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康复训练结合运动想象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林玲;厉美云;胡军言;马卫芳

关键词:脑梗死, 偏瘫, 康复护理, 运动想象, 康复训练
摘要:目的 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运动想象结合常规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 8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康复训练结合运动想象.观察2组患者运动功能、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l、3个月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 (P <0.05).结论 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运动想象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相关文献
  • 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中的介入治疗和护理风险管理

    目的 总结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中开展介入治疗的效果和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方法 2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前先行双侧髂内动脉球囊置入阻断,必要时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手术,再给予剖宫产.同时围手术期间开展护理风险管理.结果 20例患者双侧髂内动脉球囊置入阻断成功,7例患者球囊摘除后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1例早产儿出现轻度新生儿窒息,其余新生儿Apgar评分正常.结论 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前髂内动脉球囊置入阻断和选择性行子宫动脉栓塞手术的止血效果好,同时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对降低并发症、确保母婴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季菊红;朱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医护合作模式在前庭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医护合作模式在前庭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0例前庭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模式,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医护合作模式,根据患者病情、情绪障碍等情况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综合康复护理指导.比较2组干预后第2、6周眩晕残障量表(DHI)和UCLA眩晕患者问卷自评表(UCLA-DQ)评分.结果 干预后2、6周2组DHI评分均下降,干预组DH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干预后2、6周,2组UCLA评分均降低,干预组UCL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医护合作模式下开展综合康复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前庭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捷;郑智英;于文永;王斌全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线阵型超声内镜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胰腺癌性疼痛效果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线阵型超声内镜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胰腺癌痛的镇痛效果,总结相关护理经验.方法 2015年5月—2017年3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江苏省人民医院共12例胰腺癌晚期疼痛患者行超声内镜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对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疗效进行评估,并对其术后护理进行研究.疼痛程度采用NRS量表进行测评,并对药物使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并统计.结果 术后第2天、1周、2周、4周、8周疼痛NRS评分均较手术前明显降低(P<0.01).手术治疗1周后所有患者均无需继续使用止痛药物.1例患者术后腹痛加剧,3d后缓解.3例患者出现了腹泻,在食用少渣食物,并服用蒙脱石散后症状缓解.结论 超声内镜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胰腺癌痛效果显著,术中护理配合对确保手术取得成功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许德巧;王翔;姜中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非硕士类护士对护理科研产生畏难心理的质性研究

    目的 探讨非硕士类护士对护理科研存在的畏难心理原因并总结对策.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14例非硕士类护士进行半结构访谈,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非硕士类护士面对护理科研工作时存在畏难心理,主要原因分为4个方面:对未知领域恐惧,科研积极性不高;科研知识储备薄弱,怀疑自身能力;应对挫折能力较低,持续性不强;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缺乏钻研精神.结论 护理管理者可通过改善非硕士类护士对护理科研的认知,激发其潜在积极力量,制定系统性的、有针对性的科研培训方案,加强科研团队的沟通交流和构建完善的科研管理系统来促进护士克服畏难心理,提高科研质量.

    作者:周飞京;董悦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联合清创技术在下肢静脉溃疡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联合清创技术在下肢静脉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8例下肢静脉溃疡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34例患者使用自溶清创方法,观察组34例患者采用联合清创技术,即在自溶清创基础上结合使用保守性锐器清创的方法.对比2组患者溃疡愈合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溃疡各期演进时间缩短(P<0.05).观察组伤口治愈有效性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6.47% (P <0.05).结论 联合清创技术能缩短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同时应配合给予规范、科学的护理干预体系,促进伤口愈合.

    作者:张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便秘患者行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2例住院待行无痛结肠镜检查的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肠道的清洁度、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肠道清洁符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住院便秘患者行结肠镜检查的准备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肠道清洁程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田梅;邱云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康复训练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49例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n=24)及对照组(n=25).在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康复训练组进行8周有氧运动训练,3次/周,60 min/次.2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行心电运动试验、6分钟步行试验(6MWT)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估.结果 8周治疗后,对照组的大运动强度、大运动时间、6MWT距离较治疗前改善不明显(P>0.05),SAQ评分中仅心绞痛发作情况(AF)及疾病认知程度(DS)较治疗前改善(P<0.05);康复训练组上述各项评估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除AF外,其余各项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脏康复训练能够明显改善PCI术后患者的运动能力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夏月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及预防进展

    机械性静脉炎是PICC置管后出现的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本文综述了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包括导管方面危险因素,患者自身危险因素和置管人员危险因素3个方面,同时归纳总结了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要点和各种方法.

    作者:孙芳娟;王志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呼吸科监护室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的现状调查

    目的 调查呼吸科监护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现状.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医院呼吸科监护室的20例护理人员,采取问卷调查研究法,对其一般人口社会学资料和职业倦怠状态进行调查.结果 20例呼吸科监护室护理人员情绪耗竭平均得分为(4.27±1.53)分,人格分离平均得分为(4.56±1.82)分,个人成就感平均得分为(3.59±1.12)分.年龄越大、护龄越高、在监护室工作年限越长的护理人员职业倦怠越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科监护室的护理人员工作繁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感,尤其在年龄越大、护龄越高、在监护室工作年限越长的护理人员中更为严重,医院的管理者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作者:冯梦霞;黄勤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的真实心理体验,针对个体差异分析认知行为方式,为人性化心理干预和心理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本次研究是以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作为指导,选取10例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将访谈的语音整理成文字,再根据文字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出个体中的共性,归纳出共有的主题.结果 质性访谈的结果显示患者的主要体验在5个方面:焦虑与恐惧、咽喉异物感、恶心呕吐、疼痛、嗜睡.结论 针对本研究所体现的患者体检,护理工作者需进一步完善访视体制,提升沟通能力,充分评估患者,合理选择导管,提高知识储备,正确使用药物,同时丰富心理干预机制.

    作者:王玉华;冷东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穴位贴敷联合盐酸格拉司琼对预防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作用

    目的 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盐酸格拉司琼预防肺癌含顺铂化疗方案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 90例采用含顺铂化疗方案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30例.A组给予穴位贴敷联合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9 mg静脉推注,B组单用盐酸格拉司琼9 mg静脉推注,C组单用穴位贴敷.观察3组患者化疗后5d内恶心呕吐程度及缓解情况,比较2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A组恶心呕吐程度低于B组和C组,说明A组预防和治疗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效果较好.A组恶心呕吐缓解有效率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恶心生活功能量表(FLIE)评分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盐酸格拉司琼对预防肺癌含顺铂化疗方案所致的恶心呕吐疗效显著.

    作者:戴东慧;严露露;陆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在《护士人文修养》课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在独立学院《护士人文修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级和2016级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对照组(n=37)用传统案例教学法开展《护士人文修养》课程教学,实验组(n=40)采用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开展课程教学.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理论考核及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理论成绩、人文关怀能力及对课程教学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独立学院《护士人文修养》课程中应用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水平及人文关怀能力,并提高课堂满意度.

    作者:胡桂花;赵媛媛;胡蓉;丛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浅谈人性化护理在创伤外科的应用

    创伤外科患者的伤病多由突发性的事故引起,需要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和护理.医院需要全面提高创伤外科护理工作,以适应现代化医患关系的需求.人性化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护理模式,本研究通过回顾人性化护理在创伤外科的应用现状,浅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旨在提高人性化护理理念在创伤外科中的应用效果,转变服务观念、优化服务模式和质量.

    作者:唐满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2例非牧区布鲁氏菌感染致关节疼痛患者的护理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典型临床症状表现为慢性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增大等症状.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例非牧区布鲁氏菌感染致关节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相关护理经验.由于布鲁氏菌感染在非牧区较为罕见,临床干预时应充分了解患者病史,予以针对性药物干预、心理干预、疼痛干预等,帮助患者缓解负面情绪,减轻疼痛,同时合理加强锻炼,有利于促进患者机体康复.

    作者:顾晓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电视辅助胸腔镜肺部手术后两种引流装置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下(VATS)肺手术术后两种引流装置胸腔引流的效果.方法 选取胸外科VATS肺手术的患者116例,根据术中放置胸腔引流装置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56例,术中放置细软管接负压球引流,对照组60例,术中放置26 F胸管接水封瓶引流.观察2组患者术后1d疼痛评分,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咳嗽有效性及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1d疼痛评分及初次下床活动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咳嗽的有效性满意程度及舒适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VATS肺手术后使用细软管接负压球引流,可减轻患者疼痛,缩短初次下床活动时间,提高患者咳嗽的有效性及舒适度,促进快速康复.

    作者:徐萍;沈洪;徐颖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ATP生物荧光法评价两种外科洗手方法的消毒效果

    目的 应用ATP生物荧光法对两种外科洗手方法的消毒效果进行评价,以提高外科手卫生效率.方法 191名待洗手手术人员随机分为研究组106名和对照组85名.研究组采用揉搓法进行洗手,对照组采用传统刷手法进行洗手,2组均采用ATP生物荧光法实施监测,比较揉搓法和刷洗法洗手后的手卫生合格率.结果 研究组手卫生合格率84.9% (90/106),高于对照组的84.7% (72/85),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揉搓法和刷洗法均是有效的外科术前洗手方式,且揉搓法简便、省时,可操作性强,易于掌握运用.

    作者:左亚沙;李轶男;杨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延续性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气分析PaCO2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CAT)、再入院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aCO2值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CAT评分增高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人院率4.0% (1/25),低于对照组16.0% (4/2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稳定患者的PaCO2水平,延缓疾病的进程.

    作者:程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康复训练结合运动想象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运动想象结合常规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 8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康复训练结合运动想象.观察2组患者运动功能、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l、3个月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 (P <0.05).结论 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运动想象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林玲;厉美云;胡军言;马卫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的临床研究进展

    无保护会阴分娩术是一种发展较为完善的新型助产方式,较之于传统助产,该术不仅能够更加有效保护产妇会阴组织,降低分娩时会阴裂伤发生率以及疼痛的程度,而且还可以有效减少会阴侧切率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此外亦可缩短产妇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妇分娩后的生活质量.本文即对无保护会阴分娩术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助产方式在国内的推广普及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徐小艳;潘玮华;丁晓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1例肺癌致股骨病理性骨折行3D打印半髋置换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总结1例肺癌致股骨病理性骨折行3D打印半髋置换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重视心理护理,呼吸功能训练,密切观察病情,积极防治休克,做好疼痛管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个性化的功能锻炼.

    作者:陈霞红;陈莉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主管: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