18.4±2.2)分降低至(11.3±0.8)分.结论 产妇产后抑郁受患者自身生理、心理以及家庭社会等因素影响,应积极给予相应护理干预.
作者:刘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改良胃管置入长度对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 60例行鼻胃管插管的患者根据胃管置管长度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置管长度45 ~ 55 cm,观察组采用改良胃管,胃管置入长度55~65 cm.比较2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肺部发生率16.67%(5/30),低于对照组的46.67% (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胃管置入长度能有效降低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娣;宗丽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在哮喘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5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9).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延续性护理.观察2组出院3个月后治疗依从性、家属对哮喘的认知水平.结果 通过3个月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对哮喘认知水平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延续性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支气管哮喘患儿出院后治疗依从性,提高其家属对哮喘的认知.
作者:许燕;蔡盈;范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回奶管理在乙肝母婴阻断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不宜哺乳的乙肝母婴阻断产妇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给予回奶管理,成立回奶管理小组,对产妇进行评估并制定个体化喂养方案.观察产妇产后3d和5d时回奶效果,记录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3d和5d时回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乳房肿胀、乳房硬结和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对乙肝母婴阻断产妇产后进行回奶管理,能有效缓解乳房胀痛,促进回奶效果.
作者:曹慧;吴菊芬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78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9)及对照组(n=39).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模式.干预后1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2组患者的负性情绪,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价2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值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中重度焦虑及抑郁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和总体健康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 实施舒适护理模式能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
作者:徐先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预防误吸护理干预在吞咽障碍老年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8例吞咽障碍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预防误吸护理干预.采用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价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汉化版(WHOQOL-BREF)调查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结果 对照组吞咽功能改善有效率为76.9%(30/39),研究组为97.4%(3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WHOQOL-BREF量表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社会关系领域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对吞咽障碍的老年患者,应用预防误吸护理对策能改善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董里;杨亚琦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行HIFU治疗的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方法、疾病转归,探讨护理措施.结果 术后第3个月随访显示63例肌瘤体积减小程度>30%,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者消失;27例肌瘤体积减小程度<30%,但临床症状明显减轻;5例肌瘤体积无明显减小,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3例出现肿瘤增大并及时予以2次手术治疗.结论 HIFU围手术期应用科学的护理措施,规范的术前准备和术中操作,注重患者心理干预和术后康复指导,对提高治疗疗效、减少疾病复发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卞晓艳;顾晓枫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阿尔茨海默病(AD)患病人数逐年增加.2010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AD患者为569万,年发病率为6.25‰,AD的高发人群是>55岁的中老年人,且患病率随年龄增加逐渐上升[1].研究[2]显示,一半以上老年期AD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进食困难问题,而长期的进食困难会引起营养不良、脱水、误吸甚至死亡等不良后果,给患者家庭、养老护理人员带来巨大的负担.
作者:徐萍;沈洪;刘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在白血病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白血病化疗患者83例,依据置管方式将其分为PICC组(n=42)和VPA组(n=41),比较2组置管情况、患者对导管使用服务的评分及化疗后的生活质量,记录2组化疗过程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VPA组导管平均日常维护时间短于P1CC组,而平均导管留置时间长于PICC组(P<0.05或P<0.01);PICC组1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VPA组(P<0.05);生活质量方面,VPA组除经济困难维度得分外,其余各维度得分及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PICC组,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VPA组临床服务检验问卷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PICC组(P<0.01);PICC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VAP组(P<0.05).结论 白血病化疗患者VPA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且可改善患者化疗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娟;王惠;叶海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负压技术联合湿性敷料在治疗慢性伤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慢性伤口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换药和湿敷,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负压技术联合湿性敷料进行治疗.观察2组疗效、伤口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 (P <0.05);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负压技术联合湿性敷料有利于加速慢性伤口愈合.
作者:周华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专科护士是指某一特殊或者专门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特长的临床护理人员,其形成和确立代表着护理专业化的进一步发展.相关研究[1-3]显示,专科护士的工作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卫生部2005年《中国护士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优先发展肿瘤患者护理等5类专科护士.扬州市中医院是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肿瘤科是国家级重点专科,如何不断提升中医肿瘤专科整体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是值得医院护理管理者及每位护理人员思考的重要问题.
作者:王惠;张惠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自发性气胸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自发性气胸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观察组施行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法,应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行经皮胸膜腔置管闭式引流.评价临床疗效,对比2组疼痛评分、平均住院日、舒适度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2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置管术后疼痛评分、平均住院日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心理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自发性气胸患者应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引流治疗,增加患者舒适度,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钱百灵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脾部分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选取10例行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患者,均给予术前访视、心理护理和术中配合等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10例患者顺利完成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手术,术后恢复良好,未见切口感染、皮下气肿等并发症.结论 对于腹腔镜下脾部分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配合对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蒋红媛;韩小云;秦薇;吴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穴位敷贴在脑出血患者肢体偏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0例脑出血伴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穴位敷贴治疗.采用Brunnstrom分级测定法评估患者肌力功能恢复情况,采用Fugl-Meyer运动评分(FMA)评价运动功能情况,采用Barthel指数(MBI)评价患者生活能力.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肌力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FMA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肢FMA评分和MBI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脑出血肢体偏瘫患者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穴位敷贴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肢体情况,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患者的饮食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 心力衰竭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饮食护理.观察2组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率.结果 干预1个月后2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表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6.4% (53/55)高于对照组的83.6% (46/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力衰竭的患者加强饮食护理干预,对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党美萍;朱贤萍;陆金蔚;董学兰;徐琼彦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临床表现,总结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5例患者中,23例尿量<1 000 mL/d,15例出现不同程度体温升高,2例下肢水肿;15例肾移植区胀痛,10例腹胀.经系统治疗和护理,22例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1例肾周血肿,剖腹探查止血后出血停止,肾功能逐渐恢复;1例反复肾破裂出血合并严重肺部感染导致死亡;1例切除移植肾,恢复血液透析.结论 肾移植术后应加强患者出入量及生命体征的监测,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合理运用免疫抑制剂,积极预防并发症.
作者:李艳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