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乐;贾丽娟;李卫民;徐湘江
目的 观察皮下留置单管负压引流在腹部手术切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35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手术切口分别采用切口皮下留置硅球负压引流及常规Ⅰ期缝合的方法进行对比观察,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使用切口皮下留置硅球负压引流组切口脂肪液化及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拆线时间、换药次数及住院时间等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能有效地减少腹部手术切口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明确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冯强;俞一峰;周方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超声导引下经皮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甲状腺囊肿的疗效.方法 甲状腺囊肿患者34例(共40个囊肿),在声像图的监视下将PTC针(18~20 G)经皮刺入囊肿内,按抽吸囊液量的25%注入无水乙醇,并反复抽吸2~3次,后囊肿内保留0.5~1.0 ml硬化剂,治疗后3、6、12个月复查超声,测量囊肿大小.疗效判断标准分为4级,0级囊肿大小无变化;Ⅰ级囊腔较治疗前缩小<1/3;Ⅱ级囊腔缩小在1/3~2/3之间;Ⅲ级囊腔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结果 34例患者40个囊肿,囊肿大4.3 cm×5.2 cm,小1.3 cm×1.5 cm,抽出囊液3~25 ml.术后3个月复查超声有效率85.0%,治愈率32.5%;6个月有效率90.0%,治愈率40.0%;12个月有效率100%,治愈率77.5%.5例注射乙醇时出现疼痛,10 min后消失,全部病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声导引下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甲状腺囊肿简单易行、效果好、痛苦小、安全,可以替代传统手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玉梅;王慧娟;王栋;王艳;刘艳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对入伍的新兵进行吗啡、甲基安非他明、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复检.方法 对342名新兵进行吗啡、甲基安非他明联合检测(胶体金法),抗-HIV1+2采用ELISA法检测.结果 342名新兵尿吗啡、甲基安非他明初检6例阳性,阳性率为1.75%,1周后复查均阴性.结论 加强对新兵毒品、HIV检测,把吗啡、甲基安非他明、抗-HIV1+2的检测列入到部队每年体检的常规检测项目中,有利于部队的建设和发展.
作者:胡斌;赖俊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改良阴式子宫全切除术与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优缺点,探讨改良阴式子宫全切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改良阴式全子宫及附件切除术(改良组)85例,同期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传统组)80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发热情况、术后住院天数进行比较,并对85例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患者随访2年,了解术后阴道残端脱垂率,术后阴道残端息肉发生率,术后性生活满意度情况.结果 术中出血量改良组明显少于传统组,术后住院时间改良组明显短于传统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发热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改良组同样大小子宫切除的手术时间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年,85例改良阴式手术者均未发生阴道残端息肉及阴道脱垂,90%患者性生活满意.传统组发生阴道脱垂2例,阴道残端息肉3例.结论 改良阴式子宫全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可降低子宫切除术后并发症,有效地防止阴道残端脱垂及息肉的发生,对术后性生活影响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术式.
作者:朱明莉;郭冠荣;李玲;朱仕华;廖芳;潘宗琼;曾凡慧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的广泛开展,医源性假性动脉瘤(PAS)逐渐增多,成为导管介入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PAS临床上处理方法众多,我院近年开展在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治疗股动脉PAS 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建华;黄建波;袁战军;热娜;唐志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以问题为基础(PBL)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在感染病学教学中的开展,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综合应用的能力.文章结合感染病学教学的现状,对PBL教学模式在感染病学教学中的应用做了总结,并提出存在问题和对策,以进一步提高感染性疾病教学质量.
作者:吕盈盈;谷俊朝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方法 脑出血患者123例,脑梗死患者93例,在入院后立即抽肘静脉血送检.分析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在一般资料、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浆黏滞度、全血粘滞度等多项指标上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脑出血患者在收缩压、血细胞比容、全血黏滞度水平上均高于脑梗死患者(P<0.05),红细胞计数低于脑梗死患者(P<0.05).结论 血液流变学检查对于脑梗死和脑出血的诊断和预防的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龙倩;邓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周围性面瘫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以物理因子结合康复手法为主的分期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药物和物理因子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经2个疗程的治疗后面神经功能临床简易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但治疗组的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期综合康复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好,不良反应小,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武润桃;孙雪峰;陈兰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糖类抗原CA19-9升高的影响因素.方法 入选4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血清中CA19-9水平,分为CA19-9正常组(CA19-9≤37 U/ml)及CA19-9升高组(CA19-9>37 U/ml).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等.分析两组在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体质指数(BMI)等方面有无差异.对上述因素进行血清CA19-9升高相关因素逐步logsti回归分析.结果 女性、HBA1c、TC、LDL-C均是2型糖尿病患者CA19-9升高的危险因素(P<0.05),而年龄、BMI、糖尿病病程、FPG、IGF-1、甘油三酯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CA19-9升高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A19-9升高与HbAlc及性别相关(P值均<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CA19-9升高与HbAlc及性别相关.
作者:徐慧莲;洪旭;尹洁;于恒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性医学交流,首都医科大学成立了国际学院,并于2007年迎来了首批海外留学生.4年来,如何教育和管理好这批学生,一直是首都医科大学各级领导和各专业教师的高度重视和探究的课题.4年后的今天,这批学生开始走进了临床,更复杂的医学实践使得教师和学生面临更多的问题和挑战.通过近半年的留学生内科见习带教工作,我们发现,针对这群特点鲜明的外国学生,为了取得良好的见习效果,进一步探索有别于我们既往成型的见习教法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作者:赵树梅;刘力戈;郑玉;王秀华;梁金锐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了解乙肝血清免疫标志物的各种表达模式与乙肝病毒含量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检测乙型肝炎免疫标志物,同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定量监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所有检测标本乙肝血清免疫标志物和乙肝病毒含量同时检测.结果 乙肝血清免疫抗原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阳性其HBV-DNA均为阳性,且含量较高;乙肝血清免疫标志物大三阳[HBsAg阳性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模式中其HBV-DNA阳性率为94.61%;乙肝血清免疫标志物小三阳[HBsAg阳性、HBeAb阳性、HBcAb阳性]模式中其HBV-DNA阳性率为39.26%;乙肝血清免疫抗体标志物HBsAb+、HBcAb+模式中HBV-DNA阳性率显著减少.结论 在乙肝检测中应联合应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测,提高检出率,避免漏诊,为临床HBV感染、复制及传染性的判断以及疗效分析提供更为可靠的判断依据.
作者:王凤岚;黄朝芳;冯万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社区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9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用常规治疗的为对照组,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还进行日常检测及健康宣教等康复干预措施,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并且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比较,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组间对比,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定期随访配合常用药治疗社区糖尿病,效果极佳.
作者:苏英娟;黄淑娇;叶焕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加味葛根散药枕及腰部练功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腰肌劳损诊断标准的108例门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对照组57例,治疗组将加味葛根散枕每天睡时枕在腰部;主动伸腰锻炼,3次/d,连续4周.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维生素B1、维生素E,连用4周.结果 治疗组治疗2周以及4周后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加味葛根散药枕及腰部练功治疗腰肌劳损简便、有效.
作者:滕高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用碘仿樟脑酚作为根管消毒剂与单用樟脑酚消毒根管之间的差别.方法 选择急、慢性根尖周炎需进行根管治疗的患者100例,102颗行根管治疗的患牙,随机分为碘仿樟脑酚组(实验组),樟脑酚组(对照组)进行根管消毒.封药7 d后,评价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封药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封药后疼痛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1).结论 碘仿樟脑酚是一种理想的根管消毒剂.
作者:陈晓芸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其超声心动图特点.方法 应用Madison 8000多普勒超声仪对650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进行多切面探查,探头频率为2.5 MHz,观察患者房室大小和瓣膜的形态结构、流返部位和程度.结果 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发病率随患者年龄增长呈升高趋势,主要累及主动脉瓣,多伴有主动脉瓣返流,二尖瓣较少累及.结论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直接观察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厚度与回声强度与活动度,此外还可发现瓣环钙化状况与返流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杨;吴玮;彭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构建层黏素受体RNA干扰质粒,为探讨抑制层黏素受体过表达在胆管癌免疫逃逸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 PCR法获得U6启动子序列以及产生siRNA的相应DNA模板序列,将其克隆入pGenesil-3获得RNA干扰载体pGenesil-shLNR.脂质体法将pGenesil-shLNR导入胆管癌细胞QBC939,免疫组化法检测对胆管癌细胞QBC939LNR表达的抑制情况.结果 所构建的载体pGenesil-shLNR能够干扰QBC939细胞中LNR的表达,并且具有新霉素抗性,能够用G-418筛选稳定转化的细胞株.结论 成功构建了抑制胆管癌细胞QBC939表达LNR的RNA干扰质粒载体.
作者:高占峰;李天宇;王曙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心血管中枢的主要功能是维持动脉血压稳定,使其能满足组织血流灌注和代谢的需要.长期稳定的血压需要神经系统维持,孤束核(nucleus tractus solitarius,NTS)通过神经反射的开放式和关闭式通路,发挥血压调定点的作用,在维持血压自我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参与多种类型高血压的病理进程.
作者:钟冬胜;王茂明;综述;杨福兵;审校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评价溃疡性结肠炎(UC)的价值.方法 检测不同程度UC患者血清CRP水平,并设正常对照组,分析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UC活动期及缓解期患者血清CR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1),活动期患者血清CRP水平较缓解期患者亦升高(P<0.01),同时,UC活动期患者病情越重,血清CRP水平越高(P<0.01).结论 血清CRP水平可用于评价UC患者病情活动性及临床病情程度,对UC的诊断、判断病情活动性及病情程度以及预后的估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墙登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临床大课教学是医学院校重要的必修课,其教学效果及质量评价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临床实践,因此提高带教质量,优化教学流程是目前临床大课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文章以开放、互动式教学为突破口,论述此种教学方法的优势与特点,并就其如何与临床实际有机地结合进行深入分析,为临床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思路.
作者:唐梅;李敏;陈海平;王翠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小切口白內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圈垫式劈核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10~12点位间角膜缘的角膜与结膜结合处后方0.5 mm,做长5.5~6.0 mm、深达1/2角膜缘厚度的直线形隧道切口.将核移至前房,于核的上方注入透明质酸钠,以保护角膜内皮.右手持圈垫器,自隧道切口进入核与后囊之间,使晶体核后极部稳定于圈垫器内,左手持劈核刀自隧道切口进入核的前面,纵向从核中央两手相对缓缓用力,将核劈成两半.分别用圈垫器沿纵轴方向娩出.对实施该手术常规人工晶体植入的264例(324眼)分析其治疗效果,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后视力恢复快,切口愈合好,并发症少.结论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圈垫式劈核法具有切口小、术后散光小、视力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点,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金建华;王君红;张新宇;梁杰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