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益
目的 探讨运动护理在促进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自行锻炼,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运动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AROM)、腕关节AROM及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肩关节AROM(屈曲)、腕关节AROM(背伸、桡偏)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点、关节肿胀数、双手平均握力指标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运动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有效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贲洁琳;蒋燚;姚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导致肺癌患者开胸术后呼吸道感染的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行开胸手术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性别、年龄、吸烟情况、术后排痰情况、抗生素使用、病理类型分层、术后呼吸道感染情况展开分析,总结预防术后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措施.结果 术后发生呼吸道感染27例(48.21%).年龄≥65岁患者感染率高于年龄<65岁患者,吸烟患者感染率高于非吸烟患者,排痰效果好的患者感染低于排痰效果差的患者,使用预防性抗生素的患者感染率低于没有使用的患者;痰培养阳性患者感染率高于痰培养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肺癌开胸术后护理中,应注重患者术后排痰、抗生素使用,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术后呼吸道感染.
作者:万迎春;李海红;陈丽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标准化护理流程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实验组依据标准化护理流程实施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24 h、48 h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 实验组术后48 h NRS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实验组患者术后发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度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62.50%(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标准化护理流程,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甘燕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概念图在急诊护士缺血性脑卒总相关知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针对某两所三甲医院急诊科护士开展横断面调查研究.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缺血性脑卒中指南相关知识.将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与试验组80例,分别采取概念图教学方法 与传统教学方法 进行培训.观察培训结束后,2组护士缺血性脑卒中溶栓相关知识评分.结果 完成培训后,试验组缺血性脑卒中基础知识、溶栓知识、溶栓各时间段要求、转运以及交接相关知识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将概念图教学方式引进护理培训,教学内容围绕临床护士需要进行,激发护士学习的兴趣,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对缺血性脑卒中指南相关知识掌握程度.
作者:王鑫;王乐;郭伟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口腔局部麻醉手术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及护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2月口腔局麻手术750例,分析潜在风险因素,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口腔局部麻醉手术过程中的风险因素主要有环境因素、患者心理因素、医护人员因素和科室管理因素.护理人员要保持手术环境的安静、健全口腔局麻患者术前访视、加强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的监测、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完善手术室管理制度等.结论 建立健全的手术风险管理制度,提高医护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杜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饮食护理干预对鼻咽癌出院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80例鼻咽癌出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患者均在院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出院后对照组实施常规随访,干预组在常规随访基础上增加饮食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随访3个月后营养状况.结果 出院后3个月干预组体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正常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饮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鼻咽癌出院患者营养状况.
作者:谢东霞;胡柳;安德连;陈素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健康宣教对脑卒中患者一级亲属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干预作用.方法 对50例脑卒中患者一级亲属采用全面健康宣教,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危险因素干预、树立积极心态、发病后应对措施及居家随访干预.评估健康教育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和干预后6个月脑卒中健康知识知晓度评分,记录脑卒相关危险因素异常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评分.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后3和6个月时脑卒中患者一级亲属脑卒中健康知识知晓度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后6个月时脑卒中危险因素评分低于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后6个月时一级亲属体质量指数(BMI)异常、血压异常、血糖异常、血脂异常、酗酒、吸烟及缺乏锻炼比例低于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讨论对脑卒中患者一级亲属进行系统性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其脑卒中健康知识知晓度,有效控制脑卒中危险因素,对预防脑卒中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文;吕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肺结核合并矽肺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 肺结核合并矽肺患者38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内容包括病房环境护理、氧疗和气道护理、并发症护理、肺功能锻炼、心里护理、家属指导、隔离措施和院外指导.观察临床疗效,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38例患者中显效25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7%.结论 对肺结核合并矽肺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对缓解临床症状、促进病情好转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邓吉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法在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12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常规管理,设为对照组.2014年1月—2015年12月消毒供应中心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设为观察组.2组分别随机抽取300例消毒后外科手术器械进行病原菌检查,另抽查300例消毒供应中心物品消毒情况.结果 观察组外科手术感染病原菌检出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毒液合格率、无菌干包率、器械清洁达标率、灭菌物品灭菌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中的应用PDCA循环法能够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高消毒灭菌合格率,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充分保障.
作者:陈寒艳;莫惠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加自体前臂移植术的护理配合和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腹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加自体前臂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准备、手术体位及术中配合经过.结果 15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无手术配合相关问题发生.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相关并发症.结论 熟练掌握手术护理配合要点,术前访视患者,手术物品准备充分,规范使用腔镜系统,正确摆放手术体位,积极预防和处理护理相关问题,能够保证手术配合质量和确保患者的手术安全.
作者:温晓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在重症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对34例重症脊柱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为临床护理方法 的选择提供参考.同时加强患者临床监测,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和防治.结果 MEWS评分3~4分患者1例(2.9%),MEWS评分5~9分患者26例(76.5%),MEWS评分>9分患者7例(20.6%).18例(52.9%)患者对临床护理非常满意,15例(44.1%)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1例(2.9%)患者对临床护理不满意.结论 对重症脊柱脊髓损伤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邓玉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微信公众平台在产后延续性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产后延续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微信公众平台管理.观察2组干预前后抑郁情况,比较2组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健康知识掌握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产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产后延续性护理中应用微信公众平台管理可有效缓解产妇产后抑郁情况,提高健康知识掌握度,对减少产后并发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陈小英;王艳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规范化护理在肿瘤患者静脉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68例接受静脉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规范化护理干预.对比2组护理干预后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护理有效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 实施干预后观察组EORTC 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呕吐、腹泻、乏力和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理有效率和患者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系统性规范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肿瘤化疗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陈盈;刁小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心血管护理中实施iPad视频动画宣教的价值.方法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8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iPad视频动画进行护理宣教.评价2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调查iPad视频动画宣教开展前后科室护理人员护理素质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满意度90.0%(36/40),高于对照组的70.0%(2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ad视频动画宣教开展前护理人员理论考试优秀率、护理操作优秀率和日常工作出错率分别为81.0%,80.0%和7.0%,开展后分别为93.0%,96.0%和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Pad视频动画宣教可调动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兴趣,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作者:邓倩;朱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改良小型号吸痰管持续浅层低压吸痰在人工气道患者体位排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6例建立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体位引流拍背后常规吸痰,实验组患者体位引流后边拍背时边应用改良小型号吸痰管持续浅层低压吸痰.观察2组患者吸痰前和吸痰后10 min心率、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变化,以及吸痰时患者状态、吸出痰液颜色、吸痰后肺部听诊情况,3 d后复查胸片.结果 排痰前10 min 2组心率、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心率、血压均较对照组平稳,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气道损伤、肺部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气道患者体位排痰时边拍背边应用改良小型号吸痰管持续浅层低压吸痰法安全舒适,与常规吸痰方法 比较,患者吸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排痰效果更好.
作者:欧美金;谢书芬;吴维珠;张翠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利福平加入炉甘石洗剂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新生儿脓疱疹的效果.方法 将90例脓疱疹患儿随机分为A、B和C组,各30例.A组常规使用适量百多邦外涂,B组使用金银花药粉对患处进行熏洗,C组使用金银花粉对患处进行熏洗后,用加入利福平的炉甘石洗剂涂抹患处.治疗3d后评价3组疗效和患儿家长满意程度,记录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总有效率和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熏洗联合利福平加入炉甘石洗剂治疗新生儿脓疱疹疗效更加确切.
作者:曾晓芬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药汽疗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要点.方法 对5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用中药汽疗联合NB-UVB照射治疗,同时予以健康指导、皮肤护理等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治疗后8周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本组患者总有效率92%(46/50).治疗过程中出现烦热和胸闷不适2例,经调整汽疗温度和汽疗时间后好转,其余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汽疗联合NB-UVB光照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周家梅;孙月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方法 92例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2组均予以无创通气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模式,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44/46),高于对照组的86.96%(40/4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5%,高于对照组的82.61%(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治疗期间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改善患通气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徐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评价2组疗效,记录2组尿频、尿急、尿痛的持续时间和治疗后症状评分,调查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尿频、尿急、尿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0.0%(36/40),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林春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效果,总结围手术期护理体会.结果 术后76例患者疼痛均得到缓解,无严重并发症.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术前,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效果明显.完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可有效缓解疼痛,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徐小琴;袁红;王霞;夏林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