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护理进展

曹萍

关键词: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物质, 护理
摘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是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所致,为出生后不久出现呼吸窘迫并呈进行性加重的临床症状[1],占所有早产儿死亡的50%~70%[2].早期预防性或治疗性应用PS是RDS标准治疗方式,有效降低了NRDS导致的呼吸衰竭的严重程度[3].在临床用药方式不断改进的同时,针对新生儿RDS的护理措施也取得了新的进展.现将新生儿RDS应用PS治疗的护理进展做一综述,报告如下.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相关文献
  • 品管圈活动在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5月-6月实行品管圈前行结肠镜检查患者43例设为对照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确定“降低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不成功率”为活动主题,选取2015年10月-12月品管圈活动后行结肠镜检查的43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2组肠道准备情况.结果 对照组肠道准备不成功15例(34.9%),观察组为3例(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的降低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不成功率,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阳凤;高玉霞;王常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个性化护理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2组入院时及治疗1个月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和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分.结果 治疗1个月后,2组BPRS和SDSS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下降,观察组BPRS和SDSS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个性化护理能有效改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状态,促进社会功能恢复,利于其早日康复.

    作者:缪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早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和睡眠障碍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早期心理干预对负性情绪和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首次发病的脑卒中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障碍干预管理.评估2组患者焦虑、抑郁水平和睡眠障碍改善情况,并对比2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 管理后,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NDS和ADL评分均显著低于管理前(P<0.01),且观察组SAS、SDS、PSQI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2组NDS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实施心理障碍干预管理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张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腹腔镜术后腹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 106例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并给予足三里穴位按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联合足三里穴位按摩.比较2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能有效缓解腹腔镜术后腹胀.

    作者:刘冬梅;李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穴位敷贴在脑出血患者肢体偏瘫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穴位敷贴在脑出血患者肢体偏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0例脑出血伴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穴位敷贴治疗.采用Brunnstrom分级测定法评估患者肌力功能恢复情况,采用Fugl-Meyer运动评分(FMA)评价运动功能情况,采用Barthel指数(MBI)评价患者生活能力.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肌力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FMA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肢FMA评分和MBI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脑出血肢体偏瘫患者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穴位敷贴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肢体情况,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从医院到居家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对腹膜透析(PD)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而未开展无缝隙管理模式的50例PD患者作为对照组,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开展无缝隙管理模式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遵医嘱行为和自我管理相关知识水平.结果 观察组定期复查、坚持测体质量、规律生活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饮食控制、运动方式、清洁卫生、复查目的、操作规范、药物治疗、并发症预防的相关知识水平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PD患者依从性和自我管理的相关知识,利于早期康复.

    作者:芮静娟;史兰英;张雅琴;王莉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心理干预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8例焦虑症患者按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n=29)和实验组(n=29).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药物、饮食和运动指导,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2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干预后2组HAMA评分和SA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实验组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对焦虑症患者应用针对性心理干预效果良好,值得借鉴.

    作者:谈春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合并低钾血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合并低钾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腹透相关性腹膜炎合并低钾血症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9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1% (P <0.05).结论 针对腹透相关性腹膜炎合并低钾血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理依从性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徐洋;顾玲;姜亭亭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心力衰竭患者饮食护理对策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患者的饮食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 心力衰竭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饮食护理.观察2组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率.结果 干预1个月后2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表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6.4% (53/55)高于对照组的83.6% (46/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力衰竭的患者加强饮食护理干预,对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党美萍;朱贤萍;陆金蔚;董学兰;徐琼彦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一种喂食器的设计与应用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阿尔茨海默病(AD)患病人数逐年增加.2010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AD患者为569万,年发病率为6.25‰,AD的高发人群是>55岁的中老年人,且患病率随年龄增加逐渐上升[1].研究[2]显示,一半以上老年期AD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进食困难问题,而长期的进食困难会引起营养不良、脱水、误吸甚至死亡等不良后果,给患者家庭、养老护理人员带来巨大的负担.

    作者:徐萍;沈洪;刘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应用经皮穴位电刺激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预防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期间骨髓抑制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NSCL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均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并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化疗期间骨髓抑制发生情况、血常规变化,评价患者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化疗期间白细胞抑制、粒细胞抑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化疗后白细胞、血小板水平均降低,且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化疗前比较,对照组化疗后第3天和第6天后的舒适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舒适评分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能有效降低NSCLC患者化疗期间骨髓抑制发生风险,改善舒适度.

    作者:邵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食管癌放疗患者护理中人性化理念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人性化理念在食管癌放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食管癌放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人性化理念的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 (P <0.01),观察组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对食管癌放疗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霞;马筱莎;李伟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鼻饲免煎生大黄的疗效观察与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采用鼻饲免煎生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措施.方法 4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鼻饲生大黄,增加鼻饲护理.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发热消失、腹胀缓解、腹痛缓解、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恢复排气排便和住院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6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消失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时间、恢复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运用鼻饲免煎生大黄治疗并配合优质护理干预,能进一步改善临床疗效,促进康复.

    作者:蒋朝红;杨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自发性气胸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自发性气胸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自发性气胸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观察组施行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法,应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行经皮胸膜腔置管闭式引流.评价临床疗效,对比2组疼痛评分、平均住院日、舒适度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2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置管术后疼痛评分、平均住院日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心理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自发性气胸患者应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引流治疗,增加患者舒适度,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钱百灵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两种腹带在腹膜透析外接短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改良式腹带对比传统腹带在腹膜透析患者外接短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82例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依据随访号顺序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41例给予改良式腹带固定,对照组41例采用传统腹带固定.比较2组患者术后窦道情况、窦道出口处情况及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运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2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窦道出口处红肿、牵拉疼痛及短管脱落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F-36总评分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式腹带固定能够减少腹膜透析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史兰英;芮静娟;王莉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中医肿瘤专科护士的培养探讨

    专科护士是指某一特殊或者专门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特长的临床护理人员,其形成和确立代表着护理专业化的进一步发展.相关研究[1-3]显示,专科护士的工作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卫生部2005年《中国护士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优先发展肿瘤患者护理等5类专科护士.扬州市中医院是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肿瘤科是国家级重点专科,如何不断提升中医肿瘤专科整体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是值得医院护理管理者及每位护理人员思考的重要问题.

    作者:王惠;张惠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不同营养干预方案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 对比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效果.方法 72例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干预,对照组术后早期给予肠外营养干预.观察2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与胸腔引流时间,记录2组患者血清总蛋白(TP)、前清蛋白(PA)、清蛋白(ALB)营养指标.结果 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胸腔引流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TP、PA、ALB营养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改善营养状况.

    作者:何小萍;莫丽勤;邹莉;易金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舒适护理模式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78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9)及对照组(n=39).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模式.干预后1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2组患者的负性情绪,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价2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值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中重度焦虑及抑郁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和总体健康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 实施舒适护理模式能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

    作者:徐先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冠心病患者院外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冠心病属于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且该病的出现与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疾病以及社会心理方式存在联系[1-3].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不断升高,冠心病发病也开始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4-5].相关研究[6]表明,给予冠心病患者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不仅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还能促进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然而,传统的临床护理干预手段仅能保障患者与住院期间的护理有效性,缺乏对患者出院后健康行为的连续性、系统性指导作用,由此可见,积极给予冠心病患者院外护理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7].本研究就冠心病患者的院外护理干预研究进行做一综述,旨在为冠心病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颜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腹腔镜下脾部分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脾部分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选取10例行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患者,均给予术前访视、心理护理和术中配合等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10例患者顺利完成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手术,术后恢复良好,未见切口感染、皮下气肿等并发症.结论 对于腹腔镜下脾部分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配合对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蒋红媛;韩小云;秦薇;吴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主管: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