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团队健康教育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曹高凡

关键词:层级团队, 健康教育模式, 满意度
摘要:目的 探讨层级团队健康教育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优质护理缝康教育,观察组行层级团队健康教育模式.2组患者透析疗程结束前,运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及家属透析相关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健康教育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后对血液透析相关疾病和知识掌握情况、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层级团队健康教育模式能显著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和患者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在护生实习前护理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综合性情景模拟训练对护理专业本科生在实习前护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10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名.观察组行综合性情景模拟训练,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培训.培训结束后,比较2组学生的护理知识理论、护理技能掌握程度,并比较2组学生对于本次护理培训的满意度和认可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理论、护理技能考核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于护理培训的满意度和认可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本科生实习前,接受综合性情景模拟培训,可有效提高其对于护理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琼萍;王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脑瘫儿童康复护理中引导式教育理念护理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引导式教育在脑瘫儿童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脑瘫儿童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引导式教育理念实施康复护理,对2组患儿的适应性发育商(DQ)及其临床康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末次随访时,观察组康复治疗有效率78.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35%(P<0.05).观察组患儿在应人能、应物能、言语能、细动作、粗动作5个方面的DQ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中应用引导式教育理念,可有效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曾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46例无痛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配合及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经无痛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配合及护理方法.方法 系统分析46例患者经无痛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术中配合和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 46例患者黏膜下剥离均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及麻醉意外的发生,均顺利完成内镜下治疗.结论 无痛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内镜医师与护士密切的配合和术后精心的护理是提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许夕蓉;郭丽;周剑;钱俊波;王亚民;樊锦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进食护理、心理护理、咽部障碍功能训练的综合护理.观察干预前及干预2周、1个月和2个月后2组吞咽功能评分情况,并评价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2周后、1个月后、2个月后研究组才藤分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或P<0.01),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6.87% (31/32),高于对照组的75.00%(2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作者:陈延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精细化管理在外周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外周静脉留置针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6月接受常规护理的静脉留置针患者作为对照组(n =629),2015年7月-12月接受精细化管理的静脉留置针患者作为观察组(n =673),观察2组堵管、静脉炎、药液渗出的发生率及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 观察组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静脉炎及药液渗出的发生率分别为8.3%、7.4%和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1%、10.8%和5.6%(P<0.05或P<0.01),且观察组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有利于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减少静脉治疗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徐艳;焦虹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慢性肾脏病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营养状况及护理干预探讨

    目的 分析慢性肾脏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亚临床甲减)患者营养状况,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改善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慢性肾脏病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营养支持、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前后营养不良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患者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水平和左右手握力较干预前上升,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肾脏病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及代谢问题,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作者:朱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营养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

    目的 探讨营养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营养护理干预,对比2组营养状况及临床转归.结果 护理干预6周后,观察组营养风险筛查评估量表(NRS 2002)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体质量指数(BMI)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肝肾功能相关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经营养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营养状况和肝肾功能.

    作者:胡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集束化护理模式对Miles术后结肠造口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影响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Miles术后结肠造口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结肠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MILES术后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对结肠造口患者进行术后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综合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黄雪花;黄丽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低血糖指数食物交换份法在老年2型糖尿病饮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低血糖指数食物交换份法在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饮食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经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饮食交换份法进行饮食健康教育,研究组采用低血糖指数食物交换份法进行饮食健康教育.2组患者均接受为期3个月的干预.观察2组干预前后的体质量指数(BMI)、血糖、血脂及蛋白营养状况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2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BMI指标均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总胆固醇(TC)、转铁蛋白(TRF)、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饮食健康教育过程中应用低血糖指数食物交换份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血糖、血脂控制效果,降低体质量.

    作者:黄金燕;申海燕;李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国际护理实践分类在骨科护理记录结构化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国际护理实践分类(ICNP)在骨科电子护理记录结构化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立意取样法,收集骨科电子护理记录160份,提取其中词汇及护理概念,剔除与医学及护理领域不相符的词汇及术语,并与ICNP(R) 2.0中文版进行比照.结果 共提取509条护理记录词汇,按照ICNP(R) 2.0中文版的3个类别、7个轴级进行分类;各类别词汇分布比例分别为护理现象86.6%、护理行动11.0%、护理结局2.4%;临床护理记录和ICNP(R) 2.0中文版词汇匹配程度比较结果分别为完全匹配28.1%、部分匹配39.3%.结论 骨科护理记录与ICNP(R) 2.0比照所得到的护理术语列表可以为结构化护理语言的形成、实现护理记录标准化书写提供参考,也有利于护理信息资料的保存和利用,为下一步开发临床护理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做准备.

    作者:徐薇;吉莉;陆贝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对其负性情绪和躯体症状的影响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对其负性情绪及躯体症状的影响.方法 9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1d及干预后第2周末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躯体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2组SAS和SDS量表评分均较于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躯体症状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能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改善消极情绪,提高躯体症状控制率.

    作者:陆殿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责任制分层管理对急诊观察室护理效率及护理纠纷的改善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责任制分层管理对急诊观察室护理效率及护理纠纷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3年11月急诊观察室实施责任制分层管理前7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3年12月-2014年5月急诊观察室实施责任制分层管理后70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2组护理质量、护理差错率和纠纷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入院评估准确率、护理措施落实良好率、基础护理落实良好率、危重患者护理落实良好率、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生活护理落实良好率、护理病历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和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责任制分层管理能提高急症观察室护理效率,降低护理差错发生,促进医护关系和谐.

    作者:邵芳;徐焕畅;陈安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50例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根本原因,探讨减少跌倒事件发生的对策.方法 对50例跌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分析原因.结果 50例跌倒患者中原发疾病比例高为恶性肿瘤24.0% (12/50),其次为脑梗死18.0% (9/5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0% (5/50);主要原因为疾病健康因素64.0%(32/50),其次为健康宣教欠缺56.0%(28/50)、患者及家属陪护意识不强54.0% (27/50);60岁以上患者居多,占68.0%(34/50);跌倒的地点分布发生在病室58.0% (29/50)和厕所22.0%(11/50);跌倒发生的主要时间段为14:00-16:00、06:00-08:00、20:00-22:00,分别占18.0%(9/50)、12.0%(6/50)、12.0%(6/50).结论 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应加强护士防跌倒的培训教育工作,合理配置护理人力;注重对患者和家属的宣教落实率,鼓励其主动参与跌倒预防;重视环境安全设施建设,落实预防跌倒措施.

    作者:袁亚娟;承琳;潘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个性化护理对胃癌患者疾病认知、治疗效能感、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胃癌患者疾病认知、治疗效能感、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4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实施胃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个性化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护理后1、2、4、8周疾病认知度评分、疾病治疗效能感评分和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以及护理前和护理8周后胃癌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QLQ-STO22)评分.结果 2组护理后1、2、4、8周时疾病认识度评分、治疗效能感评分高于护理前,AIS评分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理后1、2、4、8周时疾病认识度、治疗效能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A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后2组QLQ-STO22各分量表评分均降低(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 个性化护理能够显著提高胃癌患者疾病认知度、治疗效能感、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作者:谷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58例内镜下高位复杂性肛瘘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目的 探讨内镜下高位复杂性肛瘘负压封闭引流术(VSD)的手术配合和护理方法.方法 58例患者均行内镜下高位复杂性肛瘘VSD术,护理人员术前完善患者和手术用物准备,术中细化体位管理,积极配合医师.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35~65 min,均顺利完成手术,住院时间13~35 d,有3例患者术后5~10d引流管周围皮肤出现红肿,并伴有体温升高,经过对症处理后症状减轻.本组患者全部治愈,治愈后肛门形态完整,功能正常.结论 完善的术前准备、合理的体位安置、熟练的内镜手术配合技术以及和医生的良好沟通是手术配合的关键.

    作者:朱芸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精细化岗前培训对新护士职业认同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精细化岗前培训对新护士职业认同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新入职的73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实施精细化岗前培训,内容包括基础理论、礼仪、沟通技能和专业技能培训.分别于培训前后采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评估护士职业认同水平.结果 岗前培训前新护士职业认同总均分(34.79±3.32)分,显著低于岗前培训后的(37.95±3.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精细化岗前培训能提高新入职护士的职业认同水平,值得借鉴.

    作者:宗秋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护理个案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个案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常规护理的5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为对照组,接受护理个案管理的5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组.评价2组自我效能、患肢外展度、生命质量评分差异,同时评价护士对2种护理方式的接受程度.结果 研究组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得分(4.73±0.3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1±0.41)分(P<0.05).患肢外展度研究组为(60.08±19.94)°,优于对照组的(38.71±17.32)°(P<0.01).癌症治疗功能评估-乳腺癌(FACT-B)量表总分研究组(98.67±11.9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82±10.91)分(P<0.05).在“优化服务流程”和“降低医疗成本和运营资源”方面,护士对护理个案管理模式接受程度更高(P<0.05或P<0.01).结论 护理个案管理模式能够提升乳腺癌患者自我效能、促进患肢功能康复、改善生命质量,优化服务流程,值得借鉴.

    作者:纪翠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延伸性护理服务对痛风患者饮食依从性及疾病认知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伸性护理服务对痛风患者饮食依从性和疾病认知状态的影响.方法 118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9例.对照组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伸性护理服务.对比2组6个月后饮食依从性和痛风知识认知状态.结果 饮食依从性方面,研究组在膳食分配合理性、遵医嘱有计划的控制饮食、准确估量食物嘌呤量及遵照食物交换量表有计划的安排饮食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疾病认知状态方面,研究组在痛风危险因素、痛风诱发因素、痛风并发症及痛风后的自我护理常识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伸性护理服务有助于痛风患者提高饮食依从性,加强对痛风相关知识掌握度.

    作者:朱彩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依从性和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1月-12月62例住院CSR患者设为对照组,2015年1月-12月64例住院患者设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对症治疗及常规医护管理模式,实验组采用对症治疗及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观察2组依从性、临床疗效和复发率情况,及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结果 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2.19% (59/64);依从率87.50% (56/64);复发率6.25% (4/64).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4.19%(46/62),依从率19.35%(12/62),复发率24.19%(15/62).实验组总有效率、依从率和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实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医护一体化管理能有效提高CSR患者治疗和康复的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复发.

    作者:吴肖梅;韦英成;黄珍;陈华萍;梁晓行;黄立丽;姜炳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药洗敷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侧感觉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中药洗敷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侧感觉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脑卒中后偏侧肢体感觉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均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增加中药洗敷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采用Fugl-Meyer量表(FMA)评价患者患侧感觉及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治疗2个月后,2组FMA量表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评分、MB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1).结论 常规药物及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中药洗敷,能促进脑卒中患者偏侧肢体的感觉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徐明红;胡月;索宜美;吴慧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主管: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