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中的应用

芮红霞;徐玉兰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 胃癌, 营养支持, 术后并发症
摘要: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310例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150例和研究组160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营养支持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研究组采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评价2组患者出院时营养状况,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住院相关指标.结果 研究组出院时体质量(59.27±8.78)kg,血清前白蛋白(202.63±67.03)g/L,分别高于对照组体质量(55.22±9.59)kg和血清前白蛋白(193.19±46.2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管理有利于规范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康复训练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脊髓损伤患者63例,在常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程、损伤阶段及程度采用综合康复训练及护理措施,其中35例患者伤后早期病情稳定后进行系统康复训练,设为观察组;另外28例患者于术后病情恢复期开展系统康复训练设为对照组.分别于入院时、出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和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功能独立性,记录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出院前和出院后3个月时2组BI指数和FIM评分均较人院时提高(P<0.01),且观察组BI指数和FIM评分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脊髓损伤患者开展早期康复训练可加速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吴秋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糖尿病教育中认知、态度及饮食习惯改变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教育中认知、态度和饮食习惯改变的关系.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61例,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同的糖尿病知识教育管理,对比分析教育管理前后的认知与态度、饮食习惯及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实施糖尿病知识教育管理后,患者糖尿病知识得分比管理前提高,且家属参与组(n=30)得分较无家属参与组(n=31)更高(P<0.05).糖尿病知识得分高分组患者(n=46)参与态度、饮食习惯改变得分均优于低分组患者(n=15),且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指标较低分组患者低(P<0.05).有糖尿病的患者家属知识得分优于无糖尿病的患者家属(P<0.05).结论 糖尿病教育中患者认知与态度、饮食习惯改变呈正相关,提高认知水平有利于血糖指标控制,家属参与有利于提高患者认知改变效果.

    作者:周四萍;麦泳仪;梁云芳;周晓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ATP生物荧光法评价两种外科洗手方法的消毒效果

    目的 应用ATP生物荧光法对两种外科洗手方法的消毒效果进行评价,以提高外科手卫生效率.方法 191名待洗手手术人员随机分为研究组106名和对照组85名.研究组采用揉搓法进行洗手,对照组采用传统刷手法进行洗手,2组均采用ATP生物荧光法实施监测,比较揉搓法和刷洗法洗手后的手卫生合格率.结果 研究组手卫生合格率84.9% (90/106),高于对照组的84.7% (72/85),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揉搓法和刷洗法均是有效的外科术前洗手方式,且揉搓法简便、省时,可操作性强,易于掌握运用.

    作者:左亚沙;李轶男;杨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品管圈活动提高应急手术器械供应保障率的应用实践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应急手术器械的供应保障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运用QCC活动改善应急手术器械供应流程,找出影响应急手术器械供应的主要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并实施检讨.同时借助品管圈质量工具统计相关数据,对品管圈活动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在改善手术器械配置不合理及应急通道不畅方面,QCC活动目标达成率为107.66%,进步率为16.91%.消毒供应中心QCC成员在QCC手法运用、专业知识水平、沟通协调能力、脑力激荡、团队精神、发掘问题能力得到提升.结论 开展QCC活动能保障应急手术器械供应,同时降低了手术器械购置成本,提升了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沟通、协调能力.

    作者:刘芳;宋瑾;滕智英;单永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医护合作模式在前庭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医护合作模式在前庭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0例前庭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模式,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医护合作模式,根据患者病情、情绪障碍等情况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综合康复护理指导.比较2组干预后第2、6周眩晕残障量表(DHI)和UCLA眩晕患者问卷自评表(UCLA-DQ)评分.结果 干预后2、6周2组DHI评分均下降,干预组DH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干预后2、6周,2组UCLA评分均降低,干预组UCL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医护合作模式下开展综合康复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前庭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捷;郑智英;于文永;王斌全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强化血糖控制对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水平和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观察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 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6例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对照组给予常规模式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强化血糖控制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空腹血糖水平,平均住院时间、术口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首日和出院时空腹血糖水平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以及切口愈合用时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强化血糖控制,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钱炜炜;陆晔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1例大型听神经瘤术后合并吞咽功能障碍及顽固性恶心呕吐患 的护理体会

    目的 后颅凹肿瘤患者易发生吞咽困难、呛咳、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且手术治疗后仍可引起上述症状,影响患者康复.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例大型听神经瘤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康复护理措施.本例患者术后出现一定成的吞咽障碍和恶心呕吐症状,通过对患者吞咽功能及恶心呕吐程度的科学评估,进而采取针对性康复护理和中医药膳调护,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正常且能有效进食.

    作者:倪益益;陆巍;刘雪喻;朱竺枝;季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的辨证施护体会

    痛风性急性关节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造成尿酸钠盐在关节及周围组织以结晶形式沉积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传统医学认为是因湿热与痰瘀胶结痹阻于经络关节之处而发病,以此作为急性期临床护理辨证分型、对症施护的重要指导,把中医辨证论治与护理、膳食、外治等治疗手段相结合,对于改善预后有积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回顾1例痛风性急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辨证施护相关措施,旨在提高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林妍;冯子豪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六心”护理品牌在肿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热心接、耐心讲、细心观、诚心帮、温心送、爱心访”(以下简称“六心”)护理品牌在肿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肿瘤科2016年1月—12月实施“六心”护理,将“六心”护理贯穿于肿瘤患者治疗的全过程,评价患者健康教育考核情况,并与2015年1月—12月患者健康教育考核情况比较,回顾性分析“六心”护理对患者健康教育考核评价的影响.结果 实施“六心”护理后,患者健康教育的考核分数较实施前明显提高(P<0.01).结论 “六心”护理能够提高肿瘤患者健康教育的质量.

    作者:陈晓娟;李小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专科护理减少对比剂渗漏中的应用实践

    目的 探讨专科护理在减少CT增强扫描时对比剂渗漏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一2016年12月发生对比剂渗漏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措施和处理结果.结果 16例患者经对症处理24 h后均未发生不良并发症.结论 专科护理在对比剂渗漏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严格按照对比剂注射指南执行静脉注射可有效减少对比剂渗漏的发生率.

    作者:王芬;杨来华;刘建岭;陶腊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案例追踪式教学模式在本科护理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案例追踪式教学模式对护理本科实习生进行临床教学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0月在本院实习的护理本科生45名设为对照组,2015年10月—2016年12月实习的本科护生38名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临床教学方法,观察组在传统带教模式的基础上采用案例追踪式教学模式.观察2组护生对护理专业热爱程度、护生对临床教学满意度及护生临床综合能力.结果 2组护生在实习末对专业热爱程度均高于实习前,且观察组护生专业热爱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习末,观察组护生对临床教学满意度评价及护生临床综合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案例追踪式教学模式能有效激发本科护生的专业热情,提升其学习主动性,培养和发展临床评判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

    作者:吴蓓蓓;张文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护理管理

    呼吸暂停是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如果处理不当,患儿可因脑缺氧造成脑性瘫痪、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甚至死亡.本文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应急处理和护理管理措施做一综述,包括一般管理原则、体温监测、舒适护理、体位管理、呼吸道管理、喂养管理和感染管理等方面,旨在为提高早产儿护理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马延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两种穿刺工具在PICC置管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 比较两种穿刺工具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34例肘部血管较细,弹性较差或肘部无可视血管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采用20 G直式套管针穿刺,常规流程进行PICC置管,观察组采用20 GY型套管针替代进行穿刺,并改进PICC置管流程.观察2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静脉炎发生率、皮下淤血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炎和皮下淤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血管条件差的患者使用20GY型套管针替代穿刺,并在置管流程上进行改进,使置管成功率显著提高,静脉炎、皮下淤血发生率下降.

    作者:冯丽;魏芳;许坤;韩丽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乳腺癌专科护士职能与培养模式浅析

    乳腺癌疾病对女性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腺癌专科护士的培养对于提高乳腺癌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本文阐述了乳腺癌专科护士的职能和作用,并总结国内外乳腺癌专科护士培养模式,旨在为优化乳腺癌疾病专科护理培养,提高乳腺癌疾病护理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颜其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六心”护理品牌模式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实践与探索

    目的 探讨“热心接、耐心讲、细心观、诚心帮、温心送、爱心访”(以下简称“”六心”)护理品牌模式对肿瘤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比较住院治疗和住家治疗的患者生活质量的区别.方法 对应用“六心”护理品牌模式的肿瘤放疗住院治疗患者(n=80)和住家治疗患者(n=80)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观察内容包括日常生活功能、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症状、社会活动功能、健康的自我评价.结果 住家治疗患者《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表》评价优于住院治疗患者(P<0.05).住家治疗患者日常生活功能、生理功能及心理状态维度的评分均高于住院治疗(P<0.05).结论 肿瘤放疗住家治疗患者相较于住院治疗患者生活质量更高,在对住院治疗的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更注重对“六心”护理品牌模式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小峰;陈晓娟;贺会清;吴煦东;马泽洪;赵菁;徐文;王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颅脑外伤患者导管滑脱的预防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强化防导管滑脱护理干预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行常规护理干预的颅脑外伤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2016年3月—2017年3月行强化防导管滑脱护理干预的颅脑外伤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对比2组导管意外滑脱情况和患者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导管意外滑脱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舒适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强化颅脑外伤患者防脱管护理干预,可降低导管意外滑脱率,提高患者护理舒适度.

    作者:凌素月;尚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电视辅助胸腔镜肺部手术后两种引流装置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下(VATS)肺手术术后两种引流装置胸腔引流的效果.方法 选取胸外科VATS肺手术的患者116例,根据术中放置胸腔引流装置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56例,术中放置细软管接负压球引流,对照组60例,术中放置26 F胸管接水封瓶引流.观察2组患者术后1d疼痛评分,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咳嗽有效性及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1d疼痛评分及初次下床活动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咳嗽的有效性满意程度及舒适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VATS肺手术后使用细软管接负压球引流,可减轻患者疼痛,缩短初次下床活动时间,提高患者咳嗽的有效性及舒适度,促进快速康复.

    作者:徐萍;沈洪;徐颖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2例非牧区布鲁氏菌感染致关节疼痛患者的护理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典型临床症状表现为慢性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增大等症状.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例非牧区布鲁氏菌感染致关节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相关护理经验.由于布鲁氏菌感染在非牧区较为罕见,临床干预时应充分了解患者病史,予以针对性药物干预、心理干预、疼痛干预等,帮助患者缓解负面情绪,减轻疼痛,同时合理加强锻炼,有利于促进患者机体康复.

    作者:顾晓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迷你临床演练评量在护理实习生护理查房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演练评量(Mini-CEX)在护理实习生护理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干预和对照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教学查房模式,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Mini-CEX的护理教学查房模式.结果 干预组护生医疗面谈、体格检查、人文关怀、临床判断、健康咨询、组织效能及整体评价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或P<0.01).干预组护生护理程序运用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健康教育能力、操作技能、自主学习能力及专业态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或P<0.01).干预组护生对护理教学查房模式评分(93.2±3.1)分,高于对照组评分(85.7±4.8)分(P<0.05).结论 基于Mini-CEX的护理教学查房能提高护理实习生实习期间临床综合能力和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陆翠微;胡慧芳;顾敏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便秘患者行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2例住院待行无痛结肠镜检查的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肠道的清洁度、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肠道清洁符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住院便秘患者行结肠镜检查的准备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肠道清洁程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田梅;邱云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主管: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