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杜明艳;张子云;杨敏

关键词:功能障碍, 类风湿关节炎, 心理体验, 负性情绪, 质性研究
摘要:目的 深入了解及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心理体验,为此类患者的宣教及护理提供建议和依据.方法 对1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半结构访谈,使用现象学分析方法进行资料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共提炼出3个主题,即生理及心理方面的改变,以及需要社会方面的大力支持.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功能障碍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社交障碍等不良心理,建议应开展个性化的指导及宣教,全面关注患者的生理、心理变化,给予合理的医疗服务与支持.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相关文献
  • SBAR模式在我国护理领域中应用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目的 了解SBAR模式在我国护理领域中应用文献发表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万方医学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和大医医学搜索数据库,对SBAR模式在我国护理领域中应用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终纳入文献219篇,分别发表在33种期刊上;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采用SBAR模式进行护理交接班;共有作者706人,文献合作度为3.2;基金论文仅4篇,占比低.结论 SBAR模式在我国护理领域中应用的文献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但研究层次和规模仍需进一步加强.

    作者:谢先琼;魏小龙;杨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肛肠病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58例肛肠病术后预判为尿潴留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6h内,通过情志调节、中药穴位贴敷、中药灌肠、诱导排尿等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进行尿潴留治疗.结果 治愈或显效50例,有效6例,2例无效患者行导尿术.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肛肠病术后尿潴留,值得借鉴.

    作者:汤怡雯;文科;梁国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早期少量饮水对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咽喉部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少量饮水对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麻)患者术后咽喉部疼痛感的影响.方法 80例经口腔气管插管全麻行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患者清醒状态下早期即给予饮水.观察2组术后清醒1h、2h、6h、12h和24h咽喉部疼痛发生率及分级程度、咽喉黏膜红肿发生率及分级程度.比较2组患者舒适程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清醒1 h、2 h、6 h、12 h和24 h咽喉疼痛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2组患者咽喉部红肿均逐渐缓解,观察组咽喉部红肿改善优于对照组,术后清醒24 h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清醒1h、2h、6h、12h和24h极不舒适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术后清醒2h和24h比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术后清醒状态下早期饮水可减轻咽喉疼痛感及咽喉黏膜红肿度,提高术后的舒适度.

    作者:倪益益;陆巍;王亚萍;朱竺枝;季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量化评估分级基础上的时间护理推送法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量化评估分级基础上的时间护理推送法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并高血压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量化评估分级基础上的时间护理推送法实施前(2018年1月—4月)和实施后(2018年5月—8月)住院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老年病例各40例分别设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量化评估分级基础上的时间护理推送法干预,观察2组干预前后血压值、干预后护理依从性和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NHP)(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干预后护理依从性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量化评估分级基础上的时间护理推送法对冠心病并高血压老年患者施加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血压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吴圆圆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基于同伴支持的始动性功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目的 评价基于同伴支持的始动性功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1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3例、训练组24例和同伴支持训练组24例.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训练组实施始动性功能训练,同伴支持训练组实施基于同伴支持的始动性功能训练.评价干预前后3组社会功能状况.结果 干预后,训练组和同伴支持训练组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各项评分明显升高,但同伴支持训练组升高幅度显著大于训练组(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SSPI各项评分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 同伴支持下的始动性功能训练可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状况,效果优于单纯始动性功能训练.

    作者:张锁华;朱明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的护理体会

    随着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风险明显增加.本文总结了1例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并发DVT患者的护理要点.加强病情观察及生命体征的监测,切实做到预防性护理,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孟艳蕾;周飞京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喉罩联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尿道成形术麻醉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喉罩联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尿道成形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上海市儿童医院2017年4月—10月行尿道成形手术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采用喉罩联合骶管阻滞麻醉,对照组常规采用气管插管联合骶管阻滞麻醉方式.记录2组患儿手术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尿道成形术中应用喉罩联合骶管阻滞麻醉,可缩短患儿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陈坤坤;王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穴位贴敷结合穴位按摩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结合穴位按摩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应用效果,并总结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3月门诊就诊的慢性咽炎患者1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穴位按摩治疗,治疗组采用穴位贴敷结合穴位按摩治疗.2组均给予护理干预.干预3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咽炎症状自评量表得分.结果 治疗、随访过程中2组各脱落5例,各75例纳入研究.规范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5.33%(64/75)及69.33%(52/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咽炎症状自评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咽炎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穴位贴敷结合穴位按摩,同时配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措施,能进一步促进症状改善.

    作者:石明杰;王梁敏;胡海荣;季坤;叶云;张艳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毛笔在结肠经肛管拖出术后外置肠管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毛笔在结肠经肛管拖出术后外置肠管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行结肠经肛管拖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后均采用毛笔清洗外置肠管.结果 65例患者均成功保肛,未出现肠管坏死、回缩、脱出、出血、肛周间隙感染、肛周皮肤湿疹或粪水性皮炎.结论 结肠经肛管拖出术后,使用毛笔清洗外置肠管是较理想的一种护理方法,操作简单方便,清洗效果满意,可有效避免肛周湿疹的发生,且外置肠管不易出现破溃及出血.

    作者:邵露;杭秋菊;张建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补中益气丸联合会阴经皮电刺激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补中益气丸联合会阴经皮电刺激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阴道动态压力<80 cmH2 O、盆底肌电位值<30 uV、盆底Ⅰ和Ⅱ类肌纤维肌力<3级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盆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补中益气丸联合会阴经皮电刺激.评估2组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功能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阴道动态压力、盆底肌电位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优于对照组,阴道壁膨出、尿失禁、子宫脱垂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盆底治疗基础上,应用补中益气丸联合会阴经皮电刺激有利于增强盆底肌肌力,提高盆底康复治疗效果.

    作者:梁晓妍;廖群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中医护理在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延续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6月在老年科接受系统治疗后出院的COPD稳定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脱落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团队主导的中医延续护理.分别于患者出院时、出院1、3、6个月评价COPD评估测试量表(CAT),记录患者半年内非计划再入院次数,调查延续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出院3、6个月后的CA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半年内非计划再入院次数为(0.56±0.23)次,低于对照组的(2.85±0.81)次(P<0.05);观察组延续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性中医护理能提高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非计划再住院次数,提高患者满意度,体现了中医护理的价值.

    作者:马春霞;范卉;周和玲;吕敏敏;董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思维导图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锻炼指导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锻炼指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3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关节功能锻炼.观察2组出院时、出院后8周的晨僵时间、疼痛评分、疼痛关节数、红细胞沉降率(ESR)、疾病活动度及健康状况.结果 出院时,除健康评估问卷(HAQ)评分外,观察组关节晨僵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疼痛关节数、ESR、DAS28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8周,观察组关节晨僵时间、VAS评分、疼痛关节数、ESR、DAS28、HAQ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思维导图理论指导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行关节功能锻炼,能确保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关节功能锻炼的效果,缩短患者关节疼痛时间、晨僵时间,促进关节功能康复.

    作者:杨敏;杜海燕;杜明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糖尿病体验门诊联合居家护理平台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一日门诊体验健康教育后联合使用网络技术的居家护理平台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糖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月在本院诊断为GDM并自愿参加一日体验门诊的60例孕妇,GDM体验门诊每周1次,每次预约4~6人,按照第1期为对照组,第2期为观察组的顺序,以此类推,各收集3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对照组确诊后参加一日门诊体验,给予常规教育方法.观察组GDM孕妇参加一日门诊体验后给予糖尿病居家护理平台服务.2组孕妇于住院分娩前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观察巨大儿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孕妇分娩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巨大儿出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体验教育联合糖尿病居家护理平台能提高GDM孕妇治疗的依从性,有效控制血糖,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颖;霍孝蓉;钱红芳;丁玉琴;莫永珍;巫海娣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经皮心包穿刺行心外膜射频消融治疗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2例护理体会

    本文总结了2例经心包心外膜射频消融治疗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型心肌病(ARVC)患者室性心动过速(VT)的护理要点.通过精心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中监护与镇痛、术后对并发症进行观察与识别,可为ARVC-VT患者手术成功提供保障.

    作者:周莲;邓盛荣;周洪平;李丽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温柔分娩助产技巧的临床应用进展

    近年来,人性化的温柔分娩受到了产妇及家属的广泛推崇,本研究综述了温柔分娩方法及助产技巧的应用及优势,旨在为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王凯华;杨苗苗;罗春苗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二胎政策下精神科护士生育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目前二胎政策下精神科护士生育现状及二胎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11月份对苏州地区苏州市广济医院、昆山市精神卫生中心、张家港市精神卫生中心3所精神病专科医院护士500名进行生育二胎意愿问卷调查.结果 有效问卷490(98.00%)份.精神科护士二胎生育意愿总得分为(10.23±2.67)分,5个条目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同辈影响、生二胎后可平衡工作和生活、身体因素、家庭期望、自身意愿.职称、婚姻状况、目前生育状态、夜班频率是影响精神科护士二胎生育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精神科护士二胎生育意愿处于中等水平,在国家权威政策、医院护理队伍现状等因素的影响下,医院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护士二胎生育意愿的重点影响因素,科学、合理使用护理人才.

    作者:刘芹;魏栾平;俞秀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2例行ACDF患者分为观察组(n=16)和对照组(n=16).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2组JOA评分均明显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有助于加速ACDF患者术后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曾冬妮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深入了解及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心理体验,为此类患者的宣教及护理提供建议和依据.方法 对1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半结构访谈,使用现象学分析方法进行资料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共提炼出3个主题,即生理及心理方面的改变,以及需要社会方面的大力支持.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功能障碍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社交障碍等不良心理,建议应开展个性化的指导及宣教,全面关注患者的生理、心理变化,给予合理的医疗服务与支持.

    作者:杜明艳;张子云;杨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高热惊厥患儿的家庭延伸护理和健康教育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高热惊厥患儿家庭延伸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高热惊厥患儿68例,出院时建立完整信息档案,出院后有计划性地回访,建立微信群,拍摄微视频以指导物理降温和惊厥发作时的处理,并根据患儿家长不同文化程度和掌握能力进行相关家庭健康指导.结果 出院后4个月内,68例患儿中有20例在家中再次出现高热,但惊厥发作只有5(25.00%)例.结论 对高热惊厥的患儿家长进行完整、有效的健康教育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惊厥的再次发生.

    作者:郭其云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PDCA循环引导的全程糖尿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PDCA循环引导的全程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方法 6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期间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PDCA循环引导的全程糖尿病健康教育.对比2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结果 出院后半年,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引导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能进一步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

    作者:倪磊萍;张蕾;姜红燕;李煜珍;蒋勤慧;顾敏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主管: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