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盈盈;谷俊朝
肠外瘘是腹部创伤、手术或感染等多种原因所致的腹腔内病变继发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腹内脓肿向肠壁及腹壁切口或引流口穿破,形成长时间排出脓液、消化液或气体的肠管与体表通道的病理性改变.20世纪70年代之前,肠外瘘的病死率约50%~60%[1],近期随着科学的进步及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肠外瘘的治疗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进步,国内病死率约6.2%~17.0%[2].但是,肠外瘘至今仍然是腹部外科手术棘手的病症之一,它不仅可以引起严重感染,还可以引起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和营养不良,病死率较高.败血症、营养不良和电解质紊乱亦成为其主要致死原因.在所有的肠瘘中手术后肠外瘘占75%~85%[3].本文对肠外瘘的诊治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于伟;张金娟;宗兵;曾林文;吴鸣;陈进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精神分裂症是在精神病中具代表性和常见的一组症状群.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特征是精神活动和环境的不能协调,临床主要表现为情感、思维、行为等多方面的功能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紊乱,其发病具有遗传倾向.目前,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尚未阐明,但相关研究甚多.研究显示遗传因素对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起主要作用.一般认为它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疾病,其致病因素是基因联合作用以及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谷氨酸是一种重要的兴奋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传递过程中引起突触后的兴奋性电位变化,通过与受体结合产生生物学作用.本文就谷氨酸受体及其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研究及其法医学意义做一综述.
作者:潘雨晴;冯雍;李晓婷;王保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心血管中枢的主要功能是维持动脉血压稳定,使其能满足组织血流灌注和代谢的需要.长期稳定的血压需要神经系统维持,孤束核(nucleus tractus solitarius,NTS)通过神经反射的开放式和关闭式通路,发挥血压调定点的作用,在维持血压自我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参与多种类型高血压的病理进程.
作者:钟冬胜;王茂明;综述;杨福兵;审校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此过程的实现需要多个癌基因的激活.虽然已发现多个癌基因如c-myc、H-ras、N-ras等与肿瘤的发生有关,但目前尚没有一种基因被确定为大多数肿瘤的主要癌基因,因此寻找肿瘤的主要癌基因成为研究的热点.原癌基因Pokemon作为POK转录抑制因子中的一员,具有N端的BTB/POZ结构域和C端的Krüpple型锌指结构,初是作为特殊结合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型(HIV-I)的启动子元件而被发现的.近来研究发现,Pokemon在肿瘤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5年美国斯隆-凯特灵癌症中心研究人员发现该基因与肿瘤形成关系密切,并确定其为癌基因.Pokemon通过增强某些癌基因的表达或抑制一些抑癌基因和/或肿瘤抑制因子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的恶性转化,并且该基因控制着细胞突变的整个过程,此前发现的癌基因都不具备类似的功能[1].本文就Pokemon结构、功能及其与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张全乐;贾丽娟;李卫民;徐湘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糖类抗原CA19-9升高的影响因素.方法 入选4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血清中CA19-9水平,分为CA19-9正常组(CA19-9≤37 U/ml)及CA19-9升高组(CA19-9>37 U/ml).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等.分析两组在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体质指数(BMI)等方面有无差异.对上述因素进行血清CA19-9升高相关因素逐步logsti回归分析.结果 女性、HBA1c、TC、LDL-C均是2型糖尿病患者CA19-9升高的危险因素(P<0.05),而年龄、BMI、糖尿病病程、FPG、IGF-1、甘油三酯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CA19-9升高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A19-9升高与HbAlc及性别相关(P值均<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CA19-9升高与HbAlc及性别相关.
作者:徐慧莲;洪旭;尹洁;于恒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前列腺素E1)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滴注.对治疗前后情况进行疗效评定,观察每日心绞痛发作次数、常规12导联心电图ST-T段、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b)]等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心绞痛发生次数,心电图ST的改变及LVEF,凝血功能指标Fb、PT、APTT、凝血酶时间(TT)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病人使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改善心肌缺血客观指标,改善凝血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许林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分析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选取ICU病房近5年来收治的确诊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4例,观察损伤患者治疗效果及住院病情转归情况.结果 12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12例死亡,112例存活,28例致残,并发症发生率为6.25%.结论 积极的综合治疗和ICU监护治疗及细致有效的护理可以显著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永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临床大课教学是医学院校重要的必修课,其教学效果及质量评价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临床实践,因此提高带教质量,优化教学流程是目前临床大课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文章以开放、互动式教学为突破口,论述此种教学方法的优势与特点,并就其如何与临床实际有机地结合进行深入分析,为临床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思路.
作者:唐梅;李敏;陈海平;王翠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其超声心动图特点.方法 应用Madison 8000多普勒超声仪对650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进行多切面探查,探头频率为2.5 MHz,观察患者房室大小和瓣膜的形态结构、流返部位和程度.结果 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发病率随患者年龄增长呈升高趋势,主要累及主动脉瓣,多伴有主动脉瓣返流,二尖瓣较少累及.结论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直接观察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厚度与回声强度与活动度,此外还可发现瓣环钙化状况与返流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杨;吴玮;彭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以问题为基础(PBL)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在感染病学教学中的开展,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综合应用的能力.文章结合感染病学教学的现状,对PBL教学模式在感染病学教学中的应用做了总结,并提出存在问题和对策,以进一步提高感染性疾病教学质量.
作者:吕盈盈;谷俊朝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社区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9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用常规治疗的为对照组,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还进行日常检测及健康宣教等康复干预措施,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并且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比较,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组间对比,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定期随访配合常用药治疗社区糖尿病,效果极佳.
作者:苏英娟;黄淑娇;叶焕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改良阴式子宫全切除术与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优缺点,探讨改良阴式子宫全切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改良阴式全子宫及附件切除术(改良组)85例,同期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传统组)80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发热情况、术后住院天数进行比较,并对85例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患者随访2年,了解术后阴道残端脱垂率,术后阴道残端息肉发生率,术后性生活满意度情况.结果 术中出血量改良组明显少于传统组,术后住院时间改良组明显短于传统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发热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改良组同样大小子宫切除的手术时间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年,85例改良阴式手术者均未发生阴道残端息肉及阴道脱垂,90%患者性生活满意.传统组发生阴道脱垂2例,阴道残端息肉3例.结论 改良阴式子宫全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可降低子宫切除术后并发症,有效地防止阴道残端脱垂及息肉的发生,对术后性生活影响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术式.
作者:朱明莉;郭冠荣;李玲;朱仕华;廖芳;潘宗琼;曾凡慧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救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21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预后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OS评分),恢复良好78例(36.1%),轻残43例(19.9%),重残26例(12.0%),植物生存12例(5.6%),死亡57例(26.4%).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应早期诊断及早期判断伤情,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动态观察反复评估病情是避免漏诊和误诊重要手段,系统的重症监护及术后综合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伤残率及病死率.
作者:洪涛;尹勇;周辉;赵万;苗雨露;周寿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对老年肿瘤患者经化疗后导致的肝损害特点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住院化疗的49例老年肿瘤患者经化疗后导致肝损害的特点.结果 134例老年肿瘤患者中,化疗过程中发生肝损害49例(36.6%).肝损害的出现与否在性别、年龄方面无明显差异.发生肝损害的患者中,合并慢性病毒性肝炎者占10.2%,伴有肝脏转移者42.9%,均明显高于没有肝损害的患者.出现肝功能损害的老年肿瘤患者与没有肝损害的患者肿瘤类型明显不同(P<0.05),但与肿瘤分期关系不大(P>0.05),36.7%的患者肝功能损害出现在化疗前2个周期.肝功能损害表现为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升高比率大,占30.6%.肝脏功能恢复正常者45例.结论 肝脏转移可能是导致肝损害的主要易感因素之一,肝功损害和年龄、性别、分期等无关,老年肿瘤患者化疗所致的肝损害预后一般较好,大多不需减量或者延迟化疗.
作者:余意;程先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方法 脑出血患者123例,脑梗死患者93例,在入院后立即抽肘静脉血送检.分析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在一般资料、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浆黏滞度、全血粘滞度等多项指标上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脑出血患者在收缩压、血细胞比容、全血黏滞度水平上均高于脑梗死患者(P<0.05),红细胞计数低于脑梗死患者(P<0.05).结论 血液流变学检查对于脑梗死和脑出血的诊断和预防的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龙倩;邓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动态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滴度水平变化.方法 选择3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血清抗-HBs滴度检测,间隔6月后复查,分析前后抗体滴度水平的差异.结果 34例患者中有28例观察前后的抗-HBs滴度降低,占82.4%;有6例抗-HBs滴度升高,占17.6%.抗-HBs滴度总体水平呈下降趋势,前后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抗-HBs滴度水平随时间而不断变化,而且降低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升高者.
作者:尚有全;张岩郅;苏伟;张焕巧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评价溃疡性结肠炎(UC)的价值.方法 检测不同程度UC患者血清CRP水平,并设正常对照组,分析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UC活动期及缓解期患者血清CR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1),活动期患者血清CRP水平较缓解期患者亦升高(P<0.01),同时,UC活动期患者病情越重,血清CRP水平越高(P<0.01).结论 血清CRP水平可用于评价UC患者病情活动性及临床病情程度,对UC的诊断、判断病情活动性及病情程度以及预后的估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墙登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皮下留置单管负压引流在腹部手术切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35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手术切口分别采用切口皮下留置硅球负压引流及常规Ⅰ期缝合的方法进行对比观察,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使用切口皮下留置硅球负压引流组切口脂肪液化及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拆线时间、换药次数及住院时间等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能有效地减少腹部手术切口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明确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冯强;俞一峰;周方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对入伍的新兵进行吗啡、甲基安非他明、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复检.方法 对342名新兵进行吗啡、甲基安非他明联合检测(胶体金法),抗-HIV1+2采用ELISA法检测.结果 342名新兵尿吗啡、甲基安非他明初检6例阳性,阳性率为1.75%,1周后复查均阴性.结论 加强对新兵毒品、HIV检测,把吗啡、甲基安非他明、抗-HIV1+2的检测列入到部队每年体检的常规检测项目中,有利于部队的建设和发展.
作者:胡斌;赖俊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当前肺癌的患病率逐年上升,而在我国农村及边远地区,结核病仍占主要地位,癌性胸水在早期和结核性胸膜炎有相同的病理基础,尤其是结核性胸膜炎慢性病变在临床上呈多样复杂的表现,往往很难和肺癌鉴别.笔者在工作中碰到一个肺癌长期误诊结核性胸膜炎的病例,现报道如下.希望临床医生以此为鉴,在肺癌与肺结核临床鉴别诊断上较为困难时,应充分运用多种检测手段进行综合分析,以防止漏诊、误诊的发生[1].
作者:张学年 刊期: 2012年第03期