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在护生实习前护理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郭琼萍;王巍

关键词:综合性, 情景模拟演练, 护理培训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性情景模拟训练对护理专业本科生在实习前护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10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名.观察组行综合性情景模拟训练,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培训.培训结束后,比较2组学生的护理知识理论、护理技能掌握程度,并比较2组学生对于本次护理培训的满意度和认可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理论、护理技能考核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于护理培训的满意度和认可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本科生实习前,接受综合性情景模拟培训,可有效提高其对于护理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相关文献
  • 多巴胺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进展

    拟交感神经药物多巴胺系,属α、β、肾上腺素受体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收缩外周血管、升高血压的功效,是治疗休克和心力衰竭的常用药物.临床常使用标准药物配置方法[1]配置多巴胺,使用浓度一般从2 μg/(min·kg)开始,根据血压逐渐调整至满意输注速度,一般不超过20 μg/(min·kg).

    作者:苏严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58例内镜下高位复杂性肛瘘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目的 探讨内镜下高位复杂性肛瘘负压封闭引流术(VSD)的手术配合和护理方法.方法 58例患者均行内镜下高位复杂性肛瘘VSD术,护理人员术前完善患者和手术用物准备,术中细化体位管理,积极配合医师.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35~65 min,均顺利完成手术,住院时间13~35 d,有3例患者术后5~10d引流管周围皮肤出现红肿,并伴有体温升高,经过对症处理后症状减轻.本组患者全部治愈,治愈后肛门形态完整,功能正常.结论 完善的术前准备、合理的体位安置、熟练的内镜手术配合技术以及和医生的良好沟通是手术配合的关键.

    作者:朱芸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精细化管理在外周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外周静脉留置针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6月接受常规护理的静脉留置针患者作为对照组(n =629),2015年7月-12月接受精细化管理的静脉留置针患者作为观察组(n =673),观察2组堵管、静脉炎、药液渗出的发生率及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 观察组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静脉炎及药液渗出的发生率分别为8.3%、7.4%和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1%、10.8%和5.6%(P<0.05或P<0.01),且观察组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有利于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减少静脉治疗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徐艳;焦虹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医护理干预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2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辩证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的康复中应用中医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权继侠;董秋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集束化护理模式对Miles术后结肠造口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影响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Miles术后结肠造口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结肠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MILES术后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对结肠造口患者进行术后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综合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黄雪花;黄丽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依从性和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1月-12月62例住院CSR患者设为对照组,2015年1月-12月64例住院患者设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对症治疗及常规医护管理模式,实验组采用对症治疗及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观察2组依从性、临床疗效和复发率情况,及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结果 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2.19% (59/64);依从率87.50% (56/64);复发率6.25% (4/64).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4.19%(46/62),依从率19.35%(12/62),复发率24.19%(15/62).实验组总有效率、依从率和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实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医护一体化管理能有效提高CSR患者治疗和康复的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复发.

    作者:吴肖梅;韦英成;黄珍;陈华萍;梁晓行;黄立丽;姜炳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改良“十”字裁剪法泡沫敷料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十”字裁剪法泡沫敷料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气管切开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泡沫敷料采用传统的圆形裁剪法,观察组泡沫敷料采取改良“十”字裁剪法.比较2组气管切开后7d内切口感染、切口周围刺激性皮炎、护士工作量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切口感染和切口周围刺激性皮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换药次数,换药时间和换药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泡沫敷料改良“十”字裁剪法优于常规圆形裁剪方法,能有效降低气管切口相关并发症风险,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值得借鉴.

    作者:高燕芬;宋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精细化岗前培训对新护士职业认同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精细化岗前培训对新护士职业认同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新入职的73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实施精细化岗前培训,内容包括基础理论、礼仪、沟通技能和专业技能培训.分别于培训前后采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评估护士职业认同水平.结果 岗前培训前新护士职业认同总均分(34.79±3.32)分,显著低于岗前培训后的(37.95±3.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精细化岗前培训能提高新入职护士的职业认同水平,值得借鉴.

    作者:宗秋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在护生实习前护理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综合性情景模拟训练对护理专业本科生在实习前护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10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名.观察组行综合性情景模拟训练,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培训.培训结束后,比较2组学生的护理知识理论、护理技能掌握程度,并比较2组学生对于本次护理培训的满意度和认可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理论、护理技能考核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于护理培训的满意度和认可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本科生实习前,接受综合性情景模拟培训,可有效提高其对于护理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琼萍;王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双腔气囊导尿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并总结双腔气囊导尿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措施.方法 40例自发性气胸或血气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硅胶管行胸腔闭式引流,观察组采用18F或20F气囊导尿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对比2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7%(2/30),低于对照组的13.3%(4/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舒适度满意度93.3%,高于对照组的7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腔气囊导尿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安全、有效、围术期系统化护理措施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程玉兰;夏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集束化营养干预方案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集束化营养干预方案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28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行术前放化疗后外科手术治疗方案.对照组1 10例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11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集束化营养干预.结果 观察组根治性切除率为85.6% (101/118),对照组为69.1% (76/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年生存率63.6%,对照组为35.5%,观察组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放化疗配合集束化营养干预可提高根治性切除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

    作者:徐敏;邓丽娥;徐艳;刘晓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进食护理、心理护理、咽部障碍功能训练的综合护理.观察干预前及干预2周、1个月和2个月后2组吞咽功能评分情况,并评价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2周后、1个月后、2个月后研究组才藤分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或P<0.01),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6.87% (31/32),高于对照组的75.00%(2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作者:陈延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脑瘫儿童康复护理中引导式教育理念护理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引导式教育在脑瘫儿童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脑瘫儿童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引导式教育理念实施康复护理,对2组患儿的适应性发育商(DQ)及其临床康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末次随访时,观察组康复治疗有效率78.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35%(P<0.05).观察组患儿在应人能、应物能、言语能、细动作、粗动作5个方面的DQ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中应用引导式教育理念,可有效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曾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出院健康教育在尿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评价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出院健康教育在尿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00例尿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出院健康教育.观察2组疼痛、血尿持续时间和尿结石复发率,评估2组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疼痛持续时间和血尿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诱发因素、临床症状、并发症、营养要求及运动要求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复发率为4.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67% (P <0.05),实验组满意度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 (P <0.05).结论 对尿结石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与出院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降低尿结石复发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卢婉玲;朱美红;黄巧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个体化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比2组透析治疗依从性、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在控制体质量增加和配合医嘱选择透析方案方面的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2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实验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的第7~12个月,实验组低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依从性,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朱月琴;戴思思;何立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导管维护模式在PICC置管感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导管维护模式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感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6例PICC导管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导管维护护理模式.比较2组PICC导管感染治愈情况、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4d内治愈率和总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施干预后,研究组简易健康调查问卷(SF-36)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导管维护模式能显著降低PICC导管感染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愈率,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王巍;郭琼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慢性肾脏病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营养状况及护理干预探讨

    目的 分析慢性肾脏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亚临床甲减)患者营养状况,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改善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慢性肾脏病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营养支持、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前后营养不良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患者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水平和左右手握力较干预前上升,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肾脏病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及代谢问题,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作者:朱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46例无痛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配合及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经无痛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配合及护理方法.方法 系统分析46例患者经无痛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术中配合和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 46例患者黏膜下剥离均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及麻醉意外的发生,均顺利完成内镜下治疗.结论 无痛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内镜医师与护士密切的配合和术后精心的护理是提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许夕蓉;郭丽;周剑;钱俊波;王亚民;樊锦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Orem自理理论在重症烧伤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Orem自理理论在重症烧伤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 18例重症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Orem自理理论指导护理工作.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SF-36量表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2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提高,研究组各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Orem自理理论指导重症烧伤患者,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冬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全程优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全程优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实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全程优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总体抢救效果、相关临床指标与相关临床事件等.结果 实验组总体抢救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测定时间、抽血时间与给药时间、急救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院内AMI复发与院内再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程优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节省医疗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冯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主管: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