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肿瘤患者化疗后肝损害的临床探析

余意;程先鸣

关键词:老年人, 肿瘤, 化疗, 肝损害
摘要:目的 对老年肿瘤患者经化疗后导致的肝损害特点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住院化疗的49例老年肿瘤患者经化疗后导致肝损害的特点.结果 134例老年肿瘤患者中,化疗过程中发生肝损害49例(36.6%).肝损害的出现与否在性别、年龄方面无明显差异.发生肝损害的患者中,合并慢性病毒性肝炎者占10.2%,伴有肝脏转移者42.9%,均明显高于没有肝损害的患者.出现肝功能损害的老年肿瘤患者与没有肝损害的患者肿瘤类型明显不同(P<0.05),但与肿瘤分期关系不大(P>0.05),36.7%的患者肝功能损害出现在化疗前2个周期.肝功能损害表现为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升高比率大,占30.6%.肝脏功能恢复正常者45例.结论 肝脏转移可能是导致肝损害的主要易感因素之一,肝功损害和年龄、性别、分期等无关,老年肿瘤患者化疗所致的肝损害预后一般较好,大多不需减量或者延迟化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入伍新兵吗啡、甲基安非他明、抗-HIV1+2复检分析

    目的 对入伍的新兵进行吗啡、甲基安非他明、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复检.方法 对342名新兵进行吗啡、甲基安非他明联合检测(胶体金法),抗-HIV1+2采用ELISA法检测.结果 342名新兵尿吗啡、甲基安非他明初检6例阳性,阳性率为1.75%,1周后复查均阴性.结论 加强对新兵毒品、HIV检测,把吗啡、甲基安非他明、抗-HIV1+2的检测列入到部队每年体检的常规检测项目中,有利于部队的建设和发展.

    作者:胡斌;赖俊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VITROS5.1FS干式生化分析仪2009~2010年卫生部室间质评结果评价

    目的 通过对VITROS 5.1 FS干式生化分析仪2009~2010年卫生部室间质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检验质量.方法 将2009~2010年6次参加卫生部室间质评的18项生化指标进行列表统计,通过分析各指标变异指数得分(VIS)的优差,结合日常工作,巩固成绩查找不足.结果 对比2009年质评结果,2010年各指标不仅优良率由87.0%提升至94.4%,且优秀率由62.9%提升至75.9%,不及格率由3.7%降为0.同时3次VIS总成绩均达到优秀等级.但2009年2个不及格项3个及格项及2010年2个及格项均暴露了钠氯电解质测定的软肋.结论 2010年通过加强操作人员培训,严格控制干湿度,强化日常维护保养等改进措施全面提升了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对于仍然存在的钠氯电解质检测问题,因为涉及VITROS 5.1 FS干式生化分析仪基本设计缺陷,不仅需要检验工作者加倍努力的去掌握仪器性能,还需要美国强生公司的工程设计人员提出更加完善优秀的方案来弥补现有缺陷.

    作者:赵暾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注重实践用心沟通医学教育——首都医科大学国际学院2007级留学生内科见习带教体会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性医学交流,首都医科大学成立了国际学院,并于2007年迎来了首批海外留学生.4年来,如何教育和管理好这批学生,一直是首都医科大学各级领导和各专业教师的高度重视和探究的课题.4年后的今天,这批学生开始走进了临床,更复杂的医学实践使得教师和学生面临更多的问题和挑战.通过近半年的留学生内科见习带教工作,我们发现,针对这群特点鲜明的外国学生,为了取得良好的见习效果,进一步探索有别于我们既往成型的见习教法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作者:赵树梅;刘力戈;郑玉;王秀华;梁金锐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重型颅脑损伤124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选取ICU病房近5年来收治的确诊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4例,观察损伤患者治疗效果及住院病情转归情况.结果 12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12例死亡,112例存活,28例致残,并发症发生率为6.25%.结论 积极的综合治疗和ICU监护治疗及细致有效的护理可以显著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永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瑞舒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08年2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8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瑞舒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42例单纯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数目、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各项指标,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后显示血清TC、LDL-C、TG、IMT值较对照组均有明显降低,总有效率明显提高,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小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改良阴式子宫全切除术8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比较改良阴式子宫全切除术与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优缺点,探讨改良阴式子宫全切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改良阴式全子宫及附件切除术(改良组)85例,同期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传统组)80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发热情况、术后住院天数进行比较,并对85例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患者随访2年,了解术后阴道残端脱垂率,术后阴道残端息肉发生率,术后性生活满意度情况.结果 术中出血量改良组明显少于传统组,术后住院时间改良组明显短于传统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发热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改良组同样大小子宫切除的手术时间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年,85例改良阴式手术者均未发生阴道残端息肉及阴道脱垂,90%患者性生活满意.传统组发生阴道脱垂2例,阴道残端息肉3例.结论 改良阴式子宫全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可降低子宫切除术后并发症,有效地防止阴道残端脱垂及息肉的发生,对术后性生活影响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术式.

    作者:朱明莉;郭冠荣;李玲;朱仕华;廖芳;潘宗琼;曾凡慧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其超声心动图特点.方法 应用Madison 8000多普勒超声仪对650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进行多切面探查,探头频率为2.5 MHz,观察患者房室大小和瓣膜的形态结构、流返部位和程度.结果 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发病率随患者年龄增长呈升高趋势,主要累及主动脉瓣,多伴有主动脉瓣返流,二尖瓣较少累及.结论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直接观察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厚度与回声强度与活动度,此外还可发现瓣环钙化状况与返流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杨;吴玮;彭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不同术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不同术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拟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75例患者随机分为开腹手术组40例及阴式手术组35例,分别采取开腹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两种手术方式,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使用镇痛天数、术后疼痛分级和住院天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开腹手术组的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时间、术后使用镇痛的天数、疼痛级别、住院天数均高于阴式手术组(P<0.05).结论 在手术创伤、术后疼痛和术后恢复方面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优于经腹手术.

    作者:高翠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相关性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与卒中后继发癫痫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脑卒中后继发癫痫42例病例的发作时间、分类及治疗.结果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占同期住院卒中患者的 9.63%(42/436),以早发型、大脑皮质受损常见,迟发型易复发.结论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与卒中类型、病变部位关系密切,应进行正规治疗.

    作者:陈配桄;周定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早期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保留腋窝淋巴结与腋窝淋巴结清扫的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替代腋窝巴结清扫术在早期乳腺癌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临床52例T1-2N0M0乳腺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25例前哨淋巴结阴性患者不行腋窝清扫,27例前哨淋巴结阴性患者加做腋窝清扫术.结果 不行腋窝清扫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腋窝清扫患者,随访6月至5年,未发现腋窝淋巴结复发患者,所有患者均健在.结论 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可以缩小手术范围,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可替代腋窝清扫术.

    作者:黄宇康;彭伟强;翁剑华;吴楚成;颜宁;刘少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层黏素受体靶向RNA干扰质粒载体的构建

    目的 构建层黏素受体RNA干扰质粒,为探讨抑制层黏素受体过表达在胆管癌免疫逃逸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 PCR法获得U6启动子序列以及产生siRNA的相应DNA模板序列,将其克隆入pGenesil-3获得RNA干扰载体pGenesil-shLNR.脂质体法将pGenesil-shLNR导入胆管癌细胞QBC939,免疫组化法检测对胆管癌细胞QBC939LNR表达的抑制情况.结果 所构建的载体pGenesil-shLNR能够干扰QBC939细胞中LNR的表达,并且具有新霉素抗性,能够用G-418筛选稳定转化的细胞株.结论 成功构建了抑制胆管癌细胞QBC939表达LNR的RNA干扰质粒载体.

    作者:高占峰;李天宇;王曙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216例救治体会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救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21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预后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OS评分),恢复良好78例(36.1%),轻残43例(19.9%),重残26例(12.0%),植物生存12例(5.6%),死亡57例(26.4%).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应早期诊断及早期判断伤情,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动态观察反复评估病情是避免漏诊和误诊重要手段,系统的重症监护及术后综合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伤残率及病死率.

    作者:洪涛;尹勇;周辉;赵万;苗雨露;周寿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家族性中青年扩张型心肌病合并高血压2例报告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以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以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要特征的严重心肌病.20%~35%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是家族性发病[1].本人在临床中遇到家族聚集性的中青年扩张型心肌病合并高血压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谷氨酸受体基因功能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研究

    精神分裂症是在精神病中具代表性和常见的一组症状群.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特征是精神活动和环境的不能协调,临床主要表现为情感、思维、行为等多方面的功能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紊乱,其发病具有遗传倾向.目前,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尚未阐明,但相关研究甚多.研究显示遗传因素对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起主要作用.一般认为它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疾病,其致病因素是基因联合作用以及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谷氨酸是一种重要的兴奋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传递过程中引起突触后的兴奋性电位变化,通过与受体结合产生生物学作用.本文就谷氨酸受体及其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研究及其法医学意义做一综述.

    作者:潘雨晴;冯雍;李晓婷;王保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前列腺素E1)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滴注.对治疗前后情况进行疗效评定,观察每日心绞痛发作次数、常规12导联心电图ST-T段、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b)]等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心绞痛发生次数,心电图ST的改变及LVEF,凝血功能指标Fb、PT、APTT、凝血酶时间(TT)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病人使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改善心肌缺血客观指标,改善凝血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许林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脐带脱垂16例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 探讨脐带脱垂的预防、不同处理方法与新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松江区中心医院10年间发生脐带脱垂的16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隐性脐带脱垂多发生在临产前,主要通过产检时B超发现.显性脐带脱垂多发生于活跃期及第二产程,早期发现并迅速上推胎头、抬高孕妇臀部,有效减轻脐带受压,快速终止妊娠,可减少新生儿窒息.结论 加强产前检查,提高医务人员对脐带脱垂的警惕性,注意产程观察,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脐带脱垂,能有效减少围产儿死亡.

    作者:原玮;卞玉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肠外瘘的诊治进展

    肠外瘘是腹部创伤、手术或感染等多种原因所致的腹腔内病变继发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腹内脓肿向肠壁及腹壁切口或引流口穿破,形成长时间排出脓液、消化液或气体的肠管与体表通道的病理性改变.20世纪70年代之前,肠外瘘的病死率约50%~60%[1],近期随着科学的进步及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肠外瘘的治疗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进步,国内病死率约6.2%~17.0%[2].但是,肠外瘘至今仍然是腹部外科手术棘手的病症之一,它不仅可以引起严重感染,还可以引起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和营养不良,病死率较高.败血症、营养不良和电解质紊乱亦成为其主要致死原因.在所有的肠瘘中手术后肠外瘘占75%~85%[3].本文对肠外瘘的诊治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于伟;张金娟;宗兵;曾林文;吴鸣;陈进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肺癌长期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一例报道

    当前肺癌的患病率逐年上升,而在我国农村及边远地区,结核病仍占主要地位,癌性胸水在早期和结核性胸膜炎有相同的病理基础,尤其是结核性胸膜炎慢性病变在临床上呈多样复杂的表现,往往很难和肺癌鉴别.笔者在工作中碰到一个肺癌长期误诊结核性胸膜炎的病例,现报道如下.希望临床医生以此为鉴,在肺癌与肺结核临床鉴别诊断上较为困难时,应充分运用多种检测手段进行综合分析,以防止漏诊、误诊的发生[1].

    作者:张学年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乙肝血清免疫标志物及HBV-DNA监测结果相关性分析及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了解乙肝血清免疫标志物的各种表达模式与乙肝病毒含量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检测乙型肝炎免疫标志物,同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定量监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所有检测标本乙肝血清免疫标志物和乙肝病毒含量同时检测.结果 乙肝血清免疫抗原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阳性其HBV-DNA均为阳性,且含量较高;乙肝血清免疫标志物大三阳[HBsAg阳性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模式中其HBV-DNA阳性率为94.61%;乙肝血清免疫标志物小三阳[HBsAg阳性、HBeAb阳性、HBcAb阳性]模式中其HBV-DNA阳性率为39.26%;乙肝血清免疫抗体标志物HBsAb+、HBcAb+模式中HBV-DNA阳性率显著减少.结论 在乙肝检测中应联合应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测,提高检出率,避免漏诊,为临床HBV感染、复制及传染性的判断以及疗效分析提供更为可靠的判断依据.

    作者:王凤岚;黄朝芳;冯万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升高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糖类抗原CA19-9升高的影响因素.方法 入选4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血清中CA19-9水平,分为CA19-9正常组(CA19-9≤37 U/ml)及CA19-9升高组(CA19-9>37 U/ml).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等.分析两组在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体质指数(BMI)等方面有无差异.对上述因素进行血清CA19-9升高相关因素逐步logsti回归分析.结果 女性、HBA1c、TC、LDL-C均是2型糖尿病患者CA19-9升高的危险因素(P<0.05),而年龄、BMI、糖尿病病程、FPG、IGF-1、甘油三酯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CA19-9升高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A19-9升高与HbAlc及性别相关(P值均<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CA19-9升高与HbAlc及性别相关.

    作者:徐慧莲;洪旭;尹洁;于恒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