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璇璇
目的 探讨医护合作模式在前庭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0例前庭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模式,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医护合作模式,根据患者病情、情绪障碍等情况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综合康复护理指导.比较2组干预后第2、6周眩晕残障量表(DHI)和UCLA眩晕患者问卷自评表(UCLA-DQ)评分.结果 干预后2、6周2组DHI评分均下降,干预组DH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干预后2、6周,2组UCLA评分均降低,干预组UCL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医护合作模式下开展综合康复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前庭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捷;郑智英;于文永;王斌全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与实践效果.方法 采用医护合作模式,积极开展中医辨证施护,主动运用耳穴埋籽、穴位按摩、艾灸等中医护理适宜技术解决老年患者常见的健康问题.结果 运用中医护理技术可有效缓解和治疗老年患者的失眠、眩晕、便秘等慢性病症,随着科室中医护理技术实施次数的增加,患者的治愈率得到提升,科室护士的辨证施护能力也得到提高(P<0.01).结论 将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应用于老年患者护理工作中效果明显,有利于中医特色护理服务的推广.
作者:周和玲;范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联合清创技术在下肢静脉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8例下肢静脉溃疡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34例患者使用自溶清创方法,观察组34例患者采用联合清创技术,即在自溶清创基础上结合使用保守性锐器清创的方法.对比2组患者溃疡愈合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溃疡各期演进时间缩短(P<0.05).观察组伤口治愈有效性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6.47% (P <0.05).结论 联合清创技术能缩短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同时应配合给予规范、科学的护理干预体系,促进伤口愈合.
作者:张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优势聚力护理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优势聚力护理模式实施前(2015年1月—6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47例,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选取优势聚力护理模式实施后(2015年7—12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47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实施优势聚力护理模式.评估2组孕妇健康知识掌握度与治疗依从性,对比2组血糖控制效果.结果 实施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相关健康知识掌握度与治疗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2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及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优势聚力护理模式能够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健康知识掌握度及治疗依从性,获得较为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
作者:顾建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生命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是乳腺癌根本的治疗方法.术后患者常面临手臂疼痛、水肿、功能障碍等问题,严重影响生存质量.本文通过回顾乳腺癌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现状,总结了影响乳腺癌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包括有年龄、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社会支持、健康信念等,为提高乳腺癌患者康复依从性的有效建议提供理论支撑,协助患者拥有健康的信念、积极的生活态度,争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作者:陈少如;张红梅;梁丹丹;孙玉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食疗方在老年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老年科住院的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结合饮食控制,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食疗方饮食.干预12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0.0%(27/30)高于对照组的66.7% (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理运用中医辨证食疗方,能够在改善患者血糖指标的同时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周瑶;范卉;吕敏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为解决妇科术后保留引流管女性患者穿着内裤的问题,笔者研制了一种已获得国家专利的术后插管专用女性内裤(专利号:ZL 2016 2 0778482.8).本设计主要包括正面裤体和背面裤体,和两侧连接件.在使用时,背面裤体先穿戴在患者臀部,正面裤体穿戴在患者腹部,并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插管置入第一裆部连接体和第二裆部连接体之间的插管间隙,然后通过第一连接件将第二裆部连接体下端与正面裤体连接起来.其设计简洁,穿脱方便,能很好地解决妇科术后保留引流管女性患者穿着内裤的问题,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吕霞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应激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接受手术治疗的62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前应激状态及术后睡眠质量.结果 2组患者术前心率和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 QI)评分各项目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观察组睡眠治疗较好.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子宫肌瘤患者的手术应激状态,提高术后睡眠质量.
作者:罗扬;舒红文;江鸿英;何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自制眼罩式冰袋和传统冰袋在眼科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74例外眼术后需要冰敷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冰袋,观察组采用自制眼罩式冰袋用于外眼术后冰敷.采用《眼科术后患者护眼罩佩戴调查问卷》评价2组冰袋使用的依从性、方便度、舒适度、固定度、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眼罩使用的依从性、方便度、舒适度、固定度、满意度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外眼手术后自制眼罩式冰袋的使用,能够提高眼科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达到有效固定,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的目的.
作者:张英平;陈建静;方桂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尿路造口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4例造口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知识储备不够(造口知识、营养与体质量管理)、家庭成员支持、社会接纳度、有效的求助方式、心理因素、经济因素是尿路造口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潜在影响因素(P <0.05或P<0.01).结论 针对影响造口患者的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更好地适应疾病现状,促使社会功能的康复.
作者:缪卫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2017年云南省某助产士培训基地产科专科护士培训班学员教学需求,改进助产士培训基地产科专科护士教学质量.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来自云南省45所医院共51名学员进行调查,了解学员对课程设置及考核方式的态度.结果 学员对理论课程认识及需要前三位为助产专科、产后护理、护理基础,理论与临床时间比例1:1,情景模拟教学方式认可度高,科研论文书写考核方式的认知度较低.结论 在课程设置时兼顾医学、护理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加大护理科研、社会人文、护理教学方面课程的设置,坚持理论与实践平均分配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情景模拟教学,增强护理论文书写重要性及意识培养.
作者:王燕;陈瑶;王涛;邓云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49例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n=24)及对照组(n=25).在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康复训练组进行8周有氧运动训练,3次/周,60 min/次.2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行心电运动试验、6分钟步行试验(6MWT)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估.结果 8周治疗后,对照组的大运动强度、大运动时间、6MWT距离较治疗前改善不明显(P>0.05),SAQ评分中仅心绞痛发作情况(AF)及疾病认知程度(DS)较治疗前改善(P<0.05);康复训练组上述各项评估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除AF外,其余各项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脏康复训练能够明显改善PCI术后患者的运动能力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夏月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教育中认知、态度和饮食习惯改变的关系.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61例,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同的糖尿病知识教育管理,对比分析教育管理前后的认知与态度、饮食习惯及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实施糖尿病知识教育管理后,患者糖尿病知识得分比管理前提高,且家属参与组(n=30)得分较无家属参与组(n=31)更高(P<0.05).糖尿病知识得分高分组患者(n=46)参与态度、饮食习惯改变得分均优于低分组患者(n=15),且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指标较低分组患者低(P<0.05).有糖尿病的患者家属知识得分优于无糖尿病的患者家属(P<0.05).结论 糖尿病教育中患者认知与态度、饮食习惯改变呈正相关,提高认知水平有利于血糖指标控制,家属参与有利于提高患者认知改变效果.
作者:周四萍;麦泳仪;梁云芳;周晓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痛风性急性关节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造成尿酸钠盐在关节及周围组织以结晶形式沉积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传统医学认为是因湿热与痰瘀胶结痹阻于经络关节之处而发病,以此作为急性期临床护理辨证分型、对症施护的重要指导,把中医辨证论治与护理、膳食、外治等治疗手段相结合,对于改善预后有积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回顾1例痛风性急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辨证施护相关措施,旨在提高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林妍;冯子豪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中药坐浴结合提肛运动缓解痔疮术后患者排便困难的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混合痔手术治疗后出现排便困难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药坐浴结合提肛运动缓解患者排便困难.结果 观察组排便困难缓解总有效率95.0% (57/60),高于对照组的81.7% (4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坐浴结合提肛运动能有效缓解患者排便困难,且方法简便.
作者:孙怡;尹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的真实心理体验,针对个体差异分析认知行为方式,为人性化心理干预和心理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本次研究是以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作为指导,选取10例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将访谈的语音整理成文字,再根据文字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出个体中的共性,归纳出共有的主题.结果 质性访谈的结果显示患者的主要体验在5个方面:焦虑与恐惧、咽喉异物感、恶心呕吐、疼痛、嗜睡.结论 针对本研究所体现的患者体检,护理工作者需进一步完善访视体制,提升沟通能力,充分评估患者,合理选择导管,提高知识储备,正确使用药物,同时丰富心理干预机制.
作者:王玉华;冷东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卒中患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7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临床症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2组SAHS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长呼吸暂停时间、低血氧饱和度、情绪和睡眠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低血氧饱和度均高于治疗前,长呼吸暂停时间均短于治疗前,观察组低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长呼吸暂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发生率30.77%(12/39),低于对照组的64.10% (25/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Epworth嗜睡量表(ES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情绪状况,预防SAHS的发生.
作者:张慧萍;荆瑶;费才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疼痛教育对结肠癌术后患者疼痛控制的影响.方法 70例行择期手术的结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疼痛教育.比较2组患者对结肠癌术后疼痛相关知识掌握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术后2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结果 研究组疼痛控制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2-4天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疼痛教育能有效提高结肠癌患者疼痛控制知识掌握程度,降低术后疼痛感.
作者:林霞;臧立娜;陶芳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热心接、耐心讲、细心观、诚心帮、温心送、爱心访”(以下简称“六心”)护理品牌在肿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肿瘤科2016年1月—12月实施“六心”护理,将“六心”护理贯穿于肿瘤患者治疗的全过程,评价患者健康教育考核情况,并与2015年1月—12月患者健康教育考核情况比较,回顾性分析“六心”护理对患者健康教育考核评价的影响.结果 实施“六心”护理后,患者健康教育的考核分数较实施前明显提高(P<0.01).结论 “六心”护理能够提高肿瘤患者健康教育的质量.
作者:陈晓娟;李小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运动想象结合常规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 8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康复训练结合运动想象.观察2组患者运动功能、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l、3个月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 (P <0.05).结论 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运动想象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林玲;厉美云;胡军言;马卫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